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天坑底有個小村莊,房子建巖洞裡,每天走陡峭山路出天坑

2020-12-05 楊梓家常事

說到天坑,雲南五德天坑群人人皆知,形成了獨特的地形、獨特的風景,雪靈穀穀姐都去天坑底看看,天坑下的人家,在這個位於天坑下的小村莊裡,住著8戶人家,房子建在天然的巖洞裡,孩子們每天走在崎嶇的山路上,去天坑外的小鎮上學。

這裡地形複雜,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雖然有很多溶洞、天坑,但還有人居住、耕種和放牧,五德鎮天坑群海拔1440米,有大小不同的6個天坑,大鍋圈、小鍋圈、三鍋圈是其中較大的3個,最大的「大鍋圈」下隱藏著一個樸素的小村莊,天坑周圍是垂直陡峭的牆壁,像一個凹進去的鐵鍋,有天然巖洞防雨,這裡的氣候是溫暖的,人們的房子雖然簡陋,但是可以滿足居住的需要。

天坑底部開闢農田,種植作物,還有荒草樹木,這裡可以放牧牛羊,這裡通水通電,滿足村民生活的基本需求,雖然比較閉塞,但也可以平靜下來,過著半隱居的田園生活,很不錯,雖然生活很安靜,但是孩子們上學很辛苦,每天早上1、2個小時前從家裡出來,走崎嶇的山路,挖洞上村裡的學校,一位孩子的母親說,孩子們已經習慣了每天跑步,因此也不覺得辛苦。

這裡的氣候很舒適,而且在巖洞下蓋了房子,夏天一點也不覺得熱,天坑洞內曲徑通幽,洞內涼爽的空氣撲面而來,鐘乳石上下錯落密集,千姿百態,構成了名副其實的天然大空調,據村民說,他們一直住到1953年,在這個大坑裡種植農作物,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1964年修路後離開了村子,但也有一輩子沒離開過村子的人,雲南雲南五德天坑下的這個小村莊,雖然只有8戶人家32口人,但大家都過得很好,像一家人一樣親密。

年輕的時候,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年老的時候,旅行是閱歷的一部分。看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受呢?是不是想要去這個美麗的地方去旅遊了呢?

