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始於日食?印度博士腦洞大開!預測疫情會在下次日食結束

2020-12-06 南方前沿

【南方+6月15日訊】根據印度媒體報導,儘管印度當地的疫情日趨嚴重,但是當地的科學家也沒有停止尋找疫情源頭的研究。最近,一位來自泰米爾納德邦欽奈市的科學家聲稱,新冠疫情的暴發,與日食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繫。

據印度媒體報導,根據這位「核與地球科學家」KL Sundar Krishna(聖達·克裡希納)博士的說法,新冠疫情在全球發生傳播,其原因來自於日食之後,太陽系行星結構發生了新的調整。這位博士聲稱:「自2019年12月以來,冠狀病毒已經浮出水面……在2019年12月26日發生最後一次日食之後,太陽系中的行星結構發生了新的調整。」他還解釋道「由於行星之間力的變化,這種病毒得以從地球的高層大氣中產生」。儘管這些原理解釋顯得匪夷所思,但這位科學家還是表示,即將到來的日食是一個轉折點,太陽射線導致的能量將讓新冠病毒失活--「我們不必驚慌,因為疫情是行星位置變化中發生的自然過程。日光和日食將是這種病毒的自然療法。」

根據媒體報導,根據這位博士的研究履歷以及其出版的正規著作:《複合摩擦材料》來看,這位博士顯然並不是流行病和微生物的專業研究者。

據印度衛生部消息,截至當地時間6月15日8時(北京時間10時30分),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突破了33萬--達到332424例。其中死亡病例數9520,治癒出院病例數為169798。而就在這剛剛過去的24小時內,印度共新增確診病例數11502。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印度的各行政區中,疫情最嚴重的馬哈拉施特拉邦共確診10802例;而次之就是這位聲稱科學家所在的泰米爾納德邦--確診病例數44661。目前,首都新德裡和其他7個邦的確診人數都已破萬。

來源:南方+客戶端

校對:(李冠潔)

