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美國傳來令人哭笑不得的新聞報導:
一方面,美媒普遍報導科學研究證實「強制戴口罩有助減少感染」,另一方面,加州多個縣竟然解除了強制戴口罩的規定。
看來美國真的有太多人只在乎自己舒服不舒服,不在乎別人和自己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導,一項美國最新研究表明,新型病毒主要通過空氣傳播,戴口罩是阻止人際傳播的最有效方式。
非常諷刺的是,研製團隊恰恰來自於加利福尼亞州和德克薩斯州。一組研究人員比較了義大利和紐約強制使用口罩前後的感染率趨勢。根據周四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這兩個地區的感染率只有在強制性的口罩措施實施後才開始下降。
隨著加州加速復工,衛生官員強調,避免新一波新型病毒疫情的最好辦法,就是保持社交距離,限制商家客流容量,周圍有人時戴口罩。
然而,加州多個縣卻偏偏在這個時候接觸了強制戴口罩命令。據報導有不少居民很抗拒戴口罩強制令,他們希望能回歸過去的生活,政客被迫屈服於這一壓力。
12日,加州富裕地區橙縣取消了戴口罩的強制令,代之以「強烈建議」居民在公共場所戴口罩。弗雷斯諾縣、河濱縣、聖貝納迪諾縣也在公眾壓力下收回了口罩強制令。
據相關美國研究人員計算出,在4月6日至5月9日期間,戴口罩在義大利預防了逾7.8萬人感染,在4月17日至5月9日期間在紐約市預防了逾6.6萬人感染。他們寫道: 「在公共場合戴口罩,是預防人際傳播的有效手段,這種做法成本不高,同時保持社會距離、隔離和追蹤親密接觸者,是在研製疫苗之前最有可能阻止病毒疫情大流行的辦法。」
加州15個人口最多的縣中,洛杉磯縣、阿拉米達縣、聖科拉門託沙縣、聖地牙哥縣、聖克拉拉縣、舊金山縣、聖馬刁縣強制要求居民在公共場合戴口罩。
而其他一些縣,橙縣、弗雷斯諾縣、科恩縣、河濱縣、聖貝納迪諾縣、文圖拉縣、聖華金縣不強制戴口罩,只是「建議」居民戴口罩。
5月底,加州衛生部門任命的橙縣衛生官員宣布了強制戴口罩的命令,引發當地居民激烈反彈。甚至該線第三區縣正委員華格納也表示自己「是第二天早上從報紙上獲知了口罩強制令」。
橙縣衛生官員奎克本周一據信就是因為群眾壓力而辭職,其職缺由縣衛生保健部門負責人克萊頓·周接替。周除了在周四的新聞發布會上,撤回了實施了近兩周的「口罩令」,也於周二的例會中同意橙縣本周五就能依照加州指導令,重開第三類商業。
在6月2日的橙縣監事會上,22位居民對奎克於5月29日突然宣布口罩強制令提出了質疑。居民史蒂夫表示,之前兩個多月只建議大家出門戴口罩,強制令也沒有得到橙縣監事委員會的授權,這不合理。居民佩吉強調,橙縣177名新型病毒死亡病例中大多是居住在照護中心等集體住宿的設施。
在本周二的橙縣監事會中,也有40餘居民發言質疑口罩令及當地的衛生緊急狀態。
監事會主席樸銀珠6月2日向奎克提出質疑: 「我們是根據橙縣的具體情況來做決定,這裡沒有考慮任何政治問題。許多商業公司為顧客著想,已經做出了嚴格的規定。那麼做這個強制令的依據是什麼?」一些亞裔超市不只要求人們戴口罩,也在門口檢測體溫。
上周,橙縣的新增感染人數創了紀錄,達到了1179例,比前一周上升22%;在截至周五的一周內死亡有36例。截至周五,橙縣總確診人數為8153例,死亡210例;橙縣目前的新型病毒住院人數為291人; 熟練護理機構居民的死亡總人數增加到了98例。
橙縣衛生官員強調,衛生專家認為戴口罩有助減緩新型病毒的傳播,能挽救生命。此外,官員們也擔心,最近各地的大規模遊行,為新型病毒的傳播提供了絕佳的機會。抗議者很多不戴口罩,而且近距離群聚,有可能導致感染人數再次激增。洛縣衛生局長費雷爾多次提醒抗議者,在參加遊行後自我隔離14天。
洛縣目前仍然強制要求居民外出戴口罩。不過截至周五,洛縣的新型病毒死亡人數已達2832例,是橙縣的十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