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動物做完實驗後 該咋對待它

2021-01-13 大河網

  河南商報記者 王琦

  醫學實驗不得不藉助動物進行,而長久以來,這些動物面臨怎樣的結局一直鮮為人知。近日,西安一高校將還未死亡的實驗動物丟棄在樓頂。這一做法被網友發到網上後,引起熱議。

  【事件】

  醫學院實驗用狗被丟樓頂

  

  12月6日,據西部網報導,有志願者報料,稱西安北郊某醫學院未進行無害化處理,就將實驗用後的狗隨意丟棄在樓頂,任其自生自滅。

  網友微博中展示的照片上有十幾隻狗,這些狗剛剛做完手術,有的嘴還被紗布捆綁,被藍色的無菌布包裹。

  隨後,該網記者在學校一樓頂看到,有8隻健康的實驗用狗被拴在欄杆上。與網友提供的圖片不同的是,一些藍色的無菌布仍被扔在地上,但實驗用過的狗已經不見了蹤影。

  一名圍觀學生告訴記者,由於部分實驗用狗生性兇猛,為了避免狗傷到人,他們會將狗的嘴綁上,待狗完全喪失攻擊能力的時候才會將狗嘴上的繃帶解開。

  一名到場的學校老師解釋,他們也不願意看著狗這麼痛苦,但作為醫學實驗,只能在動物身上操作,不能貿然在人的身上進行手術。「做完實驗後我們會給狗打一些藥,有的狗死了,有的沒有死。這些狗平時就養在樓頂,所以做完實驗後我們仍然把它們放在這裡,等待西安市相應的專業機構進行處理。」 

  

  【進展】

  所涉高校動物實驗課暫停

  

  12月6日晚上,該校官方微博發布《關於媒體報導「西安醫學院北校區天台實驗用狗」情況說明》。《說明》中稱,在按規定程序做完動物實驗後對動物屍體處理中有不合適行為,反映了有些實驗技術人員的不規範做法,要求相關人員立即妥善處理。

  《說明》還指出,醫學實驗課用狗進行實驗教學是符合相關規定的,實驗過程也是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進行的,問題發生在實驗後動物屍體處理環節。

  另外,學校還要求臨床醫學院暫停動物實驗,進一步加強相關條例學習,進行整改,改善動物實驗條件,規範實驗各環節管理尤其是實驗後動物屍體處理務必嚴格按照原定規範程序進行,在全院教職工及學生中開展「尊重生命,關愛動物」教育活動。

  近日,針對該事件,該校又一次發布微博稱,學校成立問題調查處理專項領導小組,立即展開徹底調查,提出整改意見,對未按學校實驗室管理制度執行的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並對臨床醫學院的院長、副院長提出批評,對臨床實訓中心主任則進行停職檢查。針對學校動物實驗許可證申報換證及完善條件問題,學校要求有關部門抓緊時間完善條件並與上級有關部門聯繫驗收換證。

  

  【討論】

  學校該怎麼處置實驗動物?

  

  這幾天,此事件在網絡上持續發酵,不少醫學專業人士和愛狗人士也加入討論。

  針對有人提出的不應該用動物來進行實驗的做法,網友@啊嗚牌熊熊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擺在人類面前的有3個選擇:1.繼續用其他動物做醫學實驗,保障人類的健康。2.放棄用動物做實驗,人類健康不要了。3.用活人做實驗,可以極大地促進醫學發展。你選擇哪個?

  實際上,從網友的評論中可以看出,不少人表示,為了進行醫學研究,使用動物來進行實驗的做法可以理解。網友@魷魚小豆子:其實用狗狗做實驗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些解剖都是給醫學做貢獻,救死扶傷用的。

  但針對實驗過後將動物隨意丟棄的做法,網友們普遍質疑。網友@養金毛的鬍子哥:太殘忍了,雖然迫不得已,但是做完實驗可以再把狗狗們養好。圖片上狗狗嘴巴綁著,肚子都是皮開肉綻的,真的不忍心再看。 

  網友@啊哈哈哈士奇不是只狗則表示:作為一名醫學生,我想說所有醫學院校在做完動物實驗後都會把它們處死,這是規定也是慣例,所以那些一直說要把它們救活的也請先了解規則,不過把用過的動物隨處丟棄確實不太合適,應該裝入黑塑膠袋。

  說法

  

  動物屍體

  應交由專業機構處置

  

  如何對待實驗動物,實驗動物死後應該如何處理,國家以及地方對此有沒有相關規定?

