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這群「偉大」的醫學實驗動物

2021-01-13 浙江在線

溫醫大師生向「實驗動物」紀念碑獻花溫醫大供圖

  人類攻克許多疾病,都要依靠動物實驗。4月24日是「世界實驗動物日」,溫州醫科大學200多名師生手捧菊花向「實驗動物」紀念碑鞠躬,致敬這些為人類醫學發展而獻身的「無名英雄」。記者走進溫醫大實驗動物中心,揭開其神秘面紗。

  身價不菲:有的一隻十萬元,有的「無價」

  在溫醫大實驗動物中心生活著5000多隻實驗動物,有小鼠、大鼠、兔子、斑馬魚、豚鼠、蟾蜍、比格犬等,其中鼠類佔絕大多數。這些動物都是為了科研實驗而特殊培育繁殖的,有不少甚至是專利產品。

  「這裡的不少動物都價值不菲,尤其是基因敲除動物(基因鏈中有基因段缺失)和轉基因動物價格頗高,很多都是從美國、歐洲的科研機構或生物公司引進的。」實驗動物中心有關負責人說,「普通的轉基因鼠一個品系要五六萬元人民幣,基因敲除小鼠一個品系要十多萬元人民幣。而且科研價值高的實驗動物是買不到的,都是有科技專利的,一般只能通過項目合作,才贈送幾隻給我們。」

  該負責人向我們講起了這樣一個故事:2005年溫醫大實驗動物中心茶山校區屏障系統初建時,中心想盡辦法引進了第一批基因敲除鼠——ALK3基因敲除小鼠,一種有先天性心臟瓣膜缺陷的老鼠。這種老鼠是在受精卵階段,人為敲除了其基因鏈中的ALK3基因,由此生育的小鼠就先天有心臟缺陷。這種實驗鼠一般用於小兒先天性心臟瓣膜缺陷研究。「2005年我們引進一批ALK3基因敲除小鼠,價值30多萬元。有一次學校突然停電了,實驗鼠熬不過幾小時就會死亡。為了保護這些實驗鼠,我們緊急花高價調來了當時電力部門的應急發電車,保護實驗鼠的生命安全。」

  特殊族群:高血壓鼠、裸鼠、心臟病鼠……

  「科研對實驗動物的基因穩定性要求極高,像轉基因鼠都要近親繁殖以保證其基因穩定性,近交系鼠要求鼠兄妹或親子之間交配繁衍20代以上,這樣就能保證其基因穩定性達98.6%。」該負責人介紹,每隻實驗鼠都需要經過基因鑑定認證,像常規實驗鼠是從有資質的生物公司引進,出廠時就有質保證書;而從國外引進的轉基因鼠需經過數月備種、辦妥海關手續,還要隔離檢疫後送到上海等地有資質的機構進行專業質量鑑定。

  「轉基因動物以老鼠為主,你別看這些老鼠長得都一樣,其實每隻都不一樣。你看這個是先天性高血壓的,這個是先天性糖尿病的,這個是裸鼠沒有毛的。」該負責人說,像裸鼠就是一種有免疫缺陷的變異鼠,它全身無毛,對病菌細菌異常敏感,需要生活在特定的保護環境中。「它多用於腫瘤研究,通過注射,將病菌注射進老鼠的任一部位,腫瘤就會在那裡長出來。科研人員對它進行施藥、解剖來了解腫瘤的病例過程和相關藥效。」

  實驗動物對培育與研究環境有著極高的要求,它們的家在SPF(無特定病原體動物)實驗室裡。這裡的空氣要經過三層嚴格消毒和過濾,室內的壓力要嚴格設定,室內溫度都要控制在20℃至25℃。該系統對實驗人員的衛生情況要求嚴格,在進入前必須洗澡,經過嚴格消毒,然後穿上隔離服、戴上口罩才能進入。實驗師陳老師說,實驗室裡的光照模擬自然光源,12小時開燈12小時關燈;實驗室有24小時值班看護以及定時巡邏。

  「替難者」:豚鼠戴眼鏡、狗狗戴牙套,助醫生揭秘疾病

  在溫醫大的科研實驗中,你會看到戴眼鏡、眼罩的豚鼠;戴心臟支架的小鼠;戴牙套的比格犬……這些都是它們在幫助醫生們揭秘疾病。例如,讓豚鼠戴上近視眼鏡就是為了探索人類近視的發病奧秘,因為人和小鼠、豚鼠正常的眼球基因表達文庫非常接近。為了研究近視的發病機理,他們用多種辦法誘導老鼠近視,如給一隻豚鼠戴上頭套2周後,就可能近視三四百度。誘導近視成功後,再使它們「變」回正常,然後從分子生物學等方面進行研究,從中尋找發病機理。而實驗成果一旦進入推廣和臨床階段,未來人們將可通過藥物來預防和矯正近視。

