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款智能動力小腿假肢亮相

2020-12-05 經濟日報

2018第38屆中國(北京)國際康復輔助器具博覽會日前在北京開幕。本屆展會由中國康復輔助器具協會主辦,吸引了100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和品牌參展。豐富的產品展示、良好的互動體驗、多元的學術研討、地方政府發布招商信息等活動成為本屆康博會的亮點。 在為期3天的展會中,一批新科技、新產品受到了觀眾的喜愛以及市場的關注,其中智能假肢的推廣讓殘疾朋友感受到新科技給他們生活帶來的便利和快樂。

「走起路來行動自如,已經把它當做身體的一部分了,平時做運動也放得開,徒步行走、登山等戶外體育鍛鍊都可以參加。」 在康博會現場,一名佩戴智能動力小腿假肢的體驗者深有感觸。據介紹,這款名為「風行者」小腿假肢是我國首款智能動力小腿假肢。整機結構包含傳感器、計算機晶片和機電裝置,從而高度模擬生物神經、大腦和肌肉骨骼組織的功能。它是世界上最早幾個可以將機器人技術與假肢製造技術完美結合的產品之一。

北京工道風行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屠曉光介紹,「風行者」智能動力小腿假肢利用多傳感器數據融合技術,將各類運動信號整合在一起,實現對使用者運動環境和運動意圖的判斷。在舒適性方面,採用航天技術多層複合工藝的碳纖腳板,關節阻尼自適應,坐下時踝關節自動彎曲,收回動作自然,行走中主動調整踝關節角度,避免足尖接觸地面。

據了解,我國是世界上康復輔助器具需求人數最多、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近年來,我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品種類日益豐富,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並湧現一批知名自主品牌和優勢產業集群,中高端市場佔有率顯著提高。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有利於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滿足殘疾人康復服務需求,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增進人民福祉。

(責編:張葦杭)

