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心臟日:呵護生命 「用心愛心」
每年9月29日為世界心臟日。今年世界心臟日的活動主題為「用心愛心」。那麼,應該如何關愛保護我們的心臟?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病主任醫師劉先霞和大家聊一聊心臟的保健問題。 什麼是心臟 心臟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其作用主要是維持全身血液循環、保證人體所有重要器官的氧氣輸送、維持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
-
明天是世界睡眠日 中國主題是關注睡眠關愛心臟
明天(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我國的主題是「關注睡眠、關愛心臟」。他們認為,鬧鐘叫醒的聲音對熟睡的人來說,可能會造成驚嚇、驚動,但是對心臟基本沒影響。 不過,他們也建議,如果被鬧鐘的聲音驚嚇到了,要調低鬧鐘聲音的分貝,最好用由弱到強的鈴聲作鬧鈴。在聲音的選擇上,最好選擇輕柔一些的音樂做鬧鈴,不要選擇清脆的聲音。如果被鬧鐘驚醒,可以稍微賴一下床,不要馬上翻身起床。
-
紐西蘭biostar葆星多功效護心膠囊為心臟加層保護傘
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生活中精神壓力過大、消極心理、吸菸、高血壓等都會直接影響到心臟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預防心臟病的關鍵。此外,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心臟功能健康與心臟中"輔酶COQ10"物質密切相關。
-
MitoQ銳智膠囊+MitoQ薑黃素膠囊 健腦的王者之選
作為專注於研究「線粒體功能保持」的紐西蘭卓越健康品牌,MitoQ推出MitoQ銳智膠囊+MitoQ薑黃素膠囊組合,不僅為線粒體提供能量,更能夠高效提升神經元活躍性,預防大腦疾病,助力人類腦健康。不僅如此,為了最大程度改善大腦功能,MitoQ更推出健腦「神器」組合-- MitoQ銳智膠囊+MitoQ薑黃素膠囊。銳智膠囊是MitoQ全新推出的全能健腦型產品,致力於補給高效大腦需要的營養成分,全方位打造最強大腦;MitoQ薑黃素膠囊則是一款全能的保健產品,其主要成分薑黃素不僅是西方國家鍾愛的「超級食物」,更是多次被科學研究論證,能一定程度上有效預防阿茲海默症,幫助對抗大腦衰老,守護大腦健康。
-
神奇的心臟備用「小馬達」 膠囊起搏器為六旬大爺保駕護航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實習生 王月 王文欣 通訊員 蔡逸秋)一粒2克重的膠囊就可以監測人體的心臟跳動,當心臟停跳時立即給予起搏治療……聽起來有那麼點不可思議,不久前,這粒「神奇」的膠囊為六旬老人解決了大煩惱。
-
僅膠囊大小 亞心總醫院為99歲老人植入無導線心臟起搏器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彭禕)沒有導線,形狀像一粒維生素膠囊,體積只有傳統起搏器的十分之一,卻能為心臟提供持續穩定的動力。8月7日,武漢亞心總醫院心臟中心介入團隊順利將一粒膠囊大小的起搏器植入患者體內,成功為一名99歲老人植入一枚無導線起搏器。
-
世界心臟日:在這3種情況下,心臟瓣膜病就要接受手術
每年9月29日是世界心臟日,而眾所周知,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而瓣膜就相當於心臟的「門」,在心臟各個心室與心房之間開啟、閉合,保證血液能夠流暢地單向流動。心臟瓣膜病是我國一種常見的心臟疾病,據數據統計,最常見的瓣膜病是二尖瓣關閉不全和三尖瓣關閉不全,其次是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二尖瓣狹窄、主動脈瓣狹窄和肺動脈瓣反流。而風溼性心臟病是左心瓣膜病的主要病因,其次是退行性病變、缺血性病變、心內膜炎和先天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心房顫動和高血壓是前三位最常見的合併疾病。
-
9月29日世界心臟日 關注心臟健康!這些研究成果值得一讀!
2020年9月28日是第21個世界心臟日,今年世界心臟日的活動主題為「 USE TO BEAT」,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聚焦心臟健康重要研究成果,分享給大家!對於人類而言,心臟是第一個發育的功能性器官,其在受孕僅四周就開始自發跳動了,而在發育早期,心臟會生長出一種複雜精細化的肌纖維網,即心肌小梁結構(myocardial trabeculae),其能形成心臟內表面的幾何圖樣,同時心肌小梁還被認為能幫助心臟供氧,但自從16世紀以來,該結構在成年人機體中所扮演的角色就一直是一個謎題。
-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 失眠容易「引爆」心臟危機
■ 公告牌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我國的主題是「關注睡眠、關愛心臟」。近日,家庭醫生在線進行了一項《2013世界睡眠日調查》,結果顯示,參與網友40%均經常熬夜,26.67%被調查者經常失眠,73.33%都是「晚睡早起」一族。 「失眠的定義為無法入睡、無法保持睡眠狀態或處於非恢復性睡眠狀態。
-
史上今日 1967年12月2日 進行世界上首例心臟移植手術
1967年12月2日,南非開普敦赫魯特斯庫爾醫院的心臟外科醫生克裡斯蒂安·巴納德為一名53歲的病人進行了全球首例心臟移植手術。
-
世界心臟日:在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中,空氣汙染導致的死亡人數佔近...
