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截肢病人用機械義肢

2020-12-04 中關村在線

巴西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告,旨在通過3D列印技術改善機器人機械假肢的特性和無障礙性。

機械化假肢有可能為模擬殘疾人喪失的功能提供一種可行的低成本替代方案。然而,它的高價值意味著這些設備的購買力很低,使其無法獲得。

在他們的論文中,研究人員詳細介紹了利用3D列印技術改進上肢機械假肢,通過編程實現的擬人化特徵,同時重要的是,他們還重點介紹了該設備的財務成本較低。

真實模型(左)與這項工作中開發的模型(右)之間的比較。圖片來自國際高級工程研究與科學雜誌

利用3D列印技術提高醫療設備的可獲得性

研究報告首先詳細介紹了目前假肢市場的現狀。雖然這種用於截肢者康復的假肢裝置的發展一直在發展,但研究人員解釋說,機械假肢在商業上有一個劣勢。"這類假肢的價格高於很大一部分正在接受康復治療的人群的購置條件。購置價值低的人購買假肢最終不具備可行性,因此,他們會選擇機械控制和與使用者互動性較低的非自動化機制。"

鑑於這個問題,該研究隨後將3D列印定位為設計有效的假肢的潛在技術,並將其定位為低成本的有效假肢技術:"可以列印出具有與人類相似特徵的模型,使其具有接近真實人體零件的資源性。"

事實上,3D列印已經被用於幫助提高全球各地截肢者的假肢等定製醫療設備的可獲得性。最近在3D列印產業上,我們詳細介紹了荷蘭的非盈利組織3D Sierra Leone是如何為這個西非國家的患者提供定製化的3D列印假肢的。利用3D列印技術,3D獅子山致力於改善獅子山那些接受截肢手術但無法獲得相關醫療服務的患者的生活。

在敘利亞,3D列印技術也被用於提供假肢,因為在持續的內戰中,傳統上製造的假肢設備已經很難找到。在敘利亞工作的英國慈善機構 "敘利亞救濟組織"(Syria Relief)已經懇請英國國際發展部(DFID)為該國的兒童提供3D假肢資金。

在馬桑加的3D列印假肢。圖片來自3D獅子山

3D列印的機械假體。

在他們的工作中,研究人員介紹了具有擬人化特徵和低經濟成本的上肢假肢的開發和改進,研究人員使用3D列印的零件與肌電圖(EMG)傳感器和應變計力傳感器一起使用。

該假肢的設計在AutoDesk CAD軟體中建模,然後使用AnetA8 3D印表機進行3D列印。由於AnetA8是一個低成本的系統,它沒有配備深度傳感器來檢測擠出機噴嘴接近臺面的深度傳感器,這可能會導致碰撞。因此,研究人員選擇對該系統進行修改,通過實現感應式傳感器來檢測金屬材料,並更新固件和校準。

假肢上的每一個部件都被設計成機械地相互作用,相當於人類手部組成中存在的骨質結構,由27塊骨頭組成。"因此,在結構建模結束時,相當於37塊,所有的結構都是通過內部的電纜來完成手指的運動。"

假體的內部結構包括直徑為2mm的穿孔,以使電纜能夠通過裝置。拳頭用鋼製螺釘固定在手和手指上,並利用硬銅連接手指連結。

用於電纜布線的結構。圖片來源:國際高級工程研究與科學雜誌。

研究人員選擇PLA作為第一階段3D列印的材料,因為它的熔點為190℃,所以研究人員選擇了PLA作為3D列印的材料。使用Simplify3D V4.1軟體建立了3D列印過程的參數,以確定所需的燈絲量和列印過程的長度。為了實現假肢手指的運動,在4.8V供電時使用了大扭矩13公斤/釐米的伺服電機,工作電壓為4.8-7.2V。金屬齒輪使手指運動過程中的磨損更小,扭矩也更可靠。為了測量手指在手掌表面的壓力,採用了測量範圍在100克到10kg左右的力傳感器,檢測面積為15mm的圓形,檢測範圍為15mm。

在測試該設備的能力時,研究人員解釋說。"事實證明,鑑於假體和目標肌肉之間的測量結果,在假體和目標肌肉之間的測量結果被測量出來,並轉化為設備的運動,因此,該傳感應用是令人滿意的。因此,力傳感器能夠停止運動,防止手指閉合時對假體的關節結構造成破壞。"

該項目的最終收購價值為2000雷亞爾(374美元),而目前市場上機械假體的平均價格約為20萬雷亞爾(37408美元)。

在論文的最後,研究人員詳細介紹了3D列印的機械假肢的研究如何推進平價機械假肢的研究。"針對未來涉及機械假體改進項目的研究,可能會提供可以模擬類似於人體皮膚表面觸摸的傳感器,以及插入新的力傳感器和肌電圖傳感器,以更好地處理消散在肌室中的刺激信號。"

(7450684)

