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技術造出世界首個軟體人工心臟 能跳半小時

2020-12-06 央廣網

日前,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博士生尼古拉斯·科爾斯(Nicholas Cohrs)領導的團隊,運用3D列印技術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軟體人工心臟。

目前用於泵送血液的人工心臟泵等裝置仍存在許多缺點,比如金屬和塑料材料難以與器官組織相融合,其不自然的運動方式也會給血液造成一定損傷。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尋找新的解決方案,比如尋找塑性泡沫等生物相容性材料,以創造出更接近人類心臟的人工心臟泵,用更安全、舒適的方式來保持血液泵送。

3D列印技術的發展,使得科學家能夠用柔軟堅韌的材料製造出複雜的內部結構,打造性能更加優越的人造心臟。

尼古拉斯團隊創造出的軟體人工心臟,其矽心室中的泵送機制與人類極其相似。不過它的結構和人類心臟並非完全一致——心室之間不是瓣膜,而是充氣和放氣以便產生抽吸作用的心室。除了供血液進出的輸入和輸出埠,整個心臟基本是個密閉的整體,所以不需擔心不同的內部機制如何組合。

尼古拉斯團隊用類似血液的液體對這顆人工心臟進行了測試,結果很理想。不過這顆人造心臟還是一款概念產品,無法用於臨床植入。因為用於製造這款心臟的材料不夠堅韌,大約只能支撐半個小時,具體使用時間取決於心率的快慢。

不過這項研究成果的意義仍然十分重大,研究人員正計劃使用更好的材料和設計打造出一顆更加強悍的心臟。或許要不了多久,醫生就能使用這種軟體人工心臟幫助心臟病患者重獲健康了。

