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腦|45米長的管水母,到底是「一隻」,還是「一群」?

2021-01-09 羊城派

文/克莉斯汀

一支專業的潛水團隊最近在澳大利亞西海岸海域,發現了一種至少長達45米的生物——管水母,這可能是目前世界上被發現的最長的動物。不過,有趣的是,因為有科學家們認為管水母是由許多有獨立動物生命特徵的個體組成的群居動物,所以也有人認為,它只是無數個體的拼接,這裡所謂的「45米」並不能算為一個整體的長度。

從外形來看,似乎是「一隻管水母」

被發現的這個生命體,看上去就像一卷漂浮在海平面下的長繩子,整體呈現為一種半透明的線條狀。研究人員是通過遙控飛行器用雷射來確定這卷「繩子」的外環大小,再根據其直徑來估算出它的長度的。

海洋專家表示,管水母是一種深海食肉動物,與水母和珊瑚有親緣關係,它們的捕食對象包括微小的甲殼類動物、魚類,甚至是其他管水母類動物。

管水母的生存狀態也類似於珊瑚,我們所看到的這樣「一隻管水母」其實是由許多個體組成,這些個體也被稱作「遊動孢子」。而「一隻管水母」所有的遊動孢子都起源於一個最初的受精卵,後續通過無數次的克隆,產生更多的遊動孢子。它們本身也是可獨立生存的多細胞生物,但顯然都選擇了「抱團」生存,從而形成管水母這樣一個複雜的巨大生物體。

所以我們也可以說,管水母並不是一個生命體,而是以「群」為單位的一組群居動物。

令人詫異的生存方式

之所以說管水母的存在讓科學家們要考慮是否應該重新定義「個體」這個詞,是因為管水母有著奇特的生存方式,這讓它們與珊瑚等生物的「群居生活」又完全不同。

兩個重要區別就在於:其一,管水母的不同遊動孢子會被賦予不同的特性;其二,每個遊動孢子都特異性地只具備某一種功能,它們一旦獲得某種功能後,就將失去執行其他功能的能力——可能正是這一特性決定了它們不得不「抱團」生存。

比如,有一些遊動孢子會演變成「泳鍾」狀,它們規則地排列在管水母頂端,靠著肌肉節律收縮推動管水母進行移動,但這些遊動孢子只能執行這種單一功能;而具備捕食功能的遊動孢子,則會演變出細長的觸手,負責捕捉食物並送進管水母體內,交由另一類的虹吸管個體來進行營養攝取。後面的兩種遊動孢子卻沒有遊動的能力。

因此,這種管水母在最初誕生後,會逐步明顯地分成兩個克隆生長區域,一個被稱為「泳體區」,主要負責產生「泳鍾」;另一個被稱為「下體區」,這部分生成的遊動孢子能具備更多類別的功能,比如捕食、繁殖與保護功能。

它讓人質疑「個體」的定義

我們通常認為,「生物個體」是指由一個細胞構成或多個細胞集合而成的、能夠成為獨立生存個體的單個生物體。要具體地分析「個體」,可能還需要拆分為環境個體、行為個體和演化個體等。但如今在管水母這裡,科學家開始產生質疑:這樣來定義「生命個體」是否不夠全面?

因為從演化上來說,管水母所有的遊動孢子都有著相同的基因,有著同一個克隆源頭,而且幾乎是同時生存、同時死亡的。因此管水母確實是個體的基礎,每一個遊動孢子也能被稱作生命個體。但從環境生存能力、行為能力等方面來看,不同功能的遊動孢子最終都只能以管水母這個巨型個體的形式才能生存,所以它們也不能算獨立的個體,只能以管水母為個體單位來形容。

