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處於模擬世界中?關鍵線索已出現,科學家們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2020-07-03 怪奇菌

20世紀60年代,隨著航天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推開了夢寐以求的宇宙大門,體會到了宇宙的浩渺無邊。

人類處於模擬世界中?關鍵線索已出現,科學家們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然而,隨著對宇宙探索的不斷深入,宇宙的浩瀚仍然一遍遍刷新和顛覆著人們的認知,甚至時至今日我們也沒能弄清楚宇宙真正的大小。

那星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仿佛隱藏著一個龐大的未知生物,隨著黑暗幕布的褪去,它正逐漸展現那讓人心顫的古老氣息。

人類處於模擬世界中?關鍵線索已出現,科學家們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在嘆服宇宙廣袤而宏大的同時,如果有人告訴你,宇宙並不是奇點爆炸生成的,而是被設計創造出來的話,你會相信嗎?

事實上,以人類目前的認知和理解能力,無論如何都想像不出,究竟是什麼的智慧生物才能夠設計創造出如此浩瀚的宇宙,並且還賜予了宇宙如此有秩序的環境。這的確讓人感到很不可思議。

人類處於模擬世界中?關鍵線索已出現,科學家們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然而,在下意識對這種「荒誕」的說法進行駁斥的時候,其實許多人的內心還是有那麼一絲懷疑:如此有規有序且極為龐大的宇宙,真的能夠從一場爆炸中誕生嗎?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許多生物能看不到人類所看不到的光線、顏色,甚至大多數動物的眼睛還有著人類眼睛無法比擬的夜視功能。

人類處於模擬世界中?關鍵線索已出現,科學家們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而不僅僅是視力,大多數動物的聽覺靈敏度也是遠遠的超過人類,這讓它們能夠更早的預知災難的來臨。

反觀人類,除了有著一個「智慧生物」的頭銜之外,似乎並沒有比其他動物優越很多的地方,但是為什麼偏偏人類就如此的特殊呢?

人類處於模擬世界中?關鍵線索已出現,科學家們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放眼整個自然界,不同的生物會有不同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一年中還有四季交替,每天太陽東升西落。可以說整個世界是五彩斑斕、井然有序的。

而我們在驚嘆這一切的時候,那心中深埋著的疑惑又會浮上心頭:如果不是精心設計,那麼宇宙中的一切怎麼會如此的完美和諧、精妙絕倫呢?

人類處於模擬世界中?關鍵線索已出現,科學家們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在科研早期,科學家們認為原子是組成物質最基礎的粒子,它不可能再被分割。可沒過多久這個結論就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因為原子中還有原子核、質子和中子,甚至質子和中子還有著夸克。

雖然許多科學家認為夸克絕不是最小的微粒,但是夸克就像一扇緊閉的大門,擋住了人類探索的目光和腳步。

人類處於模擬世界中?關鍵線索已出現,科學家們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此時的人類仿佛被卡在了螺旋樓梯的中間,宏觀探索看不到盡頭,微觀探索同樣也是看不到盡頭。

作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之一,愛因斯坦顯然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他後半生一直在尋找大一統理論,試圖找到連接微觀和宏觀世界的橋梁。

人類處於模擬世界中?關鍵線索已出現,科學家們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事實上,連接微觀和宏觀世界的橋梁,就是判斷人類是否處於虛擬世界的關鍵線索之一。如果找到了這道橋梁,那麼就能非常明確地說明我們所在的世界是真實的。

而如果找不到,那麼原因可能就是我們處於一個被精心調製過的虛擬世界,這就意味著科學家們的懷疑或許是正確的。

人類處於模擬世界中?關鍵線索已出現,科學家們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其實對此同樣懷疑的人還有很多,其中甚至不乏一些科學、科技界大鱷,例如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牛津大學哲學系教授尼克·波斯託姆,以及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等等,他們都質疑和討論過宇宙的真實性。

那麼他們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懷疑呢?難道僅憑大一統理論這一個理由?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之所以會這麼懷疑,是因為現實中有許多事實都和電腦程式類似,或者都能用電腦程式來解釋。

人類處於模擬世界中?關鍵線索已出現,科學家們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例如「時間變慢」。從相對論中我們能夠知道,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快,那麼作用在物體上的時間就會越慢。那麼為什麼會變慢呢?