  科技部於2006年出臺《關於善待實驗動物的指導性意見》規定:處死實驗動物時,須按照人道主義原則實施安死術。處死現場,不宜有其他動物在場。確認動物死亡後,方可妥善處置屍體。而且,在不影響實驗結果判定的情況下,應選擇「仁慈終點」,避免延長動物承受痛苦的時間。

  我省的情況又是怎樣的?河南省實驗動物中心一位楊老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我省針對實驗動物的管理出臺了專門的規定。記者查詢得知,這份規定出臺於1992年,名為《河南省實驗動物管理辦法》。

  其中規定,「為控制病源擴散,實驗動物的屍體、墊料、糞便、汙水及其他排洩物,必須按衛生標準處理,不得任意排放或丟棄。對可能被感染的動物應全面檢查,分別進行隔離治療或銷毀,被汙染的環境和物品要徹底消毒。」

  楊老師說,我省相關研究機構都和專門的處理機構籤有相關合同,實驗動物的屍體會交由這些專業機構來處理,「對於實驗動物的管控是十分嚴格的,每一個個體都有自己的編號,而最終對於這些動物屍體的處置,要在安全以及人道的考慮下進行。」

相關焦點

  • 善待實驗動物是醫者必須具備的仁心
    這樣的慘狀引發了網友們大量的評論和轉發,西安一些動物保護愛心人士更是激憤不已,自發或結伴前往現場救狗。(12月7日華商報)一名到場的學校老師解釋,他們也不願意看著狗這麼痛苦,但作為醫學實驗,不得已只能在動物身上操作,不能貿然在人的身上進行手術。「做完實驗後我們會給狗打一些藥,有的狗死了,有的沒有死。
  • 德國實驗室專門用動物做活體實驗,用鉗子鉗住猴子,現已被關閉
    圖:現場照片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7日報導,德國一家動物實驗室現已關閉,該實驗室此前曾為全世界多個公司提供動物實驗服務。 位於德國漢堡附近的藥理學和毒理學動物實驗室,在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視頻曝光其虐待動物的行為後,15日,該實驗室被德國執法部門突襲,查實其違法行為後被吊銷了執照,並責令在兩周內關閉。 照片顯示,一排排被石化的獼猴被金屬鉗夾住了脖子,無助地被束縛著。
  • 超皮秒是什麼,它的作用怎樣,做完後注意事項原來這樣?
    超皮秒是什麼,它的作用怎樣,做完後注意事項原來這樣?盛夏已至,你準備好了嗎?操作後,"斑"瞬間消失,而氣球表面依然光滑無損,皮秒對肌膚的損傷不在皮表,它會深層穿透至真皮組織,通過acme一tea進行體內營養供給,之中的膠原三肽可以在入口十分鐘左右進入血液,在血管中持續兩個小時不間斷的推進受到傷害的皮膚組織完成修復生長的作用,讓皮膚既淨白又細嫩。
  • 一個國家的道德進步程度,可從對待動物的方式來判斷
    動物保護應時而生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從弱小一步步發展成主導者。人和動物的關係、人對待動物的態度也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不斷變化。 該不該利用動物 人類對待動物的態度始終存在差異。不同人類歷史文明的發展時期、不同國家、不同文化教育程度、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等諸多因素都影響著人們的認識。這些認識的最主要分歧是人類該不該利用動物。 激進的動物權利、動物解放主張者認為,人類無權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利用動物。
  • 它對待人類與對待猛獸的態度截然不同