這個讓生物學家感到困惑的問題,目前來看應該還沒有標準答案。但或許正是這樣,我們才更能體會到生命的奇妙,更能明白世界為何永遠都讓我們充滿好奇。

來源|羊城派

責編|易芝娜

審籤|陳倩

實習生|李淑慧

相關焦點

  • 一周動物圖集:科學家發現45米長管水母
    一周動物圖集:科學家發現45米長管水母 2020-04-20 12:16
  • 科學家在深海發現47米長的水母!長得像根白線,其實別有洞天!
    轉載自公眾號:英國那些事兒 話說,最近有一隻不明生物引起了世界範圍的廣泛關注.... 這長長的一條貪吃蛇成精一樣的東西.... 到底是個啥? 麵條?繩索?還是深海裡的簡易版銀河系?
  • 澳洲發現像深海彩帶巨型管水母,最外一圈長47米,實際全長還未知
    在海洋的深海中,有很多神奇的生物,其中有些水母看似很小,實際上它們的觸手可長達20-30米,體長也是非常驚人的。近日在澳大利亞西海岸的寧加洛深海峽谷中,美國加州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科學家就發現了一種長度驚人的巨型生物——管水母。
  • 管水母:無數微小個體合體,造就了世界上最長的動物
    施密特海洋研究所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個管水母的視頻,並介紹說他們的潛水艇在西澳大利亞寧格羅海底峽谷水深630米處拍攝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管水母,這則發言很快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大家最感興趣的問題是——它到底有多大?
  • 澳大利亞發現47米的管狀水母,到底是什麼動物?它是最長動物嗎?
    澳大利亞施密特海洋研究所在國外的社交媒體上公布了一個視頻,視頻中一隻(條)長繩子一樣的物體在海洋中自由地徜徉,研究人員用雷射測量了這隻動物的體長,初步估計約有154英尺長,約合46.9米,而視頻中的主角就是一隻管狀水母。
  • 不是隨手塗鴉,這是科學家在深海發現的生物:46米長的管水母
    雖然看起來很像隨手畫出的弧線,但這張圖片其實是澳洲科學家在深海新發現的生物:一個有史以來最長的管水母。施密特海洋研究所(Schmidt Ocean Institute)在澳洲西岸寧格羅海岸附近的海底峽谷探索中,發現了30多種全新的水下物種。
  • 西澳大利亞深海發現迄今最長動物:管水母目,絲帶狀長47米
    前不久,西澳大利亞博物館等單位的科學家們,在印度洋寧格羅海底峽谷4500米深處,通過機器人進行180個小時20次下潛,有了重大收穫。科學家在海底發現了30種全新生物,其中包括一個長相怪異、身體巨長的動物。他們把這種動物命名為管水母目,擁有管狀觸手,呈絲帶狀,螺旋狀蜿蜒開來。
  • 科學家發現47米長水母,但最長者還不是它
    據《今日美國》媒體報導,4月13日,美國施密特海洋研究所在Twitter上分享了一段視頻,視頻中顯示了一條像長繩子一樣的動物——Apolemia水母(一種管水母),十分罕見,研究者認為它就是世界上已知最長的動物,估算其體長可達47米。
  • 120米長,40層樓高!這到底是什麼動物?
    根據估算,它的長度大約為120米,也就是說,它有40層樓那麼高!這到底是什麼動物?(施密特海洋研究所在西澳大利亞寧格羅海底峽谷拍攝到的離翼水母) 經過研究,這原來是一種水母。管子一樣的水母?沒錯。水母可不全是蘑菇樣,在水母裡,有一個大類,就叫做管水母。
  • 科學家發現長達45米的世界最長動物,罕見生存方式挑戰生命個體定義
    你可能會想到體長三十多米的海洋巨無霸——藍鯨,但最近科學家在澳大利亞發現的管水母長度達到驚人的45米,其也被稱為世界上最長的動物。管水母是由許多有獨立動物生命特徵的個體組成的群居動物,因此它也讓科學家開始懷疑,之前對生命個體的定義是否需要修改。
  • 西澳海底發現150英尺長巨型管水母
    一個國際遠洋探測項目在西澳寧格魯(Ningaloo)附近的海底,發現了一條150英尺長的管水母(Siphonophorae),是目前發現的最長的一條。
  • 世界海洋最長生物:澳大利亞發現長47米神秘水母,連形狀都能變化
    這種詭異的海洋生物就叫管水母,它奇特的地方就在於長得特別像一根細長的繩子,長達47米。海洋大型浮遊生物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海洋裡水母的照片,很多人估計也被水母所絢麗的外表,以及看似柔軟的身體所吸引。水母是海洋環境中最主要的浮遊生物,它也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水生動物。
