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發現新物種

2021-01-14 福州新聞網

發現一個新物種有多難?

首先它必須是未被發現記錄過的物種,其次你需要捕獲一雄一雌作為標本,再寫論文並在國際上獲得認可。

7月初,國際最權威動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就認可了一種發現於福建深山,發現者為福建人,並且以這位福建人命名的新物種天牛!!

全英文論文(劉鵬宇提供)

因國際命名法則規定,新物種的發現者對此物種有命名權,因此新物種被命名為黃劍斌糙天牛,其中黃劍斌為人名,糙天牛為天牛的一個屬。

黃劍斌糙天牛

蟲林野趣工作室的昆蟲專家劉鵬宇告訴記者,新種是他工作室內的兩名隊員,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分別於傍晚和清晨發現的。記者也採訪到了黃劍斌本人,談到這次以他命名的天牛,黃劍斌滿是自豪。

黃劍斌:

我是在南平芒碭山上發現的,那天是下雨,我躲在一個廟宇裡躲雨。對天牛頗有研究的我注意到,一隻不尋常的天牛正往廟的牆邊上爬,腦袋裡快速分析了一遍確定我從沒見過這種天牛,像被槍打中了一樣,我整個人「豁」的一下興奮起來。

地圖上的粉色點就是黃劍斌糙天牛的發現地

黃劍斌(左),黃貴強(右)

黃劍斌採到物種之後,經貴州六盤水師範學院的黃貴強教授對它的解剖,確定了它是一個新的物種,但由於黃劍斌抓到的是雄蟲,沒有找到雌蟲,無法發表新種文章。

或許是冥冥中自有安排,很快,工作室的另一名隊員陳朝明(臺灣)在福建尤溪中仙鎮的考察中記錄到了一隻同種雌性天牛!

陳朝明(右)(臺灣),黃貴強(左)

新物種的論文經過修訂投稿,最終被國際最權威動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確定為新物種並刊登,至此,糙天牛屬已經包含3種,中國已經分布2種。

劉鵬宇:

黃劍斌糙天牛是一種不是很善於飛行的天牛,大概5公分長,大多是在地面上進行爬行,由於適應了地面爬行,它的內翅逐漸退化,所以它偏向於地棲形,平時以啃食枯枝落葉為生,一定程度上有利於自然界的自我清理。它不是所謂的害蟲,因為它的生活環境離人太遙遠。

福建省森林覆蓋率全國最高,其中有很多隱藏物種都還沒有被發現被記錄。這次黃劍斌糙天牛的發現,對福建省來說是值得慶祝的,加上以福建省本省的人名命名,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福建在昆蟲科研方面的國際地位。

劍斌佩虎天牛(左),劍斌側溝天牛(右)

黃劍斌發現的另外兩種福建本省天牛

皆以黃劍斌本人命名

發現新物種是喜悅的,但轉念一想也是悲傷的...

劉鵬宇:

在不斷發現新物種的同時,我們也要關注不斷消亡的物種,現在環境破壞的越來越厲害,很多物種在沒有被人類描述的時候就已經滅絕了,物種的消亡速度遠遠超過被發現的速度,很多物種連影像連資料都沒有就已經消失了,這是一個很大的損失,我們希望儘快的記錄這些生命,最起碼,我們要證明它們曾來過地球。