    在電影中猩猩崛起逐漸取代人類,而在現實中人類不僅「凌駕」於猩猩之上,幾乎凌駕於所有自然動物之上。很難想像在幾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和猩猩的祖先生活在一起,有相同的生活習性。如今我們已經建立起了人類文明,而猩猩進入人類社會也不少,但它們更多是充當著動物園的表演者或者實驗室裡的實驗對象。
  • 時評:動物實驗透明化為何「左右逢源」
    有趣的是,它同時也得到了反對動物研究的倡導機構「人道對待動物協會」的歡迎與支持。顯然,動物實驗透明化無論對科學研究還是動物福利都大有裨益。  從科研角度來看,儘管各國都有詳盡的實驗動物管理法規,各個研究機構的實驗動物屏障系統在設計和管理上也儘可能細緻規範,以保障研究的嚴謹準確,但具體到每一個實驗過程、每一個研究人員身上,還是可能出現一些有意無意的不合理操作。
  • 英國實驗用猴:每年數千淪為犧牲品(組圖)
    世界各地的圈養猴子生育的小猴子,將會用船送往英國各地的實驗室  在柬埔寨,捕獵者捉到一隻猴子後,把它放進袋子裡。    在柬埔寨,這些猴子在運輸前被關進籠子。英國動物程序委員會表示,猴子被捕時,經常被弄斷胳膊、腿或尾巴。野猴進入工業化農場後,他們會把十多隻猴子放進一個還沒花棚大的籠子裡。  諾維普裡姆農場飼養了1萬多隻猴子,這裡的籠子是用混凝土和鐵絲網製成。如果猴子幸運的話,它們還有個塑料桶或者木質鞦韆可以玩耍。數百個籠子排成長長的一排,周圍設有高高的圍欄,並由手持棍棒和彎刀的人看守。
  • 一個國家的道德進步程度,可從對待動物的方式來判斷--中國數字科技館
    該不該利用動物  人類對待動物的態度始終存在差異。這些認識的最主要分歧是人類該不該利用動物。  激進的動物權利、動物解放主張者認為,人類無權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利用動物。1975年,澳大利亞和美國著名倫理學家彼得·辛格在《動物解放》一書中提出,「人與動物是平等的,享有平等的權利,人類不應為了自身的利益對動物採取歧視的態度和行為。」
  • 巴夏:人類為什麼殘忍的對待動物以及動物的反應
    問:動物愛好者,抱歉。我說的是德語,不好意思。我們都是動物愛好者,他告訴我,他目睹了很多人類對待動物的殘忍行為⋯巴夏:嗯。問:⋯因為他的身份是新聞記者。巴夏:嗯。問:我們談到了動物的悲慘遭遇。他不明白我們人類為什麼如此殘忍的對待動物,世界各地都是這樣,從中國到俄羅斯。巴夏: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
  • 德國實驗室用動物做實驗 猴子等各種動物的慘狀令人痛心
    ,該新聞揭露了在實驗室裡每天遭受折磨的動物慘狀,簡直是觸目驚心。  這些令人氣憤的照片,是去年從德國的藥理學和毒理學實驗室(LPT)傳出來的,它詳細拍攝了動物實驗的細節,最讓人觸目驚心的畫面就是一群猴子被一個金屬頸託拴在牆上。
  • 瞧這群「偉大」的醫學實驗動物
    該負責人向我們講起了這樣一個故事:2005年溫醫大實驗動物中心茶山校區屏障系統初建時,中心想盡辦法引進了第一批基因敲除鼠——ALK3基因敲除小鼠,一種有先天性心臟瓣膜缺陷的老鼠。這種老鼠是在受精卵階段,人為敲除了其基因鏈中的ALK3基因,由此生育的小鼠就先天有心臟缺陷。這種實驗鼠一般用於小兒先天性心臟瓣膜缺陷研究。「2005年我們引進一批ALK3基因敲除小鼠,價值30多萬元。
  • 【最美檢察官】木亞沙爾·麥麥提:對待犯罪鐵面無私;對待百姓俠骨...
    對待犯罪分子,她鐵面無私,執法如山;對待黎民百姓,她俠骨柔情,人民至上。她就是喀什市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木亞沙爾·麥麥提。2018年,在查看一起涉黑案件卷宗時,她發現一個嫌疑人還有其他犯罪行為,儘管時間已經過去10年了,調查取證極為困難,但她依然踏上了調查取證的行程,做完受害人家屬筆錄後,又一戶一戶尋找目擊證人,鐵證面前,犯罪嫌疑人終於低頭認罪,最終被繩之以法。★「怕報復我就不當檢察官了」
