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溫醫大實驗動物中心白鼠「飼養員」

2020-11-30 浙江在線

  溫從叢演示抓取小白鼠的方法

  溫州網訊「你怕臭嗎?」一見到溫從叢,他問的這個問題讓記者有點錯愕,一下子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碩士研究生畢業後,溫從叢進入溫州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成為一名管理員,按照他的話說,他更像是一名飼養員,每天都在跟小白鼠打交道——餵食、清理、實驗等。溫從叢所在的實驗動物中心,是浙江省衛健委醫學實驗動物與動物實驗培訓基地的五大基地之一,負責供應溫醫大教學、科研實驗所需的小動物。

  昨天,記者來到該實驗動物中心,零距離體驗溫從叢的工作,記錄奮鬥在特殊崗位上的勞動者風採。

  每天「全身武裝」

  為白鼠加飼料換水

  與溫從叢碰面後,他帶記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全身武裝」: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套上手套。推門進入實驗動物中心的普通級設施間後,長長的走廊兩側是一間間飼養室、實驗室,還未見到小白鼠前,已經可以清楚聽到老鼠吱吱吱的叫聲。

  在飼養室裡,記者看到了裝滿白色鼠籠的一排排不鏽鋼平板架,籠子裡生活著各類實驗用的白鼠。規格最小的白鼠,40來只一起生活在一個籠子裡,稍大點的則相對較為寬敞,6~8隻養在一起。

  「每天早上穿戴好後,我們要先為白鼠準備食物,加些飼料、換掉水瓶裡的水,如果鼠籠比較髒的話,還需要給白鼠換個『家』。」溫從叢一邊往乾淨的鼠籠裡裝入新的墊料一邊介紹,墊料一般使用草紙、木屑刨花、玉米芯等物品,一周需要更換2次,而食物與水則需要一天一加。白鼠的食物為高價營養顆粒飼料,內含蛋白質、胺基酸、無機鹽等營養成分,呈淡棕色,形狀類似半截長的粉筆。

  飼養室裡充斥著白鼠的尿味、屎味,剛待了一小會兒,記者就被燻得夠嗆,這一刻,記者終於明白溫從叢剛見面時為何要詢問「怕不怕臭」這個問題。雖然比較臭,但白鼠們的生活區域其實是一個常年保持22~25℃的恆溫空調房,飼養室裡還設有風機,用來吸附空氣中的粉塵、動物毛髮等,確保室內環境清潔。溫從叢告訴記者,這是他們為實驗動物提供的「福利」,創造一個良好舒適的生活環境。

  隨後,溫從叢又把更換下來的廢墊料、髒鼠籠統一拿到清洗消毒室裡,除去髒物後再用清水浸泡清洗鼠籠。廢渣及白鼠的屍體等垃圾則被統一打包,交由專業的垃圾處理公司回收、焚燒。據悉,該實驗動物中心普通級設施間約有1500平方米,日常養殖著300~400隻大鼠、3000多隻小鼠以及800~900隻兔子。

  別人養了只寵物狗

  我養了上萬隻白鼠

  除了照顧實驗動物外,溫從叢還需要利用它們進行科學實驗。溫從叢說,實驗動物中心內飼養的動物分為ICR小鼠、SD大鼠、兔子三類,分別用於不同類別的實驗。飼養室隔壁有一個動物手術室,裡面設有操作臺、代謝籠等設備,實驗就是在這裡進行。

  「我們一般會利用白鼠造一個人類疾病模型,替代人體進行藥物實驗。比如說,在飼料中添加一些特有成分讓白鼠患上糖尿病,然後進行糖尿病藥物的臨床實驗;或者為白鼠注入四氯化碳,構建一個肝硬化模型,然後再觀察不同藥物的吸收情況、副作用等;15個月大的老年鼠相當於60歲左右的人類,我們可以拿來進行老年疾病藥物的實驗。」

  無論是為白鼠換籠,還是進行白鼠實驗,掌握白鼠習性、懂得抓取白鼠是溫從叢學習的第一課。他現場為記者演示了抓取白鼠的訣竅:換鼠籠時,一般抓取白鼠尾巴挪窩,熟練後可以一手抓取2~3隻白鼠;做實驗時,要讓白鼠在不光滑的平面下,從後方伸手過去,儘可能多地抓取白鼠脖子後部的皮毛,這樣白鼠沒辦法轉動頭部,就不用擔心被它們咬到。

  與白鼠打交道久了,溫從叢覺得它們越來越可愛了,就如同自己形影不離的工作小夥伴。他說:「有些特徵比較明顯的小白鼠,我們還會取暱稱,比如特別胖的就叫『胖爺』。平時如果有實驗鼠突然死掉了,我還是挺難過的,這就像別人養了一隻小貓小狗當寵物,而我養了成千上萬隻白鼠當寵物,時間久了,還是會有一些感情。」

