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個3D人工眼亮相:完全複製人眼結構、視網膜媲美人類!

2021-02-12 黑科技每日推送

很多科學家一直都想設計出人工眼睛,而這個工作挑戰還是很大的,畢竟人眼的結構及其複雜。

據最新消息,香港科技大學(HKUST)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開發出了世界上首款3D人工眼,這款『電化學仿生眼』,首次複製了人眼的曲面結構,為視覺類人機器人和視力障礙患者帶來了新希望。

從眼球的結構和視覺形成過程來看,人造眼球最關鍵的技術就是視網膜。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創造出媲美人類的視網膜,實現真正的仿生視覺。

由於球形人眼的曲面太難模仿,目前在醫院使用的由平面集成電路晶片實現的人工眼睛只能模擬部分人類視網膜,以提供模糊的視覺效果。科學家們已經花費了數十年的時間來嘗試複製生物眼睛的結構和清晰度,但是現有義眼所提供的視覺(主要是通過外部電纜連接的眼鏡的形式)在2D平面圖像傳感器的解析度下仍然很差。

這款電化學眼最主要的突破,是創造了一個3D立體人造視網膜。這款人造視網膜上裝有大量納米線感光器,用來模擬人類視網膜中的感光細胞。

據悉,這種電化學眼,將來不但可以滿足視力受損者的需要,還可以應用於醫療機器人中,實現照顧病人等一系列的功能。

熱門推薦:

• 這些App,居然能查詢到你的「開房記錄」?!

• 各種醜陋疤痕的剋星,4天見效 ,28天徹底消失!

• 保「胃」戰,從分餐制開始!日本1粒爆珠打擊幽門螺桿菌,讓你吃嘛嘛香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新奇好物

