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幾乎人手一部手機,家家通網,小孩子們玩樂的方式大多都是手機遊戲。在手遊快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小孩子開始沉迷於遊戲中無法自拔。
想起90年代的兒時生活,全是滿滿的回憶。特別是一些農村孩子,在那個年代根本沒有錢買電子遊戲機。雖然 不像城裡的孩子一樣花錢買遊戲機,但是農村孩子自製的一些小玩具,可玩性比遊戲機更出色。幾個小夥伴一起,體驗製作遊戲道具的過程,享受遊戲的樂趣,一玩就是開心一整天。
那麼,下面這些90年代農村孩子玩的小玩具,你認識幾個?玩過幾款呢?
竹蜻蜓
這款玩具相信大家很熟悉吧,在農村,小孩子吃過的雪糕棒捨不得扔。用小刀將兩邊削成羽翼狀,類似直升飛機的螺旋槳結構。然後在雪糕棒的中間挖個小洞,用一根小木棒做手柄,滴上幾滴膠水將其固定,簡單有趣的竹蜻蜓就做好。
沙包
只要是農村孩子,對於丟沙包這個遊戲必然不會陌生。心靈手巧的女孩子通常會在家裡用廢棄的布料,將其縫成四面體的形狀。然後在裡面放上穀子,玉米、小麥都可以。不過放玉米砸中人有點疼,通常我們都是放小麥。製作好之後,放學後,召集幾個小夥伴能玩到天黑。
抓石子
具體的遊戲名字記不清了,不過,這款遊戲的道具也是孩子們自己親手製作的。在路旁撿幾塊廢棄的瓦片,將其砸碎成硬幣大小。然後將周邊稜角在水泥地上磨平,一般製作5個就夠了。將其扔向空中,用手背撐住一個,把這顆石子扔到空中,用手迅速抓地上的石子,然後接住空中的石子。遊戲規則很簡單,從地上的一顆石子,一直抓完為止。
疊紙槍
這款玩具是男孩子比較喜歡的,背著家長,偷偷地把用過的書本撕掉,疊成手槍模樣。然後,邀同村或外村的小夥伴,分成兩隊,在村裡玩起槍戰遊戲。沒有玩具槍般的響聲,就用嘴配音,先被發現就意味著「陣亡」。
當然,兒時的玩具還有很多,只有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人,才能享受這麼美好的時光。也感謝那個年代能一起玩樂的小夥伴,雖然當時的物質生活不富裕,但是我們精神很富裕,這樣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