-
「天琴二號」將驗證下一代重力衛星關鍵技術
來源:科技日報「天琴二號」將驗證下一代重力衛星關鍵技術近日,數十位國內空間科學領域專家齊聚廣州,研討教育部空間科學中長期和「十四五」規劃前沿課題。會上,我國自主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天琴計劃備受關注,其正在推進的「天琴二號」衛星項目,將上天驗證多項空間引力波探測關鍵技術,其中也包括下一代重力衛星關鍵技術。
-
「天琴二號」將驗證下一代重力衛星關鍵技術
會上,我國自主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天琴計劃備受關注,其正在推進的「天琴二號」衛星項目,將上天驗證多項空間引力波探測關鍵技術,其中也包括下一代重力衛星關鍵技術。 中山大學天琴中心教授葉賢基在會上介紹了「天琴二號」技術試驗衛星的進展情況。他指出,「天琴二號」衛星所要在軌驗證的核心技術之一——星間雷射幹涉測量技術,正是目前國際上下一代重力衛星的關鍵技術。
-
中國將向委內瑞拉在軌交付"委遙二號"遙感衛星
記者22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與委內瑞拉科技與創新部籤署《關於委內瑞拉遙感衛星二號項目的協議》,中方將向委方在軌交付一顆遙感衛星、配套的地面測控、接收和數據處理設備以及相關培訓和服務。
-
孫玉璽:用忠誠、博學、智慧、機敏定義外交官
周總理指出外交官是組織嚴密、有紀律的一支「部隊」,但應該是外柔內剛,以「文裝」形式出現,有對祖國的忠誠和鐵的紀律。2013-07-18 16:51:57孫玉璽: 另外,很多人有偶像,我作為一個外交官,我也有我的偶像,我主要的偶像一共有六位,有三位是歷史人物,三位是現代人物。
-
「天琴二號」將上天驗證下一代重力衛星關鍵技術
會上,我國自主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天琴計劃備受關注,其正在推進的「天琴二號」衛星項目,將上天驗證多項空間引力波探測關鍵技術,其中也包括下一代重力衛星關鍵技術。中山大學天琴中心教授葉賢基在會上介紹了「天琴二號」技術試驗衛星的進展情況。他指出,「天琴二號」衛星所要在軌驗證的核心技術之一——星間雷射幹涉測量技術,正是目前國際上下一代重力衛星的關鍵技術。
-
臺灣自製衛星"福衛5號"整裝待發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5日報導 臺灣自製衛星「福衛5號」整裝待發。臺當局「科技部」15日到「行政院會」報告,稱「福衛5號」已順利通過太空環境與功能測試驗證,預計今年底完成衛星全系統整備與衛星運送工作,規劃於明年2月底由美國「獵鷹9號」發射。
-
亞洲衛星公司在亞洲四號衛星推出「4K-SAT」亞太地區超高清免費頻道
-
海洋二號C衛星成功發射 相關概念股迎關注
隨著我國航天衛星方面的不斷發展,每一次的衛星發射任務都取得完滿結束,然而,值得慶賀的是,我國海洋二號這個時候,衛星相關股票又將成為投資者們關注焦點,那麼衛星相關概念股有哪些呢? 衛星相關股票 從國家航天局獲悉,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綜述:電視藉助衛星 亞洲領先歐美
Shin衛星公司指出其系統便宜,因為它是以月租收取費用,與一般的衛星業務的空中租借和應用模式的標準形成對照。 據Shin衛星公司稱,目前已在泰國、中國、越南、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提供iMOVE業務,至2007年,亞太地區的其他地區也能提供此項業務。 iPSTAR或Thaicom4是太空中最大的商業衛星,於2005年8月發射成功。
-
今日科技話題:長徵八號、「玉兔二號」、亞洲水塔水量、「天象劇場...
