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研究證實戴口罩可有效阻擋病毒通過飛沫傳播
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彭茜)戴口罩目前被認為是預防新冠病毒傳播的有效方法。一項近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的新研究展示了戴口罩可有效阻擋病毒通過飛沫傳播的影像證據,其中無呼吸閥的N95口罩防護效果最佳。
-
為何應慎選帶呼吸閥口罩?美媒:不能阻止口腔飛沫傳播
美媒稱,為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佩戴口罩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各種口罩阻擋飛沫的效果並不相同,但把這個過程具體呈現出來會使之更為真實可信。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最新論文幫助證明了為什麼有一類口罩——帶呼吸閥的口罩——在阻止口腔內顆粒物傳播方面跟不戴口罩差不多。
-
一項新研究證實戴口罩可有效阻擋病毒通過飛沫傳播
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彭茜)戴口罩目前被認為是預防新冠病毒傳播的有效方法。一項近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的新研究展示了戴口罩可有效阻擋病毒通過飛沫傳播的影像證據,其中無呼吸閥的N95口罩防護效果最佳。
-
梅奧診所新研究:口罩在預防COVID-19傳播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此前不少科學家已進行簡單的實驗和研究,證明口罩是如何阻擋像新冠病毒這樣的微小顆粒,並證明口罩不會對佩戴者構成任何安全威脅。最新的此類研究來自梅奧診所,其研究結論是,口罩在預防COVID-19傳播方面發揮著 「關鍵」作用。
-
梅奧診所新研究:口罩在預防COVID-19傳播方面發揮著 「關鍵」作用
此前不少科學家已進行簡單的實驗和研究,證明口罩是如何阻擋像新冠病毒這樣的微小顆粒,並證明口罩不會對佩戴者構成任何安全威脅。最新的此類研究來自梅奧診所,其研究結論是,口罩在預防COVID-19傳播方面發揮著 「關鍵」作用。梅奧診所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系列涉及人體模型的實驗,以模擬使用和不使用口罩的顆粒傳播。
-
日本的一項研究表明,僅戴面罩並不能阻止COVID-19傳播
但是,由於鼻子或呼吸系統問題,有些人不能戴口罩,只能佩戴面罩。 這些人戴上面罩試圖防止病毒擴散。但是,現在日本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僅戴面罩並不那麼有效。這項研究是在Fugaku上進行的。Fugaku是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之一,可以在一秒鐘內執行415次以上的四方運算。
-
研究發現即便正確佩戴口罩 如果距離過近仍有感染COVID-19風險
如果不重視社交距離,即便是正確佩戴了口罩也不能完全阻止 COVID-19 的傳播。在 AIP Publishing 出版的最新 Physics of Fluids 中,研究人員在咳嗽、打噴嚏情況下,測試了五種不同材質的口罩應對飛沫的傳播情況。
-
日本研究:防護面罩不敵無紡布口罩 很難阻擋飛沫傳播
圖為研究戴面罩情況下飛沫傳播的模擬實驗。紅色以外的飛沫是沒有阻擋住的部分。(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人民網東京9月30日電 據《朝日新聞》報導,在日本,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開始戴面罩的人也在逐漸增加。
-
自製口罩什麼材質最好?研究發現絲綢要勝於棉花和聚酯類
根據辛辛那提大學的一項新研究,在自製和可重複使用的口罩方面,絲綢要比棉花、聚酯等合成材料有更多優點。研究人員表示,絲綢提供了很多潛在的好處,例如其中的銅含量可以是天然的抗菌劑,而且由絲綢製成的口罩可能會比合成材料和棉花更舒適。
-
14種口罩實驗結果揭曉,沒戴對更易感染新冠,你的口罩效果如何?