相關焦點

  • 福建發現新物種,已經出現退化跡象,以發現者的名字命名!
    福建發現新物種,以發現者的名字命名,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在地球上新物種的發現是一個極其困難的過程, 探索陸地要比探索海洋更為困難一些,因為在地球上陸地物種的數量幾近於飽和,但是對於海洋我們還有很大的範圍沒有探測到,極其容易在海洋當中發現新的生物,陸地上則恰恰相反。
  • 我國發現「新天牛」物種,約5釐米長,地球消失生物為何重現?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7月,我國福建省發現新物種可以說引發了大家的熱議,並且已經獲得了國際認可。當然按照現有的情況來說,這可能也是2020年我國發現的第1個新物種,是值得高興的,本身來說在全球生態環境的惡化情況之下,發現新物種就是一個比較難的事情,如今能夠發現實屬不易。天牛新物種發現意味著什麼?
  • 厄蘭代特市發現新物種
    如果不是潛水者和水下攝影師Viktor VasskogGrøtan和Kjetil Breivik Johnson,新物種可能對科學來說仍然是未知的當很明顯他們發現了一個新物種時,兩個人也提出了這個名字。
  • 澳大利亞發現豆娘新物種
    原標題:澳大利亞發現豆娘新物種   新華社雪梨10月23日電 澳大利亞昆士蘭博物館23日發布新聞公告說,該博物館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豆娘物種,對評估特定生態系統變化有重要意義。
  • 福建發現新物種!
    發現一個新物種有多難?首先它必須是未被發現記錄過的物種其次你需要捕獲一雄一雌作為標本再寫論文並在國際上獲得認可7月初,國際最權威動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就認可了一種發現於福建深山,發現者為福建人,並且以這位福建人命名的新物種天牛!!
  • 四川發現新物種!
    四川發現新物種! 11月30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林草局獲悉,第二次全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取得階段性進展,四川省蘭科植物資源專項調查任務過半,在大巴山區調查過程中發現了植物新物種
  • 福建省終於發現恐龍化石了
    早在幾年前發現的恐龍種類就超過了美國。儘管中國發現的恐龍世界第一,但並不是所有的省都發現了恐龍的化石,其中就包括了福建省。就在兩天前的2021年1月1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了隆重的新聞發布會,宣布福建省發現了恐龍,這也改變了福建省沒有恐龍的歷史。福建省的恐龍是在哪裡發現的呢?地點就在福建省西南部的龍巖市。
  • 上海現昆蟲新物種 近些年發現的新物種刷新世界觀
    上海市綠化市容局說,雙斑粗角步甲家族的第26名新成員在上海濱江森林公園被發現。這種小甲蟲對生存環境要求極其嚴苛,只有在植被非常茂密的樹林裡才可以發現。近些年發現的新物種刷新世界觀。
  • 秘魯發現新物種「天堂」 存在多種新生物物種
    第1頁:鬼夜猴 第2頁:悍負鼠 第3頁:神秘豪豬 第4頁:小耳鼩鼱 第5頁:新物種的天堂 第6頁:新物種的天堂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鬼夜猴(Night Monkey)  科學家最近宣布,他們在秘魯北部一次遠徵中發現了夜鬼猴的一個新的變種。
  • 臺灣菜市場發現鯊魚新物種
    之前人們在農貿市場發現過猴子、蜥蜴的新物種,甚至發現了已經「滅絕」的鳥,現在科學家又在農貿市場發現了新的鯊魚物種。他們搜集了不少角鯊屬(Squalus)鯊魚的信息,發現其中一種是之前不知道的新物種。這種新鯊魚物種被命名為Squalus formosus,現在似乎還沒有標準中文翻譯。如果按學名種加詞 formosus(臺灣的)來翻譯的話,可以叫作「臺灣角鯊」,當然也可以叫「短吻角鯊」(目前並沒有通用中文名,我們只是「試譯」)。它是大約1米長的短吻角鯊。
  • 雲南河口發現錦葵科新物種
    本報訊(記者 李樹芬 黃翹楚 通訊員 張貴良 向建英) 近日,河口瑤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聯合西南林業大學、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國際著名植物分類學學術期刊上發表錦葵科新物種——大圍山梧桐,為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增添了新成員。
  • 潮州市發現新物種—「潮州蕕」
