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聲定位:人類可能不需視覺幫助 感知到障礙物

2020-12-03 環球網

中國網1月6日訊 據法國《費加羅報》網站1月2日報導,就如同蝙蝠一般,人類也有可能在沒有經過任何訓練的情況下,不需要視覺幫助就能預先感知到障礙物的存在。

加拿大安大略大學與蘇格蘭愛丁堡大學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聯合研究的報告。研究指出,回聲定位系統(或者叫做「雷達效應」)這種能夠讓人在看不見的情況下進行定位的「超能力」並不僅僅屬於超人。

很少有人知道,雖然人們普遍認為只有超膽俠或者蝙蝠才具有回聲定位的能力,但事實上,許多盲人朋友都不知不覺地擁有著這項「超能力」。愛丁堡大學心理研討會主席、本次研究的負責人之一加文白金漢(Gavin Buckingham)指出:「有些人能夠自身發出的超聲波折回情況來判斷障礙物的方位和大小。」

「大小與重量相關性的暗示」

研究人員將9名志願者分為三組,第一組皆為盲人,配備有回聲定位裝置;第二組也是盲人,未使用回聲定位裝置;第三組均為正常視力者。研究人員要求志願者估測三個重量相等但體積不同的正方體,志願者只能用絲線輕輕提一下正方體來協助猜測。實驗結果顯示,只有未使用回聲定位裝置的盲人指出,三個正方體的體積差不多。其他兩個組的志願者多數都受到了「大小與重量相關性」的暗示,這種視覺暗示使得志願者認為正方體的重量和大小掛鈎。

正常視力者受到了視覺影響,而佩戴回聲定位裝置的盲人則受到了機器的錯誤誘導。安大略大學心理研究院院長笑道:「有證據證明人類有回聲定位的能力,而這個結論卻是由能夠完美掌握回聲定位技能的盲人所犯的錯誤才得以證明的,這真是諷刺。」

一種整體感官

加文白金漢教授指出:「這項研究表明,回聲定位能力能夠被引入其他感官缺陷狀況中。就像正常視力者會受到視覺影響一樣,回聲定位術也在影響著盲人。」另一位教授認為,這種「雷達效應」並不是「一種單純的工具」,幫助盲人在所處環境中定位,也是「一種整體感官」,「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這樣,而且或許有一天它可以取代我們的視覺。」

但是,正如2009年西班牙的一項研究所指出,這種能力儘管人人都可以擁有,但需要經過培訓。在這項研究中,馬德裡阿爾卡拉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兩周內每天對人進行兩個小時的訓練,才使得每個人都發展出足夠判斷前方道路是否有障礙的回聲定位能力。而且這一切都是基於志願者閉著眼睛的基礎之上的。(實習編譯:閆心悅)

