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編輯 | 袁月
多家美國生物製藥企業正在積極投入新冠疫苗或治療藥物的研發階段,有一個尷尬的問題擺在他們面前:實驗用的猴子已嚴重供不應求。
Live Science網站報導,2018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一項報告稱,美國已有試驗猴不足的潛在風險。該報告稱,國家需要保證「戰略猴子區」,一旦發生「不可預測的疾病爆發」,就可以提供實驗用猴的緩衝區。在儲備不足的情況下,新冠疫情突然來臨,猴子的需求在全球範圍內飆升。
猴子等靈長類動物對臨床研究很重要,猴子和人類的免疫系統相似。理論上一種有效的疫苗會在人和猴子上產生相同的效果,還不會對人類造成任何危險。同時,通過猴子還可以研究藥物在嬰兒身上發生的反應,人類研究早期階段不可能包括這一年齡段試驗。
2019年,美國每5隻實驗猴中有3隻來自於中國,今年這條線路被切斷了。今年1月起,中國嚴格禁止運輸銷售野生動物,國內研究人員需要向政府申請獲得猴子。對於外國研究人員,沒有相應的審批程序入口,因此中國的實驗猴出口已經被凍結。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已經資助了全國7個靈長類動物中心,但當科學家在申請加州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申請猴子進行新冠肺炎臨床測試時,該中心負責人稱,該中心不能為他們提供猴子。這些猴子專用於其他非新冠肺炎研究的臨床試驗使用。
加州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靈長類動物服務副主任Jeffrey Roberts表示,為了保護美國的猴子供應,實驗室在多項研究中共享靈長類動物。他們用共享的猴子作對照組——在實驗中它們不接受治療和疫苗測試,僅做對照。
當然,這種措施改變不了猴子供應捉襟見肘的局面。杜蘭國家靈長類動物中心主任Jay Rappaport說,我們需要國家投資擴大基礎設施建設,不僅為了本次疫情,也是準備未來下一波疫情。但是,在美國培育大量的猴子需要數年的時間,與此同時,疫情還在繼續肆虐。
參考資料:
1. livescience
US faces monkey shortage for COVID-19 research
https://www.livescience.com/monkey-shortage-for-coronavirus-researc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