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國內首款3D列印智能上肢假肢明年上市---中國科學院

2020-12-04 中國科學院

  可以根據每個人手臂的不同進行個性化定製,甚至能用意念控制假肢做簡單的動作。3月18日,記者從「智觸科技 翼展未來」3D列印與機器人產業項目推介會上獲悉,由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技術團隊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款3D列印智能上肢假肢,預計將於明年推向市場。

  「每個殘疾人的手臂都不同,標準化生產的假肢產品無法完全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求,所以假肢產品特別適合用3D列印技術生產。」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重慶研究院機器人與3D列印技術創新中心主任段宣明說,他們自主研發的上肢假肢融合了3D列印和機器人的優勢核心技術,具有智能傳感與多自由度的功能,還深度還原了人體上肢機能,讓它最大程度接近人體真實的手臂。

  據了解,去年底,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和市殘疾人基金會合作,向我市10名肢殘人士捐贈了智能上肢假肢,讓他們進行試戴,反饋的效果比較良好。

  「實際上,我們還在不斷進行技術迭代,如果說當時是1.0版本,目前2.0版本也即將出爐。」段宣明表示,為了更好地將3D列印和機器人技術產業化,今年1月,由中科院重慶研究院機器人與3D列印技術創新中心核心團隊主導的企業——重慶中科智翼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並落戶大渡口區,將率先讓3D列印智能上肢假肢產品化。「目前,市場上還沒有3D列印智能上肢假肢,按照我們的技術實力和研發進度,這款產品推向市場後,將成為國內首款3D列印智能上肢假肢,填補相關領域的空白。」

  另據了解,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與中科院重慶研究院還共同發起成立了全國首家以科技助殘、惠殘為主題的眾創空間,落戶在大渡口區。「依託眾創空間吸引更多創新創業者,今後我們將開發更多服務殘疾人的科技產品,讓殘疾人的生活更加便利、舒適。」段宣明透露。

  此外,他們在工業級金屬3D列印上也掌握了國際領先的核心技術,讓工業級金屬3D印表機的製造精度可以達到15微米,而國際上普遍的精度只有20微米。利用這樣的技術優勢,他們也將進行工業級金屬3D列印材料及設備開發,並面向工業設計、醫療輔具、文化創意、智能設備製造、精密設備生產等領域提供工業級3D列印服務。

  原載於 《重慶日報》 2016-03-19 03版)

  可以根據每個人手臂的不同進行個性化定製,甚至能用意念控制假肢做簡單的動作。3月18日,記者從「智觸科技 翼展未來」3D列印與機器人產業項目推介會上獲悉,由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技術團隊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款3D列印智能上肢假肢,預計將於明年推向市場。
  「每個殘疾人的手臂都不同,標準化生產的假肢產品無法完全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求,所以假肢產品特別適合用3D列印技術生產。」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重慶研究院機器人與3D列印技術創新中心主任段宣明說,他們自主研發的上肢假肢融合了3D列印和機器人的優勢核心技術,具有智能傳感與多自由度的功能,還深度還原了人體上肢機能,讓它最大程度接近人體真實的手臂。
  據了解,去年底,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和市殘疾人基金會合作,向我市10名肢殘人士捐贈了智能上肢假肢,讓他們進行試戴,反饋的效果比較良好。
  「實際上,我們還在不斷進行技術迭代,如果說當時是1.0版本,目前2.0版本也即將出爐。」段宣明表示,為了更好地將3D列印和機器人技術產業化,今年1月,由中科院重慶研究院機器人與3D列印技術創新中心核心團隊主導的企業——重慶中科智翼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並落戶大渡口區,將率先讓3D列印智能上肢假肢產品化。「目前,市場上還沒有3D列印智能上肢假肢,按照我們的技術實力和研發進度,這款產品推向市場後,將成為國內首款3D列印智能上肢假肢,填補相關領域的空白。」
  另據了解,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與中科院重慶研究院還共同發起成立了全國首家以科技助殘、惠殘為主題的眾創空間,落戶在大渡口區。「依託眾創空間吸引更多創新創業者,今後我們將開發更多服務殘疾人的科技產品,讓殘疾人的生活更加便利、舒適。」段宣明透露。
  此外,他們在工業級金屬3D列印上也掌握了國際領先的核心技術,讓工業級金屬3D印表機的製造精度可以達到15微米,而國際上普遍的精度只有20微米。利用這樣的技術優勢,他們也將進行工業級金屬3D列印材料及設備開發,並面向工業設計、醫療輔具、文化創意、智能設備製造、精密設備生產等領域提供工業級3D列印服務。
  原載於 《重慶日報》 2016-03-19 03版)