    潮州蕕的發現使世界蕕屬植物從7種增加到8種,在此之前,廣東僅有一種蕕屬植物的分布。潮州蕕形態獨特,生長環境和花期也較為特殊。它生長在土壤貧瘠的河岸巖石坡,雨季很可能被河水淹沒,開花時間在比較乾燥的冬季。冬季時節的植物科學考察相對較少,導致此物種長期未被發現。該種目前僅發現2個種群,成熟個體數少於250株。
  • 華農發現新物種:雙河盲步甲
    華農師生「洞穴找蟲」發現新物種!記者 張璐瑤通訊員 方瑋 謝韓257.4公裡有多長?這是從廣州南站到韶關東站的距離,也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五的長洞——貴州遵義雙河洞的長度。從2009年開始,華南農業大學洞穴生物多樣性研究團隊的師生們就深入雙河洞研究洞內生物。
  • 雲南又發現新物種!名字很可愛,為什麼雲南會有那麼多新物種
    雲南又發現新物種了!近日,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對外公布了2個新發現的物種,它們分別是紫花黃藥和大葉可愛花,它們都是科研人員在2017年進行極小種群植物調查的過程中所發現的,不過由於確認一個新的物種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一直到近期才為它們最終確認新物種的身份。紫花黃藥先讓我們看第一個新物種:紫花黃藥。
  • 終於發現了新物種
    在世界都努力減排,降低汙染,保護環境的今天,更多人的擔心是,溫室效應的加重,很多物種都有消失的危險,它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惡劣,活動的空間越來越狹小,不利於它們的繁延和生息,然而我們也不必太悲哀,總是會有新物種誕生的
  • 2018 年發現的十大植物新物種
    北京時間12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幾百年以來,植物收藏家一直在搜尋植物世界隱藏的秘密,令人感到欣喜的是,科學家們每年都會發現一些植物新物種,大約每年能發現2000種。2018年,英國皇家植物園的科學家發現並命名了100多種植物,他們列出新發現的植物包括:食肉性豬籠草、奇異蘭花和尚未藥用開發的攀緣植物。
  • 馬達加斯加發現罕見食肉動物新物種
    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杜瑞爾野生動物保護信託基金會生物學家近日發表研究論文稱,他們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發現了一個食肉動物新物種,這是24年來發現的第一個食肉動物新物種。 據國際自然保護組織成員介紹,這種新發現的食肉動物是一種哺乳動物,是貓鼬類家族成員之一,目前只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發現過這種動物。經英國杜瑞爾野生動物保護信託基金會的研究人員鑑定,這種動物屬於一種新的食肉動物。 早在2004年,杜瑞爾野生動物保護信託基金會一個研究團隊在考察竹狐猴的途中,偶然在一個湖泊中首次發現這種動物。
  • 福建發現天牛新物種,以發現者的名字來命名
    有的人甚至還會和夥伴們比賽看誰抓得最大,其中天牛這個物種估計很多人都有見過。近日國際最權威的動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認可了一種在福建深山發現的新天牛物種,按照國際命名法則規定,新物種的發現者對該物種擁有命名權。因此新物種被命名為黃劍斌糙天牛,其中黃劍斌為人名,糙天牛為天牛的一個屬。蟲林野趣工作室的昆蟲專家劉鵬宇稱,新物種是他工作室內的兩名隊員,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發現的。
  • 發現天牛新物種 他不是科班的
    新物種的發表,也是「小寨子溝保護區天牛昆蟲多樣性研究」項目的成果之一。世界新物種——小寨子溝刺虎天牛日前在中國四川被發現。發現者稱,該物種至今才被發現,是因其與屬內其他種類區別不明顯,易混淆。後期研究發現新物種法制晚報(以下簡稱「法晚」):你們是怎麼發現新物種小寨子溝刺虎天牛的?劉彬(以下簡稱「劉」):這種天牛是在後期對採集的標本進行研究的時候才發現的。新物種小寨子溝刺虎天牛採集於板慄樹的花上,屬於該地區同時期的優勢種類。
  • 雲南再次發現新物種,為何自然界頻繁出現新物種?環境正在變好?
    近段時間根據云南自然保護區報告來看,雲南地區發現了兩個全新的植物種類,它們一個名字叫紫花黃藥,另一個則叫大葉可愛花,我們只聽它們的名字,會認為它們長相一定特別美麗可愛,實際上這已經不是第1次在雲南發現新物種出現,要知道今年極端惡劣的環境下,能夠出現新物種是一件極為不容易的事情,這時候大家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