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樣對待交公棚的幼鴿的

2020-12-05 七品賽鴿

交公棚也算是現在比較喜歡的一個賽鴿參賽的方式,當然由於時間也多一點,所以地方賽事也還是不斷,因為自己操練好玩。但是交公棚的鴿子其實也是比較特別的,因為很多好鴿子交完以後甚至會出現大規模病死的情況,這也是身邊很多鴿友不敢交公棚的原因。會懷疑自己的鴿子是不是很不好,因為交公棚的鴿子都是精挑細選的,可是很尷尬的是很多根本就留不到訓放的時候,所以很多的鴿友就覺得還不如留下來玩地方賽。

玩什麼比賽無所謂,自己需要,自己開心也就好了。但是很多鴿友對交公棚情有獨鍾,又遇到這種鴿子去了沒多久就死亡的情況,那麼可以試試我一直做的辦法,這樣做以後基本上沒有出現過病亡的情況。對於種鴿的調理和鴿舍的消毒等等情況就跟你作育地方賽的鴿子一樣,一視同仁。做好清理和恢復也就可以了,對於鴿子蛋和出殼的幼鴿的選擇也是按照往常。關鍵的是雛鴿和幼鴿的管理。

對於決定要交公棚的鴿子我一般會多出兩對,這些要交公棚的鴿子因為出殼的時候也不是夏季,所以巢箱的糞便不跟其它的鴿子一樣每天清理,而是一個星期清理一次,因為沉積太多也不好。這樣做的基礎是種鴿或者用到保姆的時候有清理和鴿舍的消毒,問題就不大。幼鴿都能夠健康成長,個別不能健康成長的就淘汰掉,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雛鴿對比較不好的環境更加適應。該打的疫苗就不要吝嗇了。所有不太健康的鴿子要嘛淘汰要嘛調養來地方賽事,看鴿子狀態。

等到幼鴿下巢的時候獨立生活就要有獨立學習吃東西的樣子,我是不餵食什麼營養藥丸的,鴿子能夠積極搶食的才選擇去交公棚。對於連獨立生活都比較落後的鴿子就留下來地方賽事了,因為到了公棚你的鴿子吃不飽就會影響發育,也就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擾。沒人會單獨給你的鴿子塞食什麼營養。值得一提的是條件允許可以仿造公棚的構造搭個小棚,裡面一樣也就可以了。這樣幼鴿可以習慣吃完就上棲架,就會比別的鴿子更加適應公棚。其實交公棚的鴿子一開始考驗的就是適應的能力,誰適應得好誰就有更好的休息地,也就能夠生存得更好。

