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D列印,給你做個超級英雄的假肢

2020-12-05 生物谷

在專業3D列印設備的製造商正特意為牙科使用者研製推廣3D列印技術的同時,其在非牙科醫療領域的應用也正進入全新的快速發展時期。

3D列印心臟的特寫

醫療衛生是當今引發持續討論的話題,但醫療衛生並不都和政策有關。治療和技術的創新正在改革人們的醫療關懷方式,儘管某些方法要麼是難以跟上時代,要麼是與改善生活或拯救生命的目標相去甚遠。現在,隨著輔助製造行業的快速發展(這些越來越受歡迎的技術經常指3D印表機),醫療衛生行業的未來正以熟悉同時又引人注目的方式進步著。

在專業3D列印設備的製造商正特意為牙科使用者研製推廣3D列印技術的同時,其在非牙科醫療領域的應用也正進入全新的快速發展時期。

3D列印:個性化醫療的模型

不要被她紫色的3D列印假肢迷惑,她可是美國隊長的鐵桿粉絲。

在製造業背景下,相比於與其他熱門產業例如航天、汽車等,3D列印的醫療應用是相當獨特的。為什麼呢?答案顯而易見,在所有的醫療衛生應用中都體現著人類元素,與拯救人類生命或者顯著提高人類生活質量這樣的成功結果相比,花費成了次要的顧慮。

但根據我們最近對這個領域的十年預估,在數字3D設計,醫學成像和3D列印領域有異常強烈的協同作用,三者相互促進是解決醫療問題的力量,醫生們可以通過病人自身的數據而捕獲(結果),進行操作,並最終藉助3D列印技術運用任何形狀和大小的物理解決方案。沒有這樣的技術,個性化醫療很難實現,因為病人們需要能夠簡單快速製造的獨一無二的元件。

3D列印技術有潛力通過各種革命性的醫療解決方案來影響千千萬萬的人,尤其是其中兩塊特別有趣的領域:外科手術和其他棘手健康狀況的治療。

改革手術方式

在如今的手術室裡,儘管醫生們能夠很容易地將一臺手術裡習得的經驗教訓應用於其他手術,3D列印在手術室裡的應用一般仍局限於相對較少的手術類型。舉個例子,有關3D列印醫療模型使用的前沿案例研究正在迅速地引起關注,例如兩歲的米娜?可汗(Mina Khan)和她所使用的心臟模型就使用了這一技術,該模型使外科醫生能構建定製的移植心臟來修補她心室的缺陷。

外科醫生們認識到3D列印技術能減少手術時間,降低錯誤或是併發症的風險,並且可通過使用3D列印的手術模型和工具來為病人提供更好的結果——在目前實現面部移植的努力中這是顯而易見的。

現在專業的3D印表機使用有多種紋理、透明、靈活的光固化型樹脂,所以在手術開始前,外科醫生可以根據病人骨頭、血管或是其他器官的CT掃描數據來計劃複雜的手術,然後轉成3D列印的電子文檔以供操作研究。對於涉及到打斷或是鑽入骨骼結構的手術,例如下顎手術、全膝關節置換術或是其他涉及到關節的手術,3D列印也能夠根據列印的定製參考的和工具完美適用。

運用醫學成像和3D建模技術,醫生們現在也可以用3D印表機來建造可以被固定到病人骨骼結構的臨時工具,為重塑骨架提供一個精準的「藍圖」,從而完美地適應標準大小的植入裝置。定製的列印鑽孔導板保證螺釘被準確放置以確保與病人身體合適匹配。

在十年內,3D列印的醫療模型和定製的手術導板很可能成為許多手術的標準流程,包括心臟手術、,下顎手術、,全膝關節置換術、,髖關節置換術、,顱內植入、,肩關節手術、,脊椎手術或者更多其他手術。

一位年輕的索爾正用他列印的假肢緊抓著戰錘

讓不可治變得可治

在快速發展的3D列印醫療手段中,最振奮人心的結果之一就是它能給予原先毫無希望的病人以幫助,無論是經濟上的困難還是特定條件下的限制。全世界上百萬人都無法接受關鍵性手術治療,現在,一些案例中,3D列印正幫助人們消除那些障礙。

安裝假肢手和人工橈動脈(在手肘以下)時存在一個奇特的現象。就總市值而言,大部分醫療設備公司對於這類假肢的需要並不會增加。傳統的人工橈動脈十分昂貴,一般來說每個產品花費在一萬到兩萬美元,甚至更多。假肢會逐漸退出廣泛應用,並且如果病人還年輕並仍在成長中,一副假肢是不現實的——尤其當病人還要依靠另一個功能健全的肢體時。一千個人中沒有一百個也有十個人能在人工橈骨幫助下過上更好的生活,但他們現在根本就不能享受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