相關焦點

  • 你也可以成為蝙蝠俠:人類回聲定位
    當你在用聲音控制小黑豆前進跳躍的時候,有的人卻可以利用自己發出聲音的回聲,不依賴視覺也能走路騎車打球,暢通無阻。不僅如此,科學家說,這種「神力」是可以訓練的。很多動物可以通過回聲定位來「看見」周圍的環境,如我們的好朋友蝙蝠和海豚。在自然選擇的幫助下,這些物種的視覺和聽覺相輔相成,通過回聲定位,它們甚至可以「看」見障礙物背後的物體。
  • 會回聲定位的不只是蝙蝠,人類也能習得這一技能? | 早期實驗室
    編者按:有些動物視力不佳,最為我們熟知的就是蝙蝠。然而,最近科學家發現,蝙蝠也並不是回聲定位的唯一掌握者,有一種叫做豬尾鼠的鋸齒動物也可以做到。進而科學家想要研究,是否人類也可以學習這一技能呢?如果可以的話,這必將對盲人有巨大幫助,也可能顛覆目前的醫療技術。本文作者 Jason Bittel進行了詳細介紹。
  • 人類也能用回聲定位嗎?
    2015年5月《華爾街日報》曾報導了這樣的一個研究,南安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聲音和振動研究所(ISVR)的科學家們發現,良好的雙側聽力在接收到高頻音的情況下,可以不通過轉動頭部來確定某個物體的位置。
  • 蒙住眼睛也能「看」到 海豚運用回聲定位模仿人類動作
    蒙住眼睛也能「看」到 海豚運用回聲定位模仿人類動作 2013-08-11 08:51:35 來源:中國日報網 據美國媒體8月9日報導,根據一項最新研究,當海豚的視覺感官受阻時,它能運用回聲定位能力「看到」人類的動作並加以模仿。佛羅裡達群島海豚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用乳膠眼罩蒙住了一隻名叫坦納的寬吻海豚的眼睛,並示意它模仿水裡的訓練員的動作。坦納無法用視覺看到訓練員的動作,它轉而使用了另一種技術:發出聲音,聽回音,根據返回的聲波判斷對方的動作。這種能力被稱為回聲定位能力。
  • 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
    蝙蝠靠什麼進行定位? 蝙蝠飛行時會受到其他蝙蝠回聲的幹擾嗎? 蝙蝠是唯一能真正飛行的哺乳動物,他們主要居住在各大、小山洞,古老建築物的縫隙、天花板隔牆以及樹洞、山上的巖石縫等處。
  • 盲人可視:像蝙蝠一樣回聲定位
    而現在,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它是如何在現實中上演的:失明的人 可以通過回聲來「看見物體」。和蝙蝠一樣,這些不可思議的人們可以通過敲擊聲音然後傾聽回聲,從而感知周圍環境。最新的這項研究發現這些失明的回聲定位專家在使用他們的「第六感」 時會使用與視力相關的大腦區域。「我們的實驗展示了回聲定位並不僅僅是一個幫助有知覺損傷的個體在環境裡導航的工具,它還能作為視覺的有效感官替代品,幫助這些人識別物體的形狀、大小和材料特性。」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心理系和腦研所所長梅爾?古德爾(Mel Goodale)博士這樣說道。
  • 能回聲定位的不再只有蝙蝠,人類也可以!
    和很多失明者一樣,基什依靠非視覺感官來感知、描繪和穿行於這個世界。但不同的是,他的這種能力相當奇異。原因在於,基什能回聲定位,就像蝙蝠一樣。小時候,基什自己學著用嘴發出尖銳的咔嗒聲,然後把周圍物體反射的回聲轉換成空間信息。在一段視頻中,基什利用他的這種能力,穿行於一個新的環境中、描述一輛汽車的形狀、識別遠處一棟樓房的建築特徵,甚至還可以騎自行車。
  • 回聲定位,盲人也會!
    (圖片來源:scifigeneration.tv)最新研究表明,視覺障礙者可以像蝙蝠和海豚那樣利用回聲定位物體。這項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聽力研究》(Hearing Research)雜誌上的研究,揭示了失明和近視的人如何藉助聲音、尤其是回聲導航並獲得空間感,還探討了聽覺障礙對回聲定位的影響,以及如何優化回聲定位能力以幫助有視覺障礙的人獨立生活、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 會回聲定位不只有蝙蝠,還有...老鼠
    在莫斯科動物園進行的觀察實驗中,科學家發現越南睡鼠的視網膜是摺疊起來的,而且僅有少數的神經細胞能感知視覺信息觀察實驗中,科學家們就觀測到越南睡鼠發射的超聲波,並且在移動中發射出的超聲波頻率比靜止時候要高得多。其實,越南睡鼠「聽聲辯位」的原理和蝙蝠一樣——回聲定位法(echolocation)——同樣是發射出超聲波,並接受反射回來的超聲波,用來判別物體的位置。
  • 唯一具有回聲定位能力的鳥
    後來,通過實驗證明了短嘴金絲燕這種鳥具有像蝙蝠一樣依靠回聲定位(Echolocation)來辨別方向的。所謂回聲,就是當聲波碰到一個障礙物時,它會彈回來,這種反射回來的聲音稱為回聲。在戶外空曠的地方,回聲比較模糊,因為聲音的震動會向四處散開,能量會散失。而在一個密閉的空間裡(如隧道),反射的聲音不會跑掉,所以回聲很大。
  • 像蝙蝠一樣感知--中國數字科技館
