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戰迷看過來 他們變成食物你能認出誰?

2021-01-10 中關村在線

在《星球大戰》系列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臺詞「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原力與你同在)」,而5月4號用英文說就是「May the fourth」,與前面的臺詞發音相同,所以5月4號就被星戰迷稱為星戰日了。同時,每年的這一天全球各地也會舉行星戰電影相關的活動。(註:圖片來自CNET


/slide/639/6390592_1.html biz.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http://biz.zol.com.cn/639/6390592.html report 290 在《星球大戰》系列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臺詞「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原力與你同在)」,而5月4號用英文說就是「May the fourth」,與前面的臺詞發音相同,所以5月4號就被星戰迷稱為星戰日了。同時,每年的這一天全球各地也會舉行...

相關焦點

  • 星戰迷看過來!《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主要角色大揭秘
    「星戰」迷們日思夜想的《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終將在12月18日於北美隆重開畫了!
  • 鬼滅之刃:單看眼睛能認出誰?能認出圖四,無慘拜你做大哥
    每位角色的眼神都不一樣,那若單單看眼睛的話,你還能認出誰呢?能認出圖四,無慘拜你做大哥。    上圖這位角色的人生是非常悲慘的,明明前一天還擁有幸福的家人,而第二天,家人不是死就是變成了惡鬼。不過,雖然他的眼神看起來很憤怒,但卻能從憤怒中感受到些許的溫柔。他被鬼滅迷稱之為「小太陽」,喜歡上《鬼滅之刃》的每一位漫迷,基本都是衝著他才追這部動漫的。
  • 這些動漫人物剪影你能猜出是誰嗎?只有真正的動漫迷能全猜出來哦
    大部分動漫中的角色,想必大家都能快速的認出來,但是如果動漫中的經典人物變成了剪影,你還能猜出是誰嗎?聽說只有真正的動漫迷才能全猜出來哦!第八個小編無能為力,猜不出來,你能認出嗎?你能認出這個經典的人物嗎?剪影二這位的剪影最有特點的應該是頭髮了,雖然看著頭髮下方應該是一縷縷的頭髮,但是整體看頭型卻有點像水蜜桃。話說,他身前橫著的帶絲帶狀物體的木棍是什麼東西呢?這個是來自「三大漫」中人物哦,你能猜出來嗎?剪影三這一位也是經典動漫中的人物哦。看剪影的特點,想必都會讓其奇怪的頭所吸引吧,有點像懶洋洋頭上的不明物體。
  • 盧克走了,星戰是不是也就這樣離開了
    為了幹掉一艘無畏艦,抵抗軍犧牲了一個轟炸機編隊,萊婭公主在這個時候開始意識到,重要的是保存有生力量,減少人員傷亡,而達摩龍,芬恩他們的個人英雄主義作風與此是相矛盾的。我覺得從這點出發展開劇情沒有問題,但是把這種矛盾的高潮,刻意放在達摩龍和霍爾多中將的對立中,真的是這部片子最大的敗筆。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對星戰迷的一次致敬,也是一部冒險巨製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不僅是對老星戰迷的一次專業致敬,也是一部冒險巨製,它給《星球大戰》系列帶來了更多的原力,更帶來了更多的生命力。一方面繼承了喬治·盧卡斯老三部曲所特有的太空歌劇狂歡氣質,另一方面又融入了更為時髦的幽默元素,而且這些幽默元素都運用得恰到好處。
  • 《星戰8》看這部劇前,別不懂裝懂!小編帶你解析8個疑問點!
    星戰粉忍不住好奇,最後的絕地武士是誰?為什麼是最後的?然而,對於沒看過前七部和一部外傳的影迷來說,這個紅果果的劇透也沒啥意義。星戰系列早就已經不只是電影,基本上成了西方的一種社交必備常識,人人都知道。《星戰》已不單純的只是一部電影,它是一種文化,一個時代,一個世界。每次等到這種外國大片續集上映,不少粉絲都會問小編一個很實際的問題。那就是,我沒看過前面幾部,這一部我能看得懂嗎?
  • 《曼達洛人》:豆瓣評分9.4分,不是星戰粉也能入坑的科幻大片
    在時間的長河中,有的人走著走著就變成了偉人,有的電影演著演著就成了豐碑。在19世紀70年代,西方國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革新下,率先進入了「電氣時代」,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了生產領域;而此時的中國還在慈禧太后的垂簾聽政下大玩宮鬥,被歐美國家領先幾條街的科技。讓人震撼的是,作為對美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具有深遠意義的《星球大戰》卻在僅僅一個世紀後誕生。
  • 「恐龍迷」,看過來!
    「恐龍迷」,看過來!科學家一直以來費心研究,但卻是各有說辭,有說是溫度地球氣候環境變化導致恐龍滅絕,也有說是隕石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甚至還有說法是恐龍時代突然的氣候變化,恐龍找不到自己喜歡的食物了,按這個說法,恐龍滅絕的原因就是活生生一個個被餓死了?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卻是一部完美的星戰
