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顆人工心臟獲批 這些A股公司有人工器官概念

2020-12-05 同花順財經

換個心臟有望多活10年?國內心衰患者的福音來了!

我國第一顆人工心臟——「永仁心」昨日在重慶正式發布,該產品不僅有望大幅延長心衰患者的生命,上市後售價也將比國外同類產品便宜約30%。

「永仁心」全稱是「植入式左心室輔助系統EVAHEARTⅠ」,由重慶永仁心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目前已正式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註冊上市批准,成為國內首款獲批的人工心臟產品。

據介紹,心力衰竭是全球唯一呈增長趨勢的心臟疾病,但針對終末期心衰的內科藥物治療遠期效果不佳,心衰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35%。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心力衰竭患者約2600萬人,我國患者人數已超千萬,其中嚴重心衰患者約70萬人。對於重症心衰患者而言,進行心臟移植手術是最佳治療方法,但由於供體不足,我國每年實施心臟移植手術僅400例左右,遠不能滿足患者治療需求。

在此之前,全球只有歐、美、日等國家和地區擁有成套技術及產品,我國尚無同類上市產品。重慶版「永仁心」將改變這一局面。

據介紹,「永仁心」人工心臟採用離心泵結構的植入式左心室輔助系統,由體內組件和體外組件構成,通過搭建起心臟左心室到主動脈的旁路,對患者的心臟泵功能起部分替代或輔助作用。

在國外,同類產品售價多在20萬美元至30萬美元之間,引入國內後的同類產品將便宜約30%。

重慶永仁心公司於2013年從日本引進「永仁心」項目,並於次年組建合資企業落戶重慶進行合作研發,隨後該產品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

2018年初,「永仁心」人工心臟啟動臨床試驗,先後成功實施15例臨床植入手術,患者術後均順利恢復健康、無併發症發生,被國外學者譽為「全球最佳臨床實績」,因而得以獲批提前註冊上市。

重慶永仁心公司董事長張本焱表示,目前公司已經同國內多家心血管疾病中心和大型醫療機構確定了合作意向,將於今年10月在北京開展醫護專業培訓。預計該產品明年將實現數千萬元銷售額,5年內將突破20億元。

同時,公司正在啟動二代小型化血液泵的技術引進,該產品更加小型化、輕量化,將進一步造福心衰患者。

事實上,國內已有不少上市公司在布局人造器官領域。

冠昊生物:補片與人工晶體

冠昊生物是一家立足再生醫學產業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有材料、細胞、藥業三大業務板塊和一個科技孵化平臺,在再生材料領域具備國際競爭能力。

其人工器官主要為各種補片與人工晶體,已上市的自主研發產品有生物型硬腦(脊)膜補片、B型硬腦膜補片、胸普外科修補膜(B/P)、無菌生物護創膜、艾瑞歐乳房補片、優得清脫細胞角膜植片;以及珠海祥樂代理的人工晶體產品,可廣泛應用於神經外科、胸普外科、眼科、皮膚科、骨科、整形美容科等。

藍光發展:3D生物列印及人造血管

3D生物列印是藍光發展核心優勢前沿產業之一,由四川藍光英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光英諾」)主導實施。

藍光英諾成立於2014年,其自主研發乾細胞生物墨汁技術,結合3D生物印表機的智造,使人工製造個性化功能器官成為可能。

而藍光英諾承擔的國家「863」計劃,利用從實驗體提取的幹細胞培育的生物墨汁,列印出的人造血管可以完美實現血管獨有的中空結構和多層不同種類的細胞。

譽衡藥業:人造血

譽衡藥業參股公司陝西佰美基因與國家微檢測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同研發出了血液替代品「人紅細胞代用品」。

該血液替代品具有保存時間長、兼容各血型等優點,有望幾年內應用於臨床。人造血可以大範圍運用生物工程來滿足需求,而且傳統的輸血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風險。

中國再生醫學:人工皮膚和人工角膜

中國再生醫學集團是中國第一家專業從事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於2001年7月18日在香港上市,業務涉及組織工程、生物技術、化妝品三大業務板塊。

其產品包括人工皮膚、人工角膜等。人工皮膚產品為國內唯一具有活細胞的組織工程皮膚「安體膚」,主要用於加速促進燒燙傷患者的康復,並極大減少患者的痛苦。

人工角膜為生物工程角膜「艾欣瞳」,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成臨床試驗並上市的生物工程角膜,使我國在角膜病的再生醫學研究領域走在世界前列。

昊海生科:人工晶狀體

近日在蘇州召開的第24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上,科創板擬IPO企業昊海生科攜旗下人工晶狀體、視光材料、眼科粘彈劑、眼舒康潤眼液等眼科全系列產品參展。

