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11月19日訊(通訊員 張亞斐)近日,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公布。長沙市第三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六病室主任醫師劉金華主持的項目《PO2、PO2和PH多功能螢光毛細管傳感器構建及在實時血氣分析監測中的應用》成功入選,是該院首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資助。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國內級別最高、資助力度最大的基金項目之一,以學術地位高、評審嚴格、競爭激烈而備受關注,而面上項目是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體系中的主要部分,主要支持科技工作者在資助範圍內自由選題,開展創新性的科學研究。
作為長沙市臨床醫學重點專科,近年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在學科主任朱應群的帶領下,堅持呼吸感染、呼吸介入、呼吸重症、慢阻肺等特色優勢亞專科的發展。和臨床藥學專業聯合成立長沙市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研究所,在以抗菌藥物藥代動力學為基礎指導臨床應用方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學科以規範和提高診療技術為根本目標,在各種原因導致的呼吸系統急危重患者的救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融入科研思維,在實踐中探索科研課題研究,主持或參與省、市科研課題11項,發表論文70餘篇,獲省、市醫學科技獎和科技進步獎4項,優秀論文獎10餘項。
此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的成功獲批,是長沙市第三醫院於2020年7月成為湖南中醫藥大學附屬長沙醫院以來加強院校科研合作的成功案例。醫院在學科建設水平、科技創新實力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起點和定位。標誌著醫院科研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項目簡介:
血氣分析直接反應肺換氣功能及酸鹼平衡狀態,動脈血氣實時監測分析在臨床嚴重疾病診斷和及時治療方案調整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目前實時血氣分析監測以單參數為主,尚無法實現實時酸鹼平衡等多參數監測。本項目開展高靈敏、多功能螢光毛細管傳感器研究,在此基礎上,圍繞實時臨床應用場景,開展PH值等多參數實時監測數據和臨床疾病數據對比研究和分析,完成系統有效性評估,建立評價方法。本項目將針對性地發展實時血氣分析多功能傳感器基礎理論,為多參數並行聯合檢測的臨床及其有效性應用奠定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