然而3D列印正改變這種局面——迅猛地改變。

過去兩年裡,湧現出大量完全定製的功能性假肢,它們甚至用最廉價的3D印表機就能完成。根據e-Nable在內的志願者團體聯繫列印設備與需要假肢者的經驗分析,這些假肢的總成本(包括材料在內)不過幾百美元。

這是一個計劃用於面部移植的3D列印模型。

甚至對於沒有3D印表機的人來說,擁有功能型假肢手也突然成為可能——包括了那些假肢僅僅幾個月就不適應生長中的身體,而在童年時代飽受煎熬的孩子們。現在,只要擁有了一臺印表機,就可以在24小時內為兒童列印出新的假肢。並且,這些假肢完全實現了「私人訂製」。現在,許多孩子因為擁有仿製其最愛的超級英雄的假肢而興奮不已。

植入用3D列印髖和脊椎儘管仍只佔有整個植入物品市場的極小一部分,卻成為技術治癒不治之症的又一偉大案例。

專業醫學移植提供者正用工業印表機為病人打造定製的植入物,否則那些病人們很難找到用傳統方式植入的辦法。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增加,老年人身體機能正在退化,所以不太可能讓他們的髖接受兩次甚至三次手術。通過3D列印製造專業植入物往往是有希望長效治癒患者的唯一方案。

接下來是什麼呢?

除了模型,手術導板和植入物等已經證實的方法,工程師們也在探索更具實驗性又有可能改變生活的途徑。

骨骼支架的現狀幾十年來基本都不受質疑。傳統的玻璃纖維外套需要專業人員輔助穿戴,而其臃腫的設計和保持乾燥的限制很大程度影響了日常生活。優雅的3D列印支架不久將打破這一局面,因為病人可以在數秒間迅速地打開關閉支架,同時其材質讓皮膚得以呼吸不至於腐爛分解,克服了傳統玻璃纖維外套的一大弊病。該設備能夠簡單迅速穿脫的性能節省了骨折病人與專家90%的預約時間。同時,輕巧貼身的設計讓穿戴者在愈傷期間更加自由地過正常生活。

3D列印醫療衛生方案仍有待提高。當橈骨假肢技術迅速發展時,腿部假肢仍面臨嚴重的3D列印挑戰:單單使用最易獲得的印表機和列印材料不能滿足持續增長的對於假腿的需要。定製的3D列印「罩子」本質上是對傳統金屬假腿美化,這也許是3D列印唯一能對假腿改進的領域了。但是在這一領域或是其他領域的未來創新潛力不可限量

正是醫療設計的創新者們願意跳出常規思考,3D列印才能推動醫療衛生的變革。3D列印的醫療應用無論是處在最初的實驗階段還是已經處於改革醫療實踐的前沿都以以下三點為旨:能夠治療更多原先無法醫治的病人;給病人更好地療效;消耗醫學專家更少的直接關懷時間。這就是醫療衛生行業的未來——3D列印讓醫生治療更多病人,承擔更少風險。(撰文:斯科特?鄧納姆 翻譯:尤衡一 審稿:董子晨曦)

關於作者:斯科特?鄧納姆(Scott Dunham)是SmarTech Markets Publishing公司的一位高級分析師,這是一家專營輔助製造和3D列印的公司。鄧納姆經常在世界範圍的3D列印工業活動擔任重要發言人,並且將出席4月1日Additive Disruption峰會和5月19日的RAPID會議。他在Live Science上發表了這篇文章。(生物谷Bioon.com)

原文連結:http://www.livescience.com/49913-3d-printing-revolutionizing-health-care.html

【相關會議推薦】

2015醫用新材料與3D列印論壇以「交叉 前沿 新時代」為主題,通過匯聚國內知名的科學家、工程師和企業家,為生物醫用材料在基礎科學、技術和應用等方面提供優秀的交流和討論的平臺,就醫用新材料和3D列印相關領域的新方法、新發現,以及進一步發展的重點,特別是成果轉化等進行交流和研討。本次論壇設有專題報告、小組討論、頭腦風暴、講聽互動、名片交換、項目路演和展臺展示等多種形式,思想、觀點的碰撞將為專家在醫用新材料領域中提供不同的視角、嶄新的思路,是一次難得的產業盛會。

