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一群我們不曾熟知的人,媒體鮮有報導;他們每天都在與致命的病毒打交道,實驗室一進就是五六個小時;他們不是醫生,但他們也是白衣天使,密封的白色防護服內,有一顆善良而勇敢的心……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尚不明朗的當下,我走進浙江省衢州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走近這群幕後的英雄,我們最可愛的人。圖為接收病例樣本。(廖崢豔 攝/光明圖片)
他們雖不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但卻承擔著衢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樣本的核酸檢測任務,衢州全市疑似病例標本都會送到這裡做檢測排查。「我們科室共九人,五個都是外地人,今年春節,大家基本都是在實驗室度過,24小時待命。」 微生物檢驗科科長呂磊說:「他今年也沒有回安徽老家,這個春節,他陪著同事們在科室裡吃了一個星期的方便麵,科室9個人8小時一班,排成3班,實行24小時值班,嚴防死守!絕不放過任何一個疑似病例!」圖為楊瑞軍和黃世騰在做樣本檢測。(廖崢豔 攝/光明圖片)
年初三的早上第一班實驗輪到了楊瑞軍和黃世騰。楊瑞軍是內蒙人,今年43歲,來衢州17年。老婆衢州蓮花鎮人,開著一家牙科診所。每年春節,楊瑞軍都會帶著老婆孩子回老家看看老父老母。今年大年三十,一家人剛到包頭火車站,還沒有進家門口,就接到了單位緊急通知,要求回來待命值班。楊瑞軍一家陪老人守歲完,第二天一早就又匆匆坐上了往衢州趕的火車。圖為實驗室檢測人員在微生物實驗室內忙碌。(廖崢豔 攝/光明圖片)
「一年就回家一次看望父母,這是為人子女應盡的本分,但絕對不能影響工作。」 楊瑞軍清楚,尤其疫情當前,自己更應有所擔當。圖為對實驗過程產生的廢棄物進行高壓蒸汽滅菌。(廖崢豔 攝/光明圖片)
黃世騰是江西人,今年36歲,來衢州10年,已在衢州安家,老婆是位人民教師。由於疫情,每年回老家一次的他,今年選擇在單位值守,隨時待命。圖為做完實驗室消毒工作後,黃世騰和楊瑞軍的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廖崢豔 攝/光明圖片)
進入實驗室必須做好防護措施,嚴格按要求做好三級防護。操作時精神要集中,不能出現任何差錯。「從今天早上八點半做準備工作開始,到下午三點過出來,黃世騰和楊瑞軍兩個人穿著密閉的防護服和護目鏡,在實驗室待了七個小時。」呂磊說:「實驗期間不能喝水,不能吃飯,不能上廁所,整個人出來時已是半虛脫狀態,這也是微生物檢驗科目前所有實驗室人員的一個工作狀態。」圖為楊瑞軍除了臉上的勒痕,鼻尖上也沁出了汗珠。他說,即使是冬天全身都會溼透。(廖崢豔 攝/光明圖片)
「自1月19日接收到衢州市第1例疑似病例樣本之後,微生物檢驗科全體三班倒、連軸轉的工作狀態已經連續十多天了,完成的樣本檢測數據,為衢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提供了實驗室依據。」呂磊說,很感謝同事們團結一致的工作熱情,他也提醒市民近期儘量不出門,少出門,不給病毒傳染的機會和空間,大家攜手共度疫情難關。圖為七個小時的「戰役」下來,他們的工作還沒有結束。黃世騰正在整理上午的實驗數據,楊瑞軍(右)則趁著泡麵的功夫休息片刻。(廖崢豔 攝/光明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