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青年人才加速回國的步伐
科技興國,人才是第一要素,隨著國家和地方省份出臺人才項目,海外優秀青年人才回國的人數逐年上漲,尤其是國內頂尖高校作為人才儲備,對於高端青年人才的爭奪非常激烈,母校情懷,校友推薦,海外專場招聘會等形式,讓海外有志於從事科研工作的青年博士和博士後面對優厚的待遇,紛紛回國發展,尤其是2017年以後,回國的海外青年博士數量暴增,人才項目的入選標準也水漲船高,青年人才回國後面臨最大的考核項目就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申報,而面上項目和青年項目則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重頭,由於青年人才的扎推,從2019年的數據來看,申報青年項目的難度甚至超過了面向項目。
面上項目資助率18.9%
從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的支持數據來看,平均資助率為18.98%,符合審核條件的項目數量超過10萬項。其中醫學科學部競爭最為的激烈,申請項目數量高達2.86萬項,而資助率僅有15.99%,管理科學部資助力度雖然最少,僅為15.35%,但是符合審核條件的項目數僅為5258項。受資助率最高的科學部分別是數理科學部和地球科學部,分別是25.37%和24.27%。面上項目平均的資助金額為60萬左右,由於面上項目不受年齡和次數限制,因此面上項目時各大高校和科研機構工作者最重視的申請項目。
青年項目難度更大
由於最近幾年回國的青年人才較多,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人才年齡結構逐步年輕化,由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人才項目,對年齡有限制,而且僅能申請一次。青年人才項目算是剛入職科研工作者開啟工作的第一桶金,由於青年項目的年齡限制為35周歲,因此35周歲也被認為是科研工作者人生的一道分水嶺,如果在35周歲前沒有拿到穩定的教職,並且沒有申請到國家自然科學青年項目,那麼未來想要從事科研實驗工作的道路將會異常的艱難,很多頂尖高校對於研究生導師的最低門檻就是必須有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相比面上項目中科研大牛們的大混戰,青年項目的難度相對較小,但是隨著人才項目的推進,回國發展的青年人才人數越來越多,從2019年青年項目的資助率看,平均資助率僅為17.9%,其中醫學科學部的資助率更是低至12.92%,資助率幾乎和國家優青、傑青的比例相當。
頂尖985高校,如果沒有項目,就沒有招生資格,面對青年項目激烈的競爭,很多名校的青年教師都很難獲得研究生招生名額!其實並不是他們不優秀,只是中國高校間的實力差距太懸殊,頂尖985高校對於研究生導師的考核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