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種移植,顧名思義就是把一個物種的組織移植到另一個物種體內。曾經很多人以為這些是雜誌胡編的故事,因為常有街邊奇聞軼事書寫著「某某某移植了豬胃後,胃口比以前大了很多」情節,但事實上,異種移植研究早在17世紀就開始了。
世界上第一例異種器官移植手術發生在1905年的法國,一名法國大夫將兔子的腎臟移植到某個腎衰竭的孩童體內,但16天後孩童就因為出現嚴重排異反應而去世。不過要說起最知名的一場異種移植手術,還得數36年前的「女孩移植狒狒心臟」。
女孩的名字叫史蒂芬妮·菲伊·波克萊,也叫「嬰兒菲伊」。即便身處於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大家也明白異種移植的風險性,不會輕易嘗試,但菲伊當時別無選擇,她只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寶寶,1984年10月14日,菲伊寶寶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大夫告訴菲伊的母親特蕾莎·波克萊,菲伊只有一半心臟,隨時可能死去,活不過一月。波克萊面臨兩個選擇,要麼讓菲伊留在醫院死去,要麼把她帶回家中。她選擇了後者,但回家不久,她就接到了南加州洛馬林達大學兒童心臟手術中心的電話。
於是波克萊去了南加州,見到了Bailey博士。Bailey博士是世界知名的心臟學家,當時他正在進行「把狒狒心臟移植給小嬰兒」的相關研究,菲伊寶寶恰好符合條件。聽完Bailey博士的介紹後,波克萊表示自己了解了手術的實驗性和風險,她願意讓菲伊嘗試。
1984年10月26日,菲伊的手術初步成功,因為手術完成後她表現得十分正常,哭泣進食都毫無異樣,就像從來沒有生過病的健康嬰兒。於是,菲伊的故事迅速引起世界各地媒體的持續追蹤報導,大家感到驚喜萬分,好像看到了人類生命的新曙光。
不過,Bailey博士的行為也引發了爭議,許多動物保護者認為,用動物的生命來換取人的壽命,從自然界倫理道德層面來講,無論如何都不合理。那麼,接受手術的菲伊寶寶最後活了多長時間呢?
菲伊寶寶死於1984年11月15日,也就是說,她接受狒狒心臟之後,雖然看起來恢復了健康,手術取得了成功,但她只支撐了短短的21天。而她的經歷,後來還在2009年被拍成了紀錄片《史蒂芬妮的心:嬰兒菲伊的故事》,她的母親波克萊講述了自己的心路歷程。
波克萊說,最初她也覺得Bailey博士瘋了,但如果不接受,菲伊寶寶會死,所以她「不得不嘗試」。雖然菲伊寶寶最終沒長大成人,但世界範圍內仍然有不少類似的例子,有的取得成果,有的很快失敗,因此一直以來,關於異種移植是否具備必要合理性,人們始終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