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動吧心臟:守衛者超聲波理療儀讓心臟細胞「起死回生」

2021-01-20 求醫網健康頻道

  你也許不知道,在出現心悸、心前區疼痛之前,心臟病可能會讓你的「顏值」發生改變。

  據世界心律失常大會上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國心律失常患者約有兩千萬人,每年約54萬人心臟性猝死。《美國心臟病學學院雜誌》曾公布了「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結果:國人67.9%的急性心肌梗死等主要冠脈事件,和39.1%的缺血性卒中,都與吸菸、過量飲酒、運動量不足、飲食結構不合理、肥胖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有關。

  日常生活中,這五類「顏值」報警信號需要特別警惕。

  一、臉面浮腫:正常人睡前喝水較多或晚上吃得過鹹,會引起臉部水腫,注意飲食後,多會改善。但其他部位出現浮腫則要重視,例如臉形出現腫脹,臉部肌肉組織鬆弛,用手指壓會出現壓痕,壓痕部位的皮膚會彈不起來。這些變化可能預示心臟出現問題,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

  二、嘴唇發紫:專家表示,先天性心臟病、貧血、呼吸系統疾病等,都可能導致嘴唇發紫,建議出現該症狀後及時就醫。需要注意的是,滿臉通紅則可能是二尖瓣狹窄所致。由於全身血壓上升及血氧量下降的緣故,患者面部會出現粉紫色斑塊;

  三、瞼黃色瘤: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眼部周圍出現黃色小腫塊(一般為米粒或黃豆大小),應及時做血脂檢查。這種黃色小腫塊,也稱黃色瘤,常見於四五十歲人群,主要是由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偏高導致皮下脂肪堆積所致;

  四、脖子變粗:從臨床經驗看,脖子粗的人,其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都相對較高,這些都與心臟疾病密切相關。一般情況下,如果男性頸圍超過39 釐米,女性頸圍超過35釐米,就說明脖子較粗;

  五、手腳發青:若手和腳的皮溫都發涼、蒼白、青紫,按下皮膚2~3秒後還沒有恢復紅潤,表明血管可能出了問題。建議去血管科做一個基本的檢查,例如血管彩色超聲和都卜勒血流圖,可以儘快確定血管是否有問題。

  當然,雖然這些身體特徵是醫生視診的重要內容,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單憑面容就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心臟病。出現上述問題,並懷疑有心臟病,應該前往醫院進行全面地診斷,進而決定下一步的治療。除此之外,居家進行自我預防與緩解也是治療心臟疾病一大方式。2013年獲得藥監部門批准上市的守衛者超聲波理療儀,便是廣大心臟病患者的福音。

  據悉,守衛者超聲波理療儀研發團隊在不斷探索下發現,每秒80萬Hz的超聲波頻率屬「人體心血管細胞黃金共振頻率」,所產生的「細胞按摩」既安全,又作用明顯,對於心臟方面的疾病有著良好的預防與緩解作用。

  守衛者超聲波理療儀推出的這類超聲波治療法,能夠對心血管細胞進行有針對性的「超級細胞按摩」。在超聲波作用下,守衛者超聲波理療儀促進側支循環的形成,改善心肌的微循環,通過微循環進行物質交換,心肌需要的氧氣與營養物質通過微循環得到供應,新陳代謝的廢物通過微循環而得到排除,從而改善心肌的缺血,缺氧狀態,有利於減輕心絞痛。

  得益於此,該理療儀不但能夠輔助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型心臟病,而且每天堅持使用20分鐘,就能快速改善心慌、胸悶、心悸、氣短、乏力、手麻、心絞痛、頭痛頭暈、呼吸困難、心梗前兆等症狀。

  未來,守衛者超聲波理療儀的科研團隊將進一步探討如何基於超聲波的基礎上研發出更多適用於心臟病人的小型居家治療儀器;更重要的是,研究者將繼續秉承「普及超聲波,惠及老百姓」的宗旨,以確保產品質量和提升售後服務為雙抓手,更好地傳遞守衛者超聲波理療儀的價值,最終造福更多病患。

