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比人眼更清晰!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問世:數百萬人重見光明
5月24日,據媒體報導,香港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設計出世界上第一個3D人造眼球,或將比人眼成像更清晰。如果一切進展順林,預計五年內可以讓數百萬人重見光明。報導稱,人造眼球通過各種微型傳感器來創建圖像,這些微型傳感器模擬了人類眼球的光檢測感光細胞。而傳感器被包裝成鋁膜和鎢膜,形成一個直徑超過2cm的半球形,模仿人類視網膜。香港科技大學範志勇教授介紹,仿生眼大小與人眼相當,仿生眼結構也與人眼高度相似,當對單個納米線進行電尋址時,具有實現高成像解析度的潛力。
-
世界首個「3D眼球」問世,比人眼成像更清晰,口碑目前兩極分化
2020年,中國香港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明了世界上首個3D人工眼球。科研人員自信地表示這個3D人工眼球比人眼還要清晰。3D人工眼球的出現給無數的人帶來了希望,這一項新的科學技術可以幫助數百萬人重新看到光明。
-
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某些方面可以勝過人眼,或將在五年內成熟
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某些方面可以勝過人眼,或將在五年內成熟 Connor Feng • 2020-05-25 11:00:55 來源:前瞻網 E6442G0
-
香港科大設計出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比人眼看得更遠更清楚
好消息是,由香港科技大學(HKUST)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開發出了世界上首款3D人工眼,這款「電化學仿生眼」,首次複製了人眼的曲面結構,為視覺類人機器人和視力障礙患者帶來了新希望。從本質上來說,人的眼球是通過對光進行反應,從而獲得視覺的。人的眼球可分為感光細胞(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的視網膜和折光系統(角膜、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兩部分。
-
香港科大: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問世,比人眼看得更遠更清晰
好消息是,由香港科技大學(HKUST)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開發出了世界上首款3D人工眼,這款「電化學仿生眼」,首次複製了人眼的曲面結構,為視覺類人機器人和視力障礙患者帶來了新希望。
-
香港科大設計出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比人眼看得更遠更清楚
好消息是,由香港科技大學(HKUST)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開發出了世界上首款3D人工眼,這款『電化學仿生眼』,首次複製了人眼的曲面結構,為視覺類人機器人和視力障礙患者帶來了新希望。令人好奇的是,人造眼球真的能讓盲人像正常人一樣看清世界嗎?它又是怎樣工作的呢?這一切,還要從眼球的結構說起。
-
視力障礙者的希望,世界首個3D人造眼球問世,或比人眼更清晰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有些人上帝為你打開了一扇門,卻給你關上了另一扇窗,有些人因為先天或者後天的原因導致眼睛失明。而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眼已經出現了,5月24日消息稱:香港科技大學設計出世界上第一個3D人工眼球,視力障礙者看到了希望。
-
3D人工眼球或在五年內應用,「半生化人」時代不遠了?
文/東方亦落近日,香港科技大學與美國的科學家團隊聯合開發出了世界上首個3D人工眼球。這款仿生眼是全球首個可以將人工視網膜製造成半球形狀的技術,外觀上完全仿造人眼的設計,其中大量的納米傳感器可以模仿人眼中的光感受器,達到實時捕捉並傳遞圖像的作用,理論上甚至可以實現超過人眼的高解析度成像。港科大團隊領頭人範志勇表示:「如果一切都按計劃進行的話,那麼該技術有可能在5年內落地應用。」
-
香港科大設計出3D人工眼球,比人眼還清楚?並看的更遠
不過近期,香港大學設計出了世界上首個3D人工眼球,此項設計瞬間引來多方關注!通過展示的圖片可以看到,這顆閃亮的眼球幾乎完美地複製了人眼所有的內部結構,它的出現或許會為失明人士,視覺障礙者以及一些視覺機器人提供更為便利的服務。
-
香港科大研發3D人造眼球,5年內有望讓盲人重見光明
近日有媒體報導,香港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上公布,設計出世界上第一個3D人工眼球。這款人工眼球和以往的人工義眼完全不同,如果順利的話,5年之內,可以讓數百萬人重見光明。由於受科技水平的限制,加上人工模擬人眼成像複雜,在仿真眼球方面一直沒有突破。
-
Nature:首個完全復現人眼的仿生眼問世,港科大造出半球形人工...
