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機械義肢讓截肢者豎起了大拇指

2021-01-21 設計癖



近期,一款可操控的機械義肢在通過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生產許可約兩年之後,終於準備量產。這款叫做 Luke Arm 的義肢是由 DEKA 開發的,DEKA 的創世人 Dean Kamen,就是我們熟悉的平衡車的始祖。不久前設計癖報導過的 iBOT 平衡輪椅許多人應該還有印象,它也是 DEKA 公司的產品。從這幾款產品,我們可以看見 Dean Kamen 對於殘障人士的關懷。



Luke Arm 依據不同的截肢程度,設計了三類義肢,對於前臂、大臂以及肩膀等部位以下的截肢者都有相對應的產品。不過對於每一位截肢者,都需要進行義肢的定製,以達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這款產品集成了先進的電機、電池、材料以及電子控制系統,多種電極、壓力控制器讓截肢者通過另一隻手甚至腳都可以對上體的義肢進行控制。多自由度是這款產品的一大特點,肩膀、肘、手腕都可以進行旋轉操作,義肢的靈活性讓截肢者在使用時有更強的活動能力。



無論是握住大目標,例如水瓶,還是使用手指拿起小目標,通過 Luke Arm 都能夠做到。



口說無憑,不如一起看看下圖中 Luke Arm 真實的表現。使用者正通過各種控制器對義肢進行操作,可以看見他右手的動作以及身體的晃動(實際上是在控制鞋裡的控制器)。



儘管現在義肢的行動比較緩慢僵硬,操作略顯繁瑣,甚至看上去有點嚇人,但是這種重新擁有手臂的感覺應該是截肢者夢寐以求的。我們需要再給 Luke Arm 以及其他類似產品一些時間,相信不久的將來,截肢者能夠擁有更自如也更自然的機械手臂,過上舒適自在的生活。

