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一生物公司成功3D列印出完整微型人工心臟

2020-12-05 環球網

總部位於芝加哥的生物科技公司Biolife4D近日成功3D列印出了一顆完整的微型人工心臟。 雖然是迷你版本,但是其結構組織均和人類的心臟相同。為了創造這種心臟,他們使用了他們專有的生物材料,複製了真正的人體生物材料。

與Bioink一起,他們使用患者來源的心肌細胞或心肌細胞。 該技術類似於傳統的3D列印技術,它可以在層上列印,以在列印時保持結構完整性。一旦心臟印刷完成,它就被轉移到模擬人體狀況的生物反應器中。 這有助於細胞結合併融合在一起形成組織。

在今年6月,BIOLIFE4D已宣布,成功3D列印出一塊心肌組織「貼片」,當中包含組成人類心臟的多種細胞,包括心肌細胞、血管等,但不是一個完整的心臟。至9月9日,BIOLIFE4D再次公布,已成功3D列印出完整的心臟。方法是從患者的血液樣本取出血細胞,轉化為非特化成體誘導的多能幹細胞(iPS),通過分化將iPS細胞轉化為人體中的心臟細胞。

不過今次列印出的是迷你版,公司期望之後可列印一個正常尺寸的人類心臟。如果順利,將來可減少人類對器官的需求。

相關焦點

  • 繼第一顆3D列印心臟問世後 現在怎麼樣了?
    [PConline 雜談]記得大概在去年4月份的時候,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員使用患者自己的細胞和生物材料成功「列印「了世界上第一顆3D血管化心臟,也是第一次有人設計並列印充滿細胞、血管以及心室的完整心臟。時隔一年,現在全球3D列印心臟又發展到何種程度了呢?
  • 利用3D列印技術,成功從幹細胞培育出心臟細胞……
    Fernandez)採用了多學科的方法,結合了3D列印和生命科學的研究領域,3D列印了幾個具有精細調整幾何形狀的微型物理設備。他們使用該設備展示了前所未有的精確度,通過形成胚狀體定向分化幹細胞。在研究中,他們成功地調節了增強心肌細胞生成的參數,心肌細胞是在心臟中發現的。「增材製造領域正在以無與倫比的速度發展。
  •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技術成功從幹細胞培育出心臟細胞
    Fernandez)採用了多學科的方法,結合了3D列印和生命科學的研究領域,3D列印了幾個具有精細調整幾何形狀的微型物理設備。他們使用該設備展示了前所未有的精確度,通過形成胚狀體定向分化幹細胞。在研究中,他們成功地調節了增強心肌細胞生成的參數,心肌細胞是在心臟中發現的。「增材製造領域正在以無與倫比的速度發展。我們看到的精確度、速度和成本水平在幾年前都是不可想像的。
  •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製造微型樂高式「骨磚」
    lego是一家丹麥玩具公司,從丹麥的leggodt翻譯,意思是玩的開心。 2020年7月27日,白令三維從外國媒體獲悉,受這種樂高玩具的啟發,科學家開發了一種類似樂高木製玩具的生物支持,能夠更好地修復骨折和修復受損的器官組織。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hsu)的研究人員擁有3d的微型樂高式「骨磚」,可以治癒骨折。
  • 全球首例3D列印完整心臟問世 相關概念股潛力無限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多家媒體報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用革命性的3D列印技術,利用取自病人自身的人體組織,列印出了全球第一個完整的心臟。研究人員將這項成果稱為「重大醫學突破」,並成功提高了移植的可能性。
  • 3D列印的人類心臟:質感足以亂真|3D列印|心臟
    人類朝著製造出活組織人工器官又邁進了一步。  近日,在《ACS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ACS Bio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雜誌上,一個研究團隊描述了他們如何利用低成本的3D印表機和磁共振掃描數據,製作出人類心臟的可變形全尺寸模擬物。換言之,你可以把它拿在手裡,捏一下,會有非常真實的質感;切開它,你能找到心房和心室。
  • 生物3D列印技術「列印」出微型腎臟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通過使用一種新生物3D列印技術,在實驗室內可以快速「列印」出大量微型腎臟類器官,未來有望應用於人體器官移植的相關研究,最終實現用人造腎臟為嚴重腎病患者進行器官移植。 這一新技術由澳大利亞默多克兒童研究所和美國生物技術公司奧加諾沃主導開發。
  • 科學家3D列印出逼真的心臟瓣膜模型
    近幾年來,3D列印技術可謂是突飛猛進的發展,幾個月就上升一個新高度。近日,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美敦力公司的支持下,開發出一種突破性的技術,用多材料3D列印出了逼真的心臟主動脈瓣和周圍結構模型,它可以模仿真實病人的外觀和感覺。
  • 金屬3D列印使微型渦輪機效率提高40倍
