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個3D人工心臟誕生!

2021-02-12 TechWeb

【TechWeb報導】7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瑞士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人造心臟,這種人造心臟「在形狀和功能上」非常接近真實的器官。

根據研發人員Nicholas Cohrs的說法,它是由矽樹脂製成的,重量是390克,比正常的心臟要多80克,而且包含了一個「複雜的內部結構」。模仿真實的人類心臟,這個模擬的心臟包含右心室和左心室,並通過3D列印技術成型。

這兩個腔室不是由隔膜分開的,而是由另一個腔室通過加壓空氣壓出。用於泵液的腔室模擬肌肉收縮。

Cohrs說:「我們的目標是開發一種人造心臟,它的大小和病人的心臟差不多,而且在形式和功能上儘可能地模仿人類的心臟。」他是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博士生,是該團隊的領導人。

研究人員發現,雖然它的功能類似於真實的東西,這是由於軟材料的限制,但它的功能僅限於3000次,或者是最長跳動的45分鐘。

雖然開發人員並沒有打算讓這個模型立即成為一種臨時植入物,但它已經為人工器官的思考鋪平了道路。

「這只是一項可行性測試。Cohrs說:「我們的目標不是為植入的心臟做好準備,而是為人工心臟的發展提供一個新的方向。」

然而,人們希望這一發展將改變目前的血液泵的功能,研究人員稱這種功能容易出現併發症。

全世界約有2600萬人罹患心臟衰竭,而這項新技術可能會縮小需求與供者之間的差距。

回顧精彩文章:

用3D人臉掃描代替Touch ID  安不安全?

採用3D列印技術的飛機你敢不敢坐? 每架至少節約200萬美元!

