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佳木斯深空站的科研人員傳出壓抑激動的聲音「近月制動軌控開機!」「『林海』跟蹤正常!遙外測數據正常!」,這意味著成功上注來自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遙控指令,嫦娥五號探測器在經過約112小時的奔月飛行後,在距月面400公裡處成功實施3000牛發動機點火,!20時58分,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進入環月橢圓軌道,第一次近月制動獲得圓滿成功!
近月制動的成功在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奔月」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近月制動是月球探測器飛行過程中關鍵的軌道控制,嫦娥五號探測器在靠近月球時,必須實施「剎車」降低速度,目的是被月球引力捕獲,從而實現順利著落月球。
本次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將首次實現從月球的把月壤或月巖等寶貴樣品帶回地球,也會為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目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奔月」過程中已經經歷了2次軌道修正,隨後嫦娥五號探測器將逐漸調整環月軌道傾角和高度,著陸器將在月球正面軟著陸,開展月面採樣。
地月之間平均單程距離約為38萬公裡,走一個來回將近80萬公裡,但是月壤可以「抵萬金」的價值並不是因為漫漫旅程, 而是因為月壤蘊藏著的巨大科學價值。月壤是研究月球的樣本,其中有大量的月球巖石碎塊、礦物及隕石等物質。科學家通過研究這些月壤物質,既可以了解月球的地質演化歷史,也可以為了解太陽活動等提供必要的信息,所以,月壤雖是土,但是價值抵萬金!本次奔月之旅對全人類而言,具有非凡的裡程碑意義!
據媒體報導,嫦娥五號探測器將用大約一周的時間完成此次地外天體採樣,並從環月軌道返回地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