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西路白鼠出沒 疾控部門忙「緝拿」

2021-01-09 新京報電子報

  新京報訊 (記者侯潤芳)「森林公園驚現大量白老鼠,最大的烤紅薯那麼大。」19日晚10時許,有網友發微博稱,在奧林西路人行橫道草叢中看到多隻白鼠。

  昨日上午,朝陽區疾控中心兩名工作人員捉了近百隻白鼠,表示要帶回做進一步檢驗。實驗動物專家建議,相關部門應檢驗已捕獲白鼠是否攜帶有病毒,並儘快確認白鼠來源及數量,將所有白鼠「緝拿歸案」。

  白鼠「巴掌大小,大的20多釐米」

  該網友發布的微博圖片顯示,一段圍欄附近,大量的白鼠密集分散在人行道以及道旁的草叢裡。「大的得20多釐米,挺肥的,小的大概5釐米左右,不算尾巴!」該網友向新京報記者透露,19日晚10時許,奧林西路由北向南一側,網球中心西門向南100米處人行橫道外側的草叢中,看到20多隻白鼠。

  「白鼠都在草叢裡或者地磚破損處躲著,巴掌大小,大的有20多釐米,」另一目擊者稱,昨日上午,朝陽區疾控中心兩名工作人員穿著防護服、戴著手套前來捉鼠,「捉了一個半小時,至少80隻,目測有近百隻。」

  兩位目擊者都表示,在距離白鼠出現地點不遠處有兩個白色籠子,「估計這些白鼠是人為所放。」

  另據朝陽區疾控工作人員表示,白鼠來源尚不明確,檢疫部門隨後將進行檢驗。

  「應該是有人從實驗室拿出來的」

  南方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主任顧為望通過圖片辨別表示,該白鼠屬大白鼠。「小白鼠一般體重二三十克,成年大白鼠能達到200到300克,圖片中的白鼠個頭為80克到200克,應該屬大白鼠」。

  「應該是實驗性大白鼠,大白鼠吃得多體積大,便於做實驗時採血採樣,」顧為望教授進一步解釋,人為飼養白鼠不會有如此多數量,「一下子出現幾十隻,應該是有人從實驗室拿出來的。」

  大量大白鼠出現,是否會影響市民健康?顧為望教授表示,目前仍需檢測這種大白鼠是否攜帶病菌,以及攜帶什麼病菌才能確認其危害。

  顧為望建議,衛生防疫等部門對已捕獲的白鼠進行檢驗,確認其危害程度;其次,相關部門應確認白鼠的來源和數量,將全部白鼠「緝拿歸案」,避免潛在的危險;最後,相關部門應該進行滅鼠、消毒,儘快將所有白鼠進行相應的處理。

  ■ 專家

  私放大白鼠違法

  顧為望教授介紹,大白鼠本身危害不大,即使如此,仍不允許私自從實驗室放出。「長期養在實驗室的動物非常敏感,接觸到野外動物容易感染疾病,從而造成疾病的流行;如果動物已做了實驗,攜帶有細菌、病毒及化學毒劑的話,後果更嚴重。」

  「如果私自放出大白鼠屬實,明顯違法,應該根據造成的後果給予相應處罰。」他介紹,根據《實驗動物管理條例》,處理白鼠這樣的實驗性動物應該進行安樂死,之後送到無害化處理中心進行焚燒。

  ■ 追問

  1 白鼠自己跑出來概率大不大?

  南方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主任顧為望:實驗室白鼠一般情況下養在鐵籠子裡,有蓋子蓋著。極個別情況下,實驗白鼠可能自己跑出來,比如實驗結束沒有將白鼠完全處死扔在了垃圾桶裡,最後白鼠自己活過來跑了。但白鼠這樣大規模出現在野外,自己跑出來的可能性很小。

  專業角度來看,大規模實驗白鼠出現在野外應該是人為原因,但屬於人為疏忽還是有意為之,不能確定。

  2 目前北京有多少機構使用白鼠做實驗?

  據介紹,使用白鼠做實驗的應用非常廣泛,比如藥效、藥理、藥物代謝等醫學藥學研發,心臟病模型、疾病動物模型等模型實驗,以及藥物安全評價等方面。總之,白鼠實驗廣泛應用於大專院校、科研機構、醫療機構、藥物研發單位等機構。目前北京有數百家單位使用白鼠做實驗。

  3 北京哪個部門對實驗白鼠監管?

