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聲定位,盲人也會!
(圖片來源:scifigeneration.tv)最新研究表明,視覺障礙者可以像蝙蝠和海豚那樣利用回聲定位物體。這項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聽力研究》(Hearing Research)雜誌上的研究,揭示了失明和近視的人如何藉助聲音、尤其是回聲導航並獲得空間感,還探討了聽覺障礙對回聲定位的影響,以及如何優化回聲定位能力以幫助有視覺障礙的人獨立生活、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
能回聲定位的不再只有蝙蝠,人類也可以!
和很多失明者一樣,基什依靠非視覺感官來感知、描繪和穿行於這個世界。但不同的是,他的這種能力相當奇異。原因在於,基什能回聲定位,就像蝙蝠一樣。小時候,基什自己學著用嘴發出尖銳的咔嗒聲,然後把周圍物體反射的回聲轉換成空間信息。在一段視頻中,基什利用他的這種能力,穿行於一個新的環境中、描述一輛汽車的形狀、識別遠處一棟樓房的建築特徵,甚至還可以騎自行車。
-
唯一具有回聲定位能力的鳥
後來,通過實驗證明了短嘴金絲燕這種鳥具有像蝙蝠一樣依靠回聲定位(Echolocation)來辨別方向的。所謂回聲,就是當聲波碰到一個障礙物時,它會彈回來,這種反射回來的聲音稱為回聲。在戶外空曠的地方,回聲比較模糊,因為聲音的震動會向四處散開,能量會散失。而在一個密閉的空間裡(如隧道),反射的聲音不會跑掉,所以回聲很大。
-
人類也能用回聲定位嗎?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來自南安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的Daniel Rowan博士說,「當我們步入老年,部分人通常會在高頻聽力上有較為明顯的下降,他們對回聲的敏感程度也會大幅度降低,我們的研究旨在了解這種聽力損失可能會造成環境定位影響。」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研究小組進行了一系列盲人在實驗室聽聲音的實驗。
-
安裝義眼能否讓小斌斌重見光明?專家解讀電子仿生眼
電子導盲儀的工作原理是什麼,能否助小斌斌重見光明? 義眼包括義眼臺和義眼片 可緩解眼部組織萎縮起到美容作用 義眼和義眼片究竟有什麼區別,這恐怕不是一般民眾能夠說清楚的。北京某專門眼科醫院的一位醫生表示:「義眼和義眼片是一個東西,都起到美容的作用。」
-
你也可以成為蝙蝠俠:人類回聲定位
當你在用聲音控制小黑豆前進跳躍的時候,有的人卻可以利用自己發出聲音的回聲,不依賴視覺也能走路騎車打球,暢通無阻。不僅如此,科學家說,這種「神力」是可以訓練的。很多動物可以通過回聲定位來「看見」周圍的環境,如我們的好朋友蝙蝠和海豚。在自然選擇的幫助下,這些物種的視覺和聽覺相輔相成,通過回聲定位,它們甚至可以「看」見障礙物背後的物體。
-
所有蝙蝠都曾有回聲定位能力
原標題:所有蝙蝠都曾有回聲定位能力 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誌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中國與愛爾蘭科學家發現所有蝙蝠物種,包括無法回聲定位的蝙蝠,其內耳在演化之初都有回聲定位的能力。團隊通過研究胚胎發育而非基因或化石,為一個長久以來的演化謎團帶來了解答。
-
石墨烯使人能靠回聲定位 使人類具有類蝙蝠的能力
原標題:石墨烯使人能靠回聲定位 美國科學家日前以石墨烯為材料,製造出質量輕薄的超聲波發射器和接收器。這套系統使人類具有了類似蝙蝠的能力,即利用聲音精確感知和測量身體周圍事物的距離和運動速度。 蝙蝠和某些海洋動物能夠利用高頻率的聲音進行回聲定位或信息交流。
-
【科學闢謠】高密度人工視網膜,讓盲人重見光明、實現超級視力又近...