相關焦點

  • 上下爬行7小時,只為體驗一回「坐井觀天」,小寨天坑真「坑」
    「坐井觀天」是小寨天坑的一大奇觀,不過要想欣賞到這一奇觀,必須下到坑底,這對你的體力是一大考驗。(賀德敬 文圖)小寨天坑距重慶市500公裡,位於奉節縣荊竹鄉小寨村。小寨天坑雖身處三峽腹地,可一年四季,總有無數人仰慕它的清涼、它的雄偉、它的獨一無二。從奉節縣城過長江沿著蜿蜒的山路到達景區後,沿著崎嶇的小徑走上20多分鐘,便能俯瞰這個巨大的天坑。
  • 世界第一天坑·小寨天坑——巫溪巫山奉節三日遊
    圖4 通往坑底小道的示意圖我們從坑口剛往下走時很輕鬆,從坑口處到茶攤是一個緩坡,可以欣賞周圍陡峭坑壁、翠綠植物,心情非常舒暢。經過茶攤,就進入最陡的斜坡。斜坡上光線充足,樹林生長茂盛,到坑底的小道就隱藏在鬱鬱蔥蔥的密林中。圖5 斜坡密林中的小道我們扶著欄杆小心翼翼地走過最陡斜坡,估計坡度超過50度。
  • 重慶奉節天坑地縫遊記
    在時間的長河裡,神奇的大自然孕育了無數讓世人驚訝的曠世作品,而今天我就帶大家走進世間奇蹟之一——天坑地縫!在重慶市中心500公裡遠的地方,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小寨天坑。它雖身處三峽腹地,可一年四季,總有無數人仰慕它的清涼、它的雄偉、它的獨一無二,而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的找尋它。而它也一次又一次向世人講述它的故事。
  • 重慶有個巨大天坑,被譽為世界第一坑,一到夏天成避暑勝地
    這裡是一片喀斯特地貌山區,也正是這樣的地貌才能孕育出壯觀的世界級天坑群,在星羅棋布的天坑中,小寨天坑被譽為世界發育最深、佔地面積第二的天坑,而在天坑的周邊,是典型的桃花源村的景象。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天坑,小寨天坑也成為了世界洞穴奇觀之一,吸引著國內外的人紛紛來打卡。小寨天坑離重慶有500公裡,嚴格意義上來說是在重慶周邊的小鄉村,奉節縣荊竹鄉小寨村。
  • 當雲南找到「天坑人」時,他終年與世隔絕,一生從未外出
    在中國還有國外這樣獨特的景點,而中國的地大物博也有許多奇怪的景點,比如雲南這裡,出現的是一個獨特的「天坑群」,給人一種神秘的景象。雲南是一個神奇的省份,在中國近年來的發展中,雲南接待了許多遊客,許多遊客看到了雲南當地的民族風情風味,當地的地理奇觀也令人難忘。每年雲南的石林公園、洱海、蒼山、玉龍雪山都會接待無數遊客,這些景觀的壯麗和美麗讓來過這裡的遊客非常驚訝。
  • 武隆天坑地縫一日遊-走天坑鑽地縫,暢行山水之間
    因為在重慶待過好幾年,所以對重慶的旅遊資源有一定了解,也去過相當一部分景點。重慶本身是山城,除了主城區有山體的陡峭感,主城之外也有不少大小山峰。大重慶的所謂5A級景區不是很多,武隆天坑地縫就是其一,而且稱得上聲名遠播。
  • 重慶一世外桃源村寨,藏於百米天坑下,成綜藝拍攝地後仍神秘低調
    來天坑寨子的人確實很少,我很喜歡這種難得的清淨,入園前,土家族阿哥阿妹們就開始吹笛子打大鼓,歡迎遠道而來的遊客,遠處霧氣繚繞,視野被遮蔽,雲海滾滾,天坑寨子,如其所言,天坑深處的寨子,住在數百米的天坑下的十戶人家,田野交錯,雞犬相聞,偶爾有牛的四聲,我忽然想起以前學過的一篇古文,《桃花源記》,眼前的洞穴下,這個神秘的村莊就像桃花源記中的小村莊,躲在天坑下,與世隔絕
  • 貴州山上一房子建在巖洞裡,老人獨居山崖9年,過田園隱居生活
    總面積17.62萬平方千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地跨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從貴州省的高地下山時,發現了簡陋的房子,建在山牆的巖洞周圍, 從小路的山上知道這裡住著老人,問道,老人在這裡獨居9年了,養雞養菜,用水上山選,過著原始的生活,貴州山上一房子建在巖洞裡,老人獨居山崖9年,過田園隱居生活。
  • 「天坑」之美,存於山水間
    大石圍天坑中,最大寬度600多米,深度也有600多米,四周皆是懸崖陡峭,其整體形狀好似一個火山口,直插雲霄。天坑內,植被覆蓋率高,是飛禽的自然棲息地。如果碰上大霧天,天坑增加了許多神秘感。神秘村落隱居於天坑中形形色色的天坑,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力量。可是,在雲南昭通,有一處特殊的天坑——大鍋圈天坑,它是世界上唯一有人類生活的天坑。
  • 世界最著名的十大天坑,最大天坑和天坑群都在同一國...
    天坑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積,陡峭而圈閉的巖壁,深陷的井狀或者桶狀輪廓,是一種地理現象,它們不僅奇特還充滿神秘的氣息。那你可知世界最著名的10大天坑有哪些麼?有5個天坑,藏於原始森林和竹林中,天坑周圍絕壁萬丈,天坑下面是地洞,地洞中隱藏著更大的天坑;箐口、石王洞、打鑼凼、天平廟和牛鼻洞5個天坑的口徑和深度均在300米左右。景區內的閻王溝巖溶峽谷全長2300米,總深度約500米,是盲谷式現代峽谷,谷深林幽;谷底深切,兩岸下部近直立,行走其中,感受別樣。主要景點有箐口天坑、牛鼻洞天坑、石王洞天坑、打鑼凼天坑、天平廟天坑、二王洞、三王洞、麻灣洞等。