相關焦點

  • 新一輪日食將至,印科學家:疫情與日食有關,新日食或讓病毒失活
    新冠肺炎疫情讓全人類付出巨大代價,各國在防疫和治療方面竭盡全力,仍未攻克這一頑疾。對付新冠需要靠科學,但有些科學家的理論顯然讓人感覺很不靠譜。據《印度斯坦時報》6月15日報導,印度金奈的一位科學家聲稱,新冠肺炎的爆發與12月26日的日食有關。據科學家介紹,由於日食後釋放的裂變能量,第一中子與突變粒子發生相互作用後,新冠肺炎爆發。
  • 多張完美日食照出爐,你看了嗎?十年難得一見,下次日食何時開演
    反正我是沒有看到,不過6月21日,我國已有數萬人親眼見證了這場天文奇觀,不少人捕捉到完美日食照片。沒有看到奇觀的朋友也不要失望,那接下來,我們來欣賞一下日食照片,好來刺激我們的視覺神經,或許照片比現場更美麗,反正美女照片往往都比真人好看,這是事實。
  • 昨天朋友圈的日食火了!為了拍日食,咱濱州網友也盡力了
    全國各地的小夥伴紛紛掏出墨鏡、CT片、燻黑的玻璃圍觀這難得一見的天文景象不同角度日食在朋友圈刷屏當然,還有搞怪吐槽的網友們!當日15時左右西藏阿里金邊日環食出現太陽變成一個圓環猶如一隻「金指環」來看高清大圖↓↓↓圖片:中國科學技術館直播各地日食開始時間有所不同所謂「金環日食」,就是太陽的圓面將有超過99%被遮住,剩下的一圈金邊兒會非常細。
  • 市民爭睹日食奇觀 下次要等到2030年
    據專家介紹,下次在我國能觀賞到日環食要等到2030年。昨日,方莊,隔著X光膠片拍攝的日食。由於光線折射,呈現出彩色影像。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公眾到天文館觀測並了解日食知識記者昨天下午來到北京天文館,在館外的空曠場地,慕名而來的市民通過專業眼鏡一睹日食風採。「之前看預報說今天有日食,我們特意來天文館觀看,順便了解一下日食的相關知識。」市民王小姐將巴德膜放在手機攝像頭前面,拍出了不少日偏食「大片兒」。記者注意到,還有市民拿著X光膠片觀賞日食。
  • 5種古代文化如何解釋日食
    2017年8月21日,日食的總體路徑將使整個太陽被月亮遮蓋,這是近100年來的第一次,它將穿越美國的廣闊範圍。了解一些早期的文化和宗教如何試圖解釋和理解日食。1.中國古代與食龍日食的最早記載之一(儘管應該注意這可能是一個古老的妻子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36年。
  • 上海天文館首款文創產品上線 3000副日食眼鏡助你看清「金邊日食」
    在上海,上一次可見日食的日子是2009年,而下一次再見日食,至少要再過十年。「十年等一回」的日食觀測,除了專業的天文愛好者,普通觀眾早已忘記「看太陽」的基本常識。為此,上海科技館未雨綢繆。疫情後剛剛復工,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建設指揮部,就開始為日食觀測籌備「眼睛屏保」——標準日食眼鏡。
  • 夏至那天 一起去看「金邊日食」
    由於軌道偏心率和傾角都比較大,每次大距水星與太陽的角距離在18°到28°間變化。2020年水星有6次大距,由於它和太陽的赤緯關係,並非每次在北半球的觀測機會都好。6月4日,水星到達年內第二次東大距,與太陽的角距離為24°,在北緯40°地區觀測,日落時地平高度約18°,亮度約+0.5等。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次觀測和拍攝水星的好機會。但要想在黃昏時分找到水星,還需要天氣非常「給力」。
  • 本世紀最壯觀「金邊日食」,就在明天!成都觀測時間來了……
    根據計算,下次達到這麼大的日環食要等到 2032年5月9日,也就是說錯過這次要再等10多年!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哪些地方可見?又如何觀測呢?今年夏至日恰逢「日環食」天象發生和父親節,大家尤其是「父子組合們」可在「最長白天」觀賞到「金邊日食」的勝景。金邊日食動態圖日環食不只在地球上可以看到,在火星上也會發生。2019年3月25日美國宇航局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拍下了一次奇特的日環食。
  • 日食的名詞解釋
    所以只有在朔日,當月球運行到黃道和白道的升交點和降交點附近時,才會發生日食。日食分為全食、偏食、環食三種,並且只能在狹窄的地帶內看到。在南北極地區只能看到日偏食,而要想在這裡看到日全食,需要等上大約1年半的時間。每年至少會發生兩次日食,最多不會超過五次,如果出現了五次,那麼一定都是日偏食。
  • 金邊日食是什麼?足不出戶體驗百吋大屏看日食
    足不出戶體驗百吋大屏看日食 2020年06月19日 17:16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近日不少媒體報導,一場十年以來最佳的「火環」日食天象將於2020年6月21日星期天出現,此次環食帶將經過非洲、中東、印度以及我國的部分地區,據悉,這將是2020年最短也是最驚豔的一次日環食。
  • 日食的生死力量,古人如何將日食與命運聯繫?
    我們現在都知道日食是一種自然現象,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而在古代日食則被稱為厄運,尤其是對於國王來說更是如此,那麼古人是如何將日食與命運聯繫?
  • 夏至那天 一起去看「金邊日食」
    由於軌道偏心率和傾角都比較大,每次大距水星與太陽的角距離在18°到28°間變化。2020年水星有6次大距,由於它和太陽的赤緯關係,並非每次在北半球的觀測機會都好。6月4日,水星到達年內第二次東大距,與太陽的角距離為24°,在北緯40°地區觀測,日落時地平高度約18°,亮度約+0.5等。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次觀測和拍攝水星的好機會。但要想在黃昏時分找到水星,還需要天氣非常「給力」。
  • 在「最長白天」欣賞一出「金邊日食」 不過日食觀測有幾點要牢記!
    似乎也受到疫情的影響,「天空劇場」開年來一直「慘慘澹淡」。別著急,就在本月21日,一臺「重量級」好戲就將上演:我國南部部分地區可以觀測到一次「細到極致」的日環食。巧合的是,6月21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長。
  • 山西上空出現「金環日食」,做2019年最後一次追光者!
    我們一起來做一次追光者此次日環食於北京時間12月26日10時29分50秒開始至16時05分43秒終止歷經5個多小時這次的環食帶從中亞地區的沙烏地阿拉伯開始隨後向東南方向一次經過阿拉伯海印度南部和斯裡蘭卡北部再進入印度尼西亞所在的巽他群島在經過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後將轉向東北方經過菲律賓,再覆蓋關島最後結束在太平洋沒有陸地的洋面上
  • 天文日食預告
    日食是一種神奇的天文現象,又叫做日蝕,是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的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     在我國古代,將此現象稱為天狗食日。又被作為上天的預告,是上天對古代皇帝做事的不滿,一旦發生,古代皇帝往往會下達罪己詔以贖罪。
  • 2019年末的日食
    2019年最後一次「金環日食」奇觀26日上演,環食帶從沙烏地阿拉伯開始,經過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阿拉伯海、印度、斯裡蘭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蘇拉威西海,在太平洋西部結束。在非洲東北部、亞洲(除北部)、印度洋北部、大洋洲西北部、太平洋西部可以看到偏食。我國全境可觀日偏食。
  • 金環日食明天下午登場 下次在中國觀測要到2030年
    值得一提的是,下次在我國觀賞到日環食要等到2030年。明天是周日,天文愛好者恰好可以利用休息時間進行觀測。20年間發生16次日環食 我國境內只能看到3次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星雲計劃研究員王匯娟介紹,當月亮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且三者近似在一條直線上時,會發生日食。
  • 2019年最後一次日食上演,下次日食得等到……
    12月26日,今年全球範圍內最後一次日食發生。12時43分,日偏食天文現象在呼和浩特上演,但食分較小。日食,又叫做日蝕,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據了解,本次較為罕見的日環食天象在中東、南亞和東南亞等地上演。此次日食的環食帶非常窄,且分布在東半球。
  • 本年度最後一次日食現身天宇
    當日,一場日環食奇觀現身天宇,這是本年度最後一次日食天象。本次日食的環食帶從中東地區開始,經印度南端、斯裡蘭卡,進入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最後結束於西太平洋上,這裡的人們可以看到美麗的日環食,而環食帶以外鄰近地區的人們只能看到日偏食。2019年全球範圍內共發生三次日食,偏食、全食、環食各一次。
  • 拍攝日食大片?一部手機就足夠!
    這次日食最大食分(食分就是太陽的直徑被月球遮住的比值)可以達到0.994,一圈「超級金絲」邊將會在環食中心觀測帶驚豔呈現。 或許受天氣影響,或受疫情影響,很多人不能幸運的觀測到「超級金絲」邊日環食。但還好,這次日食非常給面兒,給中國各地的小夥伴都準備了不同程度的「日偏食」大禮包,即使最北端的黑龍江也不例外,也有不低於0.2的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