日內瓦2018年9月27日電 /美通社/ -- 世界心臟聯盟將在2018年9月29日世界心臟日這天,提高人們對空氣品質差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的認識 世界心臟聯盟 (WHF) 將於今年9月29日世界心臟日這天
-
神奇的心臟備用「小馬達」!關鍵時刻能救房顫病人的命
交匯點訊 一粒2克重的膠囊就可以監測人體的心臟跳動,當心臟停跳時立即給予起搏治療.......不久前,這粒「神奇」的膠囊就為六旬老人解決了大煩惱。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血管內科智宏副主任醫師團隊,成功在患者體內植入無導線起搏器,不僅讓患者避免了傳統起搏器的感染風險,還為不定時「罷工」的心臟保駕護航。
-
心臟累了嗎?警惕!這些症狀說明心臟有事
因此建議,為了保險起見,出現該症狀的人應該去醫院進一步診斷,以明確是否有心臟病變。 2.有的年輕人經常心跳加速,這是心臟病變的信號嗎? 出現這種情況的年輕人,多數可能不是心臟疾病,尤其是年輕女性。另外,沒有基礎疾病的人在情緒波動、精神緊張、受到驚嚇、運動後、過量吸菸、喝酒後,都可能出現心跳加速的情況,如果在上述條件下出現這些症狀,不用太擔心。
-
《自然》:迄今最詳細的人類心臟細胞圖譜誕生,了解心臟細節的信息...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每年9月29日,是世界心臟聯盟(World Heart Federation)設定的「世界心臟日」,希望引起大家對心臟健康的重視。
-
世界首個3D人工心臟誕生!
【TechWeb報導】7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瑞士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人造心臟,這種人造心臟「在形狀和功能上」非常接近真實的器官
-
第一顆人工心臟曾引發了巨大爭議 | 人工心臟背後的故事(二)
4月3日下午,庫利向卡普夫婦做了詳盡的說明,包括室壁瘤術後病人無法脫機,必要時緊急人工心臟植入,以及後續的心臟移植等情況……為了這一線生機,病人及家屬同意了這個計劃。1969年4月4日,庫利為這位患者行室壁瘤手術後,由於病人的心功能無法恢復,果然無法脫機,停掉體外循環的話,病人當即就會死去。
-
女子因心臟穿孔致休克,醫生在其跳動的心臟上縫補成功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黃凱 沈振宇)6月22日,經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搶救成功的楊女士轉危為安,病情穩定。患者和家屬回想到8天前發生的那一幕,仍心有餘悸。6月14日,患者在外院因心律失常行介入下射頻消融手術,術後突然出現胸悶、心悸、噁心、嘔吐等症狀,經彩超檢查考慮是術後心包填塞,這是介入手術後並發心室壁穿孔出血所致,情況十分危急。經系列急救措施後,未見明顯好轉,患者處於休克狀態,隨時有生命危險。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到患者轉院信息後,立即開放綠色通道。
-
西班牙完成世界首例間質細胞移植心臟手術
西班牙完成世界首例間質細胞移植心臟手術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6日 14:2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馬德裡2月5日電(記者 方長平)西班牙醫生近日成功地為一名67歲男性患者實施了世界首例將間質細胞移植給心臟的手術。
-
從複製動物心臟到複製人類的心臟,幹細胞讓科幻故事成為現實!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人類的期望壽命不斷延長,世界開始逐步步入老年化時代。而伴隨而來的則是大量與組織器官衰老退化有關的退行性疾病的爆發,如老年痴呆症等。這些疾病嚴重影響了病人的生命質量,對社會造成了嚴重的負擔。目前,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對於退行性疾病並沒有好的效果,再生醫學則有可能在根本上攻克退行性疾病。
-
魚的心臟
前幾天寫了魚的鱗片和血液,今天來寫下魚的心臟。心臟是一個很神奇的器官,當魚從魚卵孵化出來,就能看到魚的心臟跳動。現在醫學判定死亡的兩個標準,一個是腦死亡,一個就是當心臟停止跳動半小時以上,心臟不能復跳,以此判定死亡。當魚的心臟不跳動30分鐘以上,也就意味著這條魚死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