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會,一聽這詞就高大上,在自己的印象裡,真的是一次也沒有去大一點的地方聽一下音樂會,唯一的一次是去溫嶺廣播電視臺,看一位小姐姐的琵琶獨奏,那次的經歷和環境讓人印象深刻,基於各種原因,在此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接觸到這方面的演出。
時間慢慢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2020年底,自己的行程計劃也在一步一步向前推進,去往溫嶺長嶼洞天參觀,也是計劃了很久,最近才得以實現。去看看古人採石留下的奇觀,在很多去過的朋友口中得知,裡面的工程浩大,在那個沒有現代化機械設備的年代,完全靠手工,敲打出來的景象讓人有無限的遐想。
在一個星期的周末,天氣陰沉,就算是這樣也沒有影響到心情,帶上孩子,踏上了這次獨特之旅。長嶼洞天裡面分了好幾個小的景點,如果時間充裕,賣套票一一參觀會更划算一些,可自己時間有限,就只能採取單獨看一處這樣分段行事的策略。經過了解,都說觀夕洞不錯,也沒有多做考慮,直接進到裡面,就買了這一處的門票。
進到裡面,除了不停地發出「哇」這種感嘆,還是「哇,」為此自己想起了一句特別有印象的相聲段子「沒有見過世面的樣子,」浮現在腦海裡。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個巖洞音樂廳就在這個景點裡面。知道這一消息,感覺準備工作不夠充分,碰上這個音樂廳也算是誤打誤撞,一邊沿著臺階慢慢往前走欣賞美景,一邊覺得很慶幸。不知不覺之中就看見不遠的一個開口處,一邊巖壁上赫然放著「巖洞音樂廳」幾個藍色大字,另一邊的標誌牌上醒目地印著音樂會演出時間表。
拿出手機對了一下時間,離演出的時間就在眼前,自己與孩子決定就在這休息片刻,等音樂會演出結束,再往別處。大廳擺放著古色古香的木質長條木凳,油漆刷得鋥光瓦亮,就像包了漿一樣,看著它,自己又想起一句相聲臺詞「盤它,」只有這樣才能描述木凳的光澤。等看演出的遊客還不多,自己走到最前排的一個位置坐下,臺上放著古箏,編鐘等樂器,在燈光的照射些,顯得精神抖擻,抬頭看向頭頂,最高處估計都快有三四層樓那麼高了,從外面投射進的光線,讓頂端看起來隱隱約約。
幾聲敲擊話筒的聲音傳來,演出開始了,演員小姐姐和小哥哥們穿著傳統的古式服裝走上臺,音樂響起的那一刻,讓自己切身體會什麼叫「迴響,」洞裡的環境使得樂器的聲音在空中盤旋撞到巖壁後,反射回來,與原來的音源匯合,它們之間的時間差讓聲音聽起來別有一番味道,細細聽來,又有別於在家裡搭建的影院效果,那種感覺又空曠又大的感覺在心頭縈繞。這種少有的巖洞音樂廳,音樂與巖洞的奇妙結合,確實給人不一樣的體驗感受。
如果大家有時間,可以到這裡的音樂廳去現場聽聽效果,絕對會讓你印象深刻。好了,大家來一波留言,歡迎關注我並給我點讚,大家的手指一戳對我就是莫大的鼓勵,我也會慢慢用文字的形式給大家分享見過的美景,剛開始用圖文,存在諸多不足,敬請諒解,如果有這方面經驗的老鐵請給我提提意見和指正,還有其他觀點可以給我留言與評論,期待您的來電,一位專職帶娃的男同胞再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