    現在我20歲,預計我能活到80歲。按照12年一個三部曲,每隔10年出一個三部曲的規律來看。我這輩子大概還能再看12部(86歲)星戰電影(強行多活幾年),加上之前6部,就是18部。想想我86的時候去電影院看18D的IMAX星戰18拿著把雷射劍大喊我和星戰永遠18的樣子,咳咳。有些電影是要講情懷的,比如星球大戰。
  • 關於《星戰9》的十大疑問,我們一次性為你揭秘
    文|Mtime時光網《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18日正式在中美同步公映,「又一部《星戰》來了」,感慨時間過得快的路人們驚訝地說。40多年過去了,美國人依然在為這一經久不衰的IP如醉如痴、神魂顛倒——58%的爛番茄新鮮度按下不表,反正只要你拍,我就看唄。
  • 一起慶祝「星戰日」!腎上腺素飆升~ 來看《星戰大戰...
    5月4日,當你還未從小長假的慵懶中醒來時,全世界的星戰迷都在吶喊,「原力與你同在,睡什麼覺,起來嗨啊!」5月4日不僅是青年節,也是星戰迷的狂歡節。星戰日誕生於《星球大戰》中的一句著名的臺詞:「願原力與你同在。」(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 講述《星戰7》之前的故事:幾個著名角色必須知道
    》婚禮,很多裝扮成《星戰》人物的民眾參加他們的婚禮。  簡單說,《星球大戰》影響了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幾乎所有大片導演,包括史匹柏、詹姆斯·卡梅隆、呂克·貝松等電影大鱷都深受影響,而《指環王》的導演彼得·傑克遜是這個系列的影迷,當時《星戰》在紐西蘭比美國晚上映整整半年,彼得大帝為躲劇透甚至不敢看報紙電視。
  • 時空躍遷《星際帝國》萬人星戰
    浩瀚的宇宙熱鬧非凡,《星際帝國》繼三大新服連連登場後,又一大新服「時空躍遷」高調上線,開服當天就引來無數星際迷們熱情加入。《星際帝國》已經達到了星戰的巔峰,各組伺服器相繼爆滿,玩家們在全新的宇宙空間中你來我往,為了領土和榮譽,浴血奮戰。他們正在忙碌的奔波於各個未開發的星球之。未來的宇宙,誰主沉浮,讓我們拭目以待!
  • 《星戰7》劇情疑遭媒體洩露 回應最初版《星戰》
    日前,一份疑似《星戰7》劇情的文章被某媒體洩露。從故事的劇情和走向來看,《星戰7》會是《星球大戰4:新希望》的某一種回應。值得一提的是,《星戰4:新希望》在故事的時間序列上是《星戰》系列中的第四集。而在拍攝的順序上,它是《星戰》的開篇之作。    透漏影片劇情的,是一家叫做Badass Digest的網站,據了解,該網站的任何爆料和洩密都非常靠譜。
  • 《曼達洛人2》:星戰宇宙首部真人劇,口碑爆炸,全球劇迷追瘋
    相對於家喻戶曉的漫威,星戰在中國就是火不起來,不過《曼達洛人2》很可能改變這一狀況,讓更多人入坑成為星戰粉。星戰在美國的地位,相當於中國的《西遊記》。不過就算你沒看過《曼達洛人》第1季,甚至一部《星戰》都沒看過,也沒關係,因為第1季的劇情還是比較簡單的。一個穿著超級戰甲的主角,互送一個尤達寶寶回家。《曼達洛人2》是星戰宇宙的首部真人劇,故事時間線設置在帝國陷落之後,一位孤膽槍手奮戰於遠離新共和國治理的銀河偏遠行星帶。
  • 為什麼星戰這麼火?在全世界擁有粉絲最多的系列電影終於要來了!
    不少星戰迷特意打扮成《星戰》系列經典角色的模樣,楚巴卡、黑武士、X戰機飛行員與絕地武士齊聚長城之巔,仿佛穿越到了一個奇妙的《星戰》長城番外篇的拍攝現場。誰能想到,這僅僅是一部電影的魅力。比如當你將USB驅動器從電腦上彈出的時候,就會聽到R2-D2的哀嚎(貌似有待惹人嫌),當然你也可以將之回復成系統默認的音效。
  • 高達X星戰!星戰死星版高達著名炮灰鐵球鋼普拉登場
    近日一位模型玩家就發揮了想像,將高達和星戰結合了起來,曬出了自己的最新普拉模型死星版鐵球鋼普拉。 ·死星版鐵球鋼普拉主題造型一眼望去就是高達系列那經典的炮灰鐵球,不過仔細的觀察之後你會發現並不簡單,而星戰迷們則會很快發現其中的玄機,沒錯,這個鐵球後面殘破的部分設計就來自於星戰電影《絕地武士歸來》中的死星!
  • 《星戰7》被贊最牛:不能更完美
    其中,爛番茄評分一度逆天刷到100%,37名挑剔的媒體評論員在Metacritic給影片打出了83的高分,IMDB、Twitter上網友的好評更是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究竟是什麼樣的一部鴻篇巨製能收穫如此高大上的口碑與讚譽?票房挑釁阿凡達是沒跑了咋的?讓我們從眾口一詞的外媒評論中看看門道。
  • 星戰電影時間線梳理
    (更新:文末有新增內容)  時光網特稿 1977年,第一部《星球大戰》橫空出世,開啟了一個全新的電影宇宙;到2005年,隨著星戰系列第六部《星球大戰前傳三:西斯的復仇》的上映,星戰電影系列的正傳三部曲和前傳三部曲正式完結
  • 太空人甚至能在太空看電影!看看你的品味和他們是否相同?
    太空人和你我一樣,他們也會聽音樂、喝咖啡,穿太空衣的時候也只能先放一條腿進去再放另外一條。儘管他們工作日的時間非常緊張,但還是能擠出點時間來看場電影放鬆一下的。多虧了馬特諾瓦克(Matt Novak)2016年提出的信息公開方案,我們甚至能知道他們看的是什麼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