相關焦點

  • 守衛者超聲波儀——一文告訴你心肌梗死為何纏上年輕人?
    對於心臟方面的疾病而言,「治未病」的理念顯得更為重要。蔡繼清團隊於2013年推出的全球首款小型、居家的心臟病超聲波治療儀——「守衛者超聲波理療儀」的面世,便是為心臟方面疾病的有效預防與緩解做出了極大的突破。只需每天堅持掃一掃,20分鐘自助式治療,就可從根本處改善讓人困擾已久的心臟問題。
  • 木乃伊心臟跳動之謎
    循聲找去,發現聲音似乎是因心臟跳動而發出來的,這是不可思議的。那麼是不是有什麼東西被藏在了木乃伊的心臟裡呢?人們無從知道,也沒有人敢去拆開那纏滿白抹布的屍體去探究其中的真相。他們立即將木乃伊原封不動地送到了堅南醫生的診所。堅南醫生也不敢貿然行事,立即將其轉送到了經驗豐富的開羅醫院。在接到這具轉送來的木乃伊後,開羅醫院組織了一些專家對其進行了檢查。
  • 心臟時刻都在跳動,是心肌疲勞的「暗號」嗎?給大家解釋一下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這樣的困惑,那就是有關於大家的心跳的問題,大家的心臟為生命繼續提供動力,似乎是不論何時都在跳動,甚至在劇烈運動和情緒受到刺激的時候會劇烈跳動,那麼問題來了,心臟累不累啊,從一個人出生開始就開始跳動,這樣的持續工作,會不會有很大壓力,而人會不會因此得心肌疲勞?
  • 第1顆人造心臟!科學家用皮膚幹細胞重新編程 第6天開始跳動
    (圖/密西根大學)科學家首次利用成年人的皮膚或血液細胞樣本,創造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功能齊全的微型人類心臟,它不但能跳動,且具有所有主要心肌細胞、腔室和血管組織的心臟正常運轉所需結構。▲微型心臟成長到第6天,已經開始跳動。
  • 釋放的毒素竟使蟾蜍心臟停止跳動~
    忘記大白鯊吧,海洋中還有另一種危險動物會讓你避之唯恐不及。
  • 女子因心臟穿孔致休克,醫生在其跳動的心臟上縫補成功
    在切開心包後,大量的淤血從心包腔溢出,心臟的壓迫解除後,患者病情逐漸穩定下來。接下來是找到出血的位置和止血。經過探查發現,患者右心室表面有一個長約3mm左右的裂口,一股股的鮮血隨著心臟跳動不斷湧出。由於心臟是一刻不停的跳動狀態,在跳動的心臟上縫針,每一針都必須一步到位,修補時還要隨著心臟的節奏進行操作,稍有偏差裂口可能會越撕越大,導致最終無法修補。
  • 《自然》:迄今最詳細的人類心臟細胞圖譜誕生,了解心臟細節的信息...
    根據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的報導,科學家們分析了將近50萬個心臟細胞,創建出一份詳細的人類心臟細胞圖譜,為心臟細胞的組成及其複雜的分子過程等提供了重要信息。女性的心肌細胞在心臟細胞中所佔的比例要高於男性。研究人員提出,後續研究或許可以提供線索,解釋兩性的心臟病差異。 ▲在跳動的人類心臟細胞中,科學家們關注了肌肉收縮必需的一種蛋白質(綠色)。
  • 這顆心臟替你「玩兒命」
    在科斯塔的實驗室裡,生物化學誘導劑指揮iPS成長為大片纖長而有力的心肌細胞——人類心臟最主要的材料。  同時被培育出的還有重要的組織細胞,如「成纖維組織細胞」。科斯塔在此前的研究中曾忽略了它,結果遭遇失敗。沒有這些細胞支撐,人造心臟根本不成形。  接著,科斯塔和同事將培育出的細胞和水凝膠混合在一起,注入特別設計的生物反應器。
  • 魚的心臟
    前幾天寫了魚的鱗片和血液,今天來寫下魚的心臟。心臟是一個很神奇的器官,當魚從魚卵孵化出來,就能看到魚的心臟跳動。現在醫學判定死亡的兩個標準,一個是腦死亡,一個就是當心臟停止跳動半小時以上,心臟不能復跳,以此判定死亡。當魚的心臟不跳動30分鐘以上,也就意味著這條魚死亡了。
  • 日本科研人員開發出能夠跳動的「迷你心臟」類器官
    該研究成功地將小鼠的胚胎幹細胞誘導為一個功能性的 「迷你心臟」類器官。在培養體系中培養大約兩周後,這些細胞形成了一個心形結構該心臟具有心房和心室,具有與小鼠胎兒心臟相似的結構,可以像真實心臟一樣跳動,表現出心肌收縮和傳導的動作電位。同時研究者們發現在心臟類器官中能夠形成心房和心室樣結構。
