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新研究證實戴口罩可有效阻擋病毒通過飛沫傳播
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彭茜)戴口罩目前被認為是預防新冠病毒傳播的有效方法。一項近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的新研究展示了戴口罩可有效阻擋病毒通過飛沫傳播的影像證據,其中無呼吸閥的N95口罩防護效果最佳。
-
日本研究:防護面罩不敵無紡布口罩 很難阻擋飛沫傳播
圖為研究戴面罩情況下飛沫傳播的模擬實驗。紅色以外的飛沫是沒有阻擋住的部分。(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人民網東京9月30日電 據《朝日新聞》報導,在日本,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開始戴面罩的人也在逐漸增加。
-
首次證實!港大袁國勇團隊:戴口罩有效減少新冠病毒傳播
港大袁國勇團隊:戴口罩有效減少新冠病毒傳播 Emma Chou • 2020-05-18 15:54:59 來源:前瞻網 E4050G0
-
梅奧診所新研究:口罩在預防COVID-19傳播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梅奧診所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任何一種口罩對預防新冠病毒傳播都至關重要。研究人員用人體模型證明了口罩的有效性,並在不同距離進行了類似的實驗。研究發現,口罩與社交距離相結合,可以顯著降低一個人在接觸感染者時感染COVID-19的風險。
-
梅奧診所新研究:口罩在預防COVID-19傳播方面發揮著 「關鍵」作用
梅奧診所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任何一種口罩對預防新冠病毒傳播都至關重要。研究人員用人體模型證明了口罩的有效性,並在不同距離進行了類似的實驗。研究發現,口罩與社交距離相結合,可以顯著降低一個人在接觸感染者時感染COVID-19的風險。
-
今日科技話題:蝗災、新型衛星太陽翼、氫氣預警技術、光電探測器量子效率、新免疫療法、飛沫傳播
太陽翼是太空飛行器的供電設備,是太空飛行器賴以生存的「能量源泉」,直接關係衛星在軌的有效運行。眾所周知,太陽翼面積越大,其為衛星提供的能源就越多。但受到運載工具有效空間和運載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傳統的太空飛行器太陽翼在滿足性能要求和發射約束方面遇到了兩難。
-
日本超級計算機建模研究口罩效用:不管啥口罩,戴了總比不戴強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華韻佳近日,日本超級計算機富嶽(Fugaku)通過建模發現,無紡布口罩在阻擋攜帶新冠病毒的呼吸道飛沫時效果最強,其他種類的口罩也具有一定的阻擋能力。《日經亞洲觀察》(NIKKEI Asian Review)25日報導稱,超級計算機富嶽對棉口罩、聚氨酯口罩(海綿口罩)以及無紡布口罩的性能進行了研究,並對上述口罩阻擋佩戴者咳嗽所產生飛沫的能力進行了模擬。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於24日公布了研究結果。
-
研究發現DIY口罩在阻止高速飛沫方面「相當有效」
據外媒SlashGear報導,在疫情初期,人們對使用自製和可重複使用的口罩存在一些爭議,公眾對這些普通材料是否能適當減緩空氣中飛沫的擴散表示擔憂。一些研究已經驗證了這些口罩的使用效果,不過他們關注的是較小的飛沫,而不是打噴嚏時排出的較大飛沫。
-
新冠"新警報": 傳播距離4米!不戴口罩保持距離根本沒用
根據一份近日發表在《流體物理學》雜誌上的研究報告指出,在潮溼寒冷的環境下,病毒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更久,傳播距離也更遠。因此,在沒有佩戴口罩進行防護的情況下,即便保持所謂的社交距離也是徒勞無功的。義大利今日網消息,在潮溼和寒冷的環境中,因咳嗽或打噴嚏而產生的夾帶著新冠病毒的飛沫可以在空氣中停留更久。
-
北京新冠疫情防控嚴峻,紋影技術告訴你為什麼要戴口罩來減緩病毒...