  • 考研英語咋複習?如何用《考研真相》精讀真題?
    考研英語咋複習?五月做真題來得及嗎?應該怎麼做?就來說一說這幾個問題。五月開始做考研英語真題時間完全夠。第一遍:每天做1篇,兩個月做完,7月底完成這一遍做時間比較久,因為要把文章吃透,爭取過完一遍真題裡的語法點,重點單詞都能掌握。PS:不要把計劃安排的太滿,留點靈活的空白時間,偷個懶啊,幹點別的事啊,也不至於影響後面的複習進度,壓力會小很多。
  • 人工智慧的下一個道德挑戰:如何對待動物
    去年 11 月份,一段關於母熊和它幼崽的視頻在網絡上傳播開來。根據畫面中顯示,在一片被白雪覆蓋的陡峭斜坡上,一頭雌性棕熊正帶著它的幼崽艱難的攀爬。雖然因為陡峭的坡度和積雪導致小熊一直在打滑,但最終還是有驚無險地跟上了媽媽,最終消失在視線中。
  • 女性每月服用一次的避孕藥研發成功 已完成動物活體實驗
    目前已經做完動物活體實驗,研究小組總共對六頭母豬進行了兩種形式的新藥測試。 該藥劑可裝入明膠膠囊中,膠囊大小不超過普通魚油片劑。當這種藥到達胃部,膠囊就開始溶解,然後釋放出一種六臂星形聚脂結構,比一般藥片大。
  • 英國用猴子做活體實驗 每年上千隻成犧牲品(圖)
    英國用猴子做活體實驗  每年上千隻淪為犧牲品    據《每日郵報》近日報導,從2008年至今,已有數千隻猴子被運往英國,成為了英國各個實驗室的犧牲品,其中大部分是從模里西斯和越南進口的長尾獼猴。
  • 做完心臟支架手術後,還能活多久?心臟血管再次堵塞該怎麼辦
    很多人都想知道做完手術還能活多久?其實能活多久取決於患者自己。1、做完手術只要嚴格遵照醫生指導服用藥物,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人們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下去。如果做完支架手術後血管再次發生堵塞,應該怎麼辦?1、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一種錯誤的認識,他們認為做完支架手術可以一次性解決問題,做完之後血管再也不會堵塞,其實這種看法是極其錯誤的。
  • 動物實驗科學道義難兩全 人類痛苦動物承擔(圖)
    但很多人認為它更接近於「強烈」——這一級別的定義有可能「使動物嚴重脫離正常的健康與舒適狀態」。  這一官方定級標準引起很多爭議。英國上議院2002年曾批評該系統「具有高度誤導性」。 即使如此,一些科學家仍辯稱,較其他國家而言,英國政府對動物實驗的管制是最嚴格的。
  • 世界實驗動物日 500餘人獻花祭奠
    本報訊 (記者 張黎娜)4月24日是世界實驗動物日。昨日一場特殊的祭奠活動在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舉行。科研、醫務人員及大學生共500餘人,用鮮花祭奠那些為人類健康而獻身的實驗動物,表達對它們的哀思。在「動物慰靈碑」前,大家手持黃菊花站立在石碑前默哀。
  • 疫情下的美國科研:「還好被允許去做動物實驗,不然會焦慮死」
    是最低限度的研究活動,只允許必須進行持續實驗的人去,特別是要維持動物實驗的人;Level 4是最緊急的情況,研究所關閉後,只有需要補充液氮或者處理實驗室緊急情況的人才能到場。但有些需要用實驗室的,比如做動物實驗的研究人員,必須要照看動物,那還是要求到實驗室上班。 德克薩斯農工大學藥物搜索中心主任劉文設:我所在的得州情況好很多,都是輸入病例。可能因為得州更靠南邊,不在新冠病毒更適宜傳播的高緯度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