相關焦點

  • 招3D印表機械義肢設計師
    用一雙手去擁抱、去撫摸、去操作,如此簡單的動作卻是那些孩子與父母每一日不能承受的奢望現在,3D列印可以為需要手臂的孩子們製作一支義肢3D印表機械義肢• 主要部件3D列印• 500元左右,成本降低將近千倍• 純機械傳動
  • 阿麗塔:戰鬥天使機械臂成真!3D 列印Alita 義肢贈英國少女
    《阿麗塔:戰鬥天使》由漫畫改篇成好萊塢大電影,女主角Alita(漫畫版加裡Gally)先後使用了兩套機械身軀。現實中的英國少女Tilly 因為年幻時的疾病而截肢,銃夢的電影製作團體就特別聯同Open Bionics,以3D 列印技術,為Tilly 製作跟Alita 狂戰士設計相同的義肢。以《阿麗塔:戰鬥天使》Alita 狂戰士模式的外型設計作為參考的這一對義肢,其實是《銃夢》電影製作團體,與專門製作義肢的Open Bionics 合作設計。
  • 美企業發布3D列印義肢 搭載人工智慧控制系統
    【環球網科技 記者 樊俊卿】據外媒報導,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人造義肢公司Unlimited Tomorrow在今年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展出了一套配備了肌肉傳感器和一套人工智慧控制系統,二者相互協同合作,可協助截肢兒童重新恢復抓取物體的能力。
  • 為折翼天使安裝酷炫手臂—3D列印義肢
    日前,一家英國義肢設計公司與日本視頻遊戲開發商合作,推出了一款3D列印的仿生手臂,其靈感來自於《金屬裝備》(MGS)遊戲角色「毒液蛇」。這款3D列印的假肢是為肘下截肢者設計的,具有高達180°的靈巧旋轉能力,就像栩栩如生的肌肉一樣,有可能改變世界各地截肢年輕人的生活。除了毒蛇手臂,去年他們曾推出過一款外形猶如超級英雄手臂的酷炫仿生假肢。讓患者在過上正常生活的同時,還要過足一把英雄癮。一掃生活的諸多不便和心靈的陰霾。
  • 免費向截肢者提供3D列印義肢,你所不知道的科技巨頭義舉
    近日,美國3D列印義肢研發製造商無限明天(Unlimited Tomorrow)宣布與增材製造印表機巨頭Stratasys和立體建模軟體巨頭達索系統達成合作,將向全世界前100位截肢者提供免費的3D列印定製義肢。
  • MIT截肢教授:義肢讓我明白,腦機接口是未來人類的「升級」方案|潮...
    在他們被援救人員救出之後,Herr本人因為凍傷而不得不接受雙腿自膝蓋以下的截肢。 在2012年,Herr教授裝上了非常複雜的機械仿生義肢。回憶起這一場景,Dave Lee是這樣描述的: 「在倫敦,我親眼見到他讓滿屋的人感動流淚。當時,他第一次在公眾面前穿上這兩個非常複雜精巧的義肢。這兩個義肢讓他能夠再次自然、優雅地行走。」
  • 3D列印義肢揭秘: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最新的3D列印義肢已經超過預期的強度測試效果,和傳統假肢一樣堅固抗壓。儘管如此,Coons和Matt Ratto副教授仍在為不同體重的用戶研發最佳義肢厚度、適應度。同其它義肢研究人員和製造商一樣,為了弄明白如何將3D列印變得自發適配、操作簡單,Ratto和Coons拆分細解了3D列印流程。  Ratto 在接受採訪中表示:「社會關係佔了很大比重,其重要性和設計研發技術相當。社會和技術這兩個因素是相互交織的,不能拆分它們。而這恰恰是這類技術項目的難點。」  3D列印義肢與普通3D列印不同,因為已有傳統的義肢存在了。
  • 這款機械義肢讓截肢者豎起了大拇指
    近期,一款可操控的機械義肢在通過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生產許可約兩年之後,終於準備量產
  • 給身體裝個「USB接口」,讓截肢人士能夠用上「即插即用」的假肢
    目前來說,假肢需要定製,每個人有不同的尺寸,價格也十分昂貴,而且如果病人的體型發生變化(胖或瘦),那麼還要對假肢進行調節,由此又增加了成本。更重要的是,長期佩戴假肢,會時不時地對人的身體造成傷害,比如假肢長期接觸會造成皮膚出血,更嚴重會引起炎症甚至感染等,這些都會成為佩戴假肢患者的痛苦回憶。
  • 美國截肢男子大腦植晶片 用思維控制義肢拿啤酒瓶痛飲
    靠研究人員在他大腦裡植入的晶片,索爾託首次用自己的思維控制義肢舉起啤酒瓶痛飲,「感覺如在天堂」。截肢男子用思維控制義肢舉起啤酒瓶痛飲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研究小組在索爾託大腦控制運動規劃的後頂葉皮層區域植入兩塊電極晶片,每個晶片包含96個活躍電極。
  • 惠普3D列印 X 3D科學谷——3D列印與康復輔助器具白皮書重磅發布