科學家對14種不同類型的口罩進行了測試,發現一些口罩實際上增加了Covid-19感染的風險。兩層棉口罩 14. 無呼氣閥N95口罩 表現最佳的口罩: 專業人士使用的N95口罩在研究中名列榜首。當使用者說話時,這種覆蓋物在阻止飛沫傳播方面效果最好。其次是三層外科口罩和棉質口罩,它們可以在家裡製作,在阻止致命冠狀病毒的傳播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
-
日本超級計算機建模研究口罩效用:不管啥口罩,戴了總比不戴強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華韻佳近日,日本超級計算機富嶽(Fugaku)通過建模發現,無紡布口罩在阻擋攜帶新冠病毒的呼吸道飛沫時效果最強,其他種類的口罩也具有一定的阻擋能力。《日經亞洲觀察》(NIKKEI Asian Review)25日報導稱,超級計算機富嶽對棉口罩、聚氨酯口罩(海綿口罩)以及無紡布口罩的性能進行了研究,並對上述口罩阻擋佩戴者咳嗽所產生飛沫的能力進行了模擬。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於24日公布了研究結果。
-
研究發現飛沫最遠可傳6米,是美疾控推薦社交距離的3倍多
有多少飛沫會變成氣溶膠顆粒?在新冠預防措施方面,這些問題的答案將為政策制定者和公眾提供急需的指引。為此,有研究團隊專門研究了環境的溫度、溼度及空氣流通速度,會對飛沫傳播產生怎樣的影響。9月10日,美國化學學會出版的期刊《Nano Letter》刊登了他們的研究結果:在溼冷條件下,飛沫最遠可傳播6米。
-
研究發現:絲綢生產COVID-19新冠病毒口罩比棉花口罩的保護效果更好
國外研究發現:絲綢生產的COVID-19新冠病毒口罩比棉花口罩的保護效果更好 加州大學博士後研究員亞當·帕林(Adam Parlin)拿起了一張絲綢面膜。加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絲綢口罩在抵禦COVID-19方面可能比棉質口罩或合成口罩更有效。
-
溫泉設施「鬼滅之刃」漫畫失而復得 & 透明口罩幾乎不能防飛沫
愛知縣豐橋技術科學大學的研究團隊於15日發表了關於不同材質口罩對飛沫防護效果的研究報告。研究團隊使用超級計算機「富嶽」模擬人說話、咳嗽時飛沫的傳播情況並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在呼出時無紡布的飛沫通過率為20%,布口罩為18~34%,海綿口罩50%,透明臉罩80%,透明口罩90%
-
研究表明:四人桌會接觸最多呼吸道飛沫的是這裡
在一張四人桌上,四人桌不同位置會接觸多少呼吸道飛沫呢?日本科學家發現在一張四人桌上,一個人說話時對角線的人接觸到的飛沫是講者對面人的四分之一。日本研究:四人桌不同位置會接觸多少呼吸道飛沫?日本立根大學、神戶大學研究人員使用超級計算機Fugaku對這一場景進行模擬。研究人員模擬四個人坐在一張桌子上,其中一個人說話一分鐘,對其他三個人全身可能接觸到的飛沫進行計算。結果發現,如果將說話者對面的人接觸到的飛沫量定為1,那麼坐在旁邊的人(說話時會轉頭)身上的飛沫量就是5,坐在他對角上的人身上的飛沫量僅為1/4。
-
紐約時報:戴醫用口罩能抵擋疾病傳播嗎?
Calfee)表示:「已有一些研究表明,呼吸道感染患者佩戴上口罩後可以減少因咳嗽、交談、呼吸而排放到空氣中的傳染性顆粒數量」。但他指出佩戴口罩只是「呼吸道衛生」的一部分而已,它還包括:在咳嗽和噴嚏時遮住口鼻;經常洗手;可以的話,和他人保持三尺的距離。那到底口罩能不能保護佩戴它的人呢?卡爾菲認為這取決於你的防範目標。
-
外媒:這些材料的口罩,就別戴了
參考消息網8月11日報導據美國新地圖集網站8月10日報導,美國杜克大學的科學家演示了一種簡單的技術,該技術旨在檢測不同的口罩面料和設計,在減少正常說話時呼吸道飛沫傳播方面的功效。這項研究引人關注的地方是,一些替代性口罩選擇不僅提供不了什麼防護,而且可能比不戴口罩危害更大。
-
外媒:這些材料的口罩,就別戴了……
據美國新地圖集網站8月10日報導,美國杜克大學的科學家演示了一種簡單的技術,該技術旨在檢測不同的口罩面料和設計,在減少正常說話時呼吸道飛沫傳播方面的功效。這項研究引人關注的地方是,一些替代性口罩選擇不僅提供不了什麼防護,而且可能比不戴口罩危害更大。在新冠肺炎疫情繼續蔓延之際,在全世界許多地區,口罩已經成為強制性公共衛生必需品。
-
用電吹風給口罩「充電」?甬籍院士教你一個口罩「再生」小妙招
(陳建峰院士發來的微信)據悉,這項研究表明,僅靠普通家用電吹風機、電風扇、電子點火器就能讓「失效」的口罩「浴電重生」。中國工程院方面消息,中央已對這項技術作出重要批示,提出要大力宣傳推廣該項技術。這是一項怎麼樣的技術?一起來看看首先要弄清口罩過濾的原理。
-
首次捕捉到,人在說話時產生飛沫的畫面
,但在口中產生飛沫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在這項研究中,他們利用高速成像技術,首次直觀地捕捉到了人們在說話時產生飛沫,並將這些飛沫噴向空氣中的畫面。這臺高速攝像機被聚焦並放大在說話者的嘴部,它能在強光照下以每秒5000幀的解析度攝像記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