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娃娃揭秘 空筆芯有毒 文具盒內藏環保隱患
昨天是世界環境日。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是「生態安全與環境友好型社會」。昨日,《文具盒裡的環保隱患調查》的作者、曾獲德陽「市長獎」的梁瀟元等3名小學生向社會發出倡議:儘快建立空筆芯回收機制,解決文具盒的環境汙染問題,構建生態安全與環境友好型社會。
空筆芯為何應當回收?小小文具盒裡會有什麼汙染呢?小學生的調查為何獲得市長首肯?昨日,記者採訪了梁瀟元等3名小學生。大吃一驚 親密夥伴汙染環境
12歲的梁瀟元是德陽岷江東路六年級D班的班長,戴著眼鏡,走路風風火火。梁瀟元從小就愛動腦筋,2004年5月,她看著原子筆筆芯時突發奇想:這是什麼材料做的呢?有沒有汙染呢?「同學們基本都在使用原子筆,要是真有汙染,這會造成多大的危害啊!」想到這裡,梁瀟元有些不安,於是,馬上同另外兩名小夥伴一起,展開了「環保調查」。
通過上網查詢和請教老師,梁瀟元等3名小學生得知空筆芯的主要原料是塑料,是工業常用的熱塑性樹脂,只有在高溫下,才會發生降解和分解。在燃燒和陽光長時間照射下,會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物、氟化物等氣體,會對人體、環境造成極大的傷害和汙染。3名小學生大吃一驚:「這些筆芯是我們的親密的夥伴,它們居然會極大的汙染環境!」
深入調查 一年消耗千萬支筆芯
到底有多少人在用這種筆芯?梁瀟元和她的小夥伴決定把這個問題弄個水落石出。她們先在本校2500名學生隨機選取3個班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中性筆、原子筆的使用率高達97.8%,23.9%的同學從三年級就開始使用中性筆,有78%的學生擁有2支以上中性筆、原子筆。
3名學生粗略估算一下,旌陽區中小學生大約是7.5萬人,三年級以上算6萬人,四周用一支,全年四十周,使用量將是60萬支,全德陽市中小學生中性筆、原子筆的用量,一年就有600萬支,加上社會其它人員用量,德陽一年至少使用1000萬支筆芯。那麼四川、全國呢,3名小學生不敢估算,這數字實在驚人。
驚人實驗 三天毒死小白鼠
經過調查,3名小學生發現,由於無人回收,同學們用完的空筆芯全被當成垃圾扔了,最終結果要麼掩埋,要麼焚燒,這兩種處理辦法會嚴重汙染土壤和空氣。在學校後面的空地裡,她們將60多支空筆芯埋入土壤中,半年後再挖出來,經仔細觀察,空筆芯只是髒了些,其他無任何被分解、降解的跡象。她們推測塑料製成的空筆芯在短時間內不會降解。據化學老師介紹有些塑料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會自然降解,長期累積的大量空筆芯會改變土壤的結構和肥力,造成土壤汙染。
從2004年12月22日開始,她們買回兩隻活蹦亂跳的小白鼠,進行對比實驗。小白鼠裝在同樣的盒子裡,都餵一樣的饅頭、麵包、萵筍葉。不相同的是2號小鼠的盒中每天放入幾支燃燒的空筆芯,兩小時後,2號小白鼠精神萎靡不振。第二天上午,2號小白鼠一隻眼睛始終眯著,不吃東西。三天後,2號小白鼠死亡,而1號小白鼠依然胃口大開,活蹦亂跳。實驗證明,筆芯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氯化物、氟化物等有毒氣體不到三天時間就毒殺了小白鼠。
廠家咬定 空筆芯沒有毒
梁瀟元等3名小學生認為對空筆芯應分類處理、熔化再用或回收再利用,為此還提出41條建議。「如果有回收機制的話,同學們肯定會樂意配合!」3名學生在校園大門擺上一個盒子,兩天時間就回收435支空筆芯。
3名小學生通過走訪商店和網上查詢,找到15家文具生產廠家的電話或電子信箱。她們通過電話和郵件等方式對廠家進行調查,設計的問題是,中性筆、原子筆空筆芯的原料是什麼?有毒嗎?空筆芯能不能回收?奇怪的是,所有的廠家都說原料無毒,只有上海樂美文具有限公司回收空筆芯,而且是限制在北京、上海兩地。
記者用她們的實驗結果找到廠家再次求證,一廠方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空筆芯本身對人體沒有危害。對環境有沒有危害?他們稱沒測試過,但一口咬定空筆芯沒毒。
眾多的廠家都認為,回收空筆芯得不償失:回收渠道難以鋪開;筆芯本身已經很便宜了,空筆芯就更不值錢,就是廠家有意回收,消費者也不一定領情。
讓3名小學生失望的是,她們給眾多文具生產廠家郵寄了建議書,建議廠家從環保、節約資源和可持續發展出發,對廢舊空筆芯進行回收再利用,但都石沉大海。
2004年12月底,梁瀟元等3名小學生的調查報告———《文具盒裡的環保隱患調查》全部完成。《文具盒裡的環保隱患調查》圖文並茂,大約有5000字。
再發倡議 廠家還會不管嗎?
3名小學生的調查沒有引起廠家的重視,卻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她們的調查相繼獲得省市科技創新一等獎。5月30日,德陽市首次頒發科技創新「市長獎」,8個獲獎項目中,《文具盒裡的環保隱患調查》是唯一的小學生項目。
獲得「市長獎」的梁瀟元和她的小夥伴成了名人,在她們的影響下,周圍同學環保意識增強了,小區的垃圾少了。梁瀟元更希望她們的調查引起廠家的重視,從源頭來解決文具盒的汙染問題。在昨天的倡議中,她們號召同學多用鋼筆,少用中性筆和原子筆;倡議廠家通過經銷商,層層回收。
3名小學生的倡議會有怎樣的結果呢?生產廠家還是充耳不聞嗎?3位小姑娘正拭目以待。
高原 記者 蘇定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