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新型冠狀病毒是怎麼檢測的?需要經歷哪些步驟?疫情發生以來,江蘇省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就處於24小時「戰鬥」狀態。疑似新冠感染的呼吸道樣本會在初篩陽性後從全省四面八方送往實驗室進行覆核確證實驗。每天,檢測人員分成3批輪班檢測,保證一出結果就能及時反饋給各地。
實際的檢測流程,從最開始的樣本接收登記、實驗環境準備、個人防護裝備、核酸提取、試劑配製、PCR檢測、基因測序、結果分析及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到最後的出具檢測報告,前後總共要經歷十個步驟。
拿核酸提取來說,這一步驟是整個實驗流程中「最危險」的一步,也是「最難受」的一步。檢驗人員要穿上厚厚的防護服,戴上呼吸不暢的N95口罩,戴上護目防濺屏和雙層手套,在負壓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BSL-2)中提取病毒核酸。如果要形容這種感受的話,就像穿著雨衣去蒸桑拿。
基因測序是這次新冠病毒檢測方案中最能體現科技含量的一個檢測項目,全國的30多家省級疾控中心裡能做到完全自主測序的僅有幾家。江蘇省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擁有國際一流的一代測序和二代測序檢測平臺,能夠特異地檢測到新冠病毒的序列,並與武漢新冠病毒序列進行比對,實時監測病毒的變異情況。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江蘇省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就處於24小時「戰鬥」狀態。疑似新冠感染的呼吸道樣本會在初篩陽性後從全省四面八方送往實驗室進行覆核確證實驗。每天,檢測人員分成3批輪班檢測,保證一出結果就能及時反饋給各地。目前,實驗室從拿到樣本到出具檢測報告,時間控制在6小時左右,為及時準確地開展患者的臨床救治提供了重要的實驗室依據。
交匯點記者 戚在兵通訊員 陳昌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