  患上職業病

  結膜炎跟咽喉炎是「標配」

  溫從叢本科與研究生都在溫醫大藥學專業就讀,同專業的同學一般選擇前往醫院藥房工作,而他則因為機緣巧合留在了大家不太願意待的實驗動物中心,堅持了7年。記者了解到,他的工作並不輕鬆:普通級設施間一共僅4名管理員,他們為單休工作制,有時還需要值夜班,且節假日無休,甚至是大年三十都需要留在中心陪伴白鼠,只因為不能讓實驗動物餓肚子、缺水;他們還需要當搬運工,扛著實驗動物的飼料、墊料等物品疊放在倉庫內備用,最重的飼料一袋就重達80斤……

  在中心工作久了,溫從叢有了不少職業病。「幹我們這行,結膜炎跟咽喉炎是『標配』,皮膚還會常出現炎症,一抓就會留下難看的疤痕。中心內有浴室,工作完我們就會洗澡,有時候一天最多要洗4次澡,偶爾工作太忙來不及洗澡就去食堂吃飯的話,還會被同事嫌棄說身上有異味。前兩年有了寶寶,但是每次回家,總是要先洗澡、消毒再碰寶寶。」說起這些,溫從叢並未有一絲厭惡,反而顯得雲淡風輕。

  兢兢業業的工作也為他帶來了榮譽,他所做的科研項目成功獲批國家自然青年基金課題,成為溫醫大實驗動物中心獲此榮譽的第一人。

  今天,溫從叢將跟同事們進行「五一」放假前的大掃除,他與小白鼠的「交道」還要這樣一直打下去。

相關焦點

  • 大愛無言,感恩良師 | 溫醫大學子開展」大體老師」家屬探訪活動
    大愛無言,感恩良師 | 溫醫大學子開展」大體老師」家屬探訪活動 2020-11-18 2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醫大科學家質疑:「韓春雨實驗」 咋就無法重複
    溫州醫科大學研究員谷峰在做相關驗證實驗。  浙江在線10月12日訊 前天,溫州醫科大學研究員谷峰和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的13位課題組負責人,就廣為關注「韓春雨諾貝爾獎級實驗」公開表示,無法重複韓春雨今年5月2日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上有關NgAgo的實驗。
  • 瞧這群「偉大」的醫學實驗動物
    溫醫大師生向「實驗動物」紀念碑獻花溫醫大供圖  人類攻克許多疾病,都要依靠動物實驗。4月24日是「世界實驗動物日」,溫州醫科大學200多名師生手捧菊花向「實驗動物」紀念碑鞠躬,致敬這些為人類醫學發展而獻身的「無名英雄」。記者走進溫醫大實驗動物中心,揭開其神秘面紗。
  • 溫醫大谷峰團隊發出聲明質疑 "韓春雨諾貝爾獎級實驗"咋無法重複
    溫州醫科大學研究員谷峰在做相關驗證實驗。  前天,溫州醫科大學研究員谷峰和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的13位課題組負責人,就廣為關注「韓春雨諾貝爾獎級實驗」公開表示,無法重複韓春雨今年5月2日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上有關NgAgo的實驗。「不能再拖了,必須要發聲,要讓國際科學界看到我們這個領域(即基因編輯)中國科學家的態度。
  • 奧林西路白鼠出沒 疾控部門忙「緝拿」
    19日晚10時許,有網友發微博稱,在奧林西路人行橫道草叢中看到多隻白鼠。  昨日上午,朝陽區疾控中心兩名工作人員捉了近百隻白鼠,表示要帶回做進一步檢驗。實驗動物專家建議,相關部門應檢驗已捕獲白鼠是否攜帶有病毒,並儘快確認白鼠來源及數量,將所有白鼠「緝拿歸案」。
  • 溫州濱海醫院與溫醫大附二院籤署醫療技術合作協議
    「近年來,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按照國家級開發區向城市綜合功能區轉型、省級產業集聚區加快提升發展系列要求,堅持產城人融合發展,深入實施『醫療資源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優質醫療資源『雙下沉、兩提升』,新建和改造提升了中心醫院、濱海醫院、濱城醫院、沙城衛生院等一批醫療基礎設施項目。」
  • 溫醫大附屬第二醫院、育英兒童醫院龍灣院區今日啟用
    溫醫大附屬第二醫院、育英兒童醫院龍灣院區今日啟用 2020-10-31 19: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探訪嘉定瀏島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流浪」的孔雀們被救助到這裡
    日前,新聞晨報·周到記者探訪了位於嘉定區華亭鎮的瀏島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見到了這隻迷路的孔雀,以及斑頭雁、獼猴和非洲刺蝟……近年常有孔雀在嘉定出沒「心真大,竟然是從寶山那邊一路閒逛過來的。」為了找這隻孔雀的來源,聯勤隊員陳碩查看了周邊道路的公共視頻。
  • 探秘武漢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這裡曾是抗擊非典戰場之一
    楚天都市報記者走進武漢大學,進行了探訪。 猴子房間裡有玩具有電視 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最深處,一個有保安嚴格把守的小院,就是武大模式動物研究所所在地,這裡還有另外兩塊牌子:武漢大學動物實驗中心和武漢大學ABSL-Ⅲ實驗室(下文簡稱A3實驗室)。
  • 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開出省內首個眼科遠程門診系統
    昨天,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和平陽縣人民醫院正式啟動眼科「遠程專家門診」。這標誌著省內首個眼科遠程門診系統正式投用。  昨天上午8時許,在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遠程診療中心,該院白內障專科主任醫師徐栩面對攝像頭,坐在兩方大屏幕前看病,第一位掛號看病的馬先生則在平陽縣人民醫院面對攝像頭接受診療。屏幕上映出馬先生的身影,並傳來他的聲音。十幾天前,他右眼被拳擊後,視力急劇下降,幾乎看不見東西。
