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是抗擊疫情的重要單位,稱他們的工作人員與毒魔「共舞」毫不為過!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出沒過的地方他(她)們要去調查和消殺,釆集回來的和送來的樣本,他(她)要第一時間檢測。他(她)們明知有病毒偏向病毒奔!
1月30日,深圳特區報記者1行3人奔赴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直擊這些勇者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工作。上午9點半,我們來到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該中心的工作分三部分:傳染病調查、防疫消殺和病毒檢測。負責病毒檢測的實驗室隸屬于于疾控中心病原生物研究所,位於實驗樓三樓,此時實驗室正在進行長達1個半小時基礎消毒,消毒將於10點結束。整個實驗室區域有三層門,上午10點,3名醫生進入實驗區更衣室更衣。吳春利一面穿防護服一面念防護服穿戴規範,做一項念一句,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不遺漏一個細節。穿完後他(她)互相檢查對方的口罩眼罩是否嚴格密封。吳春利所在的小組從早上8點半開始上班,到次日8點半才結束,在這24小時內,他們要及時檢測送來的樣本。晚上遇到特別緊急的樣本,他們要連夜檢測。這樣的小組有4組,輪流值班,就是說吳春利下班後可以休息3天,但是3天的休班時間「吳春利們」每天都在所裡幫忙,所裡所有崗位共22人,1人從武漢回來需要隔離,另一人腳骨骨折不能上班,其餘20人從1月14日開始就一直堅守崗位,主動加班加點都不需要任何指令。
▲上午10點,疾控專家進入實驗室乾淨區,嚴格按操作流程穿著防護服、佩戴N95口罩、護目鏡、手套、醫生帽、鞋套等防護裝備。
▲上午10點30分,實驗室消毒達到規定要求,疾控專家急速趕往實驗室。
▲上午10點30分。從3樓實驗室的後門處,龍崗醫院送來生物安全運輸箱,這是一個鋁質箱子,裡面裝著待檢樣本。
▲上午10點32分,裝有待檢測樣本的生物安全運輸箱轉入實驗室內。
▲上午10點35分,疾控專家謹慎的打開生物安全運輸箱,嚴格按規程逐級逐個消毒。
▲上午11點00分,將收到的樣本在生物安全櫃中打開。
▲上午11點20分,將樣品放入56度的水浴鍋中30分鐘滅活病毒。
▲上午11點50分,將滅活好的樣本進行核酸提取操作。
▲下午12點50分,在配液室配製檢測用的反應液,並進行試劑配製分裝。
▲下午13點10分,將上述配製好的試劑及核酸放入檢測儀器中,進行螢光定量PCR檢測工作。
▲下午15點,新的一批樣本又運輸至實驗室,疾控專家又開始了上面工作的循環。
▲第二天凌晨2點,前一天的工作才告結束。
▲進入實驗室後,疾控專家與外界的聯繫只能通過對講機進行。
▲實驗室擁有世界先進的設備,配備了中國頂級的疾控專家。
▲疾控專家進出實驗室,都需進行嚴格的消毒和檢查。
▲疾控專家每天平均要這樣接收4-6批樣本,做4-6次試驗,往往要到凌晨2點甚至4點才能走出實驗室,完成一天的工作。
下午14點40分,我們來到病原生物研究所資料組辦公室,劉慧醫生正在處理實驗室通過網絡傳來的檢測數據,她要把數據及時反饋給送檢單位和上級部門。她的桌子上放著她兒子依依的照片,疫情發生後,她估計會很忙回不了家,依依只有1歲7個月大,所以把孩子的照片帶到辦公室,她的桌子旁放著一張摺疊床,我指著床問:「你晚上睡這?」「嗯。」幾天了?「好多天」。想兒子嗎?「想!」我一時語塞。我在實驗樓的多個辦公室發現了摺疊床,事實上疾控中心給每個員工提供舒適的休息宿舍,但為了工作,許多人就睡在這樣的摺疊床上。病原生物研究所呼吸道病毒監測與檢測組組長彭博對記者說:「我們加班忙點無所謂,只要疫情能儘快控制,只要大家能過好年,我們所有付出就值得。」
---人才深圳---
微信號:szrcgz
來源 | 讀特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