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的眼睛真的可以讓失明人士重見光明嗎?

2020-12-04 中關村在線

智能醫療將會在未來各個方面影響到我們,比如如何讓一名失明人士重見光明,聽起來你可能不太相信,但現代醫學已經給出了一份相對比較滿意的答卷。近日科學家朝打造世上首隻仿生眼又邁進了一步。一旦研製成功,成百上千萬的盲人將有機會重見光明。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一支研究人員團隊近日打造了世上首隻能夠察覺光線變化、幫助患者恢復視力的三維人造「眼球」。這隻仿生眼能夠模仿視網膜的功能,與另一移植物協同運作,將看見的圖像轉化為可被視網膜細胞接收的電脈衝,再由視網膜細胞將視覺信號傳回大腦。

科學家朝打造世上首隻仿生眼又邁進了一步。一旦研製成功,成百上千萬的盲人將有機會重見光明。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一支研究人員團隊近日打造了世上首隻能夠察覺光線變化、幫助患者恢復視力的三維人造「眼球」。

利用3D列印技術,科學家能夠大大提升生產仿生眼的速度,因此未來仿生眼投入商業生產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不過,這種仿生眼何時能研製出最終版本、為病人所用,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研究人員稱,接下來他們將在仿生眼球中添加更多的光線感受器,以提高視力質量。他們還在設法用3D列印技術,在更柔軟的材料上進行列印,再將成品嵌入眼眶中。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技術,在一個半球表面上添加了光線感受器,有朝一日或能幫助盲人或視力受損人士恢復視力。此外,仿生眼還可進一步增強視力正常者的視力。「仿生眼往往被視為科幻小說中才有的東西,但現在有了多材料3D印表機,我們已經離這一目標又近了一步。」該研究的共同作者麥可邁克阿爾派恩(Michael McAlpine)表示。

科學家已經找到了在彎曲表面上3D列印電子元件的方法。他們先是準備好一個玻璃半球,然後用特製3D印表機在上面塗上一層由銀粒子製成的基底墨水。這些墨水並不會從表面流下,而是會附著在「眼球」表面上,乾燥後形成一層均勻的薄膜。接著,研究人員用這些乾燥後的墨水固定由半導體聚合物製成的光電二極體,借光電二極體將光線轉化為電信號。利用這種方法製成一個仿生眼球總共需耗時一小時。

3D列印的眼睛真的可以讓失明人士重見光明嗎?

「我們距離能夠常規化列印有效的電子元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利用3D列印製作的半導體說明,這種方法的效率有潛力打敗用微加工方法打造的半導體設備。」邁克阿爾派恩還強調了這種新型3D列印技術的另一項優勢:「此外,我們可以在彎曲的表面上輕鬆列印出半導體設備,而傳統方法則做不到。」

邁克阿爾派恩對這一領域的興趣也與個人經歷有關:「我的母親一隻眼睛失明。每次我談起自己的工作,她都會問我:『你什麼時候能為我列印一隻仿生眼呢?』」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稱,他們下一步將向人造眼球中加入更多的光線感受器,並用更柔軟、更舒適的材料製作仿生眼球。

3D列印的眼睛真的可以讓失明人士重見光明嗎?

這並非這些研究人員首次利用3D列印技術製作仿生身體部件。就在幾年前,科學家們曾製作過一隻「仿生耳」。自此之後,他們曾多次用3D列印技術製作人造器官,供外科手術之用。他們甚至還製作過一種電子織物,作為「仿生皮膚」使用。

