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比人眼更清晰!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問世:數百萬人重見光明

2021-01-15 快科技

5月24日,據媒體報導,香港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設計出世界上第一個3D人造眼球,或將比人眼成像更清晰。如果一切進展順林,預計五年內可以讓數百萬人重見光明。

報導稱,人造眼球通過各種微型傳感器來創建圖像,這些微型傳感器模擬了人類眼球的光檢測感光細胞。而傳感器被包裝成鋁膜和鎢膜,形成一個直徑超過2cm的半球形,模仿人類視網膜。

香港科技大學範志勇教授介紹,仿生眼大小與人眼相當,仿生眼結構也與人眼高度相似,當對單個納米線進行電尋址時,具有實現高成像解析度的潛力。圖像通過大量微小的傳感器轉換,傳感器位於由鋁和鎢製成的模仿人類視網膜的半球形膜中,理論上可超過人眼的高解析度成像。

不僅如此,這種人工視網膜對於可見光譜內所有頻率光都敏感,同時它在接受光刺激後的短短19.2毫秒內作出響應,然後在23.9毫秒內恢復無效狀態,比人眼視網膜中感光細胞40-150毫秒的響應和恢復時間要短許多。

專家稱該技術可投入廣泛應用,除幫助個人提高視力外,還可製造其他仿生光敏器件,目前正計劃進行動物和臨床試驗,預計五年內投入使用。

相關焦點

  • 世界首個「3D眼球」問世,比人眼成像更清晰,口碑目前兩極分化
    2020年,中國香港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明了世界上首個3D人工眼球。科研人員自信地表示這個3D人工眼球比人眼還要清晰。3D人工眼球的出現給無數的人帶來了希望,這一項新的科學技術可以幫助數百萬人重新看到光明。
  • 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成像解析度可超過人眼
    站長之家(ChinaZ.com) 5月25日 消息: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盲人們能夠「重見光明」了,最近香港科技大學設計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其理論上成像解析度可以超過人眼。
  • 香港科大研發3D人造眼球,5年內有望讓盲人重見光明
    近日有媒體報導,香港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上公布,設計出世界上第一個3D人工眼球。這款人工眼球和以往的人工義眼完全不同,如果順利的話,5年之內,可以讓數百萬人重見光明。然而,每年全球都有數十萬人因為疾病或者不幸而失去了視力,重見光明成為了很多盲人這輩子最大的心願。
  • 香港科大: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問世,比人眼看得更遠更清晰
    好消息是,由香港科技大學(HKUST)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開發出了世界上首款3D人工眼,這款「電化學仿生眼」,首次複製了人眼的曲面結構,為視覺類人機器人和視力障礙患者帶來了新希望。
  • 視力障礙者的希望,世界首個3D人造眼球問世,或比人眼更清晰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有些人上帝為你打開了一扇門,卻給你關上了另一扇窗,有些人因為先天或者後天的原因導致眼睛失明。而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眼已經出現了,5月24日消息稱:香港科技大學設計出世界上第一個3D人工眼球,視力障礙者看到了希望。
  • 香港科大設計出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比人眼看得更遠更清楚
    好消息是,由香港科技大學(HKUST)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開發出了世界上首款3D人工眼,這款「電化學仿生眼」,首次複製了人眼的曲面結構,為視覺類人機器人和視力障礙患者帶來了新希望。這一切,還要從眼球的結構說起。 不是所有的人工眼,都能讓人看清世界要了解人工眼,先要了解真正眼球的結構。
  • 世界首款人造3D眼問世
    世界首款人造3D眼問世專家稱,世界首款3D人造眼球有望在五年內幫助許多部分或完全失明的人重見光明,這種人造眼球在某些方面比人眼還要好。香港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款模擬人眼結構和性能的電化學眼球。香港科技大學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論文中寫道,該設備的設計結構與人眼高度相似,當對單個納米線進行電尋址時,具有實現高成像解析度的潛力。除了幫助人們提高視力外,專家稱這項技術可能還有助於創造能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技術領域的仿生光敏設備。
  • 香港科大設計出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比人眼看得更遠更清楚