  「我們需要在實驗鼠身上構建人類疾病模型,簡單地說就是通過一些手段讓它們患上人類病,然後施藥、治療,在動物身上觀察治療的過程,獲取寶貴的實驗數據,研發新的治療疾病的藥物或方法。」溫醫大基礎醫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負責人介紹,實驗動物是人類的「替身」或「替難者」,是生命科學研究中必備的「動物、設備、信息和試劑」四大要素之一。

  「為了人類醫學的進步,它們做出了很大的犧牲,是偉大的『無名英雄』」。溫醫大實驗動物中心主任陳錫文介紹,每年中心都有家兔、大鼠、小鼠等近10萬隻實驗動物為科學獻身。儘管如此,實驗動物數量仍無法滿足科研實驗的需求,而他們正在積極探索和研究動物實驗替代方法,儘量減少動物使用量,並給予實驗用動物人性化待遇。「在實驗中,我們會為它們注射麻醉劑,避免疼痛;會關注並安撫它們的情緒波動,會對實驗動物採取安樂死措施。」


相關焦點

  •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
    康藍生物---Corelab Biotech 疾病動物模型研發轉化平臺      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成立於1980年,是中國醫學科學院的專業研究所之一。研究所是從事實驗動物學和比較醫學科研與教學的專業研究所,是國內唯一的集實驗動物和疾病動物模型資源創製、保種和生產供應、比較醫學技術研究、及實驗動物技術培訓於一體的研究單位,是國家級的傳染病和新藥創製研究的實驗動物技術平臺的承擔單位,是衛生部人類疾病比較醫學重點實驗室和國家中醫藥局三級實驗室。研究所通過了國家實驗室認可及國際AAALAC認證。1.
  • 告訴你醫學實驗動物的小秘密
    提起來實驗動物,大家一定覺得很神秘,因為不了解可能還存在一些誤解。什麼樣的動物才能夠被列為實驗動物?實驗動物的來源、去向是什麼?實驗動物的生活環境又是怎樣的?那麼,我們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醫學實驗動物的那些事吧。首先,什麼樣的動物才能作為實驗動物呢?
  • 生物科學、生物醫學、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有什麼區別,就業如何?
    實際上,生物醫學工程不歸醫學類專業管轄,屬於計算機,電子類專業大方向,畢業後授予的不是醫學學士,而是工學學士。像人工器官、超聲波成像技術、CT、核磁共振等技術,現在已經在臨床醫學中廣泛使用,這些改變人類生命軌跡的偉大成就來自於生物醫學工程技術。就是培養這方面專門人才的。
  • 義大利學生提倡用動物做醫學實驗招威脅恐嚇
    【環球網綜合報導】拿動物做醫學實驗雖然是科學用途,但有時會有動物保護組織等團體人士對此表示不滿。據臺灣「中廣網」12月30日報導,義大利一名學生提倡用動物做醫學實驗,招來了很多人的恐嚇威脅。據報導,這名女大學生叫卡特琳娜,25歲,是獸醫系學生,她罹患基因方面疾病,需要用呼吸器幫助呼吸。
  • 醫學英語詞彙匯總:實驗動物學(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行業英語>醫療英語>正文醫學英語詞彙匯總:實驗動物學(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2012-12-24 22:07 來源:外語教育網
  • 動物行為學實驗方法在醫學疾病模型中的應用
    對於醫學工作更具有獨特的貢獻,通過對動物自身行為的研究,逐漸揭示人類生命的奧秘。多用於反應動物對事物記憶的保持能力。 探孔實驗 :將實驗動物放於探孔板(4×4 排列)的中心,記錄實驗動物在 3、4、5 min 時將頭深入探孔中的次數。為評價實驗動物基本探索能力的檢測。又稱洞板實驗,是基於小鼠具有探洞的天性,從而評價其對新環境的探索能力 。
  • 關於動物行為學實驗,這份功課拿走不謝!
    動物行為學實驗是研究人類發病機制、評價動物模型造模效果和新藥效果的一種重要實驗手段,在生命科學、醫學、藥學、軍事醫學和心理學等領域中被廣泛應用。動物行為學實驗可以科學客觀地評價動物的溝通行為、社交行為、學習行為和探索行為等,它可以幫助科研人員探索認知、情緒和運動等複雜的生命現象。
  • 華中科技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大樓實驗動物房、同位素實驗室和生物...
    項目概況華中科技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大樓實驗動物房、同位素實驗室和生物安全實驗室淨化工程 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湖北省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以下簡稱「電子交易平臺」,下同)(網址:www.hbbidcloud.cn)獲取招標文件,並於2020年10月12日 09點30分(北京時間)前遞交投標文件。
  • 善待實驗動物是醫者必須具備的仁心
    這樣的慘狀引發了網友們大量的評論和轉發,西安一些動物保護愛心人士更是激憤不已,自發或結伴前往現場救狗。(12月7日華商報)一名到場的學校老師解釋,他們也不願意看著狗這麼痛苦,但作為醫學實驗,不得已只能在動物身上操作,不能貿然在人的身上進行手術。「做完實驗後我們會給狗打一些藥,有的狗死了,有的沒有死。
  • 《王牌戰士》特斯拉偉大實驗皮膚怎麼獲得 特斯拉偉大實驗皮膚獲得...