相關焦點

  • 3D列印又立功了!這款高科技假肢不僅逼真 還能藉助AI「記憶」日常...
    總部位於紐約的假肢公司Unlimited Tomorrow(無限未來)將在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展示其3d列印假肢。這隻手臂配備了肌肉傳感器和一個人工智慧控制系統,它們共同工作,使被截肢的兒童能夠抓住物體,並單獨移動手指。
  • 十種超酷高科技假肢 可能比真的還好用
    這個問題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是使用假肢,它至少能讓佩戴者恢復一些已經失去的靈活性。普通的假肢並沒有什麼作用,只是看起來美觀而已。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假肢技術也有了翻天覆地的進步。 這幾年來,我們對各種創造者冒出的有趣想法感到驚訝。我們看到像內置無人機的假肢,能讓我們感覺和看起來像一位超級英雄,甚至還能讓藝術家用假肢來給別人文身。
  • 國內首款3D列印智能上肢假肢明年上市
    (原標題:國內首款3D列印智能上肢假肢明年上市) (首席記者 張亦築
  • 英國公司新發明,人人用得起的仿生假肢,比其他的假肢便宜三倍
    隨著人們知識與文明程度的提高,對於殘疾朋友的關懷增加了不少,我們也都知道,雖然市面上有很多機械假肢、智能假肢,但是並不是每一個殘疾人人都是家庭富裕的有錢人,那些造價昂貴的價值總會有人買不起,但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人人都能買得起的機械手。
  • 父親為截肢小孩設計3D列印假肢 希望免費提供給所有人
    索爾出生僅10天就做了截肢手術據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報導,兩年前,英國小男孩索爾(Sol)剛出生就被發現左臂有嚴重的血凝塊。十天後,醫生為小索爾做了截肢手術。而他的父親通過3D列印得到靈感,為索爾設計了一個在腋窩下安裝有液壓操作器的3D列印假肢。
  • 3D列印技術改進假肢,私人定製也很便宜
    給截肢者裝上假肢,在現有的條件下已不是難事,,。我們報導過許多醫生和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有些是專門針對兒童的設計然而,在全世界超過1千萬的截肢者中,許多人都難以承擔定做假肢所帶來的高昂費用,使用統一規格的產品往往造成很多不便。
  • 天生無右手6歲男孩裝3D列印手 圖
    近年來,3D列印這一革命性的製造技術逐漸在醫療領域廣泛應用。8月17日,一名先天殘疾的法國男孩獲贈了一隻為其量身訂製的3D列印假手。  據法國媒體報導,來自法國東部伊澤爾省的6歲男孩馬克桑斯天生沒有右手。
  • 【重慶日報】國內首款3D列印智能上肢假肢明年上市---中國科學院
    可以根據每個人手臂的不同進行個性化定製,甚至能用意念控制假肢做簡單的動作。3月18日,記者從「智觸科技 翼展未來」3D列印與機器人產業項目推介會上獲悉,由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技術團隊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款3D列印智能上肢假肢,預計將於明年推向市場。
  • 為折翼天使安裝酷炫手臂—3D列印義肢
    日前,一家英國義肢設計公司與日本視頻遊戲開發商合作,推出了一款3D列印的仿生手臂,其靈感來自於《金屬裝備》(MGS)遊戲角色「毒液蛇」。這款3D列印的假肢是為肘下截肢者設計的,具有高達180°的靈巧旋轉能力,就像栩栩如生的肌肉一樣,有可能改變世界各地截肢年輕人的生活。除了毒蛇手臂,去年他們曾推出過一款外形猶如超級英雄手臂的酷炫仿生假肢。讓患者在過上正常生活的同時,還要過足一把英雄癮。一掃生活的諸多不便和心靈的陰霾。
  • 國外開發炫酷動漫 3D 列印假肢:撫慰受傷心靈
    原標題《國外某公司開發動漫炫酷系列假肢》,IT之家編輯酌情修改。失去胳膊,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很多時候,人們在面臨不幸,面對災難時,是如此的無可奈何,無能為力。也許我們無法預知並阻止事故的發生,但是在事故之後,也許我們可以活的更加精彩。
  • 3D列印截肢病人用機械義肢
    圖片來自國際高級工程研究與科學雜誌利用3D列印技術提高醫療設備的可獲得性研究報告首先詳細介紹了目前假肢市場的現狀。雖然這種用於截肢者康復的假肢裝置的發展一直在發展,但研究人員解釋說,機械假肢在商業上有一個劣勢。"這類假肢的價格高於很大一部分正在接受康復治療的人群的購置條件。