2017年6月,昊海生科牽頭申報的「新型人工晶狀體及高端眼科植入材料的研發」項目成功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有助於實現高端人工晶狀體設計、加工生產等技術的國產化。

而其「疏水性單焦丙烯酸酯非球面摺疊式人工晶狀體」的研製,也意味著目前被進口產品壟斷的中高端人工晶狀體市場有望加速實現國產化替代。

來源: 中國證券網

相關焦點

  • 國內首款人工心臟獲批上市
    2019智博會上展出的「永仁心」人工心臟。(資料圖片)本報訊 記者吳陸牧、通訊員張婷婷報導:您聽說過「人工心臟」嗎?人工心臟被譽為「醫療器械皇冠上的寶石」,主要功能是利用生物機械手段部分或全部替代心臟泵血功能,維持患者的血液循環。對於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來說,人工心臟是代替心臟移植的有效治療手段。
  • 國內首款人工心臟獲批 或將於10月初正式上市
    每經記者:王琳 每經編輯:梁梟據人民網報導,近日,重慶永仁心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仁心公司)的國家創新醫療器械——植入式左心室輔助系統EVAHEART I(以下簡稱「永仁心」人工心臟)正式獲得國家註冊上市批准,這是我國第一個正式上市銷售的植入式心室輔助產品
  • 第一顆人工心臟曾引發了巨大爭議 | 人工心臟背後的故事(二)
    隨著庫利的出走,李奧塔也表現出對德貝齊的不滿意,他認為德貝齊在人工心臟方面投入的精力嚴重不足,制約了這一項目的發展。事實上,德貝齊對於人工心臟的人體應用尚有顧慮,他認為現階段不應急於臨床推廣,相比於全人工心臟,德貝齊認為以左室支持系統(即半人工心臟)為主要研究方向更有前途。他雖然隱約意識到了庫利和李奧塔的野心,但並沒料到他們敢不經學院允許就擅自邁出人體試驗這關鍵的一步。
  • 人工心臟技術未來可期
    心臟中心外科團隊、高校科研人員、醫療器械企業代表、學會代表等,共議國內外人工心臟的發展前景和方向。        人工心臟植入成後起之秀        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臟病發展的終末階段。有數據顯示,終末期心衰患者5年生存率僅為20%,與惡性腫瘤相當。        「心衰正在成為我國居民巨大的疾病負擔。」
  • 中國研發出全磁懸浮人工心臟 重量不到180克
    據央視財經報導,我國自主創新研發的全磁懸浮人工心臟已成功完成臨床試驗手術4例、人道主義救援手術3例,總共7例。報導稱,這款我國自主創新研發的全磁懸浮人工心臟,厚度只有26毫米,直徑50毫米,重量不到180克,是目前世界上最受關注的人工心臟。
  • 芝加哥一生物公司成功3D列印出完整微型人工心臟
    總部位於芝加哥的生物科技公司Biolife4D近日成功3D列印出了一顆完整的微型人工心臟。 雖然是迷你版本,但是其結構組織均和人類的心臟相同。為了創造這種心臟,他們使用了他們專有的生物材料,複製了真正的人體生物材料。
  • 人工虹膜、人工角膜內皮、人工玻璃體的發展
    其實,人類對於使用人工材料代替眼部組織器官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晚期即公元200-500年,那時候的古埃及人已經開始嘗試用黃金製作的眼球,提供給失去眼球的人使用,當然這種眼球只是起到了美觀作用,並沒有實際功能。
  • 「機械心,重慶造」 17顆人工心臟即將上崗
    「國內首個階段性心臟輔助裝置臨床試驗項目」——「永仁心」植入型左心室輔助人工心臟(即左心室輔助系統)臨床試驗項目在重慶啟動啦~江小妹打探到,將有17顆重慶產「機械心」正式上崗。江小妹了解到,「永仁心」植入型左心室輔助人工心臟是由中日合資公司--重慶永仁心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科技醫療器械。
  • 中國人工器官生物材料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人工器官生物材料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1-2027年)顯示,用生物材料開發出來的醫療器械和人工器官產品,如人工心臟或心臟輔助裝置,人工心臟瓣膜、人工肝、人工腎、人工血管、人造皮膚、人工乳房、人工肌腱、人工 假肢、人工種植牙、人工陰道、人工陰莖、人工眼球、人工鼻、人工耳、輸血輸液器具、一次性注射器和其它的醫療器械、醫用手術縫合線、用於引導/誘導組織再 生的組織引導再生材料等,不但將打破 傳統醫學防病、治病的觀念,使傳統方法無法解決的病例得到有效的治療或緩解,而且這些產品的開發和生產作為一個產業將產生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 中國人工器官生物材料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1-2027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人工器官生物材料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1-2027年)顯示,用生物材料開發出來的醫療器械和人工器官產品,如人工心臟或心臟輔助裝置,人工心臟瓣膜、人工肝、人工腎、人工血管、人造皮膚、人工乳房、人工肌腱、人工 假肢、人工種植牙、人工陰道、人工陰莖
