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長嶼洞天巖洞音樂會,少有的巖洞音樂廳,音樂與巖洞奇妙結合

2020-12-05 涵蘋平

音樂會,一聽這詞就高大上,在自己的印象裡,真的是一次也沒有去大一點的地方聽一下音樂會,唯一的一次是去溫嶺廣播電視臺,看一位小姐姐的琵琶獨奏,那次的經歷和環境讓人印象深刻,基於各種原因,在此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接觸到這方面的演出。

時間慢慢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2020年底,自己的行程計劃也在一步一步向前推進,去往溫嶺長嶼洞天參觀,也是計劃了很久,最近才得以實現。去看看古人採石留下的奇觀,在很多去過的朋友口中得知,裡面的工程浩大,在那個沒有現代化機械設備的年代,完全靠手工,敲打出來的景象讓人有無限的遐想。

在一個星期的周末,天氣陰沉,就算是這樣也沒有影響到心情,帶上孩子,踏上了這次獨特之旅。長嶼洞天裡面分了好幾個小的景點,如果時間充裕,賣套票一一參觀會更划算一些,可自己時間有限,就只能採取單獨看一處這樣分段行事的策略。經過了解,都說觀夕洞不錯,也沒有多做考慮,直接進到裡面,就買了這一處的門票。

進到裡面,除了不停地發出「哇」這種感嘆,還是「哇,」為此自己想起了一句特別有印象的相聲段子「沒有見過世面的樣子,」浮現在腦海裡。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個巖洞音樂廳就在這個景點裡面。知道這一消息,感覺準備工作不夠充分,碰上這個音樂廳也算是誤打誤撞,一邊沿著臺階慢慢往前走欣賞美景,一邊覺得很慶幸。不知不覺之中就看見不遠的一個開口處,一邊巖壁上赫然放著「巖洞音樂廳」幾個藍色大字,另一邊的標誌牌上醒目地印著音樂會演出時間表。

拿出手機對了一下時間,離演出的時間就在眼前,自己與孩子決定就在這休息片刻,等音樂會演出結束,再往別處。大廳擺放著古色古香的木質長條木凳,油漆刷得鋥光瓦亮,就像包了漿一樣,看著它,自己又想起一句相聲臺詞「盤它,」只有這樣才能描述木凳的光澤。等看演出的遊客還不多,自己走到最前排的一個位置坐下,臺上放著古箏,編鐘等樂器,在燈光的照射些,顯得精神抖擻,抬頭看向頭頂,最高處估計都快有三四層樓那麼高了,從外面投射進的光線,讓頂端看起來隱隱約約。

幾聲敲擊話筒的聲音傳來,演出開始了,演員小姐姐和小哥哥們穿著傳統的古式服裝走上臺,音樂響起的那一刻,讓自己切身體會什麼叫「迴響,」洞裡的環境使得樂器的聲音在空中盤旋撞到巖壁後,反射回來,與原來的音源匯合,它們之間的時間差讓聲音聽起來別有一番味道,細細聽來,又有別於在家裡搭建的影院效果,那種感覺又空曠又大的感覺在心頭縈繞。這種少有的巖洞音樂廳,音樂與巖洞的奇妙結合,確實給人不一樣的體驗感受。

