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特拉維夫大學研究者公布器官移植領域重大突破:使用人體組織3D列印全球首個完整心臟,包含細胞以及血管,列印材料來自人體細胞及組織。該心臟大小與兔子心臟類似,下一步是培養其泵血等功能並完成動物移植。
研究人員將這項成果稱為「重大醫學突破」,並成功提高了移植的可能性。該項目負責人、特拉維夫大學分子微生物和生物技術學系的副教授塔爾·德維爾表示,過去人們已經成功地用3D列印技術列印出了心臟的結構,但不是用的細胞或血管。
他補充道:「過去曾經有人成功3D列印過心臟結構,但是並未列印出細胞或者血管。現階段,我們3D列印的心臟大約只有兔子心臟那般大小。但是我們的研究證實了這種方法在未來工程設計個性化組織和器官替換方面的潛力。工程設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對於消除移植排斥的風險是非常關鍵的,排斥反應會危及心臟移植手術的治療。理想情況下,這種生物材料應具有與患者自身組織在生物化學等方面具有相同的特徵。」
印表機「墨水」:病人身上的脂肪組織切片
那麼,這些研究人員3D列印出的心臟所用的「墨水」是什麼?
《以色列時報》報導中稱,在這次「墨水」的製作過程中,研究人員是從病人身上提取了脂肪組織的切片。據該團隊在特拉維夫大學官網上發表的聲明,研究人員先是將針對患者的心臟切片製作出來,然後再用3D列印列印出了心臟。
德維爾教授表示,使用患者自己的組織對於消除植入物引發免疫反應和被排斥的風險非常重要。他補充稱,3D列印人體心臟目前仍存在風險,其中包括如何擴大細胞,使其擁有足夠的組織來再造人類大小的心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目前的3D印表機還受到解析度大小的限制,另一個挑戰則是讓現有的3D印表機列印出所有的小血管。
《以色列時報》報導中還稱,除了此次特拉維夫大學公布的人類首個3D列印的心臟外,其實3D列印這項近年來興起的技術已經在許多其他領域有所成就,但這項技術在為人類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引起了廣泛的爭議。
來源:每日經濟報導
編輯:tf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