  • 3D列印技術造出世界首個軟體人工心臟 能跳半小時
    日前,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博士生尼古拉斯·科爾斯(Nicholas Cohrs)領導的團隊,運用3D列印技術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軟體人工心臟。目前用於泵送血液的人工心臟泵等裝置仍存在許多缺點,比如金屬和塑料材料難以與器官組織相融合,其不自然的運動方式也會給血液造成一定損傷。
  • 誰製造了5萬年前的人工心臟
    人工心臟示意圖這種奇怪的事在別的地方也有,1980年左右就有科研團隊在非洲南部地區的一個深邃的山洞裡。發現了一個史前人類遺骸,而他的骨架上赫然出現一顆人工心臟。它的做工非常精細,就和真正的心臟一樣。而當今的心臟修復技術就是通過它而找到靈感的,那這種比人類還高明的黑科技5萬年是怎麼存在的?如果不是有一個高度文明的存在,是絕對做不出來的。
  • 每日電訊報:人工心臟為病患延長五年壽命
    參考消息網12月23日報導 外媒稱,一顆人工心臟首次移植成功,將為病人提供五年額外壽命。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2月21日報導,這個在巴黎喬治·蓬皮杜醫院移植給病人的人工心臟靠表式電池提供動力,而電池可置於體外。它還利用一系列「生物材料」來降低人體出現排斥的可能性。
  • 繼第一顆3D列印心臟問世後 現在怎麼樣了?
    [PConline 雜談]記得大概在去年4月份的時候,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員使用患者自己的細胞和生物材料成功「列印「了世界上第一顆3D血管化心臟,也是第一次有人設計並列印充滿細胞、血管以及心室的完整心臟。時隔一年,現在全球3D列印心臟又發展到何種程度了呢?
  • 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應用及原理
    若心肌神經傳導系統發生障礙或者竇房結、房竇結不能有規律地發出電脈衝、下傳電脈衝,心臟就會出現心律失常,甚至停跳,危及患者生命。人工心臟起搏器可以對患病的心臟根據需要根據需要給予直接電刺激,人為地使心跳正常起來。
  • 世界首個3D人工心臟誕生!
    【TechWeb報導】7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瑞士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人造心臟,這種人造心臟「在形狀和功能上」非常接近真實的器官
  • 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應用與未來發展
    1.引言  正常情況下,人體心臟右心房的竇房結能自動地、有節律地發出電脈衝,通過心肌神經傳導系統向心臟各部位發出指令,使心肌收縮,心臟跳動,向全身泵送血液。若心肌神經傳導系統發生障礙或者竇房結、房竇結不能有規律地發出電脈衝、下傳電脈衝,心臟就會出現心律失常,甚至停跳,危及患者生命。
  • 磁懸浮人工心臟公司獲1億元融資 已在國內完成4例植入
    導讀磁懸浮人工心臟可代替左心室泵血功能,國際市場已有成熟產品上市,同心醫療正在就國產人工心臟做臨床試驗,規模約20多例,此前已有4個成功案例,產品上市後定價約50萬元國產磁懸浮人工心臟公司同心醫療近期獲得1.02億元融資,投資方為國內心臟支架和橡膠手套生產商藍帆醫療及其管理層
  • 人工器官之父考爾夫,打破常規的器官移植,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他自己是腎病患者,也是人工腎器官的發明者和血液透析治療的開創者,他還同時發明了人工心肺機和人工眼,也是人工心臟的創始者。1911年2月14日,威廉·約翰·考爾夫誕生於荷蘭萊頓的一個貴族家庭,從萊頓大學畢業後,成為了荷蘭哥勞寧根大學醫學院的內科住院醫生。
  • 科創板晚報|科創板正成為生物醫藥公司首選上市地 人工心臟瓣膜...
    《科創板日報》(上海,鄭嘉維)訊,今日科創板晚報主要內容有:上交所發行中心彭義剛:科創板正成為生物醫藥公司首選上市地;人工心臟瓣膜「四小龍」之一傑成醫療或遭解散;華熙生物:佛思特公司股權已登記在公司名下;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尚沃醫療、金盤科技、極米科技等5家企業首發申請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