  • 為什麼說小寨天坑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天坑之最?
    據權威部門測量,小寨天抗坑口直徑為626米,抗深666.2米,坑底直徑為522米,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天坑之最。天坑東北方的峭壁間,有一條曲曲折折的小路,可通天抗底部,從坑口往下走300米左右,有一段較為平坦的臺地,供遊人歇腳。這段臺地寬處10餘米,窄處一二米。
  • 超越美國天坑,重慶666米小寨天坑排第一,如外星人的地球工廠
    小寨天坑的坑口直徑為622米,坑底直徑為522米,天坑深度為666.2米,並且坑底地形複雜而神秘!說起小寨天坑的發現也頗有意思,據說,上世紀80年代,一支水利考察隊來到小寨村,意外發現了這個總容積為1.19憶立方米,相當於5個中型水庫的深坑,在做了數據記錄後便也沒放在心上,但多年後,國內多家媒體報導美國發現了最大漏鬥深坑:阿里西波大漏鬥,被水利考察隊員恰巧看到,覺得不對,自己在奉節小寨村看到的深坑更大啊,經過核實後,他寫了一篇文章《小寨有天坑,世界排第一》引發大眾關注,文中詳細介紹了小寨天坑的情況
  • 湖南一村莊被挖空遍地「天坑」 多處坍塌猶如地震
    這些大而深的「天坑」,造成水井幹涸、田土塌陷、房屋傾倒。三個村莊均處於石膏礦採空區。而事實上,採空區坍塌在縣內早有先例。目前,三個村莊已有32戶村民撤離。魚塘一夜乾涸。  多處坍塌猶如地震  村民鄧華(化名)是七井村最大魚塘的所有者。
  • 雲煙起,美麗且神秘的奉節小寨天坑
    據科考隊考察,小寨天坑坑口距離地面有1331米,坑深666米(相當7座30層大樓的高度),坑口直徑622米,坑底直徑522米,是一處形似「漏鬥」狀的巨型坍陷地貌。而這樣的地貌是因為地下河衝擊溶巖形成地下空洞,然後空洞發生地陷而形成的。
  • 旅遊勝地,你不得不去:小寨天坑,世界上最大的天坑
    中國地大物博,地形多樣,並且有很多世界之最,小寨天坑就是世界之最中的一個。那麼,什麼是天坑呢?我們所說的天坑,實際上屬於一種喀斯特地貌,這種地貌四周陡峭,呈現出一種漏鬥的形狀。坑口直徑和坑深都在50米~100米之間的被稱為小型天坑,大於100米的則稱為大型天坑。
  • 小寨天坑–一家人的桃花源
    熟悉地理或熱愛旅遊的人,也許都知道天坑,知道它的宏大和深邃,知道它是喀斯特地貌中的奇觀。但你是否知道,在天坑深處還隱藏著一些溫暖的、鮮為人知的秘密?在看似坐井觀天的有限空間裡,有的人竟以天坑為家,而他們又發現了一個怎樣的別有洞天的世界呢?
  • 天坑,大地的眼眸
    天坑作為一種奇特的地質奇觀,以它們千姿百態、壯美瑰麗的英姿,吸引著國內外的專家和愛好者。此前在我國西南喀斯特地區的四川、廣西、雲南等地曾有大量集中的發現。截止到2010年,全世界已發現並確認的天坑約80多個 ,其中有超過50個在我國。不僅如此,全球已發現天坑中的3個特大型天坑,重慶奉節小寨天坑、廣西樂業大石圍天坑、廣西巴馬好龍天坑均在我國。
  • 廣西羅城一處地表塌陷 是天坑還是漏鬥未有定論(圖)
    謝體永說,當時他們組織村民,在「天坑」的緩坡一側,砍伐出一條道路來,不用藉助繩索等裝備,便可步行到「天坑」底部邊緣。現在,由於植被重新覆蓋原來的小路,已無法走下坑底。  「棉花天坑」是天坑嗎?記者也產生了疑惑。在1998年前後,作為世界第二大天坑的樂業縣大石圍天坑尚未開發旅遊,記者曾隨考察隊,對大石圍天坑進行7天的考察。
  • 遺失的東方小瑞士-武隆仙女山,天坑地縫
    位於重慶武隆縣有一個獨立美麗的山,被稱之為東方小瑞士—仙女山。首先名字就讓人很心動,有仙女嗎?仙女我不知道到底有沒有可是有很多重慶美麗的小姐姐倒是真的,這樣同樣也有很大的吸引力。也會有一些牛羊馬在在吃草,長得很結實,比我高比我壯,有一點點的不敢靠近。在漫無邊際的大草原,你會很好奇邊際的另一邊是什麼樣的嗎?坐上了裡面的觀光小火車,紅黑色的小火車穿梭在大草原的山路上,沿途眼裡看到的風景帶給你很不一樣的感受。群群牛羊,零星遊客,這個季節的仙女山顏色非常鮮豔,再加上陽光正好,這樣的仙女山更讓人心醉。
  • 一夜形成的天坑是機緣還是巧合,背後的真相究竟如何
    不光有美酒五糧液,還有前一段時間發生的事情,說起來那可真是有點兒嚇人,原本前一天還是平坦完好的多公路,整齊茂盛的農田,一個晚上就憑空出現了無數的大坑洞,有人還特意去數了一數,足足26個。小的也有直徑超過五米大坑,大的直徑更是好幾十米,往裡的探頭一看,好傢夥,陰森森一片,壓根兒就看不到底,當地人管這些坑洞都叫做天坑,說起這些天坑那是來得太詭異,感覺讓人瘮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