    微型渦輪歷來是燃氣輪機的簡化版本,適用於各種應用:它們被用於無人駕駛飛行器(U****),用作驅動電動機的電池,作為距離擴展器,或在電池和馬達之間交替的混合無人機中使用。在美國,獅子山渦輪機一直在打破常規製造規則,以改善微型渦輪機的性能。
  • 用核磁共振圖就能3D列印出心臟模型
    用核磁共振圖就能3D列印出心臟模型 2015-09-26 科技日報 劉歲晗 【字體:,可以在幾小時內將患者心臟的核磁共振(MRI)圖像快速標示,並經3D列印造出心臟模型,讓心臟外科醫生能夠更直觀地為患者規劃出有針對性的手術方案。
  • 新研究用生物3D列印技術「列印」出微型腎臟
    新華社雪梨11月27日電(記者陳宇)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通過使用一種新生物3D列印技術,在實驗室內可以快速「列印」出大量微型腎臟類器官,未來有望應用於人體器官移植的相關研究,最終實現用人造腎臟為嚴重腎病患者進行器官移植。
  • 研究人員3D列印出栩栩如生的心臟瓣膜模型
    研究人員3D列印出栩栩如生的心臟瓣膜模型明尼蘇達大學( 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研究人員在美敦力( Federal Reserve Bank)的支持下,開發了一個開創性的工藝,可以將心臟主動脈瓣和周圍結構的逼真模型進行多材質3D列印
  • 研究人員3D列印出栩栩如生的心臟瓣膜模型
    研究人員3D列印出栩栩如生的心臟瓣膜模型 明尼蘇達大學( 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研究人員在美敦力( Federal Reserve Bank)的支持下,開發了一個開創性的工藝,可以將心臟主動脈瓣和周圍結構的逼真模型進行多材質
  • 3D列印技術造出世界首個軟體人工心臟 能跳半小時
    日前,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博士生尼古拉斯·科爾斯(Nicholas Cohrs)領導的團隊,運用3D列印技術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軟體人工心臟。目前用於泵送血液的人工心臟泵等裝置仍存在許多缺點,比如金屬和塑料材料難以與器官組織相融合,其不自然的運動方式也會給血液造成一定損傷。
  • 我國第一顆人工心臟獲批 這些A股公司有人工器官概念
    換個心臟有望多活10年?國內心衰患者的福音來了!我國第一顆人工心臟——「永仁心」昨日在重慶正式發布,該產品不僅有望大幅延長心衰患者的生命,上市後售價也將比國外同類產品便宜約30%。重慶永仁心公司於2013年從日本引進「永仁心」項目,並於次年組建合資企業落戶重慶進行合作研發,隨後該產品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2018年初,「永仁心」人工心臟啟動臨床試驗,先後成功實施15例臨床植入手術,患者術後均順利恢復健康、無併發症發生,被國外學者譽為「全球最佳臨床實績」,因而得以獲批提前註冊上市。
  • 3D列印的人類心臟:質感足以亂真
    人類朝著製造出活組織人工器官又邁進了一步。近日,在《ACS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ACS Bio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雜誌上,一個研究團隊描述了他們如何利用低成本的3D印表機和磁共振掃描數據,製作出人類心臟的可變形全尺寸模擬物。換言之,你可以把它拿在手裡,捏一下,會有非常真實的質感;切開它,你能找到心房和心室。
  • 世界首個3D列印軟體人工心臟誕生:而且還能跳動
    7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瑞士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人造心臟,這種人造心臟「在形狀和功能上」非常接近真實的器官。模仿真實的人類心臟,這個模擬的心臟包含右心室和左心室,並通過3D列印技術成型。這兩個腔室不是由隔膜分開的,而是由另一個腔室通過加壓空氣壓出。用於泵液的腔室模擬肌肉收縮。
  • 全球首個3D列印「人造心臟」問世 自體幹細胞技術離我們有多遠
    日前,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利用患者細胞和生物材料,首次成功設計和列印出充滿細胞、血管並有心室和心房的完整心臟
  • 首個人體組織3D列印心臟問世,你的「心病」有救了?
    4月15日,特拉維夫大學研究者公布器官移植領域重大突破:使用人體組織3D列印全球首個完整心臟,包含細胞以及血管,列印材料來自人體細胞及組織。該心臟大小與兔子心臟類似,下一步是培養其泵血等功能並完成動物移植。
  • 世界首個3D人工心臟誕生!
    【TechWeb報導】7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瑞士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人造心臟,這種人造心臟「在形狀和功能上」非常接近真實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