相關焦點

  • 世界首個3D列印軟體人工心臟誕生:而且還能跳動
    7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瑞士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人造心臟,這種人造心臟「在形狀和功能上」非常接近真實的器官。模仿真實的人類心臟,這個模擬的心臟包含右心室和左心室,並通過3D列印技術成型。這兩個腔室不是由隔膜分開的,而是由另一個腔室通過加壓空氣壓出。用於泵液的腔室模擬肌肉收縮。
  • 3D列印技術造出世界首個軟體人工心臟 能跳半小時
    日前,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博士生尼古拉斯·科爾斯(Nicholas Cohrs)領導的團隊,運用3D列印技術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軟體人工心臟。目前用於泵送血液的人工心臟泵等裝置仍存在許多缺點,比如金屬和塑料材料難以與器官組織相融合,其不自然的運動方式也會給血液造成一定損傷。
  • 世界首個3D列印 人工椎體植入成功
    人體椎體結構示意圖及世界首個3D列印多節段胸腰椎植入物。(資料圖片)  日前,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成功為一名骨科脊索瘤患者切除五節段脊椎腫瘤,並利用世界首個3D列印多節段胸腰椎植入物完成長達19釐米大跨度椎體重建手術。這標誌著我國3D列印技術正式開啟人工椎體時代。
  • 世界首個克隆猴在上海誕生
    2017年11月27日,世界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坐落於徐匯區嶽陽路的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誕生。8天之後,第二隻克隆猴「華華」也在這裡順利誕生。國際生物學頂尖期刊《細胞》(Cell)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2018年1月25日發表了此項成果。
  • Topic:首個人工設計基因組微生物誕生了,是個大腸桿菌
    《自然》15 日發布的一篇論文顯示,在兩年的時間裡,劍橋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們讀取並重新設計了大腸桿菌的 DNA,創造出了全球首粒全套基因組經過重新編碼的大腸桿菌。它證明了人工設計過的基因組可以產生生命,而微生物在醫療方面的應用也得以進一步突破。
  • 甘肅省首隻人工繁育北極狼幼崽誕生
    我省首隻人工繁育北極狼幼崽誕生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瞿娟)近日,蘭州極地海洋世界冰川極地區的北極狼思思產下了1隻小北極狼幼崽,這是省內第一隻進行人工繁育的北極狼幼崽。據了解,蘭州極地海洋世界採取人工隔離餵養,並通過監控視頻隨時觀察。北極狼在人工飼養條件下,能活到17歲以上,在野外平均壽命只有7歲。在工作人員精心照料和保護下,可有效延長壽命,這對保持和恢復整個北極狼的種群數量十分必要。
  • 世界首個人體組織3D列印心臟問世 將來有望移植人體
    近日,以色列的特拉維夫大學公布,使用人體組織3D列印出了全球首個完整心臟,該心臟包括細胞、血管、心臟以及心室,此前也有過3D列印心臟,但是都未列印血管、心臟也不包含細胞。現階段,我們3D列印的心臟雖然大約只有兔子心臟那般大小,但是我們的研究證實了這種方法在未來工程設計個性化組織和器官替換方面的潛力,工程設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對於消除移植排斥的風險是非常關鍵的,排斥反應會危及心臟移植手術的治療。理想情況下,這種生物材料應具有與患者自身組織在生物化學等方面具有相同的特徵。」Tal Dvir還指出:「我們必須進一步對列印心臟技術進行探索。
  • 人工心臟技術未來可期
    外科治療是主要治療手段,即心臟移植和植入人工心臟。現階段,心臟移植治療無法滿足臨床需求。由於供體數量有限,手術難度大,我國大多數移植醫院年移植例數在10例以下。而且,心臟移植術後,患者面臨慢性排異、感染等問題。術後的抗免疫抑制劑費用也不少,約10萬元左右。        國際的心臟移植數量也增長緩慢,但人工心臟在北美地區的應用比例在逐年增加。
  • 首個人體組織3D列印心臟問世,你的「心病」有救了?
    4月15日,特拉維夫大學研究者公布器官移植領域重大突破:使用人體組織3D列印全球首個完整心臟,包含細胞以及血管,列印材料來自人體細胞及組織。該心臟大小與兔子心臟類似,下一步是培養其泵血等功能並完成動物移植。
  • 3D列印的人類心臟:質感足以亂真|3D列印|心臟
    這種人工心臟的出現,將有助於外科醫生在手術前更好地練習心臟手術,也可能最終導致全功能3D列印心臟的出現,並為醫療設備開發商提供一個前所未有的平臺,用來測試他們的產品。不過,這臺印表機並沒有像普通的3D印表機那樣將成品擠壓到空氣中,而是將人工心臟擠壓到一個裝有支撐凝膠(主要是明膠)的容器中。
  • 「機械心,重慶造」 17顆人工心臟即將上崗
    「國內首個階段性心臟輔助裝置臨床試驗項目」——「永仁心」植入型左心室輔助人工心臟(即左心室輔助系統)臨床試驗項目在重慶啟動啦~江小妹打探到,將有17顆重慶產「機械心」正式上崗。江小妹了解到,「永仁心」植入型左心室輔助人工心臟是由中日合資公司--重慶永仁心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科技醫療器械。
  • 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成像解析度可超過人眼
    站長之家(ChinaZ.com) 5月25日 消息: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盲人們能夠「重見光明」了,最近香港科技大學設計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其理論上成像解析度可以超過人眼。
  • 誰製造了5萬年前的人工心臟
    人工心臟示意圖這種奇怪的事在別的地方也有,1980年左右就有科研團隊在非洲南部地區的一個深邃的山洞裡。發現了一個史前人類遺骸,而他的骨架上赫然出現一顆人工心臟。它的做工非常精細,就和真正的心臟一樣。而當今的心臟修復技術就是通過它而找到靈感的,那這種比人類還高明的黑科技5萬年是怎麼存在的?如果不是有一個高度文明的存在,是絕對做不出來的。
  • 美誕生世界首個「人造生命」
    綜合外媒21日報導,美國生物學家克雷格·文特爾在實驗室中製造出世界首個具有自我繁殖能力的人造生命細胞,人類的能力已拓展到可以「操縱」自然界。不過這一科技突破也引來不少詬病。美國總統歐巴馬下令在下周舉行聽證會討論這一問題。
  • 第一顆人工心臟曾引發了巨大爭議 | 人工心臟背後的故事(二)
    屢次碰壁的李奧塔對人工心臟的熱情仍然不減分毫,可再折回科爾夫團隊可能會被昔日的同僚笑話,那就只好看看庫利那邊對人工心臟有無興趣了。以庫利為術者、李奧塔為助手(三助)的手術團隊,將一枚人工心臟(李奧塔型)植入卡普的體內,植入手術完成後,卡普脫離了體外循環機。由於當時的人工心臟需要和體外一個很大的控制臺相連接,會嚴重限制病人的活動,但有了人工心臟的支持,起碼可以讓庫利團隊先喘口氣,再解決接下來的問題,那就是尋找心臟供體。
  • 國產完整人工心臟明年可面世 預計售價60萬(圖)
    月產200個血泵 預計售價30萬元  「羅京患的是淋巴癌,可是最終卻因為心臟衰竭醫治無效而去世,他本人已經頑強地在手術臺上和死神搏鬥了近5個小時,如果心尖血泵能夠及時送到,也許就會是另外一個結果。」
  • 不用換電池的心臟起搏器將誕生,這意味著?
    當然,我們都不喜歡換衣服的時候被電到,所以各大服裝廠商都在想辦法去掉「靜電」這個東西,但成功者寥寥。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王中林也曾花費大量時間,試圖消滅靜電,但失敗了。於是他選擇換個角度看問題——如果靜電不能被消除,它能幫助我們做什麼?於是,摩擦發電機就誕生了。通過納米技術,收集我們平時的各種活動中產生的靜電來發電。
  • 全球首個3D列印「人造心臟」問世 自體幹細胞技術離我們有多遠
    日前,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利用患者細胞和生物材料,首次成功設計和列印出充滿細胞、血管並有心室和心房的完整心臟
  • 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應用與未來發展
    人工心臟起搏器可以對患病的心臟根據需要根據需要給予直接電刺激,人為地使心跳正常起來。人工心臟起搏器在形式上可分為體外臨時起搏型和植入式(或稱永久性或埋藏式)兩種,前者供急救性臨時起搏,後者供長期性起搏治療。本文主要討論的是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即一般意義上的心臟起搏器。
  • 芝加哥一生物公司成功3D列印出完整微型人工心臟
    總部位於芝加哥的生物科技公司Biolife4D近日成功3D列印出了一顆完整的微型人工心臟。 雖然是迷你版本,但是其結構組織均和人類的心臟相同。為了創造這種心臟,他們使用了他們專有的生物材料,複製了真正的人體生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