  對於實驗動物,國家科技部門發布有相應文件,進行嚴格監管。在實驗白鼠管理上,對白鼠實驗室的溫度、溼度、換風量、風速等都有嚴格要求。北京市早在上世紀已經對實驗動物進行立法管理,2004年左右對管理條例再次進行了修改、增訂。此外,北京市科技委員會下屬的實驗動物管理辦公室對實驗動物進行管轄。白鼠有譜系,在實驗動物公共服務平臺上,生產單位出售實驗動物的數目、所售單位等均有記錄,購買單位、購買數目等也有記錄。可以通過這個平臺追根溯源,查詢到出現在野外的白鼠來源。

相關焦點

  • 首次直擊深圳疾控中心病原生物研究所實驗室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上午10點,疾控專家進入實驗室乾淨區,嚴格按操作流程穿著防護服、佩戴N95口罩、護目鏡、手套、醫生帽、鞋套等防護裝備。▲上午10點30分,實驗室消毒達到規定要求,疾控專家急速趕往實驗室。▲上午10點30分。從3樓實驗室的後門處,龍崗醫院送來生物安全運輸箱,這是一個鋁質箱子,裡面裝著待檢樣本。
  • 湖北疾控領導或將兼任衛健部門班子成員 曾光:會省很多中間環節
    (健康時報王艾冰)「湖北省率先在國內探索疾控機構主要負責人兼任同級衛生健康部門班子成員,整體謀劃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系統重塑公共衛生體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6月12日,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官網發布動態稱。
  • 江蘇疾控部門發現新型環狀單鏈DNA病毒
    江蘇疾控部門發現新型環狀單鏈DNA病毒 2016-12-16 19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申冉)16日,記者從江蘇省疾控中心獲悉
  • 可到疾控部門檢測
    目前,菏澤市疾控中心愛滋病確認實驗室完全具有確認資質。  菏澤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防科副科長王穎說,HIV抗體檢測分為初篩試驗、復檢試驗、確證試驗三類。並分別在初篩實驗室、中心實驗室、確認實驗室進行。第一步,在初篩實驗室做檢測。使用初篩試劑對來訪者進行初篩檢測,這個階段在縣級完成,當天可以提供結果。
  • 市疾控中心舉辦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暴發疾控應對極限桌面推演
    2020年9月29日,市疾控中心舉辦「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暴發疾控應對極限桌面推演」。市衛生健康委吳兵副主任,市疾控中心夏俊傑主任、馮鐵建副主任,市、區疾控中心相關科所負責人等40餘人參加了演練,還邀請了北京、大連、廣州3市疾控中心的專家前來指導、交流。
  • 「疾控人員」上門投放蟑螂藥 市民被騙走299元
    「疾控人員」上門投放蟑螂藥 市民被騙走299元時間:2015-08-14 08:35:51來源:西安晚報作者:張雷編輯:高政超 但如果有人自稱是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聲稱近期有人吃了蟑螂爬過的食物得了肝炎和肺炎,你會不會就輕易叫他們進來。其實這是一場騙局,如果你開門,那就可能和北郊青門小區的的老郭一樣被騙。  11日下午,老郭正在家裡看電視,突然聽到外面有敲門聲。透過門上的貓眼,他發現門口站著三名年輕男子,都穿著白襯衫,黑褲子,打扮很正式。
  • 疾控中心PCR實驗室正式啟用
    日前,梅縣區疾控中心分子生物學檢測室(PCR實驗室)建成並正式啟用,成為梅州市首個具備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的縣(區)級疾控中心。副區長謝芳出席揭牌儀式。據了解,PCR是體外核酸擴增技術,是生物醫學領域中的一項革命性創舉和裡程碑。
  • 蘭州獸研所實驗室啟封,疾控部門:動物實驗樣品禁入實驗室
    12月11日晚,知情人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當天已經接到蘭州市疾控中心通知,即日啟封此前封閉的實驗室,但動物實驗樣品不允許進入實驗室。對此,一位蘭州獸研所人士證實,所裡已經下達通知,情況屬實。
  • 疾控部門緊急通告
    1月6日下午東莞疾控中心發布《關於一例境外輸入復陽無症狀感染者曾在我市活動情況的通告》2021年1月6日晨,浙江省杭州市報告一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復陽無症狀感染者,根據浙江省疾控部門流調情況並經我市進一步核實,其2020年12月31日至2021
  • 疾控部門緊急提醒...
    哈爾濱一小學100名學生發生諾如病毒感染記者從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有關部門了解到,自11月29日晚開始,哈爾濱市繼紅小學校部分學生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學校立即進行排查。經當地疾控中心檢測,該校先後有116名師生(100名學生,16名教職員工)感染諾如病毒。
  • 北京疾控:佩服
    連夜展開流調及樣本覆核首次流調長達三小時6月11日凌晨,北京疾控中心傳染病地方病控制所醫師竇相峰接到所長王全意的通知,西城疾控中心報告1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病例。我馬上跟西城區疾控中心流調人員聯繫,進入防控狀態。這種首例的病例,有可能作為指示病例給我們一個方向。當天凌晨1點左右,病人唐某某按照要求來到宣武醫院住院隔離。隨即,北京西城區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趕到醫院連夜對他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整個過程持續了長達三小時。