  • ...機器人企業,Open Bionics讓每個殘障人士都有機會得到3D列印假肢
    Joel Gibbard 創辦這家公司的原因是,無論是在當時還是現在,仿生假肢其實已經提供給截肢者使用,也有製作精良的面世產品,但價格昂貴,普通人根本無法承受,更別說偏處弱勢的殘障者或兒童。所以,Joel Gibbard致力於推動假肢的低價化、普及化,而3D列印技術則可以實現這一目的。
  • 現實版的3D列印仿生手臂
    該公司使用3D列印技術為手臂截肢者製造出價格更便宜的仿生假肢,而Melville佩戴它的多手柄Hero Arms至今已有大約三年時間。但是現在,視頻遊戲迷的運動方式更加酷炫:官方的《合金裝備》「毒蛇」 3D列印封面可以夾在他現有的英雄手臂上。「這是令人難以置信。這是仿生手臂所需要的一切,」梅爾維爾談到他的全新金屬齒輪固體毒蛇仿生手臂時說。
  • 3D列印椒鹽卷餅!咦?怎麼是玻璃做的?
    這個「玻璃卷餅」是用一種新型的3D列印技術做的哦!研究者們剛剛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這種新的3D列印技術。3D列印已經發展了好久了,想自己整個3D列印玩玩也不是難事。但是,列印玻璃一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之前雖然也有過一些玻璃3D列印的設備,但精度什麼的卻不盡如人意。現在,這種新的技術能夠做出更精準、更透明的3D列印玻璃器件了。
  • 盤點2013年最佳3D列印作品:令人遐想
    這家企業在四大洲9個國家都設有生產部門。今天,他就為大家介紹時下最火爆的3D列印技術今年有什麼最新成果。不管你喜不喜歡,3D列印都已經風生水起。很多人將它視為印刷業與製造業的未來,它應當會讓人類未來購物和生產產品的方式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多年來,業內專家一直在研究開發不同的概念、平面設計和工藝,也出現了許多突破性進展。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從提供3d掃描獲取數據到3d設計、數據再創造再到3d列印創意實現的完整解決方案是廣大師生的呼聲,更是教育改革時代背景下的一條創新之路。
  • 用鋁合金材料3D列印Eurostar E3000衛星部件
    空客防務和航天公司說,自從其首次迭代產品Inmarsat-2 F1問世以來,已經有超過50 Eurostar衛建成並交付使用。而Inmarsat-2 F1更是已經服役超過20年。目前該系統的最新版本Eurostar E3000,可裝載100個轉發器、若干天線,並且有效載荷功率範圍從4千瓦到最高14千瓦。
  • 38歲機械迷3D列印手指,幫手指殘缺小夥握筆寫字
    2019年,在探索「機械手」的過程裡,發現製作假肢更具有意義。於是,他利用3D列印技術,製作出一些具有功能性的活動假肢,送給需要的人。目前,已有5人收到了楊德才送出的假肢手指,並且生活因此得到便利。楊德才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目前,他做的假肢手指只送不賣,他會堅持將這件事做下去,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
  • 8歲女孩帶著3D列印手成為30個大聯盟棒球場中首次投球的人
    Hailey Dawson是一名帶有3D列印假肢的年輕女孩,周日在天使體育場舉行了第一場比賽。她完成了她的家人稱之為「30歲之旅」的事情,隨後,她成為第一個在所有30個大聯盟棒球場中首次投球的人。3D列印假肢由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大學的工程師團隊設計。假肢裝置由3D列印部件組成,使用釣線組裝。當佩戴時,該裝置可以僅通過輕彈手腕就將假手指閉合成拳頭。隨著另一個手腕運動,手指將釋放。「看著 Dawson,她只是一個小女孩,在做她的喜歡的事情和玩樂。她向人們證明,不要有藉口,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
  • 全球十大最酷假肢設計:透明手和3D列印假肢
    據國外媒體報導,假肢並非單純地讓殘疾群體獲得肢體功能,還能增添一些新鮮元素,例如:帕運會遊泳冠軍的蛇臂;美國設計的假肢猶如一個章魚觸手等。  新穎獨特的假肢設計將改變人們的身體元素,或者僅是簡單的差異,如圖所示,這是美國華盛頓大學工業設計系研究生凱萊恩-卡烏設計的「章魚手」,這種假肢就像章魚一樣,用戶可以使用它將物體盤繞起來,可以拿起鑰匙和各種小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