▲ 發射現場 高亮 攝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從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元光號、天啟星座零八星、智星一號
-
中國成功發射委內瑞拉遙感衛星二號
新華社甘肅酒泉10月9日電(李國利、趙金龍)9日12時13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將委內瑞拉遙感衛星二號(VRSS-2)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委內瑞拉遙感衛星二號又名蘇克雷衛星,是繼委內瑞拉通信衛星一號、遙感衛星一號之後,中委雙方在航天領域合作的第三顆衛星,也是委內瑞拉擁有的第二顆遙感衛星,主要應用於委內瑞拉國土資源普查、環境保護、災害監測和管理、農作物估產和城市規劃等領域,對委內瑞拉發展國民經濟、改善人民生活、促進社會進步等將發揮積極作用。
-
嫦娥三號衛星明年5月開始正樣研製
外媒綜述 稱讚 中國衛星著陸預選月亮最美的地方 中國國防科技工業局發布嫦娥二號月面虹灣局部影像圖後,《俄羅斯之聲》報導稱,這一影像圖的傳回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號任務的圓滿完成,而嫦娥二號任務的完成將為中國未來幾年太空項目的展開實施做出巨大貢獻
-
一箭20星中國創亞洲紀錄 多星發射技術僅次美俄
中國長徵六號新型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環球軍事報導】20日上午7時01分,中國長徵六號新型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成功將20顆微小衛星送入太空。此次「一箭20星」的發射任務不僅創造了國內單次發射衛星數量之最,同時也改寫了2008年印度「一箭10星」的亞洲紀錄,標誌著中國掌握的多星發射技術僅次於美俄。
-
中國「資源二號」衛星成功在軌運行兩周年
中新社北京九月一日電(孫宏金 孫自法)中國第一代傳輸型遙感衛星--「資源二號」,今天在太空中迎來了它運行滿兩周歲的生日。 中國「資源二號」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負責研製,設計壽命兩年,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作物估產、災害監測和空間科學試驗等領域。
-
臺灣自製衛星"福衛5號"整裝待發 規劃明年2月底發射
東南網10月1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5日報導 臺灣自製衛星臺當局「科技部」15日到「行政院會」報告,稱「福衛5號」已順利通過太空環境與功能測試驗證,預計今年底完成衛星全系統整備與衛星運送工作,規劃於明年2月底由美國「獵鷹9號」發射。
-
衛星商戰:中國亞太7號衛星把生意做到美國防部
報廢的衛星,比較規範的說法應該是「空間碎片」,它們中的一部分會進入大氣燒毀,而對於那些殘存的碎片,中國科學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嫦娥二號地面應用系統總指揮、總體部主任劉曉群曾表示,我國的監測網絡會對它們進行編號,以10釐米為界劃分,超過10釐米的被稱為大件。現在,我國給予編號的已經達到1萬多個。
-
中國遙感30號07組衛星發射成功,長徵二號再立功
在10月26日晚上的23時19分,長徵二號丙火箭將遙感30號07組衛星發射升空,此次任務是長徵系列火箭的第350次發射,衛星將在軌道進行高清觀測,每天大約都有30顆左右的遙感系列衛星飛過祖國大地,拍攝中國的各種變化。
-
中國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A、B衛星 可用於應急管理業務
(中國新聞網)北京時間9月27日11時23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A、B衛星。該組衛星將接替在軌超期運行的環境減災一號A、B衛星,可用於支撐應急管理業務應用,並廣泛服務於環境保護、自然資源、水利、農業、林業、地震等應用用戶,進一步滿足國家在相關領域數據持續供給的需求。
-
釋新聞|實踐十八號:中國最大衛星,下一代衛星通信技術先鋒
釋新聞|實踐十八號:中國最大衛星,下一代衛星通信技術先鋒
-
環境減災二號01組衛星發射成功
9月27日11時2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環境減災二號0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成功。環境減災二號01組衛星包括2顆16米光學衛星,具有高機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