如果大家有時間,可以到這裡的音樂廳去現場聽聽效果,絕對會讓你印象深刻。好了,大家來一波留言,歡迎關注我並給我點讚,大家的手指一戳對我就是莫大的鼓勵,我也會慢慢用文字的形式給大家分享見過的美景,剛開始用圖文,存在諸多不足,敬請諒解,如果有這方面經驗的老鐵請給我提提意見和指正,還有其他觀點可以給我留言與評論,期待您的來電,一位專職帶娃的男同胞再次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泰國巖洞救援背後的GIS
    雖然泰國皇家灌溉部門在巖洞內安排了大功率水泵,但洞內水位依然高居不下。DMR工作人員和製圖團隊在GIS系統中添加了之前的巖洞測繪數據,製作出巖洞地面之上和地面之下的兩部分完整的地圖。皇家灌溉部門提供了當地的地質情況數據,地質專家對數據進行分析,找到那些可以充當排水漏鬥的天坑,製圖人員創建3D地圖以顯示地面河流的流向及從地面河轉入地下河的位置。
  • 法國拉斯科巖洞「頑疾纏身」 70年仍未痊癒
    總統下巖洞 有人歡喜有人憂  1940年9月12日,拉斯科巖洞被偶然發現,隨即引起轟動。1963年,為避免人為損害,法國政府關閉了巖洞,僅允許少數科研人員短暫進入。在拉斯科巖洞發現70周年之際,薩科齊夫婦和文化部長密特朗在拉斯科巖洞科學委員會主任伊夫·科龐的引導下,一行10人進入巖洞,參觀近1個小時。
  • 《猛獁象:巖洞壁畫(The Mammoth:A Cave Painting)》上線Steam...
    近日,一款由《死亡島2》設計師製作的橫版捲軸冒險遊戲《猛獁象:巖洞壁畫(The Mammoth:A Cave Painting)》正式上線Steam平臺,該遊戲將於近期發售,有興趣的玩家不妨關注下。
  • 中國石油建成巖洞地下儲庫工程實驗室
    中國石油網消息 (特約記者陳英 通訊員姚輝文 韓偉偉)11月27日,集團公司巖洞地下儲庫工程實驗室在管道設計院正式授牌。  實驗室定位是建設國際先進巖洞地下儲庫研發平臺,成為巖洞地下儲庫建設工程新理論與新技術的研發中心和中國能源科學巖洞地下儲庫領域人才培養基地。地下儲庫建設是國家能源戰略儲備的重要設施,也是管道設計院核心業務向縱深推進的一項舉措。
  • 廣西恭城發現一會漲潮會報天氣預報的神奇巖洞
    在恭城瑤族自治縣西嶺鄉挖溝村潮水巖屯,有一個會漲潮落潮的巖洞,當地居民還能根據巖洞的漲落潮時間來判斷第二天的天氣情況。  這個潮水巖冬暖夏涼,巖洞的出水口直徑約1米。該巖石漲水是不定期不定時的。在春夏季節,該巖洞一天會漲水兩三次,最少的一天也漲水一次。
  • 好萊塢災難片《鯊海逃生》內地定檔,海底巖洞暗藏危機
    該片是英國著名導演約翰內斯·羅伯茨繼《鯊海》之後打造的系列新作,此番他另闢蹊徑,把鯊魚、深潛、海底巖洞探秘等多重元素熔於一爐,把人物置於數重危機交織的境地。近年來隨著《鯊海》《巨齒鯊》《鯊灘》等多部歐美鯊魚題材電影在國內上映,很多觀眾對鯊魚題材變得越發熟悉。
  • 他們一家在巖洞住了20年!感動了誰?諷刺了誰?背後真相是……
    印象中,只有古人或者是修行的隱士住在巖洞裡, 現實生活中,誰會住在陰暗潮溼的巖洞裡?但是,真有這麼一家人住在巖洞裡!她叫李居香,出生於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鎮崇嶺村委孔裡屯。20年前,居香家的房屋倒塌了,因家庭貧困,無錢維修,一家人搬進村旁的一個天然巖洞居住。
  • 湖北一巖洞發現「無鱗怪鯉魚」,老鄉:一看就很好吃
    比日近日在湖北恩施土家族的深山裡,就有鄉民在一處巖洞中捕魚時,發現一種「渾身金黃卻無鱗」的怪魚......深山巖洞裡魚叉捕魚,捕獲兩條「金色怪魚」湖北恩施的群山中,生態原始,水脈清澈——經常釣魚的朋友可能知道,像類似的水域裡,一般生長的野生魚多為體型較小的馬口魚、溪石斑、鯽魚和桃花魚等等。
  • 北京有個「透明」的景區,被人稱為「巖洞小故宮」,還是4A級景區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北京有個「透明」的景區,被人稱為「巖洞小故宮」,還是4A級景區。這座景區就是位於房山市內的石花洞國家地質公園,離北京的市中心也僅有55公裡的距離,是一座天然形成的巖洞洞穴,到今天為止,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景區中的主要景觀就是溶洞,這裡有一處高達150米的七層溶洞,要想在景區中全部遊覽完,得用很長的時間,因為其中的遊覽長度有2.5公裡,其中集中了我國規模最大,種類最多的巖洞,擁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 貴州山上一房子建在巖洞裡,老人獨居山崖9年,過田園隱居生活
    總面積17.62萬平方千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地跨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從貴州省的高地下山時,發現了簡陋的房子,建在山牆的巖洞周圍, 從小路的山上知道這裡住著老人,問道,老人在這裡獨居9年了,養雞養菜,用水上山選,過著原始的生活,貴州山上一房子建在巖洞裡,老人獨居山崖9年,過田園隱居生活。