相關焦點

  • 打公棚賽忌諱太過,鴿友給養鴿者們的一些建議
    一個朋友玩了很多年的公棚,而且只玩公棚,地方賽事他沒有那個時間和精力去訓練。積累了很多賽鴿公棚的經驗。按照他的話來說,自己從公棚開始辦到公棚倒閉,遇到的這樣的公棚數量都不下二十家了,所以踩的雷也很多。是真的有時候就花錢買經驗了。不過很多公棚確實經常是曇花一現就是了。
  • 黑腳幼鴿抗病能力強!
    相同的一對種鴿,不論它的血統或羽色為灰、白、雨、絳、銀等,所產出的幼鴿都有黑色腳或肉色腳。
  • 【買高端鴿,上新賽鴿】新賽鴿微信平臺與臺灣帝王鴿舍合作,臺灣帝王鴿舍18年 幼鴿預定,全世界最好的林波爾與詹森!
    臺灣帝王鴿舍與新賽鴿微信平臺達成合作,臺灣帝王鴿舍18年幼鴿預定出售!全世界最好的林波爾與詹森!下面是臺灣帝王鴿舍的介紹,後面有5個推薦配對的子代預定出售!聯繫電話18101087227!聯繫微信17060459928!     臺灣帝王鴿舍 ,目前臺灣最大的銘鴿育種基地。
  • 公棚原鴿的認定方法
    為什麼對原鴿的要求這麼嚴呢,是因為只有這樣的它,下代才能出好的種鴿。要有三到四路未雜交且品系純正的原鴿,才能培育好種鴿;要依據雜交出優勢、無限雜交出劣勢,提純復壯,保住血統的原理去培育。    解釋說明一下,上面提到的「壽命長」和「對飼料要求不高」這兩點。    首先說,壽命短的鴿子就一定品種不好麼?不是!
  • 幼鴿上籠前的自然淘汰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淘汰方法,有的人喜歡這樣做,有的喜歡那樣做,適合自己鴿棚情況著最好。沒有必要所有的鴿子都上籠去試驗的,耗不起精力與金錢,可以先在自己棚內比,把感覺差的先淘汰出局,雖然可能錯殺,但正確率應該更高。
  • 幼鴿彎龍骨怎麼辦?
    幼鴿作出過程中常會出現彎龍骨的情況,輕則影響鴿子外觀品質,重則影響競翔成績,很多鴿友都把龍骨長歪的幼鴿列為淘汰對象。
  • 幼鴿淘汰心法
    (1)只養自己鎖定的主血系;(2)種鴿必須具有本品種的外貌特徵和眼砂結構;(3)成功配對佔80%,新配對佔20%;(4)引進的新品種必須配自己經過放飛驗證的、有遺傳能力的主血統;(5)引進鴿或自己的種鴿都要單養、驅蟲、調節到高峰期才配對,配對籠內三分鐘踏蛋才算成功,否則再單養重配;(6)高齡種鴿(5歲以上)出幼鴿只保種
  • 公棚決賽上籠952羽,當日歸162羽,同一名下進獎鴿超十羽!
    雲南誠信騰飛公棚380公裡決賽於11月23日早上8:00在龍陵境內開籠放飛,共952羽賽鴿參與競翔,當天上午11點56分曙光鴿舍的一羽賽鴿歸來,以1571.1912米/分的高分速歸來,四通鴿苑的的賽鴿同樣以高分速獲得亞軍!
  • 從淘汰幼鴿開始去更好地改良鴿舍鴿子的品種
    那麼在這期間淘汰鴿子在所難免,淘汰是為了品種改良,也是關鍵的一步,這樣鴿友才能培育出性能穩定的優秀血統鴿子。接下來就給鴿友們分享下具體操作的心得。第一,對鴿卵的淘汰。鴿友們從鴿卵階段就開始進行淘汰,這樣會給鴿舍的管理帶來很多便利。因此,對鴿蛋進行淘汰標準只有一個,就是預估未來雛鴿的健康程度。
  • 出殼12天內可淘汰的幼鴿!
    幼鴿出殼十二天時,我已基本上決定了它們第一階段的去留。    養鴿要嚴篩精選,城市養鴿,鴿棚空間較小,要控制數量,做到少而精,才能鴿子多一些活動空間,早鑑定、早淘汰更是十分重要。不必擔心翻身會損傷雛鴿,這樣做反而對雛鴿的食慾,消化有好處。    出殼8-12天,綜合鑑定雛鴿全貌。後腦要飽滿,前額要稍常,嘴角扣緊,眼睛要小,眼皮包而緊呈肉色透紅,龍骨比直,二面肌肉突出,背部厚實。此時用手去觸摸它時,雛鴿的管毛會豎起,並且已會用嘴喙向人進攻。
  • 河南一公棚停賽退鴿
    該中心自3月1日收鴿至6月30日封棚,7月21日家飛羽數為3255羽,今天下午18:04分公布了停賽退鴿公告,大意:由於中心場地租賃問題,與房東發生糾紛,房東打砸鴿棚,封鎖門窗,停水斷電,造成中心無法正常工作,經多次協商未果,租賃合同無法續籤,為了減少鴿友損失,徵部分鴿友同意,並報省信鴿協會,公棚決定停止2020年賽事活動,現存鴿免費領回
  • 信鴿作育到底是 要雜交,還是近交?
    在信鴿作育、繁殖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不論採用近交,還是雜交,甚至雜雜交的,都有成功的例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剖析鳥類的繁衍現象,也許能找出其中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