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冠疫情繼續惡化,進入大流行以來的第三個高峰期.
10月23日星期五,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再創紀錄,達到了83000多例,比7月份比第二波單日新增歷史記錄多出6000多例。
但是,美國國內對於抵抗疫情的公共衛生政策仍難以達成一致。
比如,儘管已經被大量研究證實可以明顯抑制病毒傳播拯救生命的戴口罩就存在很大爭議。
一方面,美國首席傳染病學家,美國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博士苦口婆心地勸說政府採取全民強制戴口罩令;
另一方面,很多政客,也包括民眾卻極力反對強制戴口罩。
「巧合」的是,華盛頓大學衛生計量與評估研究所COVID-19預測小組同日(10月23日)發表在《自然·醫學》上的模型研究估計,
如果美國各州政府仍採取目前有限的社會隔離措施的消極防疫策略,到2021年2月底全美死於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數將增加一倍以上,達到51.1萬。
如果採取強制性口罩令,死亡人數將大大降低。如果戴口罩率達到95%,期間將可以拯救13萬人的生命;即使戴口罩率達到85%,也可以拯救9.5萬人的生命。
研究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口罩可以大大減少新冠病毒等呼吸道病毒的傳播,從而抑制COVID-19的傳播。
在美國,來自科學家和政客不一致的信息,以及一些其他原因,戴口罩存在很大爭議。
據調查,截至9月份,美國全國自我報告的平均口罩使用水平不到50%(49%)。
現任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一直是戴口罩最為激進的反對者,一直避免在公共場合使用口罩,並嘲笑他一直戴口罩的競爭對手拜登,是膽小鬼。
眾多科學一直認為,美國之所以淪為新冠大流行受災最嚴重的國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政府防疫策略失當,包括在是否強制戴口罩上的遊移。
到目前,全美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已經接近858萬,死亡接近22.5萬。
華盛頓大學衛生計量與評估研究所早在7月中旬發表的模型研究就準確地預測了這一結果,稱到11月1日美國將有22.4萬人死於新冠病毒感染。
由於到目前為止,尚沒有針對新冠病毒的有效疫苗和療法可用,包括戴口罩,社交距離,自我隔離和接觸者追蹤等非藥物措施是遏制疾病傳播的最有效措施。
隨著冬季新一波疫情高峰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專家呼籲政府採取更嚴格的防疫措施。
比如,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與政策中心主任麥可·奧斯特霍爾姆(Michael Osterholm)周五就表示,如果不採取更有效的防疫策略,「根據疫情目前的趨勢,單日新增病例數很容易就會達到六位數(超過10萬)。在接下來的三到四周內,死亡人數將會急劇上升。」
在此背景下,華盛頓大學的模型研究也就更加引人關注。
研究者為到2021年2月底起前美國的疫情趨勢設計了三種可能的情況:
第一種,如果美國各州繼續急於重新開放社會,取消對人口流動和社會交往的任何限制,從而導致人們之間的廣泛接觸。
在這種情況下,到2021年2月28日前,將有接近一半(45%),即1.52億人感染新冠病毒;死於COVID-19的總死亡人數可能超過100萬。
當然,前一種情況通常是不會發生的。
更現實的是第二種情況,各州重新採取在疫情第一波高峰期間採取的包括關閉學校,限制公共聚會規模,以及部分或全部關閉不必要的業務等措施。
在這種情形下,到2021年3月1日前,全美死於COVID-19的人數仍有望超過51.1萬,總感染人數將接近7200萬。
研究設定的第三種情形,如果在全美採取更積極的防疫策略,比如全民強制在公車公場所戴口罩。
如果戴口罩率由目前的不足50%提高到95%,在此期間那將會挽救129574條生命。
即使戴口罩率達到85%,仍將可以挽救95814條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