圖片來自 mobiusbionics


產品名稱: Luke Arm

設       計: mobius bionics

狀       態: 量產



相關焦點

  • 為折翼天使安裝酷炫手臂—3D列印義肢
    日前,一家英國義肢設計公司與日本視頻遊戲開發商合作,推出了一款3D列印的仿生手臂,其靈感來自於《金屬裝備》(MGS)遊戲角色「毒液蛇」。這款3D列印的假肢是為肘下截肢者設計的,具有高達180°的靈巧旋轉能力,就像栩栩如生的肌肉一樣,有可能改變世界各地截肢年輕人的生活。除了毒蛇手臂,去年他們曾推出過一款外形猶如超級英雄手臂的酷炫仿生假肢。讓患者在過上正常生活的同時,還要過足一把英雄癮。一掃生活的諸多不便和心靈的陰霾。
  • 免費向截肢者提供3D列印義肢,你所不知道的科技巨頭義舉
    近日,美國3D列印義肢研發製造商無限明天(Unlimited Tomorrow)宣布與增材製造印表機巨頭Stratasys和立體建模軟體巨頭達索系統達成合作,將向全世界前100位截肢者提供免費的3D列印定製義肢。
  • 神經型義肢為患者提供感覺反饋
    傳統義肢是用工程技術的手段和方法,為彌補截肢者的肢體而專門設計、製作裝配的人工假體。但神經型義肢,卻可以讓神經系統與外部裝置直接交互——這種技術也被稱為腦機接口技術,是「生物+計算機」的跨界融合,有望提高腦損傷或脊髓損傷、退行性疾病或截肢患者的生活質量。
  • 金正恩與川普會面 川普向金正恩豎起大拇指
    (原標題:金正恩與川普會面川普向金正恩豎起大拇指)【環球網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於當地時間6月12日上午9時許(北京時間9時許)在新加坡聖淘沙島嘉佩樂酒店會晤。
  • 解析肌電信號,用智能義肢控制單個手指,Nature子刊報導!
    大數據文摘出品來源:sciencedaily編譯:啤酒泡泡、小七看到漫威電影裡冬兵的斷臂之後裝上的「機械手臂」,比沒斷之前還要堅硬,文摘菌不禁在想,這除了不能用左手指紋識別,根本沒啥損失啊。然而現實中並沒有這麼靈活自然的義肢可以提供給不幸截肢的人士,但是EPFL(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正在努力。他們開發新方法來改進對機器手的控制力,這種方法將結合每根手指的控制力和自動化來改善抓握和操控等動作的效果。這項結合了神經工程學和機器人工程學的交叉概念已經在三位截肢者和七位健康人士身上試驗成功。
  • 招3D印表機械義肢設計師
    希望用經濟簡易的3D印表機械義肢幫助國內的手部殘障兒童。希望做到『 以普及性的創新科技,滿足弱勢群體的切身之需 』.多年來閃鑄和展翼計劃保持著良好的合作,目前閃鑄已累計捐贈近百例3D列印義肢。然而我們了解到,相對於受助者需求不斷增多,3D列印義肢設計師依然很缺少。在針對不同殘疾情況的適配過程中,需要大量的3D模型設計、機械設計、醫療相關的知識與資源補充,我們希望能組建一個由3D模型設計師、機械設計師、醫療相關人員組成的社區,共同進行3D列印義肢的研發。
  • 汶川地震中不幸失去雙腿 女孩戴著義肢頑強舞動腰肢
    本文轉自【新華每日電訊】;本報記者謝佼 一段舊視頻,最近又成了網絡熱點:一名穿戴義肢的美麗女子,很有節奏地舞動腰肢,展現出別樣的美麗。 她就是廖智。 ▲廖智跳舞視頻截圖。 沒在聚光燈下的廖智,顯得更從容一些。她的動作輕盈,猶如降臨凡間的精靈。 這隻精靈正在取下自己的「腿」。
  • 新型義肢可提供感覺反饋
    神經型義肢可以讓神經系統與外部裝置直接交互,這種技術也被稱為腦機接口,有望提高腦損傷或脊髓損傷、退行性疾病或截肢患者的生活質量。雖然該領域已經取得了巨大進展,但腦機接口離實際應用仍有一段距離,主要障礙在於這種義肢不能提供「感覺」反饋,而感覺反饋能幫助微調動作指令,恢復與外部世界的交互。
  • 新型機械義肢亮相:更安靜、擺動更靈活
    本文轉自【cnBeta.COM】;相比較傳統義肢,機械義肢有諸多優點,但也存在成本高、噪音大、續航差等諸多不足。近日來自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的科學團隊開發出了一種新型機械義肢,利用最初用於國際空間站機器人提貨的電機,打造出了更安靜、擺動更靈活的義肢原型。 傳統義肢使用過程中,使用者通常每走一步都要抬起和擺動臀部,以便將腿抬離地面並向前移動。這導致了一種不自然的步態,不僅令人疲憊,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導致疼痛和受傷。
  • 阿麗塔:戰鬥天使機械臂成真!3D 列印Alita 義肢贈英國少女
    《阿麗塔:戰鬥天使》由漫畫改篇成好萊塢大電影,女主角Alita(漫畫版加裡Gally)先後使用了兩套機械身軀。現實中的英國少女Tilly 因為年幻時的疾病而截肢,銃夢的電影製作團體就特別聯同Open Bionics,以3D 列印技術,為Tilly 製作跟Alita 狂戰士設計相同的義肢。以《阿麗塔:戰鬥天使》Alita 狂戰士模式的外型設計作為參考的這一對義肢,其實是《銃夢》電影製作團體,與專門製作義肢的Open Bionics 合作設計。
  • 最新研發高能機械腿 助殘疾人保持平衡