  • 心臟停止跳動,但人仍有意識!死後48小時還會做這幾件事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當人的生命剛結束時,心臟停止跳動,人腦知道自己已經死亡。 有一些心臟驟停但倖存下來的人表示,心臟停止跳動時,自己知道周遭發生了什麼事情,並且詳細描述了出來,甚至表示可以聽到醫生宣布自己已經死亡
  • 世界心臟日|關愛心臟,從Mitoq舒心膠囊開始!
    世界心臟日(World Heart Day)是由世界心臟聯盟確定的,於1999年設立, 2000年9月24日為第一個世界心臟日,以後每年9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為世界心臟日。2011年起,改為每年9月29日 。心臟疾病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設立世界心臟病日是為了讓公眾認識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臟。
  • Cell子刊:新冠病毒可感染心臟細胞!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作為導致COVID-19疾病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可以在實驗室培養皿中感染心臟細胞,這表明COVID-19患者的心臟細胞可能會被這種病毒直接感染。這一發現是利用幹細胞技術產生的心肌細胞取得的。
  • 俄發現變異青蛙 皮膚透明心臟跳動清晰可見
    (原標題:俄發現變異青蛙 皮膚透明心臟跳動清晰可見)
  • 心臟也有生物鐘
    受運動、心情、生理等因素影響,心跳也有晝夜節律,一般夜間每分鐘跳動次數少於白天。近日,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在《心率學》雜誌上發表新研究,找到了夜晚心跳變慢的主要原因,發現心臟也有「生物鐘」。長期以來,迷走神經被認為是導致夜間機體心率變慢的主要原因。迷走神經是心臟自主神經系統中的一種,遍及包括心臟在內多種臟器。研究人員首先對小白鼠進行對比實驗,發現小鼠的平均心率晝夜差異與運動無關。
  • 「央視紀錄」幹細胞與組織工程學,讓複製心臟不再遙遠
    十年前奧特團隊的實驗已經成果複製出了一顆實驗老鼠的心臟,並使之開始跳動,現在奧特團隊已經開始試圖複製豬的心臟,並期望在成功後繼續向複製人類心臟進發。這一切驚人創造的誕生,都受益於幹細胞與組織工程學,這一全新科學領域的研究與突破。
  • 用菠菜培養心臟組織,修補病變心臟
    近日,來自伍斯特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去細胞化的菠菜葉子上培育心臟細胞,利用菠菜葉豐富的葉脈網絡為再生組織提供必需的毛細血管結構。研究人員在嘗試利用細胞樣品實現人體組織再生時遇到的一個重大挑戰是:如何在發育的組織中生成輸送血液的血管網絡?而目前的生物工程技術,包括3D列印,很難生成組織健康生長需要的血管系統最末端的毛細血管網絡,而後者為組織生長提供氧氣、營養物質和一些關鍵分子物質。
  • 抖音我的心臟脈搏為你跳動為你狂是什麼歌 抖音囂張歌曲歌詞完整版
    我的心臟脈搏為你跳動為你狂是什麼歌?最近抖音上有一首歌特別火,很多人拿來當背景音樂甚至翻唱,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抖音我的心臟脈搏為你跳動為你狂是什麼歌,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心臟脈搏為你跳動為你狂是什麼歌
  • 南京鼓樓醫院完成世界首例iPS幹細胞心臟病治療,重啟心臟
    值得慶幸的是,雖然心臟幹細胞並不存在,但通過人工誘導多能幹細胞(iPS)卻能填補這一空缺。王東進說道,他的目標是評估細胞注射的安全性,當病人的心臟功能在手術後顯著改善時,他受到了鼓舞。並且他補充說,這兩名患者都沒有腫瘤發生,這是使用多能幹細胞的可能風險之一。
  • 12 組高清動圖,呈現各種狀態下的心臟跳動
    1  心臟跳動模擬 2  核磁下的心臟跳動圖3  胸腔器官動態 CT 顯示4  超聲下的心臟跳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