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圍繞地球運動,距地球36.5萬千米,是地球的天然衛星,也是人類空間探測的第一站。2013年12月15日,我國探月工程「嫦娥工程」首輛月球車「玉兔號」抵達月球表面,留下了第一個足跡。
月球直徑3475千米,月面凹凸不平,有山谷,有平原,有山脈,有盆地。月球是一個死世界,沒有空氣和水,晝夜溫差大,白天最高溫度80攝氏度,夜晚最低溫度負120攝氏度。月球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在月面上行動很輕鬆,跳躍前進。月球共有30萬個寰形山,還有活火山和月震。
月球繞地球一周需時29.5天,我國農曆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為一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餘下天數每3年置一閏月作抵銷。月球自轉時間和公轉時間相同,故而望月的一面永遠對著地球,背月的一面永遠背著地球。月球上白晝和黑夜各為14天多。月球本身不發光,完全依靠日光照耀而有光。
人類觀月,有晦、朔、弦、望之分,當月球運轉到地球與太陽之間,人僅見其背面,稱作晦(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離朔(農曆每月初一)7日,月球在太陽東90度,人只見其半,因月光向西,故稱上弦;再過7日,日月相望,人可見月全貌,為望;離望7日,月球在太陽西90度,為下弦;又過7日,月球又居於太陽和地球之間,月光全晦,是為朔。
當月球運動到太陽與地球之間成一直線時,日光受月球遮蓋而不能射到地球,即成日食;當地球運動到太陽與月球之間成一直線時,日光被地球所阻而不能射至月球,便成月食。日食只會發生在農曆初一,月食通常出現在農曆十五左右滿月之時。
月球控制著地球上水的潮汐和流向,因其吸引力,地球海水每隔12小時25分鐘必起落一次,朝起稱潮,晚起為汐。人類根據月球的變化耕作和收穫。
月球影響著女性的生理周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還影響著我們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