    蝙蝠回聲定位圖示  駛過蔚藍的天空,穿過飄逸的雲彩,飛機帶來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其中,我們要感謝雷達的發明。雷達會通過天線發出無線電波,電波遇到障礙物會反射回來,然後顯示在螢光屏上。  英國科學家製造了稱為「蝙蝠手杖」的裝置,這個手杖每秒鐘能發射6萬個人耳聽不到的超聲波脈衝,幫助使用者探測他們前方、周圍甚至上方至少3米以外的障礙物。任何物體反射回來的聲波都能被這個裝置接收並轉換成人手能感知的輕微振動(有些蝙蝠手杖轉化成的是聲音),通過安裝在拐杖塑料手柄上的4個小襯墊傳遞給使用者,障礙物越近,振動的頻率越快,從而幫助存在視力缺陷的人士避開臺階或低洼的地面。
  • 動物的行為——回聲定位
    然後利用返回的回聲建立起周圍環境的聲吶圖像。在布滿泥沙的水裡,亞馬孫河豚依靠回聲定位來捕食魚類。它頭上那大大的圓頂,稱為瓜頭,可以聚焦河豚發出的聲波信號,並且能夠膨脹和收縮來改變焦點,從而幫助它追蹤逃散的魚群。當山蝠在自己的領地邊界巡邏的時候,它會發出很大的叫聲,同時左右搖頭,搜尋下面的蛾子或者其他昆蟲。
  • 科學復盤:龍嶺迷窟-憤怒蝙蝠「回聲定位」 追蹤 潘粵明
    蝙蝠6500面進化史通常蝙蝠的視覺較差、但是為了能在夜間生活,生理機制根據自身的需求而發生進化,不斷優化身體機制、提升夜間生存適應能力!蝙蝠 發聲與回聲 演示圖蝙蝠發出的低頻聲波圖蝙蝠擁有比較特殊的 回聲定位的能力與空間判定能力、能完全區分障礙物與獵物。
  • 英盲人學習蝙蝠利用「人回聲定位術」「看」世界
    受蝙蝠等動物借回聲在黑暗中覓食啟發,英國等國家正試用一種新方法,教失明人士靠聽辨回聲感知物體形狀、距離等詳細情況,用另一種方式「看到」世界。回聲定位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網站10日報導,盲人的聽力通常更加敏銳,有證據顯示,經過培 訓,他們能利用聽力解讀回聲、進而在腦中形成一系列詳細形象,包括物體距離、甚至大小和密度等。 支持這一理論的人把這稱為「人回聲定位術」。他們說,盲人藉助手杖能確定路上的障礙物,而回聲定位術能讓盲人「360度看到」周圍環境。
  • 視覺感知-從人類視覺到計算機視覺
    1.4億個神經元組成,是大腦中最神秘的部分之一,負責處理和解釋視覺數據以提供感知力並建立記憶。 但是,使計算機感知視覺世界有多困難?截至2019年,我們才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依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計算機視覺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相對較新的領域,大約有60年的歷史。
  • IMERAI將超聲波回聲定位傳感器與AI相結合來了解周圍的物理世界
    但現在,一家公司已經將目光轉向蝙蝠、海豚和鯨魚,以及它們利用回聲定位進行自我定位的能力。蘇格蘭初創公司IMERAI將超聲波回聲定位傳感器與人工智慧(AI)相結合,以確定周圍環境。 Bowen解釋說:「和人類面臨的許多問題一樣,大自然也有解決辦法。在野外,蝙蝠發出尖叫聲,它們傾聽回聲以了解距離和物理物體的位置。我們的傳感器以類似的方式工作,使用回聲定位創建一張沒有任何識別數據的圖片,從而保護隱私。」
  • 感知你無法感知的事物?是超能力還是本能?
    例如:蝮蛇有紅外線視覺,蜜蜂可以看到紫外線,鯰魚全身都被味覺感受器包裹,電鰻用電流來「感受」亞馬遜渾濁的水域。物種進化的能力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感知範圍。但如果移植到人類身上,可能會非常可怕:想像一下你擁有了鯰魚的能力,全身都有靈敏的味覺感受器,好比一條遊動的「舌頭」。如果你去了公共廁所?我想你會說不用了,謝謝。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很羨慕這些動物的神奇能力。
  • 回聲定位系統:人類從蝙蝠身上學到的新技能
    他們發出高頻聲波,通過接收到回聲的時間和強度來獲取周圍環境的信息。「經歷數百萬年的進化,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已經演化到能夠動態地調整聲波的發射。聲來幫助自己進行辨別方向。但截至目前,我們還不清楚他們回聲定位中的聲音如何變化
  • 石墨烯使人能靠回聲定位 使人類具有類蝙蝠的能力
    原標題:石墨烯使人能靠回聲定位    美國科學家日前以石墨烯為材料,製造出質量輕薄的超聲波發射器和接收器。這套系統使人類具有了類似蝙蝠的能力,即利用聲音精確感知和測量身體周圍事物的距離和運動速度。    蝙蝠和某些海洋動物能夠利用高頻率的聲音進行回聲定位或信息交流。
  • 回聲定位:人人都有的隱藏技能
    來源:環球科學、The Atlantic撰文:VERONIQUE GREENWOOD翻譯:陸妍婷審校:韓宇研究發現,盲人和視力正常的人都可以通過訓練輕鬆掌握回聲定位法人類經過訓練後會非常擅長模式識別,這可能與在漫長歷史中人類祖先能在斑駁的草叢中發現捕食者有關。而在今天,這種能力使各種各樣的事情成為可能。舉例來說,先天或後天失明的人可以學習回聲定位,通過他們周圍反射的聲音來認知世界。科學家對這一特殊技能保持著持久的關注,他們好奇大腦在空間上如何解釋聲音所攜帶的信息。