    此外,慢性病人群和殘疾人群的康復醫療2020年的市場規模預計分別將達到5500億元、3500億元。此次惠普3D列印攜手3D科學谷重磅發布《3D列印與康復輔助器具白皮書2.0》,旨在向3D列印行業分享關於康復市場的全面洞察,為大家呈現3D列印康復器具現階段的國內專利申請情況以及3D列印康復器具典型應用,希望能給予大家業務上的啟發。3D列印作為新型的康復輔助器具生產模式,已經有了不少成功的應用案例。
  • 解析肌電信號,用智能義肢控制單個手指,Nature子刊報導!
    大數據文摘出品來源:sciencedaily編譯:啤酒泡泡、小七看到漫威電影裡冬兵的斷臂之後裝上的「機械手臂」,比沒斷之前還要堅硬,文摘菌不禁在想,這除了不能用左手指紋識別,根本沒啥損失啊。然而現實中並沒有這麼靈活自然的義肢可以提供給不幸截肢的人士,但是EPFL(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正在努力。他們開發新方法來改進對機器手的控制力,這種方法將結合每根手指的控制力和自動化來改善抓握和操控等動作的效果。這項結合了神經工程學和機器人工程學的交叉概念已經在三位截肢者和七位健康人士身上試驗成功。
  • 使用機械義肢也能有感覺? 知力百科
    (本文出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2015年12月刊)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軍方近日開發出一種新型的機械義肢,這種機械義肢不僅能夠模擬手部的動作,而且具有感知能力。不僅能夠模擬手部的動作,而且具有感知能力的義肢這種新型機械手其實是利用植入大腦感覺皮質上的微電極陣列,這些微電極能夠探測到從大腦發出的電信號;同時,機械手上的力量感受器能夠將反饋轉變成電信號,再傳遞給大腦。這意味著,使用者不僅能控制機械手的動作,而且能感覺到手指所觸摸到的東西。
  • Sci Transl Med:「屬於自己」的手和手臂義肢
    Dustin Tyler和同事提出了第一個長期的證據,即某手神經義肢的皮膚下連線及神經電極可在兩名成年截肢男性的實際使用後持續發揮功能。這兩人都動了手術,在手術中有3根電極被植入到他們剩餘神經的周圍並與一個手義肢相連。手術後,受助人能夠在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從事日常工作(包括諸如劈柴等用力的戶外活動)達一年以上,從而展現了義肢界面長時間的耐用性。
  • 仿生3D列印,電子義肢,盤點2014年8個棒棒的醫療科技技術
    2.醫療3D列印2014年我們看到3D列印技術被運用到生物再生領域,比如為一隻羊成功列印半月板,為很多病人帶來義肢的第二種選擇。除了半月板,南蘇丹的Daniel項目以及多倫多大學和烏幹達 Autodesk Research都在研究如何讓當地病人通過3D列印獲取手臂假肢。
  • 38歲機械迷3D列印手指,幫手指殘缺小夥握筆寫字
    視頻最後,他還用假肢手指對著鏡頭比劃了「OK」和「贊」的手勢。小魚戴著「假肢手指」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2015年,24歲的小魚在一次意外的工傷中,永遠地失去了右手食指的前兩節。在過去的4年裡,小魚都在使用美容義肢來遮擋住手指的缺陷。「但是當時美容義肢只能起到美觀作用,沒有什麼功能性。」
  • 「心靈控制」機械假肢為殘疾人謀福音
    為殘疾人設計的機械假肢也有了突破性的升級,此前我們大多見到的是只有手掌和前臂部分,但是現在,已經有研究人員為雙臂全截肢的人開發出了完整的機械義肢。在幾十年前的一次事故中,Les Baugh失去了他的左膀右臂。然而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們的幫助下,他終於「拿回」了屬於他的一對機械義肢。
  • Dymax現推出配製機械性能優越和光潔度高的3D列印油墨
    上海2016年11月30日電 /美通社/ -- 隨著3D列印行業的快速發展,生產商力爭製造新型高質量列印材料克服形變問題,並具有優異的表面光潔度和優於傳統油墨的機械性能。若能解決上述問題,3D列印不僅能用於快速成型,還能用於快速製造最終產品。
  • 神經型義肢為患者提供感覺反饋
    傳統義肢是用工程技術的手段和方法,為彌補截肢者的肢體而專門設計、製作裝配的人工假體。但神經型義肢,卻可以讓神經系統與外部裝置直接交互——這種技術也被稱為腦機接口技術,是「生物+計算機」的跨界融合,有望提高腦損傷或脊髓損傷、退行性疾病或截肢患者的生活質量。
  • 父親為截肢小孩設計3D列印假肢 希望免費提供給所有人
    索爾出生僅10天就做了截肢手術據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報導,兩年前,英國小男孩索爾(Sol)剛出生就被發現左臂有嚴重的血凝塊。十天後,醫生為小索爾做了截肢手術。而他的父親通過3D列印得到靈感,為索爾設計了一個在腋窩下安裝有液壓操作器的3D列印假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