如果單純地用物理原理對此進行分析,可能會十分的複雜,然而一旦將這個現象放到計算機中就會非常好解釋。

人類處於模擬世界中?關鍵線索已出現,科學家們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我們都知道,因為配置的原因計算機的運算速率是有上限的,一旦運行某種超出計算機能力的程序時,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就會變得緩慢。就像一個集顯的計算機運行3A遊戲一樣,即便能順利打開遊戲,遊戲也會出現卡頓、掉幀等情況。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生活的宇宙是計算機模擬出來的,那麼物體光速運動就意味著到達了計算機運行上限,所以作用在其身上的其他算法自然就會變得緩慢甚至停滯。

人類處於模擬世界中?關鍵線索已出現,科學家們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再比如說讓人細思極恐的「觀察者效應」。從雙縫實驗中我們知道,「光」在有無觀察者的情況下呈現波和粒兩種狀態。

這就好像你的手機,在你看到它的時候,它呈現的是手機的樣子,而當它處於你看不到也感受不到的時候,它就變成了另外一種形態。

人類處於模擬世界中?關鍵線索已出現,科學家們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在現實中這種情況確實很魔幻,但是放到電腦中就非常好解釋了。如果宇宙是個巨型計算機模擬出來的,那麼為了節省計算量,增加系統的穩定性,所有沒被生物觀察和接觸到的物體,都以節能的波的形式存在。而一旦產生了接觸,那麼就會立即將波轉換成更加費資源的粒的形式。

可能有朋友此時會想:如果我們的宇宙真的是虛擬的,那麼我們為什麼察覺不到呢?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舉一個生動形象的例子來進行思考。

人類處於模擬世界中?關鍵線索已出現,科學家們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假如人類在未來創造了一些真正意義上的智能AI,並且將這些AI置於足夠大的空間中,這些AI在在程序的控制下能夠自我複製,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還會模擬老化自動分解。

而由於是真正意義上的智能AI,所以它們幾乎擁有等同於人類的智慧和思維能力,並且能夠互相交流,然後在互相交流中不斷的進化。

人類處於模擬世界中?關鍵線索已出現,科學家們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那麼對於這些智能AI來說,這個人類放置他們的空間就是他們的世界,而從一出現就在此生活的AI們,能想到空間外有人類的存在嗎?會懷疑他們生活的空間是被精心製造出來的嗎?

只要給他們足夠長的時間發展,那麼他們肯定會認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生老病死不過是一種自然規律,根本不會想到這一切其實都是設定好的。

人類處於模擬世界中?關鍵線索已出現,科學家們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同樣的道理,對於這個自己早已習慣的世界,人類真的能從中發現不尋常的地方嗎?或許真的有人發現了,所以才會有許多科學家懷疑我們處於模擬世界中,甚至牛津大學哲學教授尼克·波斯託姆認為,我們處於模擬世界中的概率為100%。

不過話說回來,即便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但是對於生活在其中的我們來說,這個世界其實就是真實的。