    導 讀 王牌戰士特斯拉偉大實驗槍皮怎麼樣!你喜歡這款遊戲嘛?
  • 大量實驗動物結局成「謎」
    本報訊 近日,一項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開放科學》的研究顯示,大量關於動物模型的實驗成果最終並未刊發,而這可能僅僅是因為實驗結果不夠有趣或不夠特別。荷蘭烏得勒支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者以本單位三個部門的數據為調查樣本,統計了兩年中5000多隻實驗動物的情況,並搜索了與這些動物相關的研究文獻。結果發現,和這些動物相關的研究成果,有相當一部分未成文或未被提及。
  • 研究稱美國實驗動物用量激增
    圖片來源:ARMIN RODLER/FLICKR 一個動物權利組織表示,美國聯邦經費資助的生物醫學研究機構的實驗動物用量在過去15年間增加了73%,其中主要的驅動力是老鼠用量的增加。他們指出,研究人員在減少老鼠用量方面做得不夠,而這些動物被一些聯邦動物保護法排除在外。
  • 江門將建實驗用大動物繁殖平臺
    金羊網訊 記者陳卓棟,通訊員黃楚雯、譚耀廣報導:再生醫學是目前國際醫學界一項前沿研究領域,目前部分再生醫學研究已經進入狗、豬、羊等大動物實驗階段。而未來用於這些實驗的大動物,一部分將來自江門。記者29日從五邑大學獲悉,五邑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合作,共建再生醫學大動物實驗研究聯合基地。
  • 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數據出爐,動物實驗對治療疾病有多重要?
    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時,中國醫學院的科學家發表了首個新冠疫苗的動物實驗數據,結果樂觀。如今,動物實驗已成為醫學實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關係著人類健康甚至是動物的安全。那麼,動物實驗是如何進行的?管理體系又是怎樣的?
  • 實驗動物都去哪了?
    大部分的實驗動物,尤其是進行藥物實驗的動物最終都會被實施安樂死,屍體進行無害化處理。【太長不看版】●大部分的實驗動物,尤其是進行藥物實驗的動物最終都會被實施安樂死,並進行無害化處理。●不是所有的實驗動物都會被安樂死:猿類靈長類動物原則上不予處死,實驗結束後被單獨飼養;只進行解剖觀察、採精受精、手術訓練的動物會被返回養殖場或者畜牧場。●目前,動物實驗在許多研究中仍然無可替代。●很多國家都頒布了保護實驗動物的法律和管理條例來保護實驗動物的福利。【詳細解讀版】說起實驗室動物,你會想到什麼?
  • 北京大學召開推進實驗動物中心建設現場辦公會
    2017年4月7日下午,北京大學召開推進實驗動物中心建設現場辦公會,校長林建華、副校長王仰麟,實驗室與設備管理部、房地產管理部、基建工程部、學科建設辦公室、醫學部動物部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實驗動物中心、分子醫學研究所等使用單位代表等參加了會議。
  • 用動物做完實驗後 該咋對待它
    河南商報記者 王琦  醫學實驗不得不藉助動物進行,而長久以來,這些動物面臨怎樣的結局一直鮮為人知。近日,西安一高校將還未死亡的實驗動物丟棄在樓頂。這一做法被網友發到網上後,引起熱議。  《說明》還指出,醫學實驗課用狗進行實驗教學是符合相關規定的,實驗過程也是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進行的,問題發生在實驗後動物屍體處理環節。  另外,學校還要求臨床醫學院暫停動物實驗,進一步加強相關條例學習,進行整改,改善動物實驗條件,規範實驗各環節管理尤其是實驗後動物屍體處理務必嚴格按照原定規範程序進行,在全院教職工及學生中開展「尊重生命,關愛動物」教育活動。
  • 揭開動物實驗神秘面紗:小狗被實行安樂死
    然而狗這個人類忠實的朋友,它還承擔了另一個重要使命,它的身體廣泛地運用於醫學實驗,為人類在健康方面的探索做出不可磨滅的功績。12月20日,本報記者走進我省最大的動物實驗基地——貴陽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揭開了我省實驗動物的神秘面紗。
  • 實驗動物與腸道微生態研究
    在廣東省實驗動物學會指導下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黃冰研究員、廣東省動監所心血管疾病模型研究中心主任楊豐華、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動物實驗中心主任蘇喬、暨南大學牛海濤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黃振烈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商海濤博士及賽業生物科學家俞曉峰博士就眼科實驗動物模型研究現狀、小動物心血管疾病手術模型的構建評價和應用
  • 黃河出現珍稀動物海豬群(圖)
    新華社訊位於黃河入海口地區的山東省利津縣刁口港的漁民連日來不斷在近海發現海豬群的身影,這些珍稀水生動物不時地竄出海面,相互追逐,如同海洋館裡的海豚正在演出。據刁口港管理站觀察,今年海豬比去年提前20多天到來,數量也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