相關焦點

  • 國內首款3D列印智能上肢假肢明年上市
    (原標題:國內首款3D列印智能上肢假肢明年上市) (首席記者 張亦築
  • 【重慶日報】國內首款3D列印智能上肢假肢明年上市---中國科學院
    可以根據每個人手臂的不同進行個性化定製,甚至能用意念控制假肢做簡單的動作。3月18日,記者從「智觸科技 翼展未來」3D列印與機器人產業項目推介會上獲悉,由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技術團隊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款3D列印智能上肢假肢,預計將於明年推向市場。
  • 智能腦控 讓假肢變得真實
    據果殼網報導,近日,在芝加哥康復研究所(Rehabilitation Institute of Chicago)的幫助下,沃特爾藉助一款全新的腦控機械假肢,登上了103層的芝加哥威利斯大廈,成為首個藉助機械假肢登上世界最高樓之一的人。
  • 北京大學工學院王啟寧課題組在智能動力假肢能量回收研究方面取得...
    近期,北京大學工學院先進位造與機器人系王啟寧研究員課題組在智能動力假肢能量回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機器人領域頂級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於2020年10月8日以長文 (Regular Paper)形式發表了他們題為Energy Regeneration From Electromagnetic
  • 智能假肢能跑步打球登山就像真正的人腿一樣
    據新華社 美國科幻電視劇《無敵金剛》中,飛行員史蒂夫在雙腿重傷後換上了價值600萬美元的假肢,結果擁有了超能力。據英國《每日郵報》3日報導,目前,英國已有人開始試用一種智能仿生假肢,其複雜和精密程度不亞於科幻故事的構想。  英國廣播公司(BBC)製片人斯圖爾特·休斯3年前在伊拉克報導戰爭時,不小心踩到地雷,失去了右小腿。
  • 全球首款人工智慧模式仿生手、智能識別X光機在滬亮相
    原標題:超級義肢、智能X光機驚豔亮相  據《勞動報》報導,2019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將於6月13日至19日舉辦。昨日,記者在全國雙創周上海分會場探營看到,啟動儀式現場的各項工作已基本準備就緒,部分參展商已完成展區布展。全球首款人工智慧模式仿生手、智能識別X光機驚豔亮相。
  • 全球首款人工智慧字體阿里漢儀智能黑體亮相2018UCAN大會
    全球首款人工智慧字體阿里漢儀智能黑體亮相2018UCAN大會 4月21日,阿里巴巴2018UCAN大會在杭州雲棲小鎮如期舉行,來自國內外的13位大咖以及30位特邀講師就達摩院,新零售,智能,設計師轉型等領域進行了分享
  • 實拍:三歲小腿截肢女孩,每天笑臉面對世界,穿上假肢後繼續奔跑
    這個小姑娘叫悅悅,江蘇蘇州人,2014年10月出生的她今年剛三歲半,在2017年2月20號,被一輛渣土車無情地奪去了自己的左小腿。事故發生一年多了,小悅悅很喜歡自己的假肢,每一天都是笑容洋溢,這是小姑娘在給她爸爸表演雜技,節目就是她的高壓腿!網友紛紛感動地說:她的每一個笑臉都讓人心疼。
  • 機器人式智能假肢研發商「健行仿生」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希望BionicM砥礪前行,融合日本領先世界的人形機器人科技與仿生學技術,將領先世界的智能電動假肢帶給全球用戶,成長為個人移動解決方案行業世界級智能製造公司。」公司通過將人型機器人技術和身體的有機融合,設計出了全新的機器人式智能假肢。通過假肢搭載的傳感器,實時感知用戶意圖和環境變化,控制電機輸出合適的力矩和速度,提供動力幫助用戶更好更輕鬆地行走。BionicM旗下智能電動假肢健行仿生創始人兼CEO孫小軍博士9歲不幸截肢,15年拐杖生活。
  • 面向智能下肢假肢控制的人體運動意圖識別技術取得新進展
    近日,依託北京大學和北京市殘聯共同建設的「北京市智能康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面向智能下肢假肢控制的人體運動意圖識別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提出並實現了基於人體電容信號識別下肢運動意圖的方法。
  • 北大教授談人機結合與智能假肢:運動意圖識別仍是難題
    但是在安裝假肢等需要實現強人機耦合的部分,想讓人與機器和諧運轉,還面臨著交互動力學、運動意圖識別等問題。王啟寧介紹,運動意圖識別是指在複雜的實際環境中準確地獲取神經中樞的運動意圖信息,並據此來控制假肢,使穿戴機器肢體的人自然流暢地運動。
  • 練舞練斷三個假肢!汶川地震中失去小腿 他苦練8年成為舞王
    2008年5月12日,12年前的今天,一場8.0級特大地震,無數生命戛然而止,無數人的命運被改變,而對於經歷過這場磨難的謝海峰來說,丟失的小腿沒有阻礙他奔跑的步伐,十年從藝、八年學舞之路,他成為了自己舞臺上的主角。
  • 寒冬送溫暖 假肢助成長
    川流中學學生溫嘉兩年前因車禍失去右腿,北京恩德萊假肢公司得知這個消息後,為他捐贈了一套小腿假肢,讓他像正常孩子一樣行走,圓夢學生的行走路。 畫面中正在自己試穿小腿假肢的孩子就是溫嘉,只見他細緻認真地按照步驟一步一步地穿上假肢,緩緩站立起來,右腿慢慢左右搖動,使未截肢部分適應吻合假肢,然後邁開未受傷的好腿左腿,穿戴假肢的右腿緊隨其後小步邁開
  • ...例奧託博克Genium智能假肢在杭州眾康假肢矯形器有限公司成功安裝
    杭州眾康假肢矯形器有限公司完成浙江省第一例奧託博克Genium智能假肢,患者張某某因車禍意外造成大腿截肢,為了實現他的行走夢,杭州眾康假肢矯形器有限公司根據他的要求為其安裝上了全球先進的智能假肢Genium,公司技術總監陸克站老師為其量身定做了MAS改良型大腿接受腔,該接受腔方案也代表了目前全球先進的大腿假肢接受腔解決方案
  • 「盧克之手」走出熒幕:智能假肢手為肢殘者帶來福音
    新華社瀋陽9月2日電(記者石慶偉、於也童)2日在遼寧省瀋陽市舉行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裝備製造業博覽會上,一款由我國獨立自主研發的操作感知一體化智能假肢手,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觀看。這款操作感知一體化智能假肢手是由哈爾濱工業大學研製開發的。據研發團隊成員、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學院機器人研究所程明介紹,因為人動的時候肌肉會進行運動,假肢手能夠集成肌電信號採集、抓取動作意圖肌電解碼,從而識別相關的動作,隨之做出相應的動作。
  • 北京假肢智能仿生腿
    智能仿生腿(假肢)是一種能夠很好代償下肢殘缺者基本功能的機械電子裝置,集信息、電子、控制、生物醫療、材料、能源以及機械技術為一體。智能仿生腿可以幫助殘疾人恢復生產能力,使殘疾人自力更生,為社會減輕經濟負擔,促進社會的穩定和繁榮。目前,它已經成為許多發達國家康復醫療領域的研究熱點。
  • 36氪首發|自主研發智能電動假肢,「健行仿生」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
    BionicM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專注於智能可穿戴機器人的國際化研發公司,意在通過將人型機器人技術和身體的有機融合,設計出全新的機器人式智能假肢,目前在日本東京和中國深圳同時設有辦公室,並在兩地同步運營。
  • 智能假肢可用大腦控制 費用不足進口產品一半
    圖片說明:由上海交大研發的這款智能假肢能復現人手90%的動作,更能直接受控於人腦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徐程11月6日報導:對全國2000多萬肢殘患者而言,一款靈活的仿人假肢手能有助於其回到正常生活。
  • 海雀科技首款HarmonyOS智能攝像頭Pro亮相華為智慧屏新品發布會
    海雀科技首款搭載HarmonyOS的華為智選 海雀智能攝像頭Pro同步亮相該發布會。發布會上演示了多款產品與智慧屏的聯動,娛樂、看護、教育、辦公多種場景分布式生態讓生活工作兩不誤,帶娃娛樂輕鬆無憂!分布式看護是這次智慧屏新品的一大新功能點。
  • 範冰冰曬照小腿被P成「竹竿」,長度和粗細詭異得像假肢
    由於範冰冰參加活動當日並沒有曬出照片,而是隔日之後工作室才發布的照片,發布的照片很明顯是經過精修以後的照片,但是這種精修實在是不合理,網友們看到之後也是一陣熱議,有網友評論「小腿都被P成「竹竿」了」,長度和粗細比例看上去很詭異啊,這種修圖技術讓很多網友都覺得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