相關焦點

  • 他捐出的眼角膜至少可讓兩雙眼睛重見光明
    他捐出的眼角膜至少可讓兩雙眼睛重見光明他能藉此再看看這個世界嗎?「因為佳軒剛剛出生,他的大部分器官沒有發育完全,無法進行移植,但眼角膜組織可幫助眼疾患者重見光明。」翟振剛介紹說,佳軒的遺體可以作為醫學教學。7月15日18時40分,安先生抱著兒子默默地流著眼淚,仔細地摸了摸兒子細嫩的小手,依依不捨地跟小佳軒做最後的告別。
  • 科學家將大腦植入物繞過眼睛可使盲人重見光明,治癒失明指日可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學術頭條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但在各種科幻技術不斷衝進現實的今天,你敢說你看到的就是真的嗎當然,這樣的前沿技術更實際的應用場景,還是幫助盲人和視力障礙者重見光明。而且研究人員通過動物已經證明,通過大腦植入物使盲人恢復視力,即將成為現實。
  • 香港科大研發3D人造眼球,5年內有望讓盲人重見光明
    這款人工眼球和以往的人工義眼完全不同,如果順利的話,5年之內,可以讓數百萬人重見光明。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感受大自然和生命之美的重要器官。然而,每年全球都有數十萬人因為疾病或者不幸而失去了視力,重見光明成為了很多盲人這輩子最大的心願。
  • 可以重見光明?澳大利亞開發仿生眼球幫助盲人復明
    可以重見光明?  為了幫助盲人重見光明,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系統,將11個「小片」植入與接收處理視覺刺激有關的大腦的不同部位。每個「小片」包含43個電極,能使用電信號刺激大腦,從而形成類似於屏幕像素的「光點」。這些「小片」總共可以產生不到500個光點,而健康的眼球可以產生100萬至200個這樣的光點。
  • 【科學闢謠】高密度人工視網膜,讓盲人重見光明、實現超級視力又近...
    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如是說。視力對人至關重要,一旦失明,生活質量就會大受影響。而仿生眼的誕生,給失明患者帶來了新希望;新的技術進展,亦不斷將不可能化為可能。最近,《自然》雜誌報導了一項革命性進展:通過高密度的人工視網膜製造工藝,讓仿生眼成像性能超過了人眼。如果能解決眼、腦協作問題,讓盲人重見光明、甚至實現超級視力將指日可待。
  • 科學家3D打造仿生眼,數百萬盲人有望重見光明!
    他們還在尋找一種將同樣的技術3D列印到更軟的材料上的方法,這種材料可以植入一個真正的眼窩。麥卡爾平博士說:「要讓有源電子器件的列印得到常規可靠的應用,我們還要多加努力,但我們的3d列印半導體已經開始說明,它們製造半導體設備的效率有可能與微型製造設備媲美。」
  • 高密度人工視網膜,讓盲人重見光明、實現超級視力又近了一步
    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如是說。視力對人至關重要,一旦失明,生活質量就會大受影響。而仿生眼的誕生,給失明患者帶來了新希望;新的技術進展,亦不斷將不可能化為可能。最近,《自然》雜誌報導了一項革命性進展:通過高密度的人工視網膜製造工藝,讓仿生眼成像性能超過了人眼。如果能解決眼、腦協作問題,讓盲人重見光明、甚至實現超級視力將指日可待。
  • 讓全球 180 萬人重見光明的角膜,人人都能捐獻嗎?
    斯裡蘭卡在1961年成立的眼捐獻協會(Eye Donation Society),每年向全世界超過57個國家捐贈3000多個眼角膜,讓無數雙眼睛重見光明。斯裡蘭卡已經向中國20多個城市捐贈了1000多枚眼角膜。那麼,如此重要的眼角膜是如何發揮作用?現階段角膜的捐獻情況又是怎樣?你了解嗎?
  • 3D列印技術:3D列印珠寶首飾
    根據設計需求,我們可以應用多種不同材料來進行3D列印珠寶,比如多功能塑料、金屬銀,鉑,黃銅,青銅和鋼,針對金和銀等材料。那麼怎麼根據這一些材料進行3D列印呢?目前珠寶3D印表機主要有兩種技術,一種是能夠直接列印出貴金屬實體模型的3D列印技術,即雷射燒結技術;另一種是運用了3D列印技術先列印出蠟模,然後再應用失蠟法等工藝,將貴金屬澆築翻模,再進行簡單後期加工處理,即可得到珠寶首飾成品。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從提供3d掃描獲取數據到3d設計、數據再創造再到3d列印創意實現的完整解決方案是廣大師生的呼聲,更是教育改革時代背景下的一條創新之路。