5月20日,Nature發布了一項香港科技大學和UC伯克利的聯合研究成果:採用仿生半球形視網膜結構的電子仿生眼EC-EYE。 EC-EYE的外觀和內部都和人眼高度相似,同樣具有透鏡(晶狀體)、離子液(玻璃體)、感光陣列(視網膜)、導線(視神經)等關鍵結構。
-
首個復現人眼的人工眼誕生
首個復現人眼的人工眼誕生 2020-07-24 1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香港科大範志勇教授:人類可能距世界首個「超級人眼」約五年
據香港科技大學範志勇教授介紹,這種仿生眼大小與人眼相當,直徑略超2釐米。這種仿生眼的結構也與人眼相似,由於人工視網膜中集成了大量的納米傳感器,理論上可以實現超過人眼的高解析度成像。模仿人眼最棘手的部分是其彎曲的本質。因此,目前使用的人造「眼睛」具有平坦的表面,使它們只能部分模仿人眼的視網膜。
-
港科大3D人工眼球問世,未來我們能看到多遠?
港科大3D眼球的優勢與需要解決的問題港科大這次發布的是一款完全模仿人眼結構的3D電化學眼球(EC-EYE),大小與人眼相當,當然可以根據不同人眼球大小進行私人定製。>光感受器完美的安裝到視網膜的半球形狀上,這是世上首次實現,以前因為種種技術原因都是將人工光感受器安裝在一個平面上,而眾所周知人眼是要聚焦的,該球形狀視網膜完全仿造人體設計也能讓失明患者更加清晰看到世界。
-
世界首個3D人工眼亮相:完全複製人眼結構、視網膜媲美人類
很多科學家一直都想設計出人工眼睛,而這個工作挑戰還是很大的,畢竟人眼的結構及其複雜。據最新消息,香港科技大學(HKUST)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開發出了世界上首款3D人工眼,這款『電化學仿生眼』,首次複製了人眼的曲面結構,為視覺類人機器人和視力障礙患者帶來了新希望。從眼球的結構和視覺形成過程來看,人造眼球最關鍵的技術就是視網膜。
-
世界首個3D人工眼亮相:完全複製人眼結構、視網膜媲美人類!
很多科學家一直都想設計出人工眼睛,而這個工作挑戰還是很大的,畢竟人眼的結構及其複雜。
-
研發仿生眼球 可望供優於人眼視力
作者:DIGITIMES陳明陽香港科技大學研究團隊開發的仿生(Biomimetic)電子眼球模擬人眼結構,仿生視網膜密布納米尺寸的光傳感器,功能相當於人眼視網膜的感光細胞,部分視覺能力已跟人眼相當,若能解決光傳感器數據傳輸接線問題,視力表現更可望優於人眼。
-
世界首款人造3D眼問世
世界首款人造3D眼問世專家稱,世界首款3D人造眼球有望在五年內幫助許多部分或完全失明的人重見光明,這種人造眼球在某些方面比人眼還要好。香港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款模擬人眼結構和性能的電化學眼球。香港科技大學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論文中寫道,該設備的設計結構與人眼高度相似,當對單個納米線進行電尋址時,具有實現高成像解析度的潛力。除了幫助人們提高視力外,專家稱這項技術可能還有助於創造能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技術領域的仿生光敏設備。
-
人眼的解析度是多少?
人眼是一個光學模擬結構,無法通過像數位相機那樣來精確測量像素。大腦的視覺皮層無法直接感知從眼睛傳輸的的信息,它是通過視網膜解析光信息並生成圖像。根據從眼睛傳輸到大腦的神經細胞傳輸頻率刷圖像。根據科學家和攝影師羅傑·克拉克博士的說法,人眼的解析度為5.76億像素。我們的自然界圖像解析度為5.76億像素,在垂直方向上約為18,000像素這一數值非常大,至少目前沒有這樣的相機具有接近人眼的解析度。
-
●腦洞大開︱說說人眼的「解析度」有多高
我們自以為人眼觀看到每一幀的畫面都勝過1080P高清電影的一幀,而事實並非如此。人眼觀察到的信息會被大腦進一步詮釋,並加以處理。所得的解析度如何?聽聽話嘮大叔怎麼說吧!嘿,這裡是Vsauce,我是Michael,現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