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課程——天平
【學習目標】
一、了解天平的結構特點
二、學習槓桿的基本原理
三、掌握對稱結構的搭建規律
課前學習——認識天平
關於天平
天平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狹義的天平專指雙盤等臂機械天平,是利用等臂槓桿平衡原理,將被測物與相應砝碼比較衡量,從而確定被測物質量的一種衡器。
廣義的天平則包括雙盤等臂機械天平、單盤不等臂機械天平和電子天平3類。
天平是古代的一種衡器,產生較早,到春秋晚期,天平和砝碼的製造技術已經相當精密。以竹片做橫梁,絲線為提紐,兩端各懸一銅盤。後因天平秤重物比較麻煩,改為「銓」,稱量小物時才用天平。
天平的發展
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天平槓桿,出自上埃及第三王朝,它是帶有紅顏色的石灰石橫梁,長約8.5釐米,中間和兩端都有鑽孔。上埃及第三王朝時期,約公元前2500年,這一天平槓桿距今已有4500年了,如今保存在倫敦科學博物館。
自公元前1570年以後的新王朝時代的埃及天平獲得了明顯地進步。
埃及天平靠水平穿過橫梁中點的金屬環掛在三角架上,橫梁的兩端成喇叭形,秤盤由從橫梁穿出的繩子懸掛起來,負荷秤盤和砝碼秤盤的作用點被固定下來,因此改善了天平的等臂性。
這兩個天平是歷史上記載的早期的天平。
天平的發展史就不一一闡述了,篇幅實在太長
來幾張近代的長臂天平的圖片感受下他們的構造。
搭建天平
課程學習
我們今天拼搭的天平,可分為底座、指針、託盤三部分組成。
配件準備:
開始搭建:
底座用到了正方體結構:
指針用到了四稜錐結構:
託盤則用到了三稜柱結構:
兩邊的託盤利用連接杆與搖擺臂杆相互連接固定。作品在整體上還用到了對稱結構,不僅美觀而且符合實際。
這樣,天平的構建就完成啦~
課後拓展
在我們搭建的過程讓孩子仔細觀察下兩個託盤。(如果搭建不對稱會怎麼樣?)
讓孩子學會對稱法: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孩子理解對稱的概念!之前的其他課程中也分享過很多方法,可以帶孩子玩起來
我們可以利用搭建好的天平玩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比較輕重
同類型不同數量比較重量(3和4的比較)▽
同數量不同形狀比較重量(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比較)▽
同數量不同形狀比較重量(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比較)▽
意外發現這兩個居然等重,天平 還是挺準的
四片小長方形和兩片正方形為什麼不一樣重呢
,讓孩子們動腦想一想。
數量,顏色,大小,輕重,組合分解等這些概念啟蒙和鞏固都可以穿插在這小小的天平秤裡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體重排隊的遊戲可以玩上小半天,在玩中不知不覺對重量就有了初步理解。
最後再給大家來幾個題,有空跟孩子一起玩起來,寓教於樂,玩中學。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啦!
小麥叨叨:
跟著今天的分享,我們了解了關於天平的知識,還知道了杆杆原理,太棒啦。
感謝分享哦~
-End-
MAGFX∣磁力片每天教你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