仿生眼部分性能已超過人眼,未來實現人類超級視力不是妄想。作者 | 龍浩 王皓寧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博士責編 | 高佩雯「黑暗讓人感激視覺,沉默讓人感謝聲音。」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如是說。視力對人至關重要,一旦失明,生活質量就會大受影響。
-
回聲定位:人人都有的隱藏技能
人類經過訓練後會非常擅長模式識別,這可能與在漫長歷史中人類祖先能在斑駁的草叢中發現捕食者有關。而在今天,這種能力使各種各樣的事情成為可能。舉例來說,先天或後天失明的人可以學習回聲定位,通過他們周圍反射的聲音來認知世界。科學家對這一特殊技能保持著持久的關注,他們好奇大腦在空間上如何解釋聲音所攜帶的信息。
-
回聲定位:人類可能不需視覺幫助 感知到障礙物
研究指出,回聲定位系統(或者叫做「雷達效應」)這種能夠讓人在看不見的情況下進行定位的「超能力」並不僅僅屬於超人。很少有人知道,雖然人們普遍認為只有超膽俠或者蝙蝠才具有回聲定位的能力,但事實上,許多盲人朋友都不知不覺地擁有著這項「超能力」。
-
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
蝙蝠靠什麼進行定位? 蝙蝠飛行時會受到其他蝙蝠回聲的幹擾嗎? 蝙蝠是唯一能真正飛行的哺乳動物,他們主要居住在各大、小山洞,古老建築物的縫隙、天花板隔牆以及樹洞、山上的巖石縫等處。
-
高密度人工視網膜,讓盲人重見光明、實現超級視力又近了一步
仿生眼部分性能已超過人眼,未來實現人類超級視力不是妄想。作者 | 龍浩 王皓寧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博士責編 | 高佩雯「黑暗讓人感激視覺,沉默讓人感謝聲音。」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如是說。視力對人至關重要,一旦失明,生活質量就會大受影響。
-
科學網—大腦和基因表達豐度影響蝙蝠回聲定位能力
蝙蝠沈永義供圖 本報訊(記者張雯雯)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副研究員沈永義和博士生梁璐在中科院院士張亞平的指導下,發現蝙蝠回聲定位能力的形成不單單依賴耳蝸對超聲的感知,還依賴大腦對聲音信號的處理,這才是比較完整的回聲定位通路。
-
蒙住眼睛也能「看」到 海豚運用回聲定位模仿人類動作
蒙住眼睛也能「看」到 海豚運用回聲定位模仿人類動作 2013-08-11 08:51:35 來源:中國日報網 據美國媒體8月9日報導,根據一項最新研究,當海豚的視覺感官受阻時,它能運用回聲定位能力「看到」人類的動作並加以模仿。佛羅裡達群島海豚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用乳膠眼罩蒙住了一隻名叫坦納的寬吻海豚的眼睛,並示意它模仿水裡的訓練員的動作。坦納無法用視覺看到訓練員的動作,它轉而使用了另一種技術:發出聲音,聽回音,根據返回的聲波判斷對方的動作。這種能力被稱為回聲定位能力。
-
人類學會像海豚一樣用回聲定位,而過程超乎想像的簡單
以前盲人成功學會回聲定位,但科學家不確定視力正常的人是否能開發出一樣的能力,因為他們太依賴視覺。但結果相反,此實驗有1個盲人、11個視力正常者參與,表現最佳的視力正常者,可用回聲定位來偵測出虛擬房間的大小,其中最細微的4%差異。格林伍得(Greenwood)報導「即使是沒表現那麼好的人,仍可分辨出6%至8%差異,最不熟練的人至少也可分辨出較明顯的16%差異。」芙蕾娜金(Flanagin)說「整體來說,分辨差異的能力,等於在某些視覺測驗中的敏銳程度。」
-
鯨類回聲定位能力研究獲新進展
鯨和蝙蝠是自然界中具有最發達回聲定位能力的哺乳動物。這兩類動物對高頻聲音的聽覺敏感性極強。Prestin基因編碼的蛋白在哺乳動物耳蝸的外毛細胞中表達,與哺乳動物對聲音頻率的敏感性和選擇性有關。2010年初,劉洋作為第一作者,曾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發表文章,發現Prestin基因在具有高頻回聲定位能力的海豚和蝙蝠中發生基因序列的趨同進化,揭示該基因在海豚和蝙蝠高頻聽覺的進化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
陳崗:深耕視覺領域,助盲人重見光明
浙江大學在腦科學領域的研究布局與陳崗的研究興趣和工作經歷相符,而理解視覺的腦機制,進而能幫助盲人重見光明,一直是陳崗的理想。因此,加入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和系統神經與認知科學研究所,成立自己的實驗室,成了陳崗的理想選擇。加入浙江大學後,陳崗具體負責系統神經與認知科學研究所的建設。
-
盲人可視:像蝙蝠一樣回聲定位
最新的這項研究發現這些失明的回聲定位專家在使用他們的「第六感」 時會使用與視力相關的大腦區域。「我們的實驗展示了回聲定位並不僅僅是一個幫助有知覺損傷的個體在環境裡導航的工具,它還能作為視覺的有效感官替代品,幫助這些人識別物體的形狀、大小和材料特性。」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心理系和腦研所所長梅爾?古德爾(Mel Goodale)博士這樣說道。
-
回聲定位:人人都有的隱藏技能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論文推薦
來源 The Atlantic撰文 VERONIQUE GREENWOOD翻譯 陸妍婷審校 韓宇寬吻海豚因為它們的回聲定位能力而廣為人知。圖片來源:Mike Blake / Reuters 人類經過訓練後會非常擅長模式識別,這可能與在漫長歷史中人類祖先能在斑駁的草叢中發現捕食者有關。而在今天,這種能力使各種各樣的事情成為可能。舉例來說,先天或後天失明的人可以學習回聲定位,通過他們周圍反射的聲音來認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