    義肢能夠幫助失去腿的人重新站立起來,但它無法讓人保持平衡,很容易被絆倒。卡耐基梅隆大學正在研發一種機械腿,可模仿人類控制腿的方式,讓人保持平衡。 這項技術將在膝蓋以上的截肢者志願者中進一步測試和改進。    Geyer說,電動假肢可以幫助彌補腿部肌肉的缺失,但如果截肢者害怕摔倒,他們不會使用它。現在的假肢嘗試模仿自然的腿部運動,即使它們還無法像一個健康的人的腿一樣,對跌倒或被推作出回應。我們做這項工作就是出於這個的思考,如果我們能了解人類如何控制它們的四肢,我們就可以利用這種原理來控制機器人的四肢。
  • 意念加AI算法「復原」每個手指,智能義肢登上Nature子刊封面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張倩、杜偉、李澤南使用「意念」控制機械,讓肢體缺失的殘疾人過上正常人的生活,這聽起來像是出現在電影中的場景。近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全新的機械臂控制方法,它利用人工智慧為被截肢者提供前所未有的準確操縱能力。研究人員結合了神經工程學和機器人學的專業知識,使得穿戴者可以控制機械手的每個手指,並在穿戴機械手時自動抓起物體。這項新技術在包括 3 名被截肢者和 7 名肢體健全受試者的概念驗證研究中獲得了成功。
  • 義肢也會進化?
    筆者高中時曾經大放厥詞,假設有一天能夠出現這樣的假肢,我願意自斷一臂裝上這種義肢。我心目中的義肢是這樣的。但現實總是很骨感,當時市面上的義肢其實是這樣的。但應該感恩的是,這樣的義肢讓很多不幸失去肢體的人免受異樣的眼光,不管是怎樣的義肢,對於這部分人來說都是具有意義的。但人們不可能滿足於這樣的效果,所以隨著科技的發達義肢也跟著「進化」。筆
  • 現實版《賽博朋克2077》機械義肢紋身 官方也被震驚
    我們知道在《賽博朋克》的世界觀中,機械義肢是一個普遍的設定,很多人為了強化自己的肢體能力都會選擇給自己裝上義肢。但這種設定現在看起來也並不是很科幻的事情了,在近日國外網友就在推特上分享了一個「現實版《賽博朋克》」視頻:視頻中一位紋身師手臂上裝的機械紋身義肢,可以說是與我們在《賽博朋克》題材的漫畫或影視作品中看到的非常類似。
  • 使用機械義肢也能有感覺? 知力百科
    (本文出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2015年12月刊)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軍方近日開發出一種新型的機械義肢,這種機械義肢不僅能夠模擬手部的動作,而且具有感知能力。不僅能夠模擬手部的動作,而且具有感知能力的義肢這種新型機械手其實是利用植入大腦感覺皮質上的微電極陣列,這些微電極能夠探測到從大腦發出的電信號;同時,機械手上的力量感受器能夠將反饋轉變成電信號,再傳遞給大腦。這意味著,使用者不僅能控制機械手的動作,而且能感覺到手指所觸摸到的東西。
  • 智能靈巧假手發布 酷炫機械義肢還能手隨心動!
    智能靈巧假手發布 酷炫機械義肢還能手隨心動!發布時間:2019-06-15 14:38:42 Sat  來源:杭州網杭州網訊 6月15日上午,杭州未來科技城學術交流中心「如魚得水」廣場,酷炫靈巧的機械義肢出現在了「天天新物種」發布區。
  • 新型機械義肢亮相:更安靜、擺動更靈活 續航更持久
    相比較傳統義肢,機械義肢有諸多優點,但也存在成本高、噪音大、續航差等諸多不足。近日來自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的科學團隊開發出了一種新型機械義肢,利用最初用於國際空間站機器人提貨的電機,打造出了更安靜、擺動更靈活的義肢原型。傳統義肢使用過程中,使用者通常每走一步都要抬起和擺動臀部,以便將腿抬離地面並向前移動。
  • 3D列印截肢病人用機械義肢
    雖然這種用於截肢者康復的假肢裝置的發展一直在發展,但研究人員解釋說,機械假肢在商業上有一個劣勢。"這類假肢的價格高於很大一部分正在接受康復治療的人群的購置條件。購置價值低的人購買假肢最終不具備可行性,因此,他們會選擇機械控制和與使用者互動性較低的非自動化機制。"
  • 馬雲太給力,聯合國都要給他豎起大拇指,沙漠變綠州咯!
    那時,可謂是風靡一時,可那只是一款供人娛樂的小遊戲,不能給我們帶來一點點的權益,慢慢的也就被我們遺忘了。現在,馬雲支付寶的螞蟻森林可以收能量,偷能量,是不是那種偷菜時的感覺又回來咯,但是,它和偷菜遊戲有所不同,這些能量是可以成為真真切切實物的,那就是能變成樹木,種在沙漠裡。
  • 現實:機械義肢越發逼真 人機融合讓人類成為AI?
    現實:機械義肢越發逼真       人機融合,顧名思義,就是將人類自己的神經系統與計算機等機械相連接,達到彌補人類感觀、運動缺陷,甚至將人類意識與電腦AI相融合的地步。這個想法聽起來玄而又玄,但如果你是個科幻電影迷,一定不會對其感到陌生,因為這個橋段實在是科幻電影中的經典鏡頭:從電影《星球大戰》中,盧克·天行者被砍斷手臂後接上了機械義肢,到《黑客帝國》中渾身插滿管線,在虛擬世界中做著永恆之夢的人類,再到《攻殼機動隊》中人類意識與電腦程式的徹底融合。這些看似天馬行空的橋段,其實就是人機融合未來發展的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