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在公眾場合戴上口罩是明智的建議,這有助於減緩疾病的傳播。但是這些口罩到底有多有效? 通過BFE和PFE測試可以了解,普通醫用口罩或外科口罩作為防疫口罩使用是有一定效果的,尤其是用來預防一些主要由飛沫傳播的疾病;但醫用口罩並不能過濾空氣中的微小顆粒,對於能懸浮在空氣中的病菌、通過空氣傳播的疾病的預防效果甚微。
-
為何應慎選帶呼吸閥口罩?美媒:不能阻止口腔飛沫傳播
美媒稱,為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佩戴口罩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各種口罩阻擋飛沫的效果並不相同,但把這個過程具體呈現出來會使之更為真實可信。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最新論文幫助證明了為什麼有一類口罩——帶呼吸閥的口罩——在阻止口腔內顆粒物傳播方面跟不戴口罩差不多。
-
不僅能阻擋,還能「摧毀病毒」的可重複使用口罩
作者:醫殤宏哥現在,大家都已經普遍接受了戴口罩有助於防止新冠病毒傳播的事實,但科學家仍然在操碎心,以試圖尋找更好的材料來使用。一種由氧化鈦納米線組成的「濾紙」表現出很大潛力。近日,發表在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研究團隊發現這種新材料非常善於捕獲病原體,並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將其摧毀。據開發人員介紹,它還可以被用於空調和通風系統。 雖然這種基於納米線的口罩看起來就像是用普通濾紙製成的,但這種材料具備額外的抗菌和抗病毒特性,使其在除菌殺毒方面更加有效,同時它還可以重複使用。
-
新冠病毒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如何做好預防措施?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處呼吸道傳染病室主任馮錄召解釋,經空氣傳播指病原體從傳染源排出後,通過空氣侵入新的易感宿主所引起的疾病傳播,是呼吸系統傳染病的主要傳播方式。廣義上,空氣傳播的傳播方式包括飛沫、飛沫核和塵埃。狹義上,經空氣傳播僅指通過在空氣中可以較長時間懸浮的直徑小於5微米的病原體顆粒,以氣溶膠的形式播散到較遠距離引起的傳播,包括飛沫核傳播和塵埃傳播。
-
新科諾貝爾醫學獎得主靈魂拷問:美國人為啥不好好戴口罩?
香港大學的微生物學家袁國勇(Kwok-Yung Yuen)團隊,將感染和健康的倉鼠安置在相鄰的籠子裡,其中一部分戴了外科口罩。根據他們5月份發表的論文,在沒戴口罩的健康倉鼠中,大約2/3感染了新冠病毒;戴了口罩的倉鼠,感染率則僅有大約1/4。即使感染了病毒,戴了口罩的也比沒戴口罩的病得輕(根據臨床評分和組織變化來衡量)。
-
呼出的「氣溶膠」能將新冠病毒傳播到4米遠,戴口罩有用!
呼出的「氣溶膠」能將新冠病毒傳播到4米遠,戴口罩有用!,感染新冠狀病毒的人在方圓13英尺的範圍內咳嗽、呼吸或說話時可能會傳播「霧化」病毒顆粒,而病毒顆粒也會被人們的鞋子攜帶。正如醫生們所指出的,當人們呼氣時,由於重力的作用,較重的飛沫(可能含有病毒)會落到地上,而較輕的飛沫則可以懸浮在可呼吸的空氣中。他們的測試發現,醫院地板上70%的拭子樣本呈新冠狀病毒陽性,「可能是因為重力和空氣流動導致大多數病毒液滴漂浮到地面上。」研究作者說。
-
外媒:這些材料的口罩,就別戴了
參考消息網8月11日報導據美國新地圖集網站8月10日報導,美國杜克大學的科學家演示了一種簡單的技術,該技術旨在檢測不同的口罩面料和設計,在減少正常說話時呼吸道飛沫傳播方面的功效。這項研究引人關注的地方是,一些替代性口罩選擇不僅提供不了什麼防護,而且可能比不戴口罩危害更大。
-
外媒:這些材料的口罩,就別戴了……
據美國新地圖集網站8月10日報導,美國杜克大學的科學家演示了一種簡單的技術,該技術旨在檢測不同的口罩面料和設計,在減少正常說話時呼吸道飛沫傳播方面的功效。這項研究引人關注的地方是,一些替代性口罩選擇不僅提供不了什麼防護,而且可能比不戴口罩危害更大。在新冠肺炎疫情繼續蔓延之際,在全世界許多地區,口罩已經成為強制性公共衛生必需品。
-
新冠病毒能夠通過飛沫傳播,如何實現有效的消毒嗎?手機不可遺忘
根據最近的研究表明,冠狀病毒對熱較為敏感,-60℃可保存數年,病毒在4℃合適維持液中為中等穩定,但隨著溫度的升高,病毒的抵抗力下降,但必須達到一定溫度且超過相應的時間才能滅活病毒。同時能夠通過接觸和飛沫傳播。這對病毒的消殺帶來了新的挑戰。
-
氣溶膠傳播需要擔心嗎?戴口罩有用嗎?
2月6日 一則新聞震驚到了很多人—— 寧波有一男子未戴口罩去菜市場買菜 結果15秒感染了新冠肺炎! 在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是這樣描述的:「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明確。」可見,飛沫傳染和接觸傳播仍然是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的傳播渠道。
-
新研究警告自製口罩面料的顆粒物阻擋效果非常有限
在防止 COVID-19 傳播方面,口罩已經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然而近期的一項研究指出,基於普通布料的 DIY 產品並不能提供充分的保護。在全美將近 12 個州的新冠病毒感染案例出現激增的情況下,這無疑再次向不注重保持社交距離和佩戴個人防護用具的人們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