  • 北京疾控部門提醒:高溫天氣要多喝水吃清淡睡好覺
    原標題:999急救中心啟動高溫應急預案疾控部門提醒 高溫天氣要多喝水吃清淡睡好覺  悶熱的二伏之後還有一個閏二伏。這些天北京持續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下,記者從北京朝陽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醫療機構了解到,近日醫院陸續接診了多例中暑患者,其中還有中暑程度最嚴重的熱射病患者。
  • ...病毒的「偵察兵」——訪石家莊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所的檢驗人員
    2月5日上午9點剛一上班,記者來到石家莊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所採訪,每個工作人員都在忙碌著。10點,石家莊市一個區的疾控中心工作人員送來了4份樣本,檢驗人員馬上對樣本進行接收登記,對箱子進行消毒。他們的動作很熟練,其實他們心裡清楚,在這些樣本中,誰也不清楚有沒有顯陽性的。同事為田會方檢查確認是否已做好三級防護。
  • 南寧疾控中心指導基層疾控中心開展黃麴黴毒素檢測
    為更好守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11月30日,南寧市疾控中心提供師資、分析操作平臺和儀器設備,對馬山縣疾控中心的實驗室人員進行黃麴黴毒素檢測技術培訓。此次對馬山縣疾控中心實驗室人員培訓的內容是準確檢測玉米中的黃麴黴毒素。培訓老師從樣品取樣要求、前處理、淨化、上機分析和數據處理等方面逐一講解,現場手把手指導學員實驗操作。南寧疾控中心將繼續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持續助力基層疾控中心檢測技術的提升,積極推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技術的發展和革新,做全民食品安全最忠實的守護者。
  • 溫州疾控中心「養」蟑螂 只為進行抗藥性實驗
    攜帶各種微生物和病菌的蟑螂「小強」只要一出沒,便是人人喊打。不過,有個地方卻與眾不同。昨天下午,記者來到溫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殺實驗室,只見這裡的蟑螂住的是定製「別墅」,吃的是奶粉,還有專人照料。「這些蟑螂是德國小蠊,是從省疾控中心拿的卵,經過幾代實驗室飼養的,從來沒有與外界接觸過。」工作人員說,他們從去年5、6月開始飼養,蟑螂2個月後就能繁殖一代,這樣算起來已是9代同堂了。她說,蟑螂對溫度、溼度都有要求,比如溫度要在26℃左右、溼度要在60%左右。所以,平時白天開著空調,晚上涼了再關掉。而到了冬天由於溫度太低,全天都要空調控溫。
  • 雲南省疾控中心發布預警 謹防蓖麻子中毒
    原標題:雲南省疾控中心發布預警 謹防蓖麻子中毒 昨日,省疾控中心發布預警,目前是蓖麻子中毒進入易發生期,要求各地加強健康教育宣傳,有效預防和控制蓖麻子中毒事件的發生。 據了解,蓖麻子中毒事件在全省時有發生,主要集中在3月至6月,9月至11月期間。
  • 阿爾山市疾控中心PCR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投入使用
    阿爾山市疾控中心PCR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投入使用 2020-06-13 05: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疾控專家曾光:公衛人才流失是痛點
    大會現場會上,中國CDC流行病學原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表示,疾控和公衛系統人才流失嚴重,是制約公共衛生發展的痛點。與會專家討論公衛人才短缺需重視疫情來襲,接下來如何更好地推動公共衛生領域改革?曾光曾光說,目前,同一醫學院校畢業,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的收入不足同級醫院的三分之一。公共衛生對人員素質要求極高,疾控系統普遍招不到一流人才,非專業人員則大量湧入。曾光表示,希望增加對各級疾控領域的財政投入,增加編制,探索更好的管理模式,更好地發揮公共衛生的作用。
  • 海澱疾控理化科參加北京市疾控系統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新技術培訓
    為提高北京市疾控系統理化檢驗專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增強理化檢驗專業人員的業務能力,更好地完成北京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任務。2020年9月27-28日理化科相關人員參加了北京市疾控中心舉辦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理化檢測技術培訓班。
  • 湖北疾控再發緊急提示!
    如有疑問,可撥打我省各級疾控中心諮詢熱線,號碼附後。二、鑑於石家莊市和邢臺市當前疫情形勢,如無必須,建議近期不前往河北省。從河北省來鄂返鄂人員,請提前了解我省當地防控要求;來鄂返鄂途中,請做好個人防護;來鄂返鄂後,應主動配合我省相關防控措施。三、接收來自河北省石家莊市和邢臺市兩地貨物的單位,應對貨物進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