  • 女飼養員與雄性海豚進行實驗,相愛後難以收場
    當時一開始預訂的實驗時間是十周。但是在實驗剛剛開始兩周左右,海豚和女飼養員都過著正常的生活,女飼養員也在很努力地教海豚一些簡單的單詞,並沒有出現什麼研究異常或者突破性進展。所以,心急的研究人員就覺得這樣的研究進度太慢了,需要加快研究速度。
  • 溫醫大中美合作 培養眼視光學博士項目 入選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
    溫醫大中美合作 培養眼視光學博士項目 入選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 培養項目資助名單 2018/01/20 09:49 來源:溫州都市報 編輯:王戀莉 瀏覽:3668
  • 溫州醫科大學黨委宣布夏景林任溫醫大附一院黨委書記
    他指出,這次任命是溫醫大黨委從加強黨的領導、全面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的角度出發,加強附屬第一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信息與工程學院領導班子建設、加快推進改革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學校與高水平院校校際合作、拓寬幹部選任途徑的一次大膽嘗試和有益探索。是校黨委經過通盤考慮、反覆醞釀、審慎研究作出的決定,得到了浙江省委組織部有關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大力支持。
  • 2018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實驗動物中心招聘公告【招2人】
    因工作需要,現我院公開招聘實驗動物中心工作人員2名。一、招聘部門及崗位招聘部門:公共實驗室招聘崗位:動物飼養員(請嚴格按照應聘部門和崗位選擇和填寫)二、招聘條件1、年齡50周歲以下2、有動物試驗技術人員上崗證或有相關動物飼養工作經驗者優先3、工作責任心強、踏實細緻4、身心健康三、工作職責1、負責實驗動物
  • 野生動物「守護者」探訪蘇州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蘇州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坐落於山腳下,受傷的野生動物在此休養生息、恢復健康。救護中心成立於2014年,設有醫療區和暫養隔離區,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救護體系,制訂了從登記、接收、處置、移送等一系列工作流程,現有7名工作人員。張春方是救護中心成立之初的「元老」,既是飼養員,也是獸醫師。
  • 溫醫大附一院宣布老藥新用 臨床治療新冠肺炎初見成效
    記者對話溫醫大附一院黨委書記、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腫瘤內科教授夏景林。  記者:很多人都對反應亭這種藥物不太了解,能否先給我們介紹下?  夏景林:反應亭學名沙利度胺片(Thalidomide)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用於治療早孕止吐的藥物,當時許多婦女用了之後導致「海豹兒」,其原因是該藥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抑制了肢體血管的發育。
  • 長沙一動物園遲遲未開門,裡面還有動物屍體,飼養員:飢餓可能是致死原因
    李平(化名)是長沙 " 動物派對 " 主題樂園的員工。他爆料稱,商場今年 2 月暫時停業,按照所在商場的要求," 動物派對 " 應對動物轉移安置。如今,商場已經正常營業,但 " 動物派對 " 遲遲沒開門,還有部分未處理的動物屍體。3 月 24 日,記者隨同李平一同探訪該門店時,在室內一處柵欄裡發現了一隻野兔在此穿梭。
  • 實驗動物中心通知
    1.2018年暑假期間實驗動物中心使用注意事項及值班安排        從2018年7月25日至8月24日,實驗動物中心進入(暑)假期服務階段,中心開放時間為每天8:30 -11:30。除正常動物飼養外,原則上停止其他實驗動物平臺的功能服務,請課題組安排好實驗和動物飼養工作。如課題組有特殊實驗需求,請提前申請,中心酌情安排。希望假期實驗人員配合中心工作,認真遵守中心的各項規章制度。
  • 廣州馬來貘遷新居 遊客可近距離探訪「四不像」
    廣州馬來貘遷新居 遊客可近距離探訪「四不像」     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馬來貘家族遊客因此可在近距離探訪這種有著「四不像」綽號的馬來西亞國寶。 劉衛勇 攝    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馬來貘家族29日喬遷新居,入住全新「別墅」。遊客因此可在近距離探訪這種有著「四不像」綽號的馬來西亞國寶。
  • 雄性海豚與女飼養員的實驗,NASA提供資助,最終卻無法收場!
    NASA一場「失控」的實驗,海豚與人共處,最終慘澹收場!上個世紀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科學發展當中速度最快的了,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無法讓人理解且非常瘋狂的實驗,在1960年NASA就曾經資助了這樣一項實驗,最初他們的目的是想研究海豚的智力,沒想到最終難以收場,導致海豚悲慘的死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