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記者李麗鈞 劉延麗 通訊員卜憲嶺)「昨天晚上共檢測了279份樣本,目前送來了4份樣本。」2月5日上午9點剛一上班,記者來到石家莊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所採訪,每個工作人員都在忙碌著。
10點,石家莊市一個區的疾控中心工作人員送來了4份樣本,檢驗人員馬上對樣本進行接收登記,對箱子進行消毒。他們的動作很熟練,其實他們心裡清楚,在這些樣本中,誰也不清楚有沒有顯陽性的。
同事為田會方檢查確認是否已做好三級防護。記者 李麗鈞 攝
石家莊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所是石家莊市唯一有能力並且開展核酸檢測的實驗室,每天石家莊市各縣(區)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都要把疑似病例樣本送到這裡來進行檢測。
石家莊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所所長高偉利告訴記者,從1月19日接收第一份疑似病例樣本,檢驗組就開始了高速度運轉。隨著疫情的發展,檢測任務不斷加重,樣本量從當初的每天幾份,迅速增加到每天70份、90份。尤其是這幾天不僅要對疑似病例樣本進行檢測,還要對密切接觸者的樣本進行檢測,工作強度在不斷增大。
檢驗員穿著厚實的防護服在BSL-2實驗室工作。記者 李麗鈞 攝
病原核酸檢測陽性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的最終依據,為了「揪」出病毒,儘快採取下一步防控措施,每一次檢測都在同時間賽跑。
高偉利說,這裡可以說是抗擊疫情的第二戰場,必須爭分奪秒。為此,檢驗人員夜以繼日,24小時不間斷地開展檢測,確保收到檢測樣本後第一時間開展檢測,儘快拿出檢測結果,為及時採取防控措施提供技術支持。
「只有20人的檢驗組既要接收石家莊市各縣(區)疾控中心送來的疑似病例樣本,進行檢測還要錄入相關信息出結果報告,三班輪轉檢驗人員不夠,沒有辦法只能兩班輪轉,年輕的盯夜班,50歲以上的儘量安排白班。」高偉利說道。
疫情就是命令。微生物檢驗所全體人員克服自身困難,全力以赴,在工作崗位不分晝夜地連軸轉。面對疫情,其他科室從事過微生物檢驗、具備微生物檢驗技能的同事也紛紛請願,充實到檢驗崗位。公衛所的張瑩,疫情一出現就向領導遞交了「請戰書」,自告奮勇來到直接接觸病毒樣本的檢驗組,家裡剛剛一歲的孩子無人照看,就把父母接來照看孩子,自己則整日整夜奮戰在實驗室。她說:「疫情當前,自己小家的一點困難真算不得什麼,我們早一點拿出檢測報告,就是為全市的疫情防控做了一份貢獻。」
檢驗員正在錄入信息。記者 劉延麗 攝
作為所長的高偉利是全組最忙的人,他已經數不清自己多少天沒有回家,連續在這裡奮戰了多少個日日夜夜了。他不但自己親自進行採樣、檢測操作,還要指導縣(區)的採樣工作。自疫情出現以來,他沒睡過一個囫圇覺,每天堅守在崗位。
在實際的檢測流程中,從最開始的樣本接收登記、實驗環境準備、個人防護裝備、核酸提取、試劑配製、螢光PCR檢測、結果分析及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到最後的出具檢測報告,前後總共要經歷八九個步驟,需要連續五六個小時才能得出結果。厚實的防護服穿脫一次非常繁瑣,為了便於工作,檢驗人員穿好隔離服進入實驗室後,常常連續幾個小時不喝水、不吃飯、不去廁所。工作忙的時候,經常一晚只能休息兩三個小時,實在累得不行了就趁實驗間隙在椅子上靠一會兒。
實在累得不行了趁實驗間隙在椅子上靠一會兒。石家莊市疾控中心供圖
曾經經歷過非典、甲流重大傳染病疫情,今年已經55歲的張雙宅2月5日這天輪到他和田會方白天在BSL-2實驗室進行核酸提取,N95口罩、一次性隔離衣、防護服、鞋套、雙層手套、護目鏡,確保沒有皮膚外露,檢驗員張雙宅和田會方又相互檢查了一遍,確認彼此都已做好三級防護。
高偉利告訴記者,核酸提取這一步驟需要檢驗人員在負壓20帕的BSL-2實驗室中進行,這個步驟是整個實驗流程中「最危險」的一步,也是「最難受」的一步。
張雙宅說:「我們做核酸提取這一步中,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每天要送來許多疑似病例樣本,在這些樣本中我們並不知道哪個樣本是顯陽性,所以操作的時候必須要小心,不能碰到一點。」
「檢驗員要穿上厚厚的防護服,戴上呼吸不暢的N95口罩,戴上護目防濺屏和雙層手套,在負壓20帕的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BSL-2)中提取病毒核酸。在這裡面呆著就像穿著雨衣去蒸桑拿,每次從裡面出來,檢驗員在防護服裡穿的衣服都是溼漉漉的。」檢驗員趙冬如是說道。
11點,張雙宅和田會方穿著厚厚的防護服走進了BSL-2實驗室,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又開始戰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