相關焦點

  • 國內首款3D列印智能上肢假肢明年上市
    (原標題:國內首款3D列印智能上肢假肢明年上市) (首席記者 張亦築
  • 國內首款3D列印表面處理液天威造 今在天貓上市
    中國珠海2015年3月26日電 /美通社/ -- 3月26日,天威向市場推出了國內首款環保3D表面處理液。此款產品用於修飾強化3D列印物件,簡單易用。 天威全面進軍3D印表機領域僅短短一年時間,就已取得卓越成績:已向市場推出了3款不同機型,分別為穩定的 CoLiDo 2代桌面3D印表機、準工業級 CoLiDo X3045 3D印表機、可無限組合的 DIY 3D印表機;多種顏色 PLA/ABS、透明 PLA、木紋、柔性列印耗材。銷售速度增長迅速,已持續數月佔領了淘寶搜索排名的第一位。
  • 3D列印賦能康復醫療,環球精博牽手BrainCo推出智能仿生手
    ,獲得該公司智能仿生手產品在國內七個區域(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的獨家代理權。此次合作既是環球精博公司進一步擴充康復醫療產品線、科技賦能、提升服務的重要舉措,也是母公司三帝科技聚焦3D列印規模化應用的強力布局。假肢接受腔可3D列印定製。
  • 肌電控制上肢假肢的優點及工作原理
    因此,肌電假肢的問世無疑是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的希望,也可以說是給截肢患者帶來了「福音」。美國delsys表面肌電系統在肌電假肢領域已經成功的得到了廣泛應用。那麼肌電假肢控制上肢的優點是什麼?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又有哪些,小編通過本文做了相關的介紹。同時也針對肌電假肢的訓練做了相關的解答。
  • 用3D列印,給你做個超級英雄的假肢
    3D列印假肢迷惑,她可是美國隊長的鐵桿粉絲。根據e-Nable在內的志願者團體聯繫列印設備與需要假肢者的經驗分析,這些假肢的總成本(包括材料在內)不過幾百美元。甚至對於沒有3D印表機的人來說,擁有功能型假肢手也突然成為可能——包括了那些假肢僅僅幾個月就不適應生長中的身體,而在童年時代飽受煎熬的孩子們。現在,只要擁有了一臺印表機,就可以在24小時內為兒童列印出新的假肢。並且,這些假肢完全實現了「私人訂製」。現在,許多孩子因為擁有仿製其最愛的超級英雄的假肢而興奮不已。
  • 我國首款智能動力小腿假肢亮相
    在為期3天的展會中,一批新科技、新產品受到了觀眾的喜愛以及市場的關注,其中智能假肢的推廣讓殘疾朋友感受到新科技給他們生活帶來的便利和快樂。「走起路來行動自如,已經把它當做身體的一部分了,平時做運動也放得開,徒步行走、登山等戶外體育鍛鍊都可以參加。」 在康博會現場,一名佩戴智能動力小腿假肢的體驗者深有感觸。
  • 上肢假肢(手假肢)的日常康復訓練方法
    同時,手部截肢的康復也是假肢康復界最難解決的問題,因為手部的功能相對於下肢有著明顯的優越,人類的手指十分靈敏,可以感覺到振幅只有0.00002毫米的振動,而在假肢康複方面想達到這樣的效果任重而道遠。隨著科技的發展,手部截肢患者的康復情況也隨之改善,目前,手部假肢康復主要有2種方案,裝飾性和功能性。那麼,安裝這類假肢的患者怎麼才能靈活的使用假肢手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解日常使用中需要了解的地方。
  • 3D列印技術改進假肢,私人定製也很便宜
    給截肢者裝上假肢,在現有的條件下已不是難事,,。我們報導過許多醫生和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有些是專門針對兒童的設計然而,在全世界超過1千萬的截肢者中,許多人都難以承擔定做假肢所帶來的高昂費用,使用統一規格的產品往往造成很多不便。
  • 生物液當「墨水」這款3D印表機使人造組織成為可能
    人民網重慶8月24日電(陳琦)「太神奇了!以前只知道3D技術可以列印一些物體,沒想到以後還能列印人體器官。」在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巴南展區,一種全新的3D生物細胞印表機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觀。記者從位於重慶生物醫藥產業園的艾伯爾3D公司了解到,其研發的印表機運用「生物墨水」分層列印,5個小時後,一隻「耳朵」便現場列印出來。
  • 3D列印又立功了!這款高科技假肢不僅逼真 還能藉助AI「記憶」日常...
    總部位於紐約的假肢公司Unlimited Tomorrow(無限未來)將在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展示其3d列印假肢。這隻手臂配備了肌肉傳感器和一個人工智慧控制系統,它們共同工作,使被截肢的兒童能夠抓住物體,並單獨移動手指。
  • ...機器人企業,Open Bionics讓每個殘障人士都有機會得到3D列印假肢