而大多數研究虛擬理論的科學家所恐懼的,不過是那種命運無法自己掌握的感覺,畢竟說不定哪一瞬間,我們的世界就被外面「拉閘」了。

相關焦點

  • 種種跡象顯示,科學家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同時也是人類迄今為止唯一登陸過的天體。而人類對月球的興趣可並不是現代才產生的,早在幾萬年前的史前時代,遠古人類們就將月球的形象刻在了巖壁上,並毫不掩飾地對它進行崇拜。,是因為阿波羅計劃中科學家們測得月球的整體密度很小,並且通過月震儀還發現其內部具有阻尼現象,這意味著它的內部可能並不是實心的。
  • DNA中發現神秘「數字」,有科學家懷疑人類來自外星
    我們先看第一個問題,根據科學家研究,人類在演化過程中確實可能受到過幹擾,甚至有科學家直接懷疑人類可能來自外星,是一種被流放到地球上的生命。對於這個重複出現的數字,科學家們一開始也認為只是巧合,但是經過仔細的推演和計算,出現這種巧合的概率極低
  • 人類正生活在計算機的模擬中——科學家告訴我們世界是如何運轉的
    科學家們認為,人類生活在一個同時具有數以億計的人在玩的遊戲中。 最近,一些名人和發明家一直在說這樣的話。其中之一就是美國的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決定徵服火星,並在那裡建造一座城市。
  • 科學家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如今的量子力學已經成為科學探索不可缺少的部分,隨著對它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們不僅知道了許多人類之前不知道的事情,同時也推導出了許多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是感到害怕的結論。人類究竟有沒有可能穿越時空?無數和量子力學有關的問題出現在我們的身邊。雖然這些問題有的已經提出了百年,但是至今科學界並沒有達成統一的共識。
  • 科學家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如今的量子力學已經成為科學探索不可缺少的部分,隨著對它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們不僅知道了許多人類之前不知道的事情,同時也推導出了許多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是感到害怕的結論。蘭薩在研究中發現,當然人類的肉體因死亡停止活動時,意識信息其實仍在活動,這些量子信息或許就是所謂的「靈魂」。當肉體走向終結時,意識將會在另一個世界重新開始。 在量子力學的中,科學家通過大量反覆的實驗證明,如果將同一量子體系分成幾個部分,那麼當你檢測到其中一種狀態時,其他部分將會立即調整到你所看到的部分的狀態,仿佛它根本就是一個擁有智慧的生命體,是不是細思極恐?
  • 比人類科技領先10億年的外星文明什麼樣?或許人類都是「試驗品」
    就拿地球來說,我們人類作為地球的主宰,出現的時間大概為500多萬年之前,中間曾經一度差一點就瀕臨滅絕,一直到20萬年前,早期智人出現之後,現代人類才真正的產生並且在短短的幾十萬年中,形成了今天的「科技文明」。
  • 發現宇宙中,生命出現的關鍵階段信息!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肯特大學天體物理學家的新研究,揭示了循環利用在宇宙中生命形成過程中扮演角色的重要線索。通過研究恆星生命旅程的不同階段,並獲得有關其進化周期的新知識,天體物理和行星科學中心的科學家們發現了更多關於宇宙中生命出現的關鍵階段信息。研究首次揭示了恆星死亡時丟棄的物質是如何再循環形成新恆星和行星。科學家們很早就知道組成人類生命的材料在宇宙誕生之初並不存在。碳和氧等元素在恆星內部形成,並在恆星爆炸時釋放出來。
  • 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科學家懷疑,我們或被某種無形力量控制
    宇宙浩瀚無邊,哪怕是地球也渺小如塵埃,更不要說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七十多億人口。即便科技的力量十分強大,卻依然無法滿足我們探索宇宙的需要,所以時至今日人們仍然十分好奇,人類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有觀點認為,生命的出現本身就具有極大的偶然性,無數個巧合集結到一起,才有了地球上第一個單細胞生物,而人類只不過是生命在漫長演化過程中的一環而已。
  • 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科學家懷疑,我們或被一種無形力量控制
    宇宙浩瀚無邊,哪怕是地球也渺小如塵埃,更不要說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七十多億人口。即便科技的力量十分強大,卻依然無法滿足我們探索宇宙的需要,所以時至今日人們仍然十分好奇,人類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有觀點認為,生命的出現本身就具有極大的偶然性,無數個巧合集結到一起,才有了地球上第一個單細胞生物,而人類只不過是生命在漫長演化過程中的一環而已。
  • 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科學家懷疑,我們或被某種無形力量控制
    宇宙浩瀚無邊,哪怕是地球也渺小如塵埃,更不要說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七十多億人口。即便科技的力量十分強大,卻依然無法滿足我們探索宇宙的需要,所以時至今日人們仍然十分好奇,人類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有觀點認為,生命的出現本身就具有極大的偶然性,無數個巧合集結到一起,才有了地球上第一個單細胞生物,而人類只不過是生命在漫長演化過程中的一環而已。