  • 人類回聲定位能力或助失明者重「見」光明
    健康一線(vodjk.com)訊: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專家博·申克曼(Bo Schenkman)正在嘗試開發人類的「回聲定位」能力並開發相應的教學方法,幫助後天失明者重「見」光明。雖然人類的回聲定位能力不如蝙蝠,且需要通過訓練才能運用,但對後天失明的人來說仍然是一種重「見」光明的可能性。
  • 3d列印價格為何這麼高
    因此3d列印的高價格是導致其面世以來廣受阻礙的原因。但是3d列印的高價格也是不得已為之的,以下我將分述幾個方面的原因以說明為什麼3d列印的價格如此高。3d列印的材料有些在自然界中是很少存在的,有些即使存在,也很少運用到普通民眾的生活中,更不可能大規模的運用到3d列印中。
  • 3D列印食品,你真的會吃嗎?
    3D列印食品,你真的會吃嗎?雖然目前3D列印食物的技術發展得越來越快,諸如3D列印巧克力、糖果甚至是比薩等都已經讓人們感受到了3D列印食物技術的神奇。但是,人們是否真的願意接受3D列印食物,這依舊是一大問題。
  • 安裝義眼能否讓小斌斌重見光明?專家解讀電子仿生眼
    其家人覺得義眼片效果很好,眼睛看上去跟以前差不多。 林順潮說,如果小斌斌康復良好就可以出院,但還要為他佩戴電子導盲儀,利用其中的攝影機將影像化為黑、白像素,協助他重組眼前事物的形狀、大小、方位及動態。 什麼是義眼和義眼片,小斌斌裝了義眼之後為什麼還要裝義眼片,安裝義眼和義眼片有什麼作用?電子導盲儀的工作原理是什麼,能否助小斌斌重見光明?
  • 盤點:2018上半年3D列印人體器官!
    3D列印眼角膜   目前全球每年有大約1000萬人需要移植角膜來防止角膜盲。還有500萬人由於燒傷、撕裂、擦傷或疾病導致角膜瘢痕而完全失明。世界各國的研究者們都在刻苦鑽研,希望通過3D列印技術,讓患者重見光明。   據悉,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科學家首次成功採用3D技術列印出人類眼角膜。
  • 3D列印,解密未來製造業的「潛力股」
    2019年聖誕節,諾丁漢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生製作了200多個3d雪花送給本科大三的學弟學妹們。每一片雪花都是由我們目前正在攻讀增材製造與3d列印碩士學位(additive manufacturing and 3d printing msc)增材製造和3d列印碩士專業的學生親手製作的。
  • PLA材料3D列印自行車架獲Eurobike金獎
    但是,它真的能夠被用來3D列印出一輛結構良好的自行車,並足以承受使用者的體重以及這項運動所有苛刻的要求嗎?它是第一款用可生物降解、回收和再生材料3D列印的山地自行車框架。因此我們可能不會很快騎到3D列印的自行車。
  • 65歲老人捐獻角膜讓2位病患重見光明 醫生呼籲角膜捐獻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角膜移植專家王科華主任為患者手術紅網時刻11月23日訊(通訊員 李倩)11月16日上午,經過3個多小時的手術,來自邵陽武岡48歲王阿姨以及湘西鳳凰40歲楊大姐成功移植角膜,將重見光明。「當時就說感覺不舒服,好像有東西掉在眼睛裡了,她就用手背揉了揉。後來越發的難受,整個腦袋都疼得不行。」於是她趕緊帶著婆婆去附近的診所治療,開了不少的藥和眼藥水,可幾天過去了,王阿姨左眼非但沒有好轉的跡象,反而更加嚴重了。10月下旬,王阿姨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長沙愛爾眼科醫院求治。
  • 3D列印藝術:這5種3D列印方式推動藝術創意的新方向
    1.使不可能的設計成為可能準確地呈現複雜設計的能力是3d列印的最大優點之一。例如,它已經徹底改變了珠寶市場。這只是開始。其他還有像執行器、LED和音頻設備這樣的元件可以嵌入到具有新響應度的3D列印藝術作品的結構中。
  • 3D列印製造的「人體」器官,真的可以移植嗎?看完解開多年疑惑
    從3D列印誕生以來,很多人都關注到了這一行業的巨大潛力。甚至在航空登高精度製造行業,更是推陳出新。將一些先進的製造技術進修了進一步的擴大,當然很多領域的推出也讓更多人看到了這一領域更多的可能性。而近期3D列印製造人體器官的消息也是不脛而走,很多人看到這一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