    好消息是,由香港科技大學(HKUST)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開發出了世界上首款3D人工眼,這款『電化學仿生眼』,首次複製了人眼的曲面結構,為視覺類人機器人和視力障礙患者帶來了新希望。令人好奇的是,人造眼球真的能讓盲人像正常人一樣看清世界嗎?它又是怎樣工作的呢?這一切,還要從眼球的結構說起。
  • 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某些方面可以勝過人眼,或將在五年內成熟
    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某些方面可以勝過人眼,或將在五年內成熟  Connor Feng • 2020-05-25 11:00:55 來源:前瞻網 E6442G0
  • 3D列印的眼睛真的可以讓失明人士重見光明嗎?
    智能醫療將會在未來各個方面影響到我們,比如如何讓一名失明人士重見光明,聽起來你可能不太相信,但現代醫學已經給出了一份相對比較滿意的答卷。近日科學家朝打造世上首隻仿生眼又邁進了一步。一旦研製成功,成百上千萬的盲人將有機會重見光明。
  • 港科大3D人工眼球問世,未來我們能看到多遠?
    港科大3D眼球的優勢與需要解決的問題港科大這次發布的是一款完全模仿人眼結構的3D電化學眼球(EC-EYE),大小與人眼相當,當然可以根據不同人眼球大小進行私人定製。>光感受器完美的安裝到視網膜的半球形狀上,這是世上首次實現,以前因為種種技術原因都是將人工光感受器安裝在一個平面上,而眾所周知人眼是要聚焦的,該球形狀視網膜完全仿造人體設計也能讓失明患者更加清晰看到世界。
  • 人工眼球仿生腿?這不是科幻片這是當前的真實世界
    3D人工眼球。這款3D人工眼球直徑約2釐米,與人眼大小相當,同時又有比人眼更清晰的視力仿生眼技術的問世,對盲人和視力缺陷人群而言無疑是巨大福音。EC-EYE具有比人類眼睛更高的解析度,它能比人眼接受更大範圍波長的光,也不存在脊椎動物的視覺盲點。如果3D人工眼球仿生眼技術能得以廣泛使用,不僅能幫助人類提高視力,還可以製造其他仿生光敏器件。
  • Nature:首個完全復現人眼的仿生眼問世,港科大造出半球形人工...
    賈浩楠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科學為人類帶來光明」,這句話已經不再是一個比喻了。   5月20日,Nature發布了一項香港科技大學和UC伯克利的聯合研究成果:採用仿生半球形視網膜結構的電子仿生眼EC-EYE。
  • 3D人工眼球或在五年內應用,「半生化人」時代不遠了?
    文/東方亦落近日,香港科技大學與美國的科學家團隊聯合開發出了世界上首個3D人工眼球。這款仿生眼是全球首個可以將人工視網膜製造成半球形狀的技術,外觀上完全仿造人眼的設計,其中大量的納米傳感器可以模仿人眼中的光感受器,達到實時捕捉並傳遞圖像的作用,理論上甚至可以實現超過人眼的高解析度成像。港科大團隊領頭人範志勇表示:「如果一切都按計劃進行的話,那麼該技術有可能在5年內落地應用。」
  • 神奇:仿生眼問世,給盲人帶來了福音。重磅:超越人眼睛不是夢!
    據介紹,該團隊打造了這一款完全模仿人眼結構而來的電化學眼鏡(EC-EYE),直徑約為2cm,與人眼大小相當。這也是世界上首個3D人工眼球。這項研究成果,是以論文的形式發表在《自然》學術期刊上的。其次,這款仿生眼的應用技術絕不止限於能讓盲人重見光明。更確切的說,它的應用領域是無限廣闊。一、這款仿生眼有什麼獨到之處?在這款仿生眼問世之前,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也曾對仿生眼進行過不同形式的研究和臨床應用,但反應都不盡人意。
  • 可以重見光明?澳大利亞開發仿生眼球幫助盲人復明
    可以重見光明?澳大利亞開發仿生眼球幫助盲人復明 時間:2015-12-19 22:05:13 來源:3DM新聞組-pannds
  • 香港科大範志勇教授:人類可能距世界首個「超級人眼」約五年
    該團隊成功地製作了「超級人眼」的原型,一種人工視覺系統,該系統使用球形仿生電化學眼睛和半球形視網膜(由高密度鈣鈦礦納米線陣列製成)。研究的論研究小組描述了眼睛的發育以及與人類眼睛相比的狀況。在這項新的工作中,這個人造眼睛,它是根據人眼建模的,包括其各個部分的形狀。
  • 香港科大設計出3D人工眼球,比人眼還清楚?並看的更遠
    不過近期,香港大學設計出了世界上首個3D人工眼球,此項設計瞬間引來多方關注!通過展示的圖片可以看到,這顆閃亮的眼球幾乎完美地複製了人眼所有的內部結構,它的出現或許會為失明人士,視覺障礙者以及一些視覺機器人提供更為便利的服務。
  • 首個復現人眼的人工眼誕生
    首個復現人眼的人工眼誕生 2020-07-24 1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首個3D人工眼睛橫空出世,光能充電、擁有夜視功能
    眼睛作為人體五官之一,可以為我們帶來光明。眼睛通過辨別不同的顏色和光線的強度,將外部信息轉變為神經信號傳送給我們的大腦,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到東西了。據了解,人的大腦中大約有80%的內容是通過視覺獲取的,同時眼睛也是心靈的窗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