  • 雲南大山發現一戶人家,在巖洞下蓋房子隱居,這裡與世無爭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的國家一步一步的在變強,一步一步的在發展,我們隨著國家的進步和發展中又發現和發展出許多新的景點了,旅遊了,高鐵了,今天小編你們來領略一下我們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希望各位能夠喜歡,如果有疑問歡迎大家來積極地評論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就是,雲南大山發現一戶人家,在巖洞下蓋房子隱居
  • 發現貴州盤州丹霞鎮大巖洞,泥夾石似的巖層,形成的鐘乳石很漂亮
    丹霞大巖洞,從洞口往下十多米,到達一個平坦的洞廳,洞頂有天窗,光線灑落洞裡往洞內走,溶洞四壁如泥夾石似的地質也會滲出巖漿,形成鐘乳石,這是我走過與眾不同的溶洞之一不是石灰巖洞壁也會形成大片美麗的鐘乳石落差十幾米的洞穴,被巖漿流階梯,剛好可以徒手小心攀爬
  • 連雲港巖洞劈裂機廠家報價-報價
    連雲港巖洞劈裂機廠家報價-報價,那裡有很多噪音和煙霧。內科更為獨特。液壓鑽機由兩種類型組成一種是鑽頭和一種浸入式孔。選擇合適的鑽井平臺。採礦設施是一個關鍵因素,具有全液壓鑽頭和沉入孔的露天鑽機是標準巖石中亮的採石場,空效率低,總耗油量低。主要用途拆除建築物,混凝土和工程建築物,破壞內部結構,拆除汽車和工程建築。
  • 銀子巖溶洞:是桂林最大的巖洞,堪稱世界溶洞奇觀!
    銀子巖溶洞是桂林現最大的巖洞。整個溶洞貫穿十二座山峰,洞內匯集了不同地質年代發育生長的鐘乳石,晶瑩剔透,潔白無瑕,宛如夜空的銀河傾斜而下,閃爍出像銀子、似鑽石的光芒,所以稱為「銀子巖」。
  • 雲南天坑底有個小村莊,房子建巖洞裡,每天走陡峭山路出天坑
    說到天坑,雲南五德天坑群人人皆知,形成了獨特的地形、獨特的風景,雪靈穀穀姐都去天坑底看看,天坑下的人家,在這個位於天坑下的小村莊裡,住著8戶人家,房子建在天然的巖洞裡,孩子們每天走在崎嶇的山路上,去天坑外的小鎮上學。
  • 網友再探秘融水東良巖洞發現骨頭,傳說有大量村民被日本人殺害在洞裡
    山不高,也沒有高大的樹木,巖洞倒是有好幾個。傳說這洞中有人曾住在裡面,還曾被日本人殺害。今天,我們就跟隨幽幽夢的鏡頭去看看究竟吧!東良村曾經地處交通要道,往來永樂、和睦大多取道東良村,歷史上無數的兵匪戰亂也使得東良村的村民深受困擾,為保性命,一般是找附近的巖洞以躲避劫殺,所以這些巖洞都做了人工砌築石牆、石門,設有瞭望孔或槍眼,以保障村民的安全。
  • 懷託摩螢火蟲洞:巖洞中的夢幻星空
    而在紐西蘭北島的一座小城,卻能讓我們重拾童年美好記憶:成千上萬的螢火蟲攀附巖洞石壁上熠熠生輝,燦若繁星,把這片隱秘的地下空間點綴成一條嘆為觀止的地下銀河。懷託摩螢火蟲洞也稱螢火蟲洞、懷託摩洞。懷託摩為毛利語「有水流經過的山洞」。懷託摩螢火蟲洞位於紐西蘭北島,從奧克蘭驅車往南200公裡,沿著一路綿延起伏的田園風光,便可到達懷託摩。
  • 溫嶺長嶼洞天觀夕洞,藏在洞中的後花園,有樹有花有竹有點神秘感
    沿著長嶼洞天觀夕洞裡的小路,慢慢向前走,周邊的小路大都建在古人開鑿的崖壁上,有點崎嶇陡峭難行,需要特別小心。從洞底步步向上,爬到半山腰,走出開鑿的洞穴,沒費多大勁,就感覺行程快要結束了。但無意又從一處洞穴空隙看過去,前面一片綠色在洞內,猶如仙境。
  • 巖洞:火星殖民者的第一家園?
    7月8日,科學撰稿人錫德·珀金斯(Sid Perkins)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網站發文,《Lava tubes may be havens for ancient alien life and future human explorers》(直譯為《熔巖管可能是古代外星生命和未來人類探險家的庇護所》),建議將探測巖洞中的生命跡象作為火星探測計劃的任務之一,因為這些巖洞有可能是火星生命最好的庇護所
  • 巖洞:火星殖民者的第一家園?
    7月8日,科學撰稿人錫德·珀金斯(Sid Perkins)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網站發文,《Lava tubes may be havens for ancient alien life and future human explorers》(直譯為《熔巖管可能是古代外星生命和未來人類探險家的庇護所》),建議將探測巖洞中的生命跡象作為火星探測計劃的任務之一,因為這些巖洞有可能是火星生命最好的庇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