  • 有著近16層樓高身體的水母長什麼樣子?
    一般的水母是什麼樣子?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水母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水生動物。它的身體外形就像一把透明傘,還有著一些須狀的觸手,就像下圖一樣。但是施密特海洋研究所,近日在國外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一段關於Apolemia水母(一種管水母)的罕見視頻。
  • 夫婦海灘漫步發現巨型怪異水母:觸手超過5米
    僧帽水母是什麼?這是一種管水母,在水面上漂浮的淡藍色透明囊狀浮囊體,前端尖、後端鈍圓,頂端聳起呈背峰狀,形狀頗似出家修行僧侶的帽子。據《每日郵報》報導稱,一對夫婦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的彩虹海灘散步時,發現一隻觸手長達5米的僧帽水母,而他們將拍攝的照片發到社交媒體上時,吸引了眾多網友的目光。
  • 這是澳大利亞深海拍到的47米長管狀水母
    施密特海洋研究所在國外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一段關於Apolemia水母(一種管水母)的罕見視頻,這種水母就像一團漂浮在海中的長繩子,據悉視頻拍攝於澳大利亞西海岸寧加洛峽谷。科學家用雷射確定了外環的大小並根據它的直徑估計它有154英尺長(約47米)。
  • 英國海灘現1米寬巨型水母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7日報導,近日,一隻有一米多寬的管水母被海潮衝上英國多賽特郡(Dorset)的一處海灘。專家警示英國大眾,飆升的春季氣溫將可能導致巨型水母群進入英國各大近海岸。  英國波特蘭居民、48歲的蘇珊娜-謝爾頓(Suzanne Sheldon)不久前在當地海灘上發現了一隻巨大的水母。據她所說,這隻水母足有3英尺寬(約1米),很笨重,是她所見過的最大的水母。專家表示,波特蘭多賽特郡出現的巨型水母只是受氣溫影響湧入英國水域的第一批水生物。
  • 海中「毒王」獅鬃水母變「大哥」 魚群躲避天敵求庇護
    2018年7月19日訊(具體拍攝時間不詳),泰國,水下攝影師記錄下一隻獅鬃水母被一群鰺魚環繞的畫面。小魚們為了躲避天敵,躲在獅鬃水母的觸鬚間隙遊弋。獅鬃水母(學名:Cyanea capillata)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水母之一,其傘形軀體可達兩米,觸手有八組,最多有150條,可長逾35米,觸鬚有劇毒。聲明:圖片由CFP視覺中國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視覺中國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 澳大利亞深海拍到47米長管狀水母 年齡可能已有幾百歲
    日前,施密特海洋研究所在國外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一段關於Apolemia水母(一種管水母)的罕見視頻,這種水母就像一團漂浮在海中的長繩子,據悉視頻拍攝於澳大利亞西海岸寧加洛峽谷。科學家用雷射確定了外環的大小並根據它的直徑估計它有154英尺長(約47米)。
  • 2100米的海底有多恐怖?說出來你不信,一隻水母就能把你嚇住
    另外,不要小瞧了水母,它們的繁殖數量十分驚人,且分布的範圍很廣。幸虧水母不是食肉動物,不然的話海洋中那些小魚小蝦都不夠它們吃呢?那麼,你知道海洋中最大的水母是什麼嗎?或許很多人會認為海洋中最大的水母是北極霞水母,北極霞水母是一種低等的腔腸動物,由於它們的傘狀體上閃耀著彩霞的光芒,所以叫做霞水母。
  • 水母百科|絲根水母(長繩索狀的會蜇人的東西)介紹及如何飼養?
    貝殼兒小姐姐發現了一款個性時尚、超有高級感的長款氣質流蘇耳環水母,不過看到它的名字,貝殼兒突然渾身發冷汗毛都豎了起來。其實該物種是管水母目大家族中的成員,在前面給大家介紹僧帽水母時,管水母是一種高度改良的水母,它們是一個包含水螅體及水母體的群落。每個群體成員(稱為個員)都有特定的功能,比如進食保護、感覺、生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