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用猴子做活體實驗
每年上千隻淪為犧牲品
據《每日郵報》近日報導,從2008年至今,已有數千隻猴子被運往英國,成為了英國各個實驗室的犧牲品,其中大部分是從模里西斯和越南進口的長尾獼猴。
柬埔寨、越南、印尼和模里西斯等國家每年為世界各地的實驗室提供大約10萬隻猴子,大部分被送往英國。
飼養猴子的工廠化農場在不斷儲備野猴,由此可見英國的進口禁令形同虛設。
據悉,全球實驗室猴子市場每年的貿易額竟超過2.5億英鎊(約合3.9億美元)。
猴子被用於大量測試,其中一些測試會讓它們在短短幾周內丟掉性命,其他幸運一點的猴子則可以存活幾年時間。在商業實驗室,它們會被注射新研製的藥物和化學物質,以確定它們是否具有毒性。
最近幾年,軍方也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了研究用猴子實驗的使用範圍。
聲音
不該殘忍地對待靈長類動物
英國現在已成為歐洲最大的猴子「消費國」,在全世界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
英國每年使用的猴子數量超過5000隻,相比之下,其他國家已開始減少使用猴子進行實驗室測試的數量。
很多科學家表示使用靈長類動物進行實驗是實現醫學進步所必需的手段。
伯明罕大學獸醫和生物倫理學家、名譽教授大衛·莫頓表示:「有時候,為了獲得理想的科學數據,你只能使用靈長類動物進行實驗,除此之外,別無選擇。例如,如果不使用靈長類動物進行研究,你便無法研製出脊髓灰質炎疫苗。」
相比之下,其他科學家則質疑這種貿易是否符合倫理道德。布里斯托大學的哈裡斯便指出:「猴子是會思考並且有感覺和有意識的動物。它們在很多方面與我們並無差異。我聽說有人將其稱之為『靈長類奴隸貿易』,我們很難駁斥這種描述。我真的不理解人類為何能夠以這樣一種殘忍的方式對待靈長類動物。」本報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侯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