相關焦點

  • 世界首個3D人工眼亮相:完全複製人眼結構、視網膜媲美人類
    很多科學家一直都想設計出人工眼睛,而這個工作挑戰還是很大的,畢竟人眼的結構及其複雜。據最新消息,香港科技大學(HKUST)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開發出了世界上首款3D人工眼,這款『電化學仿生眼』,首次複製了人眼的曲面結構,為視覺類人機器人和視力障礙患者帶來了新希望。從眼球的結構和視覺形成過程來看,人造眼球最關鍵的技術就是視網膜。
  • 世界首個3D人工眼來了:結構驚嘆、視網膜媲美人類
    很多科學家一直都想設計出人工眼睛,而這個工作挑戰還是很大的,畢竟人眼的結構及其複雜。 據最新消息,香港科技大學(HKUST)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開發出了世界上首款3D人工眼,這款『電化學仿生眼』,首次複製了人眼的曲面結構,為視覺類人機器人和視力障礙患者帶來了新希望。
  • 首個復現人眼的人工眼誕生
    首個復現人眼的人工眼誕生 2020-07-24 1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香港科大設計出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比人眼看得更遠更清楚
    好消息是,由香港科技大學(HKUST)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開發出了世界上首款3D人工眼,這款「電化學仿生眼」,首次複製了人眼的曲面結構,為視覺類人機器人和視力障礙患者帶來了新希望。這一切,還要從眼球的結構說起。 不是所有的人工眼,都能讓人看清世界要了解人工眼,先要了解真正眼球的結構。
  • 香港科大設計出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比人眼看得更遠更清楚
    好消息是,由香港科技大學(HKUST)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開發出了世界上首款3D人工眼,這款『電化學仿生眼』,首次複製了人眼的曲面結構,為視覺類人機器人和視力障礙患者帶來了新希望。令人好奇的是,人造眼球真的能讓盲人像正常人一樣看清世界嗎?它又是怎樣工作的呢?這一切,還要從眼球的結構說起。
  • 香港科大: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問世,比人眼看得更遠更清晰
    好消息是,由香港科技大學(HKUST)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開發出了世界上首款3D人工眼,這款「電化學仿生眼」,首次複製了人眼的曲面結構,為視覺類人機器人和視力障礙患者帶來了新希望。
  • 香港科大設計出3D人工眼球,比人眼還清楚?並看的更遠
    眾所周知,人類的主要獲取外界信息的手段包括聽覺,嗅覺,視覺,味覺,以及觸覺這五種,其中每一種都是人體獲取外界方式的重要手段。眼睛作為視覺的重要器官,它能夠讓我們對於外界的一些事物進行一個大致的認知。不過近期,香港大學設計出了世界上首個3D人工眼球,此項設計瞬間引來多方關注!
  • 首個復現人眼的人工眼誕生,感光時間比人眼更短
    圖片來源:顧雷雷、奇彩動畫科技有限公司撰文 | Sophie Bushwick翻譯 | 張玉人類的眼睛就像一臺精密的儀器:光線穿過眼球前方彎曲的晶狀體,經過眼球內部粘稠的玻璃狀液體,到達感光的視網膜——視網膜上的細胞能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通過視神經傳送到大腦。近十年來,工程師們一直試圖複製這種眼球結構。
  • 首個復現人眼的人工眼誕生,感光時間比人眼更短
    近十年來,工程師們一直試圖複製這種眼球結構。最近,研究人員製造出了一種新的人工眼,成功模仿了人眼的球形結構,相關的論文發表在《自然》上。研究人員希望這一成果能催生出更敏銳的機器人視覺和人工假眼。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和計算機工程師範志勇是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他說,這些電線模擬了視網膜上細長結構的感光細胞。他補充道:「但問題是,我們如何製造一組納米線,形成這個半球形的視網膜?」設計彎曲的視網膜是很重要的,因為光要通過一個彎曲的晶狀體後才會照射到它。
  • 視力障礙者的希望,世界首個3D人造眼球問世,或比人眼更清晰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有些人上帝為你打開了一扇門,卻給你關上了另一扇窗,有些人因為先天或者後天的原因導致眼睛失明。而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眼已經出現了,5月24日消息稱:香港科技大學設計出世界上第一個3D人工眼球,視力障礙者看到了希望。
  • 科學家造出全球首個3D仿生眼:視覺和夜視能力甩人眼幾條街
    不少科學家都在試圖打造出能夠媲美人眼的人工眼,而仿生眼正在成為一種讓失去視力的人恢復視力的方法,甚至可能讓那些本來就沒有視力的人也能獲得視力。現在世界上首個3D人工眼已經出現。據悉,中國香港科技大學(HKUST)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團隊研發出了一種名為電化學仿生眼(EC-Eye)的設備。
  • 港科大首創半球形人造視網膜,首個完全復現人眼的仿生眼問世
    賈浩楠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科學為人類帶來光明」,這句話已經不再是一個比喻了。5月20日,Nature發布了一項香港科技大學和UC伯克利的聯合研究成果:採用仿生半球形視網膜結構的電子仿生眼EC-EYE。
  • 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某些方面可以勝過人眼,或將在五年內成熟
    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某些方面可以勝過人眼,或將在五年內成熟  Connor Feng • 2020-05-25 11:00:55 來源:前瞻網 E6442G0
  • 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成像解析度可超過人眼
    站長之家(ChinaZ.com) 5月25日 消息: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盲人們能夠「重見光明」了,最近香港科技大學設計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其理論上成像解析度可以超過人眼。
  • 世界首個「3D眼球」問世,比人眼成像更清晰,口碑目前兩極分化
    2020年,中國香港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明了世界上首個3D人工眼球。科研人員自信地表示這個3D人工眼球比人眼還要清晰。3D人工眼球的出現給無數的人帶來了希望,這一項新的科學技術可以幫助數百萬人重新看到光明。
  • 或比人眼更清晰!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問世:數百萬人重見光明
    5月24日,據媒體報導,香港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設計出世界上第一個3D人造眼球,或將比人眼成像更清晰。如果一切進展順林,預計五年內可以讓數百萬人重見光明。報導稱,人造眼球通過各種微型傳感器來創建圖像,這些微型傳感器模擬了人類眼球的光檢測感光細胞。而傳感器被包裝成鋁膜和鎢膜,形成一個直徑超過2cm的半球形,模仿人類視網膜。香港科技大學範志勇教授介紹,仿生眼大小與人眼相當,仿生眼結構也與人眼高度相似,當對單個納米線進行電尋址時,具有實現高成像解析度的潛力。
  • Nature:首個完全復現人眼的仿生眼問世,港科大造出半球形人工...
    賈浩楠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科學為人類帶來光明」,這句話已經不再是一個比喻了。   5月20日,Nature發布了一項香港科技大學和UC伯克利的聯合研究成果:採用仿生半球形視網膜結構的電子仿生眼EC-EYE。
  • 香港科大範志勇教授:人類可能距世界首個「超級人眼」約五年
    中文,《半球形納米鈣鈦礦陣列視網膜的仿生眼》。perovskite nanowire array,鈣鈦礦納米線陣列。該團隊成功地製作了「超級人眼」的原型,一種人工視覺系統,該系統使用球形仿生電化學眼睛和半球形視網膜(由高密度鈣鈦礦納米線陣列製成)。研究的論研究小組描述了眼睛的發育以及與人類眼睛相比的狀況。
  • 視覺感知堪比人眼:這款突破性光學傳感器模仿人類視網膜,有望帶來...
    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是人類最基本的五種感覺,其中視覺極為關鍵,畢竟隨著物種進化,眼睛作為人類最為精細、複雜的器官,感知能力無與倫比。曾有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80% 以上的外界信息都是通過視覺進入了我們的大腦。技術代代革新之下,仿人眼的嘗試不斷湧現。
  • 香港科技大學成功研製基於納米線陣列視網膜的球形仿生人眼
    北京時間2020年5月20日晚23時,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範智勇教授課題組在Nature雜誌在線發表論文,題為 「Abiomimetic eye with a hemispherical perovskite nanowire retina」,宣布研製成功世界首個基於鈣鈦礦納米線陣列半球狀視網膜的仿生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