  • 科學家發現新線索,亞特蘭蒂斯遺址或許不在海裡,難怪找不到!
    科學家發現新線索,亞特蘭蒂斯遺址或許不在海裡,難怪找不到!想必大家都看過《海王》這個電影,在多個情節中,都涉及到了一個王國,那就是亞特蘭蒂斯。很多人都一致認為亞特蘭蒂斯王國生活在海底,這是人類無法踏足的領域,我們也經常聽到很多關於亞特蘭蒂斯遺蹟的傳聞,至今都沒有足夠的證據證實它的存在。
  • 人類生活在虛擬世界?科學家提到這點,讓大家不得不懷疑!
    人類生活在虛擬世界?科學家提到這點,讓大家不得不懷疑!科技的發展打開了宇宙的大門,從人類首次登陸月球後,我們才知道宇宙是浩瀚無邊的,它是一直不斷擴張,隨著深入的研究發現了一些關於宇宙的神秘事件,至今為止,我們都不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只能根據計算得出已知數據,或許在人類沒有發現的地方,還有更多的神秘事物等待著我們。人類在宇宙中生活不禁懷疑,為何這麼多年沒能找到其他文明?是不是整個宇宙都是一個虛擬的呢?
  • 微觀世界的一些難題,讓科學家懷疑,宇宙是被「模擬」出來的程序
    人類數千年的文化,每天的感知和生活都是在地球上,而在地球之外存在更加浩瀚的星空,為什麼還有人會說宇宙不是真實的呢?下面就讓老王和大家一同探索這個問題!首先,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人類在科學領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計算機就是一個引起了世界革命的東西, 現代社會上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建立在網際網路上的,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每天是生活在現實還是生活在虛擬中呢?
  • 如何從糞便中尋找癌症線索?讓科學家們告訴你!
    在診斷某些癌症時,糞便或許能表現出特殊的優勢,來自利物浦大學的研究者Chris Probert教授解釋了為何糞便是如此重要的工具。進行糞便免疫化學測試(FIT)直到最近,糞便潛血測試(FOBt)在英國被用來篩查腸癌,腸癌篩查程序旨在發現息肉,由於息肉會流血,因此檢測的依據往往是發現人類糞便中的血液痕跡,但這個測試會存在一些問題;其能夠檢測任何血液,而並不僅僅是人體的血液,因此所得到的結果往往會產生偏差,如果需要進行更多測試的話,FOBt還需要對6份樣本進行標記。
  • 巴黎聖母院火災調查:延時攝影關鍵線索
    原標題:巴黎聖母院火災調查:延時攝影或提供「關鍵線索」法國一家在巴黎聖母院施工的腳手架企業18日說,一臺火災發生前數小時架設的相機處於延時攝影狀態,或許能提供幫助查找起火原因的「關鍵線索」。按埃斯凱納齊的說法,在畫面上無法確定巴黎聖母院木質屋頂的起火方式和起火點,但找到煙霧最先從尖塔底部冒出的具體位置或許能為調查人員提供線索。巴黎聖母院15日傍晚突發火災,19世紀增建的標誌性尖塔倒塌,木質屋頂坍陷。起火大約15小時後,大火被撲滅。消防人員懷疑火災關聯尖塔修繕工程。巴黎檢察機構正假定火災是一次「事故」,依這一思路推進調查,由50名調查員問話5家施工企業的僱員。
  • 人類有可能生活在模擬世界中嗎?
    北京時間6月21日消息,埃隆·馬斯克等科技巨頭、學術專家曾對人類生活在機器人控制的模擬現實世界的概念進行了大量研究探索,現在,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員裡茲萬·維爾克在新書《模擬假說》中稱,他進一步探討了這一概念,甚至研究了人類可能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利用當前的技術構建自己的現實模擬環境。
  • 科學家推測分析:我們的宇宙或是模擬中的模擬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千萬年以來,人類一直遵循著這樣的規律,忙碌著,發展著,向前演化著。那亙古不變的自然規律,早已讓人類習以為常;天體萬物的運行規律,也早已讓人類在自己的認知裡奉為真理。一代代科學家對宇宙萬物探索研究的新發現,一層層地為後人壘建著通天寶塔。世代科學家壘建起來的「通天寶塔」,能否通到那遙遠宇宙的天際之處?人類能否窺探到宇宙的終極奧秘?
  • 第九大行星或無處藏身,科學家已找到線索
    據報導,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都對於太陽系是否存在第九大行星而爭論不休,不過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問題在不久之後或許就可以知道準確答案了,因為在2022年,一臺可以「吞噬星空的巨獸」——魯賓望遠鏡將正式啟動,它將為我們揭開太陽系邊緣的神秘世界。
  • 第九大行星或無處藏身,科學家已找到線索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據報導,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都對於太陽系是否存在第九大行星而爭論不休,不過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問題在不久之後或許就可以知道準確答案了,因為在2022年,一臺可以「吞噬星空的巨獸
  • 地外生命出現了?科學家有重大發現,或許宇宙遍布生命
    地外的生命真的出現了嗎?近期科學家在隕石中有重大發現,宇宙或許真的是遍布生命。近期,一塊天降隕石的出現,讓科學家有了重大發現,或許,地球的生命真的是起源於宇宙,而且生命遍布宇宙。事實上,關於生命起源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長期困擾著大批的科學家,那些認為生命起源於宇宙的科學家們,也一直在努力尋找著相關的證據,當然,他們也確實有過許多驚人的發現,比如他們發現在外星球中存在簡單著的有機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