尼古拉斯團隊的成員阿納斯塔西奧斯·彼得魯(Anastasios Petrou)也對自己的研究成果感到自豪,他表示「這項研究簡直令我著迷」。

相關焦點

  • 世界首個3D列印軟體人工心臟誕生:而且還能跳動
    7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瑞士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人造心臟,這種人造心臟「在形狀和功能上」非常接近真實的器官。模仿真實的人類心臟,這個模擬的心臟包含右心室和左心室,並通過3D列印技術成型。這兩個腔室不是由隔膜分開的,而是由另一個腔室通過加壓空氣壓出。用於泵液的腔室模擬肌肉收縮。
  • 世界首個3D人工心臟誕生!
    【TechWeb報導】7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瑞士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人造心臟,這種人造心臟「在形狀和功能上」非常接近真實的器官
  • 世界首個3D列印 人工椎體植入成功
    人體椎體結構示意圖及世界首個3D列印多節段胸腰椎植入物。(資料圖片)  日前,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成功為一名骨科脊索瘤患者切除五節段脊椎腫瘤,並利用世界首個3D列印多節段胸腰椎植入物完成長達19釐米大跨度椎體重建手術。這標誌著我國3D列印技術正式開啟人工椎體時代。
  • 用核磁共振圖就能3D列印出心臟模型
    (MRI)圖像快速標示,並經3D列印造出心臟模型,讓心臟外科醫生能夠更直觀地為患者規劃出有針對性的手術方案。  MRI能將三維物體的橫截面進行斷層成像。但每個斷層有其明暗區域,而區域的邊界可能是某個解剖構造的邊緣。計算機「圖像分割」技術可判定哪些是特定物體的邊界,但現有算法在外科手術領域不夠可靠。  為了把心臟MRI掃描圖的邊界畫得精度夠高,需要人工繪製二百張左右的高清掃描圖,這會耗費8到10個小時,再加上後期處理影像的時間,整個心臟手術的準備期要花上兩三天的功夫。
  • 3D列印的人類心臟:質感足以亂真|3D列印|心臟
    這種人工心臟的出現,將有助於外科醫生在手術前更好地練習心臟手術,也可能最終導致全功能3D列印心臟的出現,並為醫療設備開發商提供一個前所未有的平臺,用來測試他們的產品。  此外,該團隊還使用同樣的技術3D列印了冠狀動脈的一個單獨部分,觀察它是否可以灌注,或者說能否攜帶血液。果然,當研究人員泵入假血時,這個人工動脈並不會漏出液體。範伯格表示,這是很重要的一步,我們越來越接近開發出血管相互連接的人工心臟。利用這種心臟,外科醫生就可以在有血液流動的情況下練習縫合動脈。
  • 世界首個人體組織3D列印心臟問世 將來有望移植人體
    近日,以色列的特拉維夫大學公布,使用人體組織3D列印出了全球首個完整心臟,該心臟包括細胞、血管、心臟以及心室,此前也有過3D列印心臟,但是都未列印血管、心臟也不包含細胞。下一步該心臟將會在實驗室中繼續培養以完善其泵血功能,然後再嘗試在動物身上移植。該研究首席作者、特拉維夫大學分子細胞生物學和生物技術學院教授Tal Dvir表示:「過去曾經有人成功3D列印過心臟,但使用的不是生物材料,也並未列印出細胞或者血管。
  • 繼第一顆3D列印心臟問世後 現在怎麼樣了?
    [PConline 雜談]記得大概在去年4月份的時候,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員使用患者自己的細胞和生物材料成功「列印「了世界上第一顆3D血管化心臟,也是第一次有人設計並列印充滿細胞、血管以及心室的完整心臟。時隔一年,現在全球3D列印心臟又發展到何種程度了呢?
  • 首個人體組織3D列印心臟問世,你的「心病」有救了?
    4月15日,特拉維夫大學研究者公布器官移植領域重大突破:使用人體組織3D列印全球首個完整心臟,包含細胞以及血管,列印材料來自人體細胞及組織。該心臟大小與兔子心臟類似,下一步是培養其泵血等功能並完成動物移植。
  • 全球首個3D列印「人造心臟」問世 自體幹細胞技術離我們有多遠
    日前,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利用患者細胞和生物材料,首次成功設計和列印出充滿細胞、血管並有心室和心房的完整心臟
  • 3D列印的人類心臟:質感足以亂真
    這種人工心臟的出現,將有助於外科醫生在手術前更好地練習心臟手術,也可能最終導致全功能3D列印心臟的出現,並為醫療設備開發商提供一個前所未有的平臺,用來測試他們的產品。果然,當研究人員泵入假血時,這個人工動脈並不會漏出液體。範伯格表示,這是很重要的一步,我們越來越接近開發出血管相互連接的人工心臟。利用這種心臟,外科醫生就可以在有血液流動的情況下練習縫合動脈。此外,研究團隊還希望最終能將列印出來的心臟「細胞化」,或是將人類心臟肌肉細胞添加到這個結構中,讓它像真實的心臟一樣跳動。科學家已經在實驗室中培育幹細胞,並使其分化為心臟細胞。
  • 研究人員使用幹細胞3D列印心臟,新的技術已經遠超普通人的理解
    短期內,這項研究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好的了解心臟的功能機制,幫助尋找應用心臟疾病的藥物或手術方法;長期來看,隨著幹細胞再生醫學的完善,研究人員甚至能使用幹細胞列印出合適的人類心臟,替換原本損傷的心臟。過去,研究人員也曾嘗試用3D列印心肌細胞,使用的是人體多能幹細胞(多能幹細胞是指有潛力發展成體內任何類型細胞的細胞)。研究人員將這些幹細胞重新編程為心肌細胞,然後使用專門的3D印表機列印他們在一個三維結構,稱為細胞外基質。問題是,科學家永遠無法達到心肌細胞真正發揮作用的臨界細胞密度。
  • 芝加哥一生物公司成功3D列印出完整微型人工心臟
    總部位於芝加哥的生物科技公司Biolife4D近日成功3D列印出了一顆完整的微型人工心臟。 雖然是迷你版本,但是其結構組織均和人類的心臟相同。為了創造這種心臟,他們使用了他們專有的生物材料,複製了真正的人體生物材料。
  • 3個3D列印的醫療創新應用,列印心臟能像真心臟一樣跳動
    3D列印技術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被推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至今仍是一個全球性熱點。近年來,生物3D列印技術也取得長足發展,在醫療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探索和臨床實踐,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幾個3D列印在醫療領域的應用:3D列印下巴澳大利亞一位小姑娘的下巴因為惡性腫瘤的原因,醫生不得不切掉她大部分的上頜骨,只留下了四顆上槽牙和一部分的上唇,讓她失去了80%的上顎。
  • 利用3D列印技術,成功從幹細胞培育出心臟細胞……
    Fernandez)採用了多學科的方法,結合了3D列印和生命科學的研究領域,3D列印了幾個具有精細調整幾何形狀的微型物理設備。他們使用該設備展示了前所未有的精確度,通過形成胚狀體定向分化幹細胞。在研究中,他們成功地調節了增強心肌細胞生成的參數,心肌細胞是在心臟中發現的。「增材製造領域正在以無與倫比的速度發展。
  •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技術成功從幹細胞培育出心臟細胞
    Fernandez)採用了多學科的方法,結合了3D列印和生命科學的研究領域,3D列印了幾個具有精細調整幾何形狀的微型物理設備。他們使用該設備展示了前所未有的精確度,通過形成胚狀體定向分化幹細胞。在研究中,他們成功地調節了增強心肌細胞生成的參數,心肌細胞是在心臟中發現的。「增材製造領域正在以無與倫比的速度發展。我們看到的精確度、速度和成本水平在幾年前都是不可想像的。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從提供3d掃描獲取數據到3d設計、數據再創造再到3d列印創意實現的完整解決方案是廣大師生的呼聲,更是教育改革時代背景下的一條創新之路。
  • 中科院研究突破:讓液態金屬機器能"跑"能"跳"
    《終結者2》中的液態金屬機器人T-1000新研究讓液態金屬機器能「跑」能「跳」據中科院微信公眾號發布,近期,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聯合清華大學研究組研發世界首個液態金屬機器的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劉靜觀察者網注意到,這個科研團隊的帶頭人是中科院理化所雙聘研究員、清華大學教授劉靜。
  • 3d列印價格為何這麼高
    3d列印一直都是人們心中的願景,希望其能實現許多無法實現的東西,尤其是在外科手術中,如果能列印心臟、腎等器官該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事。但是3d列印的面世並沒有帶給人們預期的喜悅,引得人們好評如潮,反而引發了人們的吐槽,說我明明能花很少的錢到市面上去買一個東西,為什麼要花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錢去3d列印一個呢?
  • 科學家3D列印出會「砰砰跳」的心臟雛形
    在一項突破性的新研究中,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3D列印出一個釐米級的人體心臟泵。這一發現具有重大意義,可能拯救美國每年60多萬人因為心臟病死亡的人。這項研究已經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的刊物《循環研究》上。
  • 用3D列印,給你做個超級英雄的假肢
    舉個例子,有關3D列印醫療模型使用的前沿案例研究正在迅速地引起關注,例如兩歲的米娜?可汗(Mina Khan)和她所使用的心臟模型就使用了這一技術,該模型使外科醫生能構建定製的移植心臟來修補她心室的缺陷。外科醫生們認識到3D列印技術能減少手術時間,降低錯誤或是併發症的風險,並且可通過使用3D列印的手術模型和工具來為病人提供更好的結果——在目前實現面部移植的努力中這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