    在美國《機器人商業評論》(Robotics Business Review,簡稱 RBR)近日公布「RBR50 名單」,即RBR認為最值得關注、全球最有影響力的 50 家機器人行業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Joel Gibbard 創辦這家公司的原因是,無論是在當時還是現在,仿生假肢其實已經提供給截肢者使用,也有製作精良的面世產品,但價格昂貴,普通人根本無法承受,更別說偏處弱勢的殘障者或兒童。所以,Joel Gibbard致力於推動假肢的低價化、普及化,而3D列印技術則可以實現這一目的。
  • 智能仿生假肢:截肢患者的希望 Smart Bionic Limbs: A Hope for Amputees
    仿生假肢(Bionic Limbs)是結合仿生學和電子功能的人造假肢,其中「仿生學」英文Bionics的「bio」意指「生命」,「nics」意指「electronics」電子學。仿生假肢可幫助截肢患者行使一定的人體功能,目前智能仿生假肢是許多發達國家康復醫療領域的重點研究課題。
  • 3D列印截肢病人用機械義肢
    在他們的論文中,研究人員詳細介紹了利用3D列印技術改進上肢機械假肢,通過編程實現的擬人化特徵,同時重要的是,他們還重點介紹了該設備的財務成本較低。真實模型(左)與這項工作中開發的模型(右)之間的比較。購置價值低的人購買假肢最終不具備可行性,因此,他們會選擇機械控制和與使用者互動性較低的非自動化機制。"鑑於這個問題,該研究隨後將3D列印定位為設計有效的假肢的潛在技術,並將其定位為低成本的有效假肢技術:"可以列印出具有與人類相似特徵的模型,使其具有接近真實人體零件的資源性。"
  • 自貿區煙臺片區將「造」國內首款混合金屬材料3D印表機
    「合金、陶瓷、不鏽鋼、玻璃等多種材料混合,通過3D印表機就可以列印出我們日常需要的產品。」記者從12月26日在山東自貿區煙臺片區開幕的2019長風論壇暨第三屆3D列印產業大會上獲悉,山東創瑞雷射科技有限公司將與楊守峰團隊合作打造國內首款混合金屬材料3D印表機。
  • 未來器官也可以用3D列印——3D生物列印技術
    3D列印技術除了應用於體外醫療器械包括醫療模型、醫療器械——如假肢、助聽器、齒科手術模板等。其中3D列印人工椎體於2016年獲批上市,為世界首例獲批上市的3D列印人工椎體。全球已上市的鈦及鈦合金骨科植入物產品多由EBM技術製備而成。SLM技術的成型效率較低,殘餘應力較大,需要二次熱處理,但成型精度高,在精細零件製作和複雜成型結構方面更有優勢。
  • 中國首款純鈦口腔支架雙雷射金屬3D印表機上市
    中國正在進行工業4.0的變革,其要求是高品質、數位化、個性化、去庫存、柔性生產,3D列印是中國工業4.0實踐的重要驅動力;義齒領域正是工業4.0的標杆應用行業,是商業化落地最快最成熟的細分市場。作為中國「十三五規劃」與「智能製造2025」的重要產業之一,3D列印也是口腔與義齒產業數位化的重要推動力。
  • 首款散光日拋隱形眼鏡亞洲首發 強生稱明年5月可在國內上市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首款散光日拋隱形眼鏡亞洲首發,強生稱明年5月可在國內上市散光人士有福了,亞洲首款散光隱形眼鏡在進博會首發。一直以來,隱形眼鏡只能滿足近視人群的需求,無法同時滿足散光度數的矯正。而且,本款產品預計在明年5月可在本土市場上市。據了解,散光矯正在隱形眼鏡中的難度一直以來都很大,並不像近視或遠視的矯正,只需匹配相應的度數即可。「散光的原因是與眼鏡的軸位有關,你有100度散光,我也有100度散光,但我們的散光完全不一樣,你可能是180度軸位上的散光,我可能是90度軸位上的散光。
  • 幫上肢殘疾者生活自理,若比鄰推出高性價比版多自由度假肢手
    全球上肢殘疾者約為5000萬,多因為手臂殘缺導致生活難以自理。雖然多自由度假肢手帶來了希望,但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價格,制約了其普及。國內初創公司若比鄰機器人則想推出高性價比版多自由度假肢手,希望將價格降低到10萬元人民幣左右。
  • 英國公司新發明,人人用得起的仿生假肢,比其他的假肢便宜三倍
    隨著人們知識與文明程度的提高,對於殘疾朋友的關懷增加了不少,我們也都知道,雖然市面上有很多機械假肢、智能假肢,但是並不是每一個殘疾人人都是家庭富裕的有錢人,那些造價昂貴的價值總會有人買不起,但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人人都能買得起的機械手。
  • 研發國內首款智能雙目立體視覺晶片
    研發國內首款智能雙目立體視覺晶片 2019-07-12 16:14:12來源:重慶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2019年07月12日 16:14 來源:重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