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3D列印出栩栩如生的心臟瓣膜模型
明尼蘇達大學( 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研究人員在美敦力( Federal Reserve Bank)的支持下,開發了一個開創性的工藝,可以將心臟主動脈瓣和周圍結構的逼真模型進行多材質3D列印,這些器官模型可以模擬真正患者的真實外觀和感受。
這是針對特定患者的器官模型,包括集成到結構中的3D列印軟傳感器陣列,是使用專門的墨和定製3D列印工藝製造的。
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出版的同行評審科學期刊《科學進步》( Science Advances)上。
研究人員3D列印出了所謂的主動脈根部,也就是最接近心臟並與心臟相連的動脈部分。主動脈根部由主動脈瓣和冠狀動脈開口組成。主動脈瓣有三個瓣,稱為小葉,周圍有一個纖維環,模型還包括部分在左心室肌和升主動脈。
明尼蘇達大學( University of Minnesota)機械工程學教授、該研究的高級研究員麥可 麥卡爾平(Michael Mcalpine)說,「我們使用3D列印模型的目的是通過提供患者的專用工具,幫助醫生了解患者心臟的確切解剖結構和機械特性,從而減少醫療風險和併發症。」
醫生可在實際手術前對器官植入進行測試和試驗。模型還可以幫助病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解剖學和手術本身。
該器官模型是專門設計的,目的是幫助醫生做好準備,進行一種名為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在患者的主動脈瓣內放置一個新的瓣膜。這種手術用於治療被稱為主動脈狹窄的疾病,這種情況發生在心臟的主動脈狹窄,阻止瓣膜完全打開,從而減少或阻止血液回流。
這種器官模型是通過對病人進行CT掃描來製作的,與確切形狀相匹配。
研究人員從明尼蘇達大學可見心臟實驗室(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s Visible HeartLaboratories)獲得了專門的矽墨水,這種墨水能與真實心臟組織的感覺相匹配。目前市場上的商業印表機可以用3D列印形狀,但使用的墨水往往過於死板,無法與真正的心臟組織的柔軟度相匹配。
另一方面,明尼蘇達大學( 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3D專用印表機可以模仿模型中的軟組織部件,也可以模仿瓣膜上的硬化,列印出一種軟組織成分。
醫生可以使用這些器官模型來確定瓣膜裝置的大小和位置。模型中列印的3D綜合傳感器為醫生提供了電子壓力反饋,可用於指導和優化瓣膜在患者解剖結構中的選擇和定位。
隨著3D列印技術的不斷改進,我們發現了整合電子產品以模仿器官功能的新方法,這些模型本身可能會被用作人工替代器官。
總有一天,這些「仿生」器官可能和我們正常人體器官一樣好,到時可以更換不能工作或老化的器官。
以上由中國醫旅